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021回顧

職場生涯當中做過最久的職務就是PM了
雖然我作為PM在工作上算是很講究目標設定與執行力(自我感覺良好)
但是工作之外我對自己的人生年度計畫
倒是從來沒有特別設定過......
當然2021年也是一樣沒有要求自己一定要達成什麼
但如果真的要說目標的話
這幾年由於大量閱讀以及記錄讀書心得的關係
還是期望自己能夠閱讀大約100本書
再寫個30-40篇心得
雖然說閱讀及心得的數量其實跟學習效果未必有直接的關係
但至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給自己一些壓力讓自己得到一些成長

過去幾年這樣的閱讀目標都接近達成
今年本來想說小孩子年紀大了送幼兒園
有更多時間可以把目標達成
沒想到今年突然有三件事情吃掉我好多時間......

第一件事情是搬家
從去年中到今年初用了大半年跟房仲談判談到不錯的價格
房子地點也很適合自己,就在老家樓下
雖然說東西拿到樓下就搬完
但是處理裝潢什麼的也是花了很多時間研究
到了這個年紀再買房子的好處是比較清楚自己不要什麼
想清楚自己的生活需求,不要有太多有的沒的
住起來簡單舒服就好
雖然說一切從簡
但確實也是花了不少時間
不過這件事情讓老婆很開心
所以很值得


第二件事情就是接了4個辯論班
學員從國中高中到成年都有
完整的講了4輪課程再加上練習賽講了快30堂課
說真的很難知道學員到底收穫了多少
但我自己倒是覺得自己收穫滿滿
短時間內針對不同年齡層上了4次完整課程
對辯論這樣的課程又有不同的理解
前幾年一直在想辯論做為一個理性思考的工具
某種程度來說需根解損就是他的思考公式阿
為什麼學員上完課未必能直接應用?
當我帶著這樣的疑問去找答案
除了看很多邏輯類的書
也看了很多心理學的書
這才發現人的思考盲點超多...
單單一個確認偏誤就會讓人只接受片面的資訊堅持己見
心理學上人又有很多思考盲點
注意力錯覺,記憶錯覺,過度自信
上這4輪課程時特別把這些思考盲點的觀念帶進去
但是盲點之所以是盲點還是有他的道理
就是看不見
當然我也會犯這些錯誤
但是以前是錯的不明所以
現在是知道原來如此
也算是小小進步吧

第三件事是疫情
年中疫情一波爆發停課了兩三個月
小孩全部只能待在家裡
那段時間根本完全沒辦法靜下心來讀書跟寫作......
三歲+五歲真的是惡魔組合
太可怕了

以上三件事真的是花了超多時間處理
今年最終大概就看了70幾本然後寫了約30篇心得
然後再把一些之前的文章優化
從開始寫文章到現在三年半加一加也快要150篇了
老實說我一開始覺得一篇文章有幾十個人看就很神奇了
大家看臉書跟IG基本上不想看這麼嚴肅的東西
我也知道FB如果貼連結觸及率會超低
所以極少在臉書貼部落格連結
不想浪費時間做這種事
沒想到幾年下來瀏覽人次也來到34000......
也算是除了閱讀學習之外的奇怪收穫......
有時候很佩服一些人可以持續寫然後到各種平台分享
對我來說如果要大量分享
一方面我的心情可能很容易受到瀏覽數字的影響
一方面重覆到不同平台PO一樣的文章我也會覺得好無聊吧
寫文章記錄的初衷還是自己能好好學習並且幫小孩留下一些可以參考的依據
動機越簡單越容易持續
也希望自己明年能繼續執行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讀書心得與筆記

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讀書心得
在2013年因為要建立台北市健言社的講師認證制度
蒐集了很多講師相關的資料
也問了一些有在舉辦講師認證的社團是如何進行的
當時我問到有在做講師培訓與認證的團體
講師口試的時間通常為15分鐘
口試時也大多只採用講述法在授課
因為15分鐘真的太短,很難進行演練...

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
台北市健言社的講師認證到底要怎樣定位
當時真的想了很久
但有時候答案也沒那麼複雜
講師的工作就是教會學員
如何確定學員會不會?
現場演練馬上就知道!
演練後可以根據學員吸收的效果調整課程
基於這樣的理由我們把講師認證的時間訂為30分鐘
並且強調課堂上要有學員演練
然後由講師給予回饋
雖然前幾年一直有人說考試太難
但是慢慢也有一些人能夠接受這樣的理念

因為這樣的經歷
讓我對於講師這項工作有更多收穫與想法
去年花了很多時間把這十幾年來看到資訊整理成這篇文章
整理的過程中等於是自己又重新走過一次這些歷程
才發現很多事情可以細細推敲回味
收穫真的不少
想要提高學習效率
輸出大於輸入都是真的
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


也是因為這樣的經歷
當我在書店看到孫治華老師這本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
簡單翻一下就直接買回家了
我個人對於百萬職業講師沒什麼興趣
但是我對商業策略很有興趣
可能是PM魂的緣故吧
喜歡看看不同的商業模式

這本書是很PM思維的
談的商業策略就是把講師當成一間公司經營
我們應該思考怎樣讓講師這項產品產生更大的營收
對我來說這本書最重要的就是介紹講師這項產品有多少種銷售方式
還有這些銷售方式大約可以帶來多少收入
要怎樣創造一百萬,兩百萬,三百萬的營收
還有在各個營收階段如何調整產品組合
這些產品營收模式包括
  • 公家單位或校園演講
  • 企業內訓-管顧(管理顧問公司轉介)
  • 企業內訓-直客(企業直接聯繫指名)
  • 公開班
  • 訂閱制
  • 讀書會
  • 書籍撰寫
  • 線上課程
  • Youtube
  • Podcast
  • Clubhouse
每一項產品都有它的定位
這種分類其實很像投資組合的概念
組合內要有高風險高報酬,也要有低風險但是穩穩賺的低獲利
一般投資專家會建議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年齡跟個性
去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在談講師產品組合也是用類似的概念
企業內訓直接邀課的收入高,但是次數少
管顧會抽成,單次收入相對低,但邀課次數多
公開班獲利好但開班不易
長期的讀書會或是訂閱制雖然課單價低,但可以累積長期客戶
寫作跟寫書的時間成本很高,但有助於自己的學習成長及行銷
各種產品有各自的定位與功能
雖然可以把講師當成公司經營
但是講師畢竟時間有限
在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產品組合銷售策略
我覺得這個觀念對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一段

另外一段比較有感的
就是談到怎樣增加產品力
以及如何增加課程時數
畢竟同一個主題如果能教的時間越長
就是代表越多的營收
所以書中花了一些篇幅介紹如何增加單一主題的時數
也講解了如何架構課程大綱
要如何準備3小時,7小時,21小時的課程等等
甚至是錄製線上課程
時間越長,當然就需要對該主題有更深入的研究
需要更多演練及實務演練現場教練
而不是僅僅使用聽講法
但對新手講師來說
有時候1小時的機會也拿不到
遑論有3小時7小時的課
殘酷的是這種能力真的需要做中學
越練能力就會越強
還沒練成的人家也不會輕易給你機會
也難怪常常聽人家說當職業講師
不是餓死就是累死

不過不管怎樣
在這個知識變現的時代
透過這本百萬職業講師的商業策略
對講師這個行業有更多不同面向的理解
也是很不錯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