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30日 星期日

專業之死-讀書心得與筆記

專業之死讀書心得

網路時代資訊來得容易
我們處在人類歷史上最大量知識唾手可得的時代
似乎一切都可以問google大神
那為什麼本書的作者湯姆尼克斯(Tom Nichols))會說專業已死?

因為這是知識爆炸的時代
但若知識不能入口即化不能寓教於樂
大多數的人也就懶得下苦功學習
反正有需要的時候google即可
也因此這個時代雖然受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
但受教育並沒有讓人變得謙虛
大多數人變成半瓶水,一知半解然後質疑專家
所以作者認為專業已死

專業之死





專業之死這本書從以下幾個面向探討為什麼專業會受到質疑
  • 人性本來就會質疑專家
  • 心理學上的確認偏誤
  • 大學教育變成學店教育,強調招生而非訓練學生批判思考
  • 網路上的資訊爆炸及各種假消息
  • 媒體推波助瀾,記者沒有專業
  • 專家本來就會犯錯
我個人是試著這樣理解這本書
因為大環境資訊爆炸,這種處境之下本來就難以篩選判斷資料
而人在蒐集資料時本身就會受到確認偏誤的影響
加上大學教育學店化,
大學老師要招生,要被學生評鑑
學校變的商業化,要提供學生服務而非教育
無法教育出具有批判性思考的學生
然後媒體各種推波助燃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
一般人當然會不相信專家

何況專家也不是神,不可能永遠不犯錯
而這些專家所犯的錯誤
有些可能是因為該領域發展不夠成熟導致預測錯誤
這類的錯誤其實是相對合理且可以被接受的
但有些可能是道德瑕疵,因為個人利益故意做違反專業的事情
甚至還有跨領域評論其他非本身專業的專家
在這種狀況下的錯誤就不合理了
一般人自然難以相信專家的判斷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作者認為一般大眾還是必須帶著懷疑與謙遜去接觸專家的建議
並且努力學習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們要放下私人感情
不帶個人成見地以邏輯檢視新資訊在類似主張中的高低或好壞

專家也應該要瞭解到這個時代人人都會對專家提出質疑
或許一般人無法理解專家提出的判斷是否正確
但是專家要能接受同儕審查
並且長期累積自己的經驗
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專家判斷
專家的工作是協助政府做判斷
幫助一般民眾了解困難的議題
並且不要對不熟悉非專業的主題輕易提出意見

但我個人認為這個想法有點太理想
以台灣最近才結束的各種公投議題為例
不管是電視上的政論節目
臉書上或各種網路社團
還是可以看到各種想法與意見
這當中很多的意見都是沒有客觀數據做為依據的
比方說支持某論點只是因為某意見領袖表態,某政黨表態
但是這些人都跟判斷該議題的專業毫無任何關係?

其實換個角度想
人本來就很容易受影響
不然我們也不會因為某些明星的推薦
就去消費某些產品......
如果大家都非常理性
那麼廣告也就沒什麼用處了......

雖然我不認為這本書提出的專業之死相關問題能夠被解決
畢竟大環境就是這樣
資訊爆炸,假訊息,媒體素質低落
FB跟IG這些社群軟體只會推送使用者有興趣的資訊
這些都不是個人能夠處理的事情
但是一般人至少要能知道我們是面對這樣的情況
要避免自己的確認偏誤
要訓練自己批判性思考,以客觀數據為判斷依據(就是講辯論)
當然某種程度上也應該相信專家
尤其是已經被同儕檢驗過的專家!
在這樣的狀況下
或許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真相
有機會思考的更為深刻
也做更精準的判斷
讓自己能夠活得更好





2022年1月24日 星期一

打造將才基因-讀書心得與筆記

打造將才基因讀書心得
這本書是由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先生所著
內容主要來自聯強內部教育訓練
我自己讀後感覺這些內容對於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會有幫助
但是捫心自問如果我是剛出社會的狀況
我真的能讀進心坎裡並應用嗎
我感覺我不能...

對於這些經營管理的書有時候有這樣的想法
年紀輕的時候看不懂當中的眉眉角角
等經過五年十年工作上有點經歷了
再看書時就有點像看自己的血淚成長史
但不管怎樣有看不虧,有看有機會學到東西

打造將才基因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三個主題
  • 學習與應用
  • 能力的正確認知
  • 生活中訓練自己井水跟河水分清楚

學習與應用

杜書伍先生在書中提到他一直有個疑問
有些人讀了很多書
但是在職場上卻用不出來
為什麼用不出來?
他說後來他才發現這些人用不出來
是因為沒有把書上的知識跟自己做連結
閱讀應該要內化並與自己的經歷相連結
最後要能實際應用
作者為了要讓讀者實際思考書本與自己的關聯
這本書的每一篇最末都有提問
我想這種提問就是一種很好的反思及連結
書寫的再怎麼好
書中的知識跟能力還是作者的
唯有讀者將作者的知識與自己的經歷作結合
吸收歸納之後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並運用
才是真正自己的東西
這也是每個作者寫書的最大的目標


能力的正確認知

這篇提到要常常思考自己能把事情處理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我的能力很好
還是說只是因為公司大,公司能提供的條件好產品好
所以對方是跟我們公司合作
而不是跟我這個人合作

一件事情要成
當然需要非常多條件配合
有外部的環境也有自己內在的條件
擁有自信很好
但過度自信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導致於無法持續進步
就是很大的盲點
這篇提到要對自己能力有正確認知確實很重要
能力強的人往往有機會到很好的公司上班
這是一種強強組合
但也必須正確認知到沒有哪一個企業是非誰不可
不要把自己放到太大

這邊衍伸到書中有一段衡量個人成熟度
分別用四種不同的角度衡量
我們思考時會
  • 單面向VS多面向
  • 有形價值VS無形價值
  • 短期效應VS長期效應
  • 事情是相對VS絕對
用這四種角度檢視自己的成熟度
不要過度自信與過度自卑
我認為也是很重要的

生活中訓練自己分清楚井水跟河水

作者教我們要分辨精緻與粗糙
要精確地分辨出不同事物之間的細微差別
根據不同的差別而採取不同應對方法
並得到不同的效果

書中有個案例是說
去海鮮店大部分的菜都是用蔥薑蒜辣椒這幾種配料去搭配海鮮
大部分的店弄出來的菜色都差不多
但是有些店烹煮出來的味道就是特別出色
這些配料的比例烹煮的時間火侯等等
都是極細微的差別
但是最終的味道就差別很大
所以一定要培養自己具備分辨粗糙跟精緻的能力

這也讓我想起狂吃千層蛋糕的那段日子
幾十塊到三百塊的都買過
一開始也是覺得一片蛋糕這麼貴真的太離譜
但某一次一個因緣際會下
看到現做的千層
就覺得這些蛋糕賣這個價格其實是滿佛心的
薄蛋餅皮要一層一層烘烤
考完之後一層餅皮一層奶油餡料
餅皮不能太硬不然吃起來就像蛋糕而沒有千層的口感
餡料不能太甜也不能太多不然會搶了餅皮的鋒頭
總之一切都要剛剛好吃起來才會平衡
什麼叫做平衡
就是好吃啦
這當中有許多的技術活跟勞力活
好吃的千層跟不好吃的千層差距那麼大
賣300真的不貴
何況加上他的華麗包裝跟提袋
成本至少也得20-30塊台幣
這樣分析下來
這個千層還算貴嗎?
很多人質疑一片千層蛋糕可以賣到近300元
到底都誰在買...
買的是不是傻的等等...
但是如果我們對這些精緻與粗糙的區別都不了解
要如何定義這樣的千層蛋糕是好或是不好

同理
當我們要去評價一個PM,一個業務,一個行政,甚至是一間公司的老闆
他們倒底有沒有把事情做好
但是我們卻沒辦法分清楚每個工作的性質以及怎樣才叫做好或不好
沒辦法分辨出精緻或粗糙的執行力
那麼我們如何評價?
更進一步說
如果我們分辨得清楚
那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程度定位
知道自己接下來可以努力的目標
我想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2021閱讀書單及最推薦的10本書

這一兩年看了一些學習類的書強調輸出大於輸入後
原先設定2021這一年要多寫一些心得與筆記
然後閱讀量跟前幾年差不多80-100本就可以了
希望可以透過調整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質與量
畢竟閱讀數量本身其實沒有意義
只是一個評估標準並要求自己不要太懶散而已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
2021是全球疫情爆發的一年
台灣也在年中的時候有一些疫情導致學校停課
要花很多時間照顧不能上課的小孩
然後疫情退去開學之後
又接了國中高中的辯論課
然後加上買房裝潢...
總之這三件事情吃掉非常多的時間
但能平安度過這一年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
而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一些時間能夠閱讀
真的算是奢華的幸福了

今年特別挑了心理學還有美術跟設計類的書
算是把前幾年看的書做一個延伸吧
發現有時候思考的盲點
或是要跟其他人溝通時會遇到一些困難
都不是因為邏輯不好
有可能是心理或是大腦思考上原本就有的限制
看完這類的書會有個想法
阿!原來大腦是這樣運作的
那麼順著這樣的運作方式去做一些調整
可能會更有幫助

至於美術或設計類的書一直是我個人的弱項
接觸一些這類的書籍不會讓自己變強
但是至少試著跨出舒適圈
試著理解不一樣的主題
也是挺有趣的

2021我最推薦的十本書

  1. 心流
  2. 為什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3. 框架效應
  4. 深度說服力
  5. 名畫的構造
  6. 一分鐘驚豔簡報術
  7. 隱性反骨
  8. 人生路引
  9. 零偏見決斷法
  10.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2021閱讀書單
教育與學習成長類(14)
  • 心流
  •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 最高學以致用法
  • 時間管理30道難題 : 為什麼列出待辦清單更拖延?幫你克服拖延.養成習慣.達成目標! 
  • 不老的腦
  • 世界並不仁慈 但也不會虧待你 : 紐約商學院菁英爭相討論的人生策略
  • 隱性反骨
  • 人生路引
  • 僧人心態
  • 複利效應
  • 教練
  • 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
  •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 五秒法則
哲學與心理邏輯思考(10)
企業經營與行銷(9)
  • 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
  • Google地圖革命 : 從Google地圖、地球、街景到「精靈寶可夢GO」的科技傳奇內幕 
  • 實體店之死與復活 : 與其怪罪「網路購物」,這裡有11個讓實體店復活的方法,零售專家用英美案例大解析 
  • 深度學習的商戰必修課 : 人工智慧實用案例解析,看35家走在時代尖端的日本企業如何翻轉思考活用AI 
  • 潛入亞馬遜
  • 稻聖和夫給經營者的10堂成功課
  • 搞懂破壞式創新的12堂課
  • 決戰同溫層
  • 如何縮時工作
美術,設計,簡報,裝潢(11)
  • 名畫的構造
  • 一分鐘驚豔簡報術
  • 基本設計力
  • 簡報的藝術
  •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課
  • 簡報Show and Tell
  • 西洋美術鑑賞術
  • 字型設計學
  • google必修的圖表簡報術
  • 這樣裝潢省大錢 : 姥姥的省百萬裝修聖經
  • 挑對色彩,裝潢就成功一半了 : 設計師秘傳不失誤色彩搭配學
寫作溝通與談判(10)
理財(3)
  • FIRE財務自由
  • 順流致富GPS
  • 拿鐵因子
親子(4)
  • 致被雙寶搞瘋的媽媽
  • 0~3歲給對愛就不怕寵壞
  • 3~6歲做對管教不打不罵孩子更聽話
  • 每個孩子都需要家庭儀式
其他(9)
  • 美味的原理
  • 餘生:我的生命之旅與台灣的民主之路
  • 我是遺物整理師
  • 鋼鐵人馬斯克
  • 動物農莊
  • 行善的誘惑
  • 因為整理,人生變輕鬆了
  • 每週2天輕斷食,2個月瘦8公斤! : 高醫減重班美女營養師の台灣味500卡菜單,在家吃、外食族都能瘦!
  • 痠痛拉筋解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