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微精通:從小東西學起,快快學,開啟人生樂趣的祕密通道-筆記及讀書心得

微精通讀書心得

這本書的架構很清楚,作者先定義了微精通是什麼?
微精通定義:在有限的範圍內做一件事,不過也可以觸類旁通可以光是精通原本那件小事就好
也可以擴大範圍,一切由你決定

然後說明微精通帶來的好處
接著作者分享了39項小技藝
雖然這是一本在分享微精通帶來許多生活樂趣的書
但是換個角度想
全書一直在訓練我們思考並拆解學東西有無更快更好的方法?
上手訣竅以及手忙腳亂障礙分別是什麼?
有無工具可以協助我們更快上手?
這當中有很多概念與刻意練習提到的內容是相同的
當我們在學習新技能時
應該要如何拆解步驟然後按部就班學習
應該如何給自己回饋或請別人給予建議
若從這個角度出發
微精通也是一本教我們學習如何學習的參考書!




微精通:從小東西學起,快快學,開啟人生樂趣的秘密通道


微精通筆記

微精通包含以下元素

  1. 上手訣竅:微精通的關鍵技能或技巧
  2. 手忙腳亂障礙:某項微精通可能需要同時會兩種技能,但兩種技能互相衝突,導致手忙腳亂
  3. 輔助工具:利用輔助工具協助微精通
  4. 獎勵:微精通帶來的成就感或獎勵帶來動機
  5. 重複練習:可重複練習且樂此不疲
  6. 實驗的可能性:透過實驗帶來不同的樂趣並精進微精通

微精通帶來的好處
  1. 大腦用進廢退,微精通可以強化大腦,運用多感官神經元
  2. 思考學東西有無更快更好的方法?
  3. 更健康更快樂
  4. 建立自信,社交需要可以炫耀的東西
  5. 重新檢視死前要做的事
  6. 觸類旁通,轉換觀點,創意大爆發






2019年5月5日 星期日

你的大腦決定你是誰-筆記及讀書心得

筆記

前言:馬匹用的大針筒
在2015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辯論會上,川普不斷聲稱疫苗是造成自閉症的主因
他的對手卡爾森博士是神經外科醫生,提出非常完整的證據顯示自閉症和疫苗無關
但是當川普說:這麼可愛的小孩,我們就給他一針,就像對待馬匹的方式,而不是對待小孩...
這樣的說法卻將馬匹打針的畫面深深烙印在作者腦海裡
就算作者是心理學及神經科學博士,讀過很多相關資訊
理智上他知道疫苗不會產生自閉症的問題
但卻依然被川普說服!
為什麼?
這本書主要就是在探討我們的大腦如何被影響以及如何運用這種影響力
你的大腦決定你是誰-從腦科學,行為經濟學,心理學了解影響與說服他人的關鍵因素



第一章:證據能改變信念嗎?(先念)
事實跟邏輯並不是改變想法的最有力工具!
這種工具忽略了人類的核心思考:動機,恐懼,希望,慾望!
證據的兩大問題
1.google總是站在我這一邊:google 會根據我們之前的搜尋跟網路活動提供量身訂做的結果
2.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人會選擇性的重視對自己有利(喜歡)的資訊,忽略不利(討厭)資訊

結論:不要企圖證明對方資料錯誤,而是要想辦法尋求共識,以打疫苗的案例來說,雙方的共識是小孩的安全,所以重點應該放在打疫苗可以避免小孩染上致命疾病


第二章:我們如何被說服支持登月計畫(情緒)
甘迺迪總統是如何靠著演講說服群眾支持登上月球的計畫?
影響對方最有利的方法之一,就是透過情緒,分享想法往往需要花時間以及準備
但是分享感受卻簡單又快速
而且情緒具有感染力--我們會無意識地模仿或對情緒刺激產生類似反應
所以就算是網路上的正負面消息也會對我們產生感染力

結論:因為情緒會傳染,我們也可以控制情緒,影響其他人,比方說父母影響小孩,父母不要緊張,小孩也不容易緊張


第三章:該嚇唬別人去行動嗎(動機)
快樂讓人行動
恐懼讓人僵住
因此若希望對方行動,應該鼓勵獲獎勵對方會比較有效果
反之若希望對方不要行動,則建議透過警告造成恐懼,讓人不要行動


第四章:放手獲得力量(授權)
當人們察覺他們自己的權利被奪走,就會抗拒
可是如果他們察覺他們的授權被擴大,就會欣然接受這段經驗
書中舉例我們明明知道財務專家選擇投資標的的能力比我們強,有些人還是會選擇自己投資
因為這些人不只考慮成本利潤,他們也考慮了情緒利潤
他們願意付出成本取得掌控權

結論:企圖影響他人時,不要下命令,而是讓對方覺得他是獨立可自主選擇


第五章:人們到底想知道什麼(好奇心)
我們一般的直覺是如果有重要的訊息要傳達,對方應該會很想知道
這個直覺大錯特錯
如果人們連那些可能救命的訊息(飛機逃生影片)都不留意
又怎樣奢望他們想聽你的重要訊息
我們會尋求我們覺得會帶給自己正面情緒的資訊,而避免壞消息

結論:重新建構訊息,強調進展的可能性,而非厄運


第六章:威脅下的心智會如何變化(心態)
緊張或壓力會改變我們的決策模式,壓力下我們傾向避免冒險
有些狀況打安全牌必輸,但壓力卻會迫使我們打安全牌而不自知
結論:決策時特別留意其他人對我們情緒層面的影響

第七章:嬰兒為何喜歡iphone (他人)
我們直覺會模仿別人的選擇,因為我們以為別人擁有我們沒有的資訊
不過別人的決定可能是基於和我們毫無關聯的考量
所以跟隨別人做決定時一定要小心

第八章:全體意見一致真的能信嗎(他人)
在眾人明顯的共識之下,大約只有三成的人會說出不一樣的觀點
捷思法:我們傾向一種簡單容易不費力的決策方式,心理捷徑,比方說大部分人認為是對的,我也很容易就接受這是對的
平等偏誤:我們一視同仁的參考每個人的意見,卻沒有去衡量每個人的可靠度跟專業度
書中金句:這一切很悲哀,尤其是想到我們被網路上個人意見影響之深,但是我們卻完全不了解這些人

結論:小心平等偏誤,應該以人們在該主題的專業度來衡量

第九章:影響力的未來-你的大腦在我體內
最後一章提供了一些實驗資訊,人腦控制老鼠尾巴,人腦控制機器手臂,會不會有一天人腦可以控制人腦?目前或許還不能直接改變別人的大腦活動,但我們只要順從主導大腦運作的核心要素,先念,情緒,動機,授權,好奇心,心態和他人,就能成功影響他人

心得
這本書一開場案例,就是川普質疑疫苗導致自閉症,影響了幾百萬人...
以書中的介紹來看,川普只是因為個案而產生質疑,而他的對手有大把大把的證據證明不相關
最終證據並不重要,因為大家聽了川普的馬匹打針很有感...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689432
為了求證還google了一下,看到前幾天的新聞,現在又呼籲大家要接種疫苗了...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除了google會客製化幫忙篩選我們想看的資料...
人性上還有確認偏誤:人會選擇性的重視對自己有利(喜歡)的資訊
平等偏誤:對每個人的意見一視同仁而不衡量他的可靠度跟專業度
再加上假新聞...
在這個可怕的資訊時代
我覺得在討論影響別人之前
應該事先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怎樣才不會被錯誤的資訊影響...
以及想想怎樣幫助陷在確認偏誤的朋友
很多時候提供數據是沒有用的
朋友有可能是陷落在情緒中
或是google給他看了另外一套他想看的數據
書中有提到如果google判斷你親近民主黨,就會給你更多講民主黨優點的搜尋結果
如果你親近共和黨,就給你共和黨的...
在這種狀況下比對數據意義不大...
怎樣用情緒 動機 授權 好奇心等等的影響方式引導思考
類似的觀念在透過情商實現鼓舞人心的領導
這堂課也講到非常多
有75%的人是談感情的,只有25%的人是談數據
要用數據去說服影響另外一個人,在大多數的狀況下是不可行的...
真的要好好想一下...

這段時間看了這些確認偏誤的書之後
我自己很明顯的改變就是用FB追蹤一些相反意見的粉絲頁跟朋友
看久了真的會覺得如果都在看這些資訊,朋友都是這些人
會有相同的看法跟意見真的是很合理...
這本書說大家有共識的狀況下要提出新的論點的人只有不到三成
我想三成還是太高估了...
厚厚的同溫層不是那麼容易被擊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