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對問題找答案讀書心得
多年前剛開始學奧瑞岡辯論的時候讀過這本書
當時僅僅是覺得這本書寫得不錯
但這次再看這本問對問題找答案心態上就有所轉變
主要是因為這麼多年下來看的書多了
加上授課經驗累積,以及上課時遇到的一些困難
透過比對跟驗證才知道這本書真的寫得很好
這件事也給我很大的啟發
有些時候沒辦法判斷一本書好不好可能是當下的能力不夠
或者是看過的書不夠多,沒有比較就不知道這本書好在哪裡
這本書很適合剛開始學辯論或是剛開始想學邏輯的人
關於論點邏輯推理的幾個重點都能解說得非常清楚
整本書的大綱由淺入深而且也提供了案例跟演練
讓人很容易就入門
並且提供演練的題目可以驗證是否有把書中的東西學會
整本書的內容設計真的是非常實用
問對問題找答案重點與筆記
這本書的大綱
- 陳述的議題和結論是什麼?
- 支持論點的理由是什麼?
- 哪些字詞或措辭曖昧不明?
- 有哪些價值觀衝突和假設?
- 描述性假設是什麼?
- 推理有無謬誤?
- 證據有多好?
- 是不是有對立成因?
- 統計數字可信嗎?
- 有哪些重要資訊遭遺漏?
- 是否另有合理的結論?
但如果要濃縮成幾個重點
我認為問對問題找答案書中最重要的就是
- 議題和結論
- 因果關係
- 隱藏前提
- 曖昧不明的字詞
- 證據有多好
議題與結論
要討論議題一定要找到論點,要有理由然後才能推導出結論
書的前幾章節都是在講理由的重要性
要下結論一定要有理由
理由最好是客觀的數據而不是個人主觀的感覺
越好的理由帶來越強的說服力
因果關係
如果以現在科技能力往前看
就會覺得古人用活人祭祀求雨是非常離譜的
祭祀的因要如何推導出下雨的果?
但是說真的就算是現代,錯誤歸因還是到處可見
每個人小時候多多少少都聽過好好讀書可以賺大錢且很幸福
不能說這種推論百分之百錯誤
但是這種推論也不是一種必然發生的事情
我們只能說盡量提高機率而不是必然如此
這本書花了很大篇幅討論因果關係
我覺得有其必要性
確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下判斷或是在辯論比賽的時候
常常就直接做過度引申跟推論
但實際上看起來有因果關係的兩件事
未必是很直覺的一對一的因果關係
而且除了因果關係以外
大部分的選項其實都是同時有利有弊
舉例來說
以因果關係來看
高薪的工作代表人生幸福?不是必然,只是比較有機會!
以損益分析的角度來看
高薪的工作通常也代表著高壓力高工時比較沒時間陪伴家人
對比有時間陪伴家人但是薪資不高
那麼哪個選擇才是比較好的?
人生大多時候都在做對與對的選擇
很多選擇的因果關係都不是那麼直接且一個對應一個
而且大部分的選項其實都是有利有弊
端看個人價值觀的取捨而不是對與錯的取捨
為了提升自己生活的品質
可以透過學習這些邏輯方法
進一步驗證因果關係
讓自己有更好的決策品質
隱藏前提
有理由才推導出結論可以增加說服力
但有時候理由的背後其實有隱含前提
比方說兩個小孩在吵誰的爸爸比較偉大
其中一位說我的爸爸比較偉大(結論)因為我爸爸是總經理(理由)
另一位說我爸爸比較偉大(結論)因為我爸爸是老師(理由)
都有理由,但誰比較有道理?
這個討論當中其實有一個價值型的假設
價值觀是指人們認為具有真實價值
但未曾明述的觀念
我們用它們當作行為準繩
以衡量人們的行為品質
在上面的案例兩個小朋友都沒把他的價值觀講出來
在這個價值觀衝突當中
總經理比較偉大背後隱藏的價值觀是管理和賺錢比較重要
老師比較偉大背後隱藏的價值觀是教人比較重要
我們在判斷誰的結論比較好之前
要先釐清誰的理由比較好
但有時候除了清楚可見的理由
還會有類似我的爸爸比較偉大這種案例
隱藏著沒有直接講出來的價值觀判斷
這是我們在思考時必須要特別注意小心的
而哪一種價值觀才是比較偉大?
常常沒有標準答案
但是透過學習這種思考模式
至少我們可以比較容易理解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價值觀
也了解自己做決策的真正原因
曖昧不明的字詞
你的認真不等於我的認真!
有個朋友在演講前說他已經非常認真在準備了
然後我問了幾個問題
多認真?
有無撰稿?
稿子修改幾次?
演練調整幾次?
有沒有錄音之後再調整或是請其他人幫忙聽一下給回饋?
當然
對方的答案跟我想的有些差距
你的認真不等於我的認真
其實這一樣沒有對錯
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很多曖昧不明的詞彙
有時候溝通需要保留一些想像的空間
但是如果我們需要清楚溝通
也必須要有能力釐清那些用詞是曖昧不明的
你說的好跟我說的好有何不同
盡量把主觀的個人認知跟觀點
轉化為客觀的事實跟數據
這樣雙方會更容易資訊同步並互相理解
證據有多好
如果已經理解論點應該要有論證支撐才成立
也知道要釐清論點跟論證之間的因果關係
還有每個人的價值觀跟取捨不同
以及文字運用的差異造成彼此認知不同
那麼關於邏輯的最後一堂課
問對問題找答案的作者
希望我們要學會在這些架構下怎樣去檢驗證據
書中關於證據的檢驗有很多方法
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方式有兩個
- 確認偏誤
- 假資料以及錯誤理解資料
關於確認偏誤已經分享過好多次
人就是會找資訊來支持自己的論點
而不是找資料來反對自己
既然知道這樣的思考盲點
就應該要試著從反對自己的角度思考
也就是說不要帶著成見看資料
接著要知道有假資料或是錯誤理解資料
現在有太多資料是造假的
書中就有提到就算是專家的實驗結果
也有可能因為專家有特殊的需求而作假
所以所資料一定要正反雙方反覆驗證
另外關於錯誤理解
對我來說最經典的就是7/38/55法則了吧
內容重不重要?當然重要
內容怎麼會只有佔溝通時的7%
但是當大家都這麼說時
要跳出來澄清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我想這也是邏輯跟溝通這麼困難的原因
又要能理性的邏輯思考
又要能感性的情感交流
人與人溝通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