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學得更好(LEARN BETTER)-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選讀這本書

學習如何學習類的書
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主題之一
原因很簡單
學會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太重要了
所以只要看到這一類別的書
我一定都會拿起來翻翻看

最近讀書會的主題是學習如何學習
在準備的過程中
把之前看過的這類書挑了好幾本重新看
有的是略讀
看看封面目錄及當初的筆記重點

有的則是整本重新看過
甚至想要補寫心得跟筆記
這本學得更好就是屬於這種情況

學得更好(LEARN BETTER)




印象深刻的三個重點

  • 架構清楚,由淺入深
  • 記資料不重要,用資料很重要
  • 連結,應用,回饋



架構清楚,由淺入深

學得更好全書把學習的方法分成六個章節:
  • 尋找價值
  • 設定目標
  • 提升能力
  • 延伸知識和技能
  • 形成關聯
  • 對知識的回顧與反思
全書的流程從學習一定要有動機
了解學習的價值
才會走上學習之路
接著要設定目標
分階段提升能力

新學習的能力需要跟自己本來的的能力連結
才有辦法學得更好
當學習遇到瓶頸之後
要知道怎樣得到回饋並反思檢討
雖然知道學習會有一些痛苦
但還是要一直擴大學習圈
學無止境

以上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會有的經歷
大部分學習如何學習類別的書都會談到這些點
但是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除了有一些實驗報告
也有作者Ulrich Boser自身經歷
先透過故事跟案例讓人想看
再穿插著一些分析跟應用
是很容易讓人想要一直看下去的一本書



記資料不重要,用資料很重要

書中有個實驗:
如果我們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
用數位裝置為一幅畫拍了一張照片
我們就比較不可能記得這幅畫
因為我們的大腦會認為這幅畫已經被儲存在數位裝置了
我們可以找到它就好

當然書中也有提到其他案例
我們不再去記憶店家的地址跟電話
因為Google全都找得到

我看這段的時候聯想到兩件事
第一件事
我還記得網路跟手機還沒這麼盛行的時候
認識新朋友大家互相自我介紹
可能都會試著去背其他人的生日星座血型電話
但這些資料在現在已經可以用手機紀錄了
不需要用大腦
我們需要的能力是怎麼找資料
而不是記憶資料

第二件事
通常我自己上課是不太作筆記的
最多就記錄幾個關鍵字讓自己未來有個線索可以回想
根據作者在書中的說法作類比的話
如果在上課的時候做筆記
大腦會不會也認為上課內容被記錄在筆記本上了
所以我只要能找到資料就好
不需要記在大腦反而降低了我的學習效率?

以上純粹是我的推論
書中並沒有特別提到
但是書中有穿插的很多小測試
讓我們從幾個選項當中選一個相對正確的學習方式
大致上來說
看書時畫重點或抄寫的效果
都比不上自問自答或是寫試題實際測試

那麼抄筆記重要嗎?
我會傾向應該去思考並且找出自己的高效率學習模式
每個人的學習習慣可能會有不同
怎樣才會最有效率需要經過測試
比方說什麼時段最有精神記憶力理解力最好
需要什麼樣的環境?
一次可以學習多久等等
都是應該自己想辦法找出並創造高效率的學習環境

回到這兩件事情的原點
為什麼要記住其他人的生日跟電話?
為什麼上課要做筆記?

資料最終還是必須要拿來運用的
不管是紀錄在筆記本上,手機電腦裡
或是直接背下來
這個底層邏輯不會改變
而資料要怎麼使用
或是我們學會的新技能怎樣應用?
這也帶出本書後半段的重點



連結,應用,回饋

作者在書中有分享自己學習打球投籃的經歷
他本來是學校籃球隊板凳末端的球員
對自己很沒有自信
後來他找了個投籃教練教他投籃
在過程中一直給他投籃的具體建議
第一步要怎麼做第二步要怎麼做等等

除此之外
會跟他說專注於每個可以努力的小目標
把每一個細節做好
腳步的站位
接球,沉球,投籃
準備動作,投籃動作,後續動作等等
每個細節都慢慢去調整
總之要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
只要細節作好
最終一定可以提升投籃命中率

因為我自己也在打籃球
所以很能理解這段內容
但是一個能力的養成
中間有很多階段性任務要達成
我到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如果沒有一個有經驗的人帶領我
確實很難清楚自己目前的能力

錯誤評價是很常發生的事
其他人對於我過度吹捧或貶低
我對自己過度自信或自卑
沒辦法清楚定位自己在哪個位階
自然也無法知道下個階段要往哪邊努力
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強調測試跟回饋的重要性



我可以如何應用這本書

作者說他在學投籃時
一直在想這件事跟他學習如何學習有何關聯
我們怎樣建立後設認知?
知道自己的學習地圖長怎樣
按部就班去執行
在過程中要一直測試並且回饋調整

在這種跨領域學習的分析歸納後
他慢慢發現學習這件事有一些基本概念可以相通
也就是本書的六個章節
他想透過本書傳達學習如何學習也是一種能力
而這種能力在這個快速進步的時代很重要
因為我們必須要一直學習

自己在學習性社團待很久
把書中的案例跟社團作比較
對一些現象真的會滿有感

沒有動機就學不下去
不知道可以學到什麼程度就會誤以為沒東西可以學
沒辦法得到正確的回饋指引方向給示範
成長可能就會受到限制
單單要靠自己給自己回饋真的很難

寫出快思慢想的作者康納曼曾說
如果他有一根魔法棒,他最希望能消除什麼呢
康納曼的答案是:過度自信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書的後半段
作者有提到過度自信這個概念
過度自信當然沒辦法學習

但同樣的
不夠自信也很難做事情
會不敢挑戰
其他人也不敢相信一個自信心不足的人
至於對一件事是否有足夠能力
我很喜歡愛因斯坦說的這段話:
如果你沒辦法簡單說明
代表你了解的不夠透徹

當我可以簡單說明一個主題
應該也代表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學無止盡可以謙虛的繼續學習
但也要對自己有相當的自信
知道自己已經到達一定程度

透過不斷的測試
試著請求他人給予回饋或是自我評價
再將兩個結果作一些比較分析
除了可以知道自己的能力到什麼程度
也可以知道自己評價的能力到底如何
不斷的訓練這種能力
我想就是符合書中想傳達學得更好的概念



2024年4月19日 星期五

辯論系列文(4)心態篇:設定學習辯論的目標與方法

我也想當最佳辯士

近幾年有些辯論類型的網路節目很熱門
大家都很喜歡看辯士們在這個節目上交鋒
有很多爆點跟笑點
節目中相當多想法跟表達的方式會讓人感到很驚喜

也有很多辯論學員看過這類節目
甚至是因為這類節目而想接觸辯論
有些人會把節目當中的辯士跟導師當成偶像
想要跟他們一樣

我覺得能設立目標很棒
不過如果再更深一層的思考
可能會發現這不是短期能達成的目標

對任何節目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收視率
然後賣廣告

節目效果對收視率有最直接的影響
辯論流程的設計
每個辯士的表演慾
舞台效果個人特色
主持人跟評審還有導師各司其職
最終才有這樣的效果

再更進一步的解析
為了有這麼好的效果
一開始會從大量想上節目的辯士當中
篩選出適合節目效果的選手
能上節目的每一位辯士都是身經百戰
至少打過五年十年的辯論
拿過各種大大小小比賽的名次

而且不僅僅能辯
還要有趣有個性有觀眾緣
大部分的觀眾並不是辯手
不需要知道真正的辯論規則
但觀眾知道誰講話有趣
誰講起來有料會讓人想聽下去
誰的臨場反應會讓人拍案叫絕
辯論比賽跟辯論節目
評分的標準是不同的

討論的議題必須夠尖銳有爭議
能夠激起雙方的對立
這樣觀眾才會有參與感
更投入也更願意觀看

論點的產生當然也是花大量時間討論
可能是兩三個禮拜都在討論同一個議題
發散思考了幾十個論點之後
收斂成三個五個真的讓人發出啊哈的驚嘆!

接著好不容易錄影了
實際表現出來的效果可能不如預期
那麼可以重新錄影
或是透過剪接去蕪存菁
把效果調整成我們所看到的

反過來說
就算錄影時的效果符合預期
難道就不剪接嗎?
如果剪接且加上音效可以得到更好的節目效果
當然要想辦法做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一長串理性分析之後
要變成像節目上的最佳辯士
突然變得遙不可及?
不再有趣了......

我自己曾經參加過某個辯論類的節目
擔任幕後輔導辯士的角色
此外也有接觸過其他辯論老師
聽他們提過他們去其他節目輔導的過程
不管是我個人的經驗或是聽來的經驗
其實辯論節目整個流程都是大同小異

當然不同製作團隊之間嚴謹度一定有差
但我想概念上是一樣的
為了要得到最終的節目效果
都得有前面各種條件的不斷累積

單單是打過幾年辯論這個條件
就不是一般人隨便能達到了
一個從來沒有打過辯論且已經在職場工作的人
到底要怎樣才有辦法連續努力好幾年
拿到一些辯論名次?
然後變得跟節目上的辯士一樣?

說一定不能達成這項目標太過武斷
但以我自己在健言體系大約15年的經歷
前前後後看過學辯論的人有幾百個吧
出社會後能扎扎實實打過幾年比賽
能堅持下去的人
有是有,但真的不多


後設認知

想要成為節目上最佳辯手等級的辯士是可以
但與其設定這種很難在短期內達成的目標
不如在剛開始學習辯論時
設定一個相對合理的目標
過程中慢慢有收穫
然後再投入更多時間去接觸
應該會是一種更長效的策略

在很多學習如何學習的課程或書籍
都提到了後設認知的概念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真的知道了一件事?
我們只是熟悉這件事?
還是真正理解了?
能真的把這件事說得很清楚並且讓別人聽懂嗎?
就像愛因斯坦說的:
如果你不能簡單說明,代表你了解得不夠透徹

後設認知可以作為一種學習策略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
要試著去掌握自己的認知歷程
在持續進步的過程中會有什麼認知產生改變?
知道自己現在已經學會什麼?
還有未來應該要學會什麼?

用地圖導航的概念會更容易理解
我要從A點走到B點
當中其實有三件事要釐清
  • 出發點在哪裡?
  • 目標到底在哪裡?
  • 從出發點到目標要走幾步?順序是什麼?
首先要認知到自己的程度在哪裡
每個人的天賦跟過去的經驗都不同
儘管都是學習同一件事
但起跑點可能不一樣

每個人目標也不一樣
有的人追求快速到達80分就好
追求有效率的學習
有人追求完美想要得到100分
但怎樣去定義目標
怎樣的表現又對應到什麼程度跟分數?

有了學習地圖
會比較清楚知道要先學什麼
以及路程上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
還有可以隨時幫自己定位
看看自己學到哪裡了

當然新手上路一定不知道怎樣畫地圖
但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很容易就能找到網路資訊或書籍
要從社群媒體找到有經驗的人問相關問題也相對容易
先具備後設認知
做了初步研究之後再來學習會更有效果



我的辯論學習經驗及方法

我從接觸辯論之後大概經歷過這些歷程
上課,看比賽,比賽,教課
過程中也看了很多邏輯推理類的書
不同的時間點會學到不同的辯論思維
把目標設定為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考模式
會有助於我們有更強烈的動機往下學

辯論的基本課程通常會安排4-6堂課
每一堂課3小時
以這個時數來學基本的辯論概念其實很足夠了
困難的點在於隨時把課程中學到的架構拿來用

有機會多上上不同老師的課
甚至是跨領域學習
都會對自己學辯論有幫助
我自己在剛學辯論的那幾年累加起來
應該也是上過十幾二十個老師的課
雖然說內容可能大同小異
但也可以在過程中慢慢整理出自己的一套邏輯語言

每個老師有他自己喜歡的用字遣詞
還有他對辯論的理解
有人喜歡談架構
有人喜歡談辯論技巧
唯有都接觸過才會慢慢釐清楚自己適合什麼

看比賽又是另外一種學習
評審也有評審的喜好跟個人價值
評分的角度也都不一樣
有時候以為一面倒的比賽
也會有評審提出不同的觀點

看正反雙方在比賽場上交鋒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有的隊伍邏輯架構很清楚
有的則是前後矛盾
但有趣的問題是如果我知道我矛盾
我為什麼還要把矛盾的點講出來?

這正是我們思考上的盲點
所謂的旁觀者清
身在局中很容易產生確認偏誤
但是上場比賽可以透過對手跟評審去檢驗自己的論點
這是上課跟看比賽學不到的
我自己也是透過比賽
才知道我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樣冷靜

教課則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角度
如果沒辦法簡單說清楚
代表了解的不夠透徹......
怎樣把學了幾年的課程整理成幾小時
讓學員能夠容易理解
最重要的還要能運用
真的很花時間
但事後來看正因為有花那麼多心力準備
才會有這些收穫

從上課,看比賽,參加比賽,一直到教課
在辯論的不同階段可以學習到不同的內容
改變思維模式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我們除了設定好分階段的目標外
還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帶入一些練習
會對學辯論更有感覺



自我回饋及檢視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當中有個提問
為什麼要讀書呢?
因為讀書可以讓自己變成有深度的人
深度的人跟淺薄的人有什麼差別?
他們即使是接觸到一樣的資訊
卻會有不同的認知!

一般來說
我們評論一個人的辦事能力主要是看他如何解決問題
比較差的人遇到問題會被難倒
強一點的人可以解決問題
那麼更強的人會做什麼事情呢?
他會防範於未然根本不讓問題發生
所以有時候看起來真強者很閒.....
導致於他的能力有可能被誤判

我們怎麼樣去正確解讀其他人的能力?
以及理解什麼結果對應到什麼程度?
這部分其實也跟後設認知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我自已的經驗來說
從不服來辯的鬥雞階段
到慢慢知道要傾聽尋找共識差異
一直到最後理解做事情可以想辦法用邏輯架構
但只要牽扯到人就必須考慮人性思考上的偏誤
要更全面的思考
用這些資訊大概能推斷出學習辯論時
各階段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以及還有什麼可以努力的目標

檢視點-傾聽取代說服

我覺得剛開始學辯論
可以幫自己訂一個看起來相對容易達成的目標
練習傾聽

假設沒有人是笨蛋
每個人的判斷都有其依據
想要溝通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應該不是說話
而是傾聽

我們要做的事情應該是要求自己
傾聽不同的聲音
聽聽其他人為什麼會下這樣的判斷
理由是什麼?
是因為資訊不對稱?
還是因為價值觀的選擇?

傾聽也是蒐集資料的一種重要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只想說話
卻沒有去聽對方的回饋
溝通是一種雙方交流
如果只有單方向的講
是沒辦法互相理解的

很多溝通類別的書都教我們要傾聽
但我想也唯有辯論可以做到強制傾聽吧
為了要比賽時能質詢對方
一定要聽對方的申論內容
而且還要幫對方分析歸納重點
不仔細聽做不到這件事

要說話很容易
但靜下心來聽很難
有一句話說
我們用兩年學說話
用一輩子學閉嘴
為什麼要閉嘴?
閉嘴才能傾聽不同的聲音



檢視點-提問而非質問

當我能開始試著傾聽且換位思考
那麼接下來為了滿足我更多的好奇心
我應該要練習提問
而不是質問
提問是為了得到答案滿足好奇心
質問只是想駁倒對方

在辯論比賽當中有質詢的時間
目的當然是要攻擊對手
但是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會跟我們有對話的人
家人朋友同事
或是公事上的合作夥伴
理論上都是長期合作的人
駁倒對方的用意是?
我們怎麼可能跟長期給我們挫折的人一起開心工作?

把情感因素列入考量之後
就能更清楚為什麼要提問而非質問
很多人都說學辯論當中
很困難的一個環節是學質詢學問問題
但其困難處也正是其最有價值的一部份

質詢可能很困難
但其實可以準備
而且有時候越簡單的問題
反而越難回答
越能接近事物的本質

有一次比賽的主題是核四廠是否應該商轉
我是正方,核四廠應該商轉
當時反方的論點之一
是他們認為核能不安全所以不能商轉
我記得我當時問了:
如果我方證明核能安全
您方還是反對核能嗎?
對方的回答:還是反對
我:也就是說不管核能安全或不安全,您都反對核能
對方:是


類似的概念還有一場討論廢除死刑的
我是正方,支持廢死
反方反對廢死的理由之一
是認為死刑有犯罪嚇阻力
可以嚇阻犯罪
那時我問了:假設死刑無嚇阻力,您還會反對廢除死刑嗎?
對方:還是反對
我:也就是說不管死刑有沒有嚇阻力,您都反對廢死嗎?
對方:是


我記得兩場比賽的笑果跟結果都大同小異
當辯論場上出現這樣的質詢題跟回答時
挺歡樂的
結果也很容易預期
難道我真的問出了什麼百年難得一見的題目
或是設計了什麼特別的陷阱?

沒有
我就問清楚支持或反對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想要釐清而已

生活中其實也是這樣
有時候我們會想不清楚真正要去做一件事情的理由
我們是先射箭再畫靶
先確定我反對廢死了
才來找理由說因為死刑會有嚇阻力
但很可能根本沒有去找資料來佐證
甚至當人家問我如果死刑沒有嚇阻力時
我是否反對?
我一樣反對阿

並不能說這樣不對
而是我們有沒有更嚴謹的思考模式
透過自己質詢自己的方式
問出影響決策真正的理由?

就像是查理蒙格說的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我們也可以試著反過來問
你贊成是因為XXX
如果XXX不能成立
你還贊成嗎?

如果你還贊成
表示XXX不是真正的理由
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改變決策的關鍵理由到底是什麼?



檢視點-共識取代差異

沒學辯論前會覺得學辯論是要學會把不同意見輾壓
但慢慢的會知道不同意見都有其價值
可以透過傾聽跟提問
得到更多不同的資訊跟價值交流
那麼長期來看辯論還能提供什麼?

如果把辯論視為一種思考的方法
思考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
那麼除了解決我自己的問題
還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

很多時候看似對立的命題
或看起來只能二選一的命題
其實是有所謂的替代方案跟妥協方案的

問題在於我們有花時間去溝通彼此的共識跟差異嗎
什麼事情是雙方可以讓步的
什麼又是不可讓步的

以最常見的辯論題目廢死來講
正反雙方難道都是無條件反對對方任何論點嗎?
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不可能會這樣

大家通常會對一些東西有共識
犯錯一定要逞處這是共識
但處置的方式要什麼程度,這是差異

希望法律能嚇阻犯罪這是共識
但刑法要到什麼樣的強度才有效果?
被害人家屬的心情需要平復,這是共識
但怎樣才能被定義成平復?
死刑?罰款?

當選項不只是二選一
而是有替代方案這種可能性時
雙方有沒有可能凝聚出一個方案
能盡量的滿足大家的需求?
讓雙方能一起合作解決問題?



檢視點-思考盲點

除了理性的邏輯思考之外
運用辯論架構時
能不能把人性當中非理性的部分也一並考慮進去?
人性當中的確認偏誤,因人廢言,錯誤歸因
倖存者偏誤,過度自信效應,月暈效應
因為社會認同而潛意識受到影響等等
太多無形之中會影響我們認知與判斷的偏見
我能在理性思考的時候避開這些邏輯陷阱嗎?


總之
透過後設認知的學習方式
把目標跟目前的能力定義清楚
自我反饋是否能真正傾聽,提問,找出共識差異
隨著學習經驗累積
會知道我們要做的更多是雙向溝通
而不是單方面的說服

辯論是一種學習跳脫思考框架的方法
必須要一直使用才能越來越熟練
很多時候需要的不是理性思考
而是確認清單
拿張空白A4紙
客觀的把辯論基本架構需根解損好好地寫下來
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非常多問題
不管學辯論學到什麼狀態
一定要記得這件事



參考資料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選讀這本書?

選書跟讀書的過程中
總是會好奇別人會怎樣挑書看書?
厲害的人對於閱讀的想法是什麼?
他們有何訣竅?

換句話說會思考比我更好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更高的閱讀境界會是怎麼樣?
關於閱讀我還能什麼做什麼?

基本上就是帶著這麼多的問號
來看這本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
到底是什麼境界?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



印象深刻的三個重點

  • 網路文章與閱讀書籍的差別
  • 深刻的人與淺薄的人的差別
  • 2本,5本,與20本的差別


網路文章與閱讀書籍的差別

作者齋藤孝在書本的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
網路文章跟資料那麼多
還有必要看書嗎?

作者認為我們在看網路文章時
其實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看完一篇就會馬上再找下一篇
乍看之下能在短時間內看很多資料
但正因快速閱讀
導致沒辦法深刻地去思考跟分析讀到的內容

甚至這幾年很多資訊影像化
知識快速流過
代表可以不用腦
不用想像力不用思考
真的能讓我們理解吸收的內容就更少了......

讀書就不一樣了
如果是因為敬佩某個作者才看他寫的書
因為要解決問題而找書來看
自然會好好靜下心來閱讀
透過書跟作者好好對話

這種深刻的體驗才會變成感受和記憶
並且與自身的知識和經驗作連結
真正的把知識讀進大腦
而不是快速看過網路文章
但根本什麼都沒有吸收到

也唯有透過對話跟連結
好好體驗一本書
也去思考書對自己的影響
作者齋藤孝有提到
他會在面試時問對方一個問題
請對方介紹三本專業領域外
構成你本身素養的書

作者針對這個題目有個很有趣的回答
他說被面試的人應該要回答
三本太少了
請容我介紹十本!
對此我是完全認同!



深刻的人與淺薄的人的差別

作者認為深刻的人跟膚淺的人差別在素養
關鍵是抓住事物的本質,進而理解它
不管是溝通能力或認知能力
其實都是展現"我"是什麼樣的人

書中有個很容易理解的例子
當我們去便利超商買東西
跟超商店員交易後
沒有眼神交會的謝謝
就是一種淺薄的溝通

跟店員成為對話關係後
理解對方情況
關心對方的情況
說出真心誠意的話
這是一種較為深刻的交流
這時候雖然一樣是"謝謝"
但已經不只是表面上的謝謝
可能會是一個雙方深刻的交流
會讓雙方都有愉快的一天

除了溝通力之外
還有認知力的深淺之別
因為認知能力的不同
即使面對同樣的資訊
理解也會大不相同

關於這點我倒是有親身經歷
所以很有感受
曾經社團在安排課程的過程中
想要邀請我教某個主題
但是安排課程的團隊在討論的過程中
很明顯的分成兩派
一派是說沒看過我教類似主題
所以我不會教
另外一派則是說根據我其他課程的表現
可以推論我是可以教該主題的

其實我也不知道正確答案會是什麼XD
但這個案例剛好完美符合這本書中說的
即使面對同樣的資訊
理解也會大不相同
我跟這個團隊大部人認識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
交流的程度也是大同小異
但是為什麼面對同樣一個人
在評斷他的能力時
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

至於要如何提高認知力
當然也只有閱讀
閱讀擁有一流認知力的人所寫的書
我們的認知力也會愈磨愈光

書中其實也有提到
認知能力愈高的人
針對某種技能的細節描述就會越清楚
而這種深刻的認識一開始是在某個領域
但是隨著閱讀及經驗累積
會發現這種能力可以在所有領域相通

我很喜歡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書中說的這段話:
擁有一流認知力的人會認為自己在做的事離終點還很遙遠
即便普通人覺得到達這裡就好了吧
已經可以看見未來
但愈是具有認知力的人
愈會覺得還有值得挑戰的事
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是如此深邃
所以才能持續不斷的享受人生。


2本,5本,與20本的差別

為了提高認知力
讓自己從淺薄的人變成深刻的人
作者也提供了具體的經驗讓我們參考

他認為針對一個特定主題
從全然陌生的C級
就算是只讀了2本該領域的書
也可以達到有點熟的B級
連續讀5本就能讓自己變成相當熟的A級
讀差不多20本的話就能達到超級熟的S級
要到專家研究級要2000本!

其實20這個數字已經是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了
5本真的算是一個門檻
有好好閱讀分析
針對一個主題找到5本經典的書
會很容易從0分到80分
5到20本比較像80分到90分的過程
2000本......研究真的不容易......

對於一個主題的理解
一開始的概念跟架構
只要多看幾本書
大部分人都能快速抓出重點
我認為這就是俗稱的80/20法則
但是要專精
真的就是必須投入大量時間研究細節
試著去挖去那一點點的差異
也就是所謂的追求完美

作者在分析要讀多少書才能對一個新的領域有所認識
也符合了這個原則

當然對大多數人來說要一個領域讀20本很難
但作者在這邊也提到了
知識增長是等比級數而非等差級數
也就是說讀越多書
越懂得去連結應用
融會貫通
就會達到作者前面說的
了解事物的本質
很多概念就算是跨領域
還是可以拿來運用的



我可以如何應用這本書

這本書除了上面記錄的三點之外
也有提供了很多讀書的方法跟技巧
對我來說可以做的可以分成兩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
讀完書可以試著寫推薦文
推薦給誰看?
為什麼?
看完有何改變?
對自己的價值?
作者齋藤孝提供的這個方法
聽起來像是更全面的讀書心得

第二步驟則是說書
要深化思考對話是最好的方法
連結自身經驗
讀完就講給別人聽
我自己辦的讀書會就是為了這件事
實際操作的結果我認為對我很有幫助

其他閱讀方法

設定作者月
對某個作者有興趣
就在某個月都閱讀該作者的書
可以透過書來理解這個作者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我想這也連結到作者說的
要去碰觸偉大人物的傳記跟書
去了解他們的人格
透過這個方式把自己跟大人物連結
理解大人物跟我們有什麼差別


閱讀文學作品
可使人掌握感受複雜情感
將複雜情感轉換成語言的能力
並與自己的經驗連結
比方說小王子這本書我相信是影響了非常多人
書中的這句: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到的
我覺得對我來說就影響很大

正因為投入情感閱讀
才更能將書與自己做連結
也才會深刻理解!
才會達到作者說的
閱讀文學自然會對幸福有不同認識!


理科閱讀
理解科技發展讓視野變開闊
對值得驚異的事感到吃驚
其實是因為有文化素養


閱讀暢銷書
暢銷書會暢銷都是有其時空背景
建議在暢銷的時候讀
搭配當下的環境跟社會現象
會更理解為什麼會暢銷


閱讀經典
經典有其道理
能流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書
必然有其價值


閱讀困難的書
因為困難
所以才能提高閱讀時的專注
更能提升能力及深刻度

其他還有遇上書就讀
把偶然變成必然
乖乖讀別人推薦的書等等

作者在本書後半段分享了各種不同的選書方法
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道路進入閱讀的世界
我很喜歡做作者在書中分享的:
寫出一流的書需要有才華
但讀書不需要才華
總之
讀書就對了~~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辯論系列文(3)心態篇:為什麼學辯論及學辯論的好處

人類從狩獵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
到現在的電腦時代,AI時代
生活型態跟生活品質一直在改變跟進步
這過程中很多舊時代的工作會慢慢消失
有一些人會失業
但同時因為新科技的產生
也會有一些新工作

面對這種變動
大部分人都還是能勇於面對挑戰
所以大致上來說
新的一個世代還是會過得比舊的世代好
比起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
我更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用誇張一點的方式來形容這種情況
可以說現代大部分人
都過得比一兩百年前的帝王將相好!

不過要注意的是
過去一個時代的演進
從幾千年(狩獵到農耕)
幾百年(農業到工業)
到幾十年(工業到電腦)
雖然適應期越來越短
但是至少都還有一個世代的時間
讓人們可以慢慢適應變化

這幾年的電腦時代AI時代則是完全不同了
我們可以最直接觀察到的案例
就是公司經營的情況
還有個人職場生涯的變化

以公司來說
平均存活的時間變短了
以前一間大型企業
可能可以存在上百年
但現在公司要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
越來越不容易生存
就像曾經的手機龍頭Nokia
也在短短幾年間因為轉型失敗就退出了手機市場

對個人來說
戰後嬰兒潮的那個世代
很多人可能一輩子就做過兩三個工作
比方說我的父親一輩子就只做過一項工作
更早之前甚至很多職業都是世襲的!

但是在這個世代
個人換工作的頻率越來越高
工作內容不只要專業還要能跨領域
要面對這樣劇烈的變化
還有更多不同的挑戰
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續學習

也因此可以觀察到各種學習課程大賣
不管是實體課線上課
大家都積極的學習新知
避免被淘汰

學習如何學習也變成一門顯學
有很多課程跟書籍都在探討怎樣才能有效率的學習
畢竟懂得如何學習的基本功
可以將這樣的能力跨領域應用

幾乎所有的課程或書籍
在開頭的部分一定會談到的主題必然是:動機
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項技能?
我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學了有何好處
不學有何壞處
有何相關成功跟失敗案例可供參考?
沒有動機幾乎可以等同於學習失敗
沒有動機不可能專心也不可能持續

學辯論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要學辯論?
我有何動機?
學辯論有何好處?
也是在學習辯論之前要先好好問清楚自己
在學辯論以及運用辯論邏輯思考的過程中
我發現辯論能帶來的好處至少有以下這些:

  • 學會辯論就是學會如何學習
  • 放下成見,強迫換位思考
  • 培養傾聽,提問的能力,有同理心,了解雙方的共識與差異
  • 蒐集,分析與使用資料的能力,避免錯誤歸因
  • 對與對或錯與錯之間的選擇
  • 非關邏輯的溝通
  • 參加比賽的收穫


學會辯論就是學會如何學習

辯論最常談為什麼要改變?
有何動機?
具體的執行方案是什麼?
執行後真的能帶來這些好處嗎?
執行步驟會是什麼?
損益分析是什麼?

這個底層邏輯跟學習如何學習是一樣的
學習的第一步談動機
學習這個主題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設定的目標是什麼?
我能不能用後設學習的方式設計學習菜單?
我可以用什麼方式有步驟的學?
短中長期的目標是什麼?
如何驗證真的學會了?
檢驗跟回饋的機制是什麼?
必須投入多少時間?
最終又會獲得什麼?

基本上不管學習任何新的知識或技能
都可以用相同邏輯和架構去思考如何學習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
之前設定要挑戰馬拉松時
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設定目標還有找方法
並用了一年的時間讓自己成功初馬破四

過程中一再地問自己
有何動機要跑馬拉松?
為什麼要挑戰破四?
要達成目標具備什麼條件?
知道是體能,肌力,有氧能力,跑步技術之後
如何驗證現在的程度如何?
要進階到下一個階段要經過什麼努力?
需要多少時間等等
想辦法把數字量化後逐步達成

我自己在多接觸幾個不同主題之後
發現不管是各種運動,工作技能,口語表達
學習各種主題的底層邏輯都一樣
而學好辯論可以大大提升這種底層邏輯
還有跨領域學習能力
當然要好好學辯論



放下成見,強迫換位思考

很多人在剛開始辯論比賽時
看到題目後會想要選擇自己支持的那個立場
比方說支持死刑的就會想當打反廢死的持方
但比賽不能選擇立場
不管是抽到正方或反方
反正就是要上去比

這樣強迫變換立場的練習
可以讓我們換位思考
其他人不是笨蛋
為什麼他們的立場跟我不一樣?

除了對手的想法之外
也要考慮評審想要聽什麼?
一般的聽眾又想要聽什麼?
用更多不同的視角思考一個主題
最終可以訓練自己用更宏觀的角度看世界



培養傾聽,提問的能力,有同理心,了解雙方的共識與差異

具備換位思考能力後
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為什麼選擇跟我不一樣
理由是什麼?
是因為他手上有跟我不同的資訊嗎?
還是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

我們雙方雖然意見不一樣
但我們有沒有一些共識?
差異又是什麼?
有沒有可能有一個替代方案是我們雙方都能夠接受的
能談合作談共好雙贏
而不是談競爭談到你死我活

想要達成以上的目標
唯有透過傾聽才能知道對方的想法
若有聽不清楚的不能理解的
則可以透過提問來釐清雙方的觀點

我們不一定要認同其他人的想法
但是至少可以傾聽並了解有其他可能性
從更多的選項中再挑選出更好的方案

辯論場上雙方的結辯
需要把一場比賽後
正反雙方的共識跟差異條列出來
作損益分析比較
雙方的方案肯定各自有一些優缺點

雖然比賽時要有輸贏
但人生的賽道上
大多時候不是零和遊戲
不是只能你死我活
在學辯論的過程中如果能學會這點
會對建立人際關係跟團隊合作很有幫助



蒐集,分析與使用資料的能力,避免錯誤歸因

用Google大神找資料不難
甚至現在還有ChatGPT可以做更多不同層面運用
資料大家都有
為什麼說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影響力不一樣?
同樣的資料怎樣整理出重點
怎樣的溝通流程才容易讓對方聽進去?

分析清楚那些因素真正會影響結果
避免錯誤歸因
為了方便理解世界
大腦容易將事物的因果關係簡化
我成功就是因為我努力
你失敗是因為你懶惰
但實際上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
牽扯到的因素非常多......

正確分析因果關係後
還要根據溝通對象的需求講出他想聽的內容
並給出具體的建議
怎樣安排表達流程讓資料容易吸收理解
都是需要設計安排

而辯論能訓練這件事
因為申論跟質詢的時間就是只有三分鐘五分鐘
怎樣快速講出三個重點
讓評審在一個多小時的比賽中留下記憶點
大部分人追求的說服力,談判力,影響力
其實基本上就是這種能力的轉換及展現
都可以透過辯論訓練得到這樣的能力



對與對或錯與錯之間的選擇

兩害相權取其輕是我們在決策時很常聽到的一句話
但是傷害到底有多嚴重?
又是傷害到誰?
針對兩害相權取其輕最經典的問題之一
可能就是電車難題了

這個題目假想的情境如下:
一輛失控的列車在鐵道上行駛
但是列車的前方有五個人被綁在鐵道上不能動彈
如果什麼都不做這五個人會被撞死

而你剛好站在鐵軌的操縱桿旁邊
你可以選擇調整操縱桿讓列車轉向
但是轉向後會撞死另外一條鐵軌上的一個人
那麼你的選擇是調整或不調整?

常常在辯論課程上作這個題目的演練
有人說5>1,所以應該轉向
有人說就算是1,也不應該轉向
因為他本來不會死
沒有人有權力去決定其他人的生死

通常在電車難題之後
我會問大家是否贊成死刑?
當然以現在的民調來看
大部分人都是贊成死刑的
課程上也是

但是兩個題目一起問的時候
會發現有些人在電車難題時覺得不應該轉向
因為沒有人可以決定其他人生死
卻在死刑這個題目選擇應該有死刑!
為什麼換了一個情境
就會有不同的選擇?
會從不能決定其他人生死轉變成如果有犯錯就可以判死?

更進一步來說
根據統計數據可得知誤判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所以一定會有因為誤判被誤判死刑的人
也就是說實務上有人犯了嚴重的錯被判死,這是可以理解
但數據也告訴我們會有人是因為誤判被判死
那就跟電車難題當中因為轉向死掉的那一個人是類似情況

當然實際上數據可能很小
但如果我在電車難題當中認為不能決定其他人生死
也不能因為5>1就轉向
那為什麼在死刑這個題目就可以決定他人生死?

再換個角度想
死刑所帶來的嚇阻力或許對於治安會有更大的幫助
這也不單純是數字的問題
說不定正因為有死刑
對整個社會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那麼有無死刑到底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決定生死的題目離我們很遠嗎?
在AI時代我們很快就得面臨類似的選擇了
未來當我們在使用自動駕駛車輛時
萬一遇到必然發生車輛碰撞事故的情況
自駕車的設定應該是什麼?

是保護車主?保護其他人?
還是根據可能造成的傷亡大小作取捨?
但是AI要怎麼在那麼短的時間做各種判斷?
誰又有權力去設定自駕車要用什麼標準去抉擇?
是車主?車廠的設定?還是要用法律規定?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答案會是什麼
但因為有這麼複雜且牽扯的層面很廣的題目
引導著我們去思考跟釐清一些情況
才有辦法更進一步了解自己個人價值觀

影響我決策的關鍵理由是什麼?
讓我們能在對跟對或錯跟錯之間的選擇
透過這種選擇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怎樣才能做出讓自己不後悔的決定



非關邏輯的溝通

我很喜歡亞里斯多德在談溝通說服時提到的三大要素:
邏輯,情感,人格
辯論很重視邏輯跟因果關係
但是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不僅僅是邏輯
會有交流會有感情
不同人說出來的相同話語
影響力不一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我之前在辯論系列文(1)分享過
評審跟我說他認為我們贏
但是要幫對手保留面子所以判對手贏
邏輯上我們贏
但情感上他要鼓勵對手
最終還是判我們輸

人不是只有用邏輯在判斷事情
在溝通的時候有太多因素要考量
情感跟人格在溝通的過程中也會影響溝通品質

學會辯論之後
我們可以用理性去分析跟架構設計一場簡報或是溝通
可以條列式的說明
但同時也必須理解
人其實沒有那麼喜歡聽道理
大家更喜歡聽故事
怎樣把感性跟理性的比例分配好
兩者兼具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

同時也要能知道
很多時後對方相信你說的話
願意跟你溝通跟合作
並不是因為你說了什麼或怎麼說
而是因為相信你
這也是為什麼亞里斯多德會說溝通時人格很重要!



參加比賽的收穫

上完辯論課程後
如果有把課程中學到的思考架構拿來運用
理論上都能慢慢熟悉上手
但如果參加比賽
肯定會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收穫

首先當然是團隊溝通與合作
要怎樣找隊友
要怎樣分配工作
找資料討論論點
如何設計質詢的題目?
每個人的演講特質是什麼?
所以應該要怎樣安排上台順序?

很多時候比賽前的討論會有很多爭執
畢竟來學的人有相當的比例相對強勢
有時候真的會討論到互不相讓
我常常就是不想讓的一方......

但隨著經驗慢慢增加
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也發現
討論如果沒有共識
與其問為什麼不聽你的?
不如問為什麼要聽你的?

討論交流時我有在傾聽嗎?
雙方有沒有什麼共識或差異?
能不能有一個雙方能接受的更好方案
當回歸辯論的原點
討論就能繼續下去
也能慢慢凝聚團隊共識

賽場上
有的人會說辯論可以練習即席演講與即席演講
但是只要去問拿過好成績的人
他們的回答肯定是賽前準備大過一切
辯論場上雖有即席
但如果準備的夠充分
很多雙方的內容跟質詢題目
都是預料中會發生的
也設定好怎樣回答了
當然如果都能料中對方會講什麼問什麼
獲勝當然就很容易

關於比賽最後一點想談的是風度
賽場上會有很多不同風格的辯論方式
有的人就是擺明要激怒對手
沒遇到這種狀況之前
我都以為自己能好好處理
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質詢答辯

但真的遇到了
我的語速也會不自覺加快且聲音變大
表情也控制不住
除了生氣也可能會有輕蔑的眼神跟語氣
當然這些都是事後看影片才發現的

當然這是比賽
可能有些人想透過不同的表達方式
訓練不同的能力
但是我自己事後復盤檢討時
我會設想如果我是擺明要激怒對方
我要怎麼做?
又想要得到什麼效果?
評分表上有一項分數是打在風度上的
我這樣真的會得分嗎?

或是身為被激怒的一方
到底要怎樣的情況下我才能控制好情緒
好好思考我溝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是不是正因為對方風度不佳或別有目的
想要讓我不能冷靜思考
所以才會有這些動作?
那我是不是更應該冷靜下來
剛好形成強烈對比

跳出比賽跟其他人溝通時
若有爭執時
我能不能靜下來傾聽展現風度跟同理心
會不會因為具備這樣的人格特質之後
讓其他人更願意跟我說話交流
慢慢的我發現
展現風度跟傾聽
比當一隻只會講道理的鬥雞還有用
也就更能理解為什麼亞里斯多德談溝通時會說
三大要素除了邏輯
還要考慮情感,人格

總之
學習辯論的過程中
慢慢會發現除了能訓練個人的思考邏輯
能讓自己更認識自己
也能訓練溝通協調能力
凝聚團隊共識的能力
是全方位的訓練
好辯論不學嗎?
真的要好好認真學!




參考書籍

學得更好
超速學習
大腦喜歡這樣學
學習如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