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在談什麼
全書在探討思考時會遇到什麼錯誤認知以及思考陷阱
希望幫助我們在思考時更有邏輯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筆記
書中介紹了常見的六大謬誤
- 無中生有:對隨機資料的錯誤解讀
- 過度推論:不完整資料所造成的誤解
- 預設立場:模糊資料所造成的偏頗評估
- 期盼眼光:認知的動機要素
- 以訛傳訛:二手資訊的偏誤效應
- 認同想像:對想法一致程度的過度高估
不實認知的決定因子
1.無中生有:對隨機資料的錯誤知覺或解讀
這個選擇並非源自不理性,而是源自理性的漏洞
我們傾向替模糊的事物硬找規律
只是因為我們用來理解世界的認知機制正是如此
這也許是演化的結果
有助人類適應環境:規律的事物容易加以應用,隨機事物則否
只是因為我們用來理解世界的認知機制正是如此
這也許是演化的結果
有助人類適應環境:規律的事物容易加以應用,隨機事物則否
統計迴歸效應:
進行重複測試時
前次獲得極高或極低的分數
會在後次測試時傾向平均值移動
進行重複測試時
前次獲得極高或極低的分數
會在後次測試時傾向平均值移動
迴歸謬誤典型例子:
MVP魔咒:球員拿了MVP之後表現不好
並不是拿了MVP之後會表現不好
正因為有極高表現才獲得MVP,之後的表現會迴歸平均值
2.過度推論:不完整與非代表性資料所造成的誤解
人傾向尋找正面事例
因為反面事例在認知上需要多一個轉換步驟
比方說政策執行或不執行?
執行真的比較好嗎?
我們很少去思考不執行會怎樣~~
與執行的差異是什麼?
油價變便宜,所以電動車也會跟著跌?
是否過度推論了?
我們需要更多資訊才能判斷!
3.預設立場:模糊與矛盾的資料所造成的偏頗評估
孩子一定長得像爸媽?
我們傾向去看相像的五官而忽略不像的部分!
為何容易特別對某事件有印象?
雙面事件:成功或失敗,雙面都令人印象深刻
單面事件:發生或不發生,發生自然會特別注意,但不發生的時候我們會自動忽略,因此有印象未必代表這件事發生的機率高~~
不實認知的動機要素與社會要素
4.期盼眼光:認知的動機要素
錯誤歸因:一般人往往把成功歸諸自己,把失敗歸諸外界
我們靠著詢問可能支持自己的對象,獲得想聽的見解
這樣的模式就是典型的確認偏誤!
5.以訛傳訛:二手資訊造成的偏差
轉達時因個人喜好造成資訊偏差或是資訊被刻意操弄
6.認同想像:對想法一致程度的過度高估
錯誤共識效應:高估他人跟自己具有相同認知與喜好的程度
我們往往對於支持自身論點的資料另眼相看
對於否定自身論點的資訊置之不理
作者結論
錯誤判斷與不實認知永遠無從根除,只能減輕症狀
最重要的思維習慣是
避免根據不完整與非代表性的資料驟下結論
明白日常經驗往往帶有偏頗成分
避免根據不完整與非代表性的資料驟下結論
明白日常經驗往往帶有偏頗成分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讀書心得
人類的大腦很奇妙
為了加速理解世界我們希望把事情都套公式
但有很多事情是公式上沒列到的變因
很多的因素交互作用下
可能才會產生一項結果
比方說我們求學階段想要得到好成績這個結果
可能需要一定的天分+遇到好老師+好的學習環境+其他因素
而不是一項原因對應一項結果
大部分的狀況都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
但如同本書作者所說
我們思考的過程會有很多思考謬誤導致公式有誤~~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公式~~
為了加速理解世界我們希望把事情都套公式
但有很多事情是公式上沒列到的變因
很多的因素交互作用下
可能才會產生一項結果
比方說我們求學階段想要得到好成績這個結果
可能需要一定的天分+遇到好老師+好的學習環境+其他因素
而不是一項原因對應一項結果
大部分的狀況都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
但如同本書作者所說
我們思考的過程會有很多思考謬誤導致公式有誤~~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需要公式~~
我很喜歡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書中作者這個說法:
錯誤判斷與不實認知永遠無從根除,只能減輕症狀~~
避免因為不完整的資料下結論!
錯誤判斷與不實認知永遠無從根除,只能減輕症狀~~
避免因為不完整的資料下結論!
更進一步說
目前在各種演算法的環境之下
不管是google,FB,IG
我們都很容易只接受到我們想看喜歡看的訊息
換句話說
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邏輯不好而導致的推理錯誤
而是因為吸收了錯誤的訊息
導致推倒錯誤
而錯誤訊息的來源有很多
一部分是自己心理上的思考偏差
一部分是客觀環境的餵養!
在下判斷之前一定要特別注意!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書名有寫到要我們在
大數據時代一定要避開得自己為是!
讀這本書再比對跟自己小孩相處是很有感的
我只要打哈欠,孩子就會說爸爸想睡覺了
起因只是某次他打哈欠我跟他說你是不是想睡覺了
後來小孩就自己帶入邏輯思考的公式
東西沒收好會怎樣?爸爸生氣
生氣會怎樣?罰站~~
如果沒有這樣的簡易公式幫助小朋友
他們要如何理解世界?
現階段小孩用這樣的方式理解世界我覺得是可以的
等小孩年紀大一點,再跟他們講清楚什麼叫做因果關係
什麼叫做一因多果,什麼叫做一果多因~
然後一定要他們好好學辯論
現階段小孩用這樣的方式理解世界我覺得是可以的
等小孩年紀大一點,再跟他們講清楚什麼叫做因果關係
什麼叫做一因多果,什麼叫做一果多因~
然後一定要他們好好學辯論
學辯論可以幫助邏輯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