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唯有增加自己不同體驗,才能對一件事有更精準的評價

想起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
上網費用才剛剛從每分鐘撥接計價
慢慢進入到每月吃到飽方案
打世紀帝國再也不用數據機撥接連線
上網找資料也不用擔心時間太長費用很高
算是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當時我最喜歡看的就是部落客的食記
現在大家都說網美網紅
那時候不管在PTT或部落格上面
通常都稱呼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大大"
網路用語真的是不停的進化
單單看用詞
就知道對方是什麼樣年代的人......

這些文章都會有很多用餐環境跟食材的照片
而當時手機的拍照功能普遍不佳
所以通常有名的大大們
都會備有單眼相機(單眼也沒落了,時代的眼淚......)
可以把食材跟用餐環境拍得很好看
然後搭配生動的各種形容詞
把用餐環境服務品質
食材的色香味
都描述得非常清楚
也能讓我有身歷情境的感覺



當時看著這些文章
心裡想的都是何時要去吃什麼餐廳
去感受一下這些餐點是如何的美好
想要有一樣棒的體驗

但幾次下來
慢慢發現味道跟用餐環境真的很主觀
別人描述得很好的東西
自己未必會有同樣感受
當然反過來也一樣
別人說的雷
我卻可能因為生長環境及熟悉度
很能接受......

然後因為自己工作需求也長期接觸行銷這塊
必須特別注意部落客行銷的相關訊息
所以也知道有一些部落客收費的資訊
有很多部落客都是接受廠商邀約才會發文
當然部落客讀者多寡會影響報價
大型的通常會收費然後根據閱讀數量粉絲數量計價之類的......
小型的部落客可能要自費用餐......
現在流行的網路平台雖然是IG,YT,FB等等
但流量還是代表一切
流量越大業配金額越高
行銷的本質上還是沒有改變

當然有的部落客會揭露這些收費訊息
有的不會
但做為讀者我心裡想著
靠~~
那我是看你的真實體驗還是看廣告文章阿......

到了這個時代網紅的商業手法更多元更厲害了
網紅直接開各種團購......
不只賣實體產品
賣體驗賣課程都可以
連粉絲數也可以買賣......
這也算是一種進化~~

不過也不能說這件事情有錯
市場有需求這些事情才會成立
而作為一個PM
我當時工作也是會找評測網站跟部落客
來測試我們的產品
然後幫我們宣傳

總之
不管是看完這些文章後去這些被推薦的餐廳用餐
或是因為工作的經歷知道有些文章半真半假
慢慢的發現很多事情必須親身去體驗

不管是大家口中的名店
長期排隊的店
或是大部分人喜歡追求的高CP值餐廳
我慢慢發現唯有親身體驗過的店
才是有價值的

體驗過更多不同價位跟品質的店
就越能找出這類型餐廳的邊界
上限可以做到哪裡
下限又可以低到哪裡
不要只從別人的體驗
甚至是價格就去定義
而是從食材,服務,環境,長期維持各種面向
盡量全面性地去觀察
然後就能相對正確地給予一間餐廳正確的評價

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說
假日很常往信義區跑
反正就是去各種餐廳踩點
幾次下來發現永心鳳茶,點點心,樂天皇朝這幾間店
品質跟服務都能做到一定的程度
而且重點是能夠長期維持一定的水準
不會有突然品質很差的狀況發生

這幾間店主打的不是CP值
他們的定位比較像是
我給你比較好比較穩定的食材跟服務
但稍高的價位(人均可能要到400-500)

結果幾年下來
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接受
所以這些店的生意都越來越好
幾年前都不太需要排隊跟定位
現在假日要進去吃真的都不太容易
而且生意好到百貨公司要把走道拿來擺餐桌
但長期來說
把餐桌擺到走道
對百貨公司的品牌及餐廳品牌是加分或扣分
也是很難去評價
經營企業就是這樣
有時候真的很難決策

有了各種找餐廳跟品嘗食物的經驗之後
慢慢發現從食物套用到其他生活經歷也是一樣
一本書好不好
講師上課好不好
一個人在他的工作職位上做得好不好
上限到哪裡
下限到哪裡
如果沒有足夠的親身經歷用心感受
用更廣的面向跟長期觀察
然後試著去評價及定位
很難知道這樣的東西到底好不好

如果不能對一個東西的位階給正確的評價
我發現也會讓自己很難進步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也不知道上限在哪裡
可以怎樣的進步

所以說
我們應該要試著增加自己的體驗
不要只追求CP值
也不要只參考別人的體驗
針對一件事情
看過上限跟下限之後
才有辦法更正確地給予評價
而為了達成這件事
多吃一些美食很必要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讀這本書?

社團朋友加上一些大量閱讀的作家都有分享這本書
推薦這書中的方法很適合在學習的時候運用
並且也幫助寫作
所以想讀讀書中分享的方法

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讀書心得



我讀完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

  • 簡單到大家以為沒有用的方法
  • 大腦喜歡這樣學
  • 做就對了

簡單到大家以為沒有用的方法

書中先說明了卡片盒筆記的創造者如何運用這種方法大量創作
以及這種方法的便利性
在這過程中本書作者穿插了一段假設
為什麼這麼有用的方法過了這麼久才被廣傳
當中有一個推論是因為這個方法太簡單了
簡單到大家以為沒有用
所以就沒有人特別去研究這種方法

看到這段其實很有感
因為幾乎每一週進台北市健言社上課
主題當然都是跟口語表達相關的
聽久了自然會對這個主題的底層邏輯有個概念
溝通說到底還是思考傳達傾聽理解回饋
理性邏輯思考表達之外
也要知道人是感性的
要有情感要有故事連結

其實溝通方法大致上就是以上的內容架構
萬變不離其宗
底層邏輯其實都是一樣的
但是老師上課會只講這些概念嗎~~
不會~~

因為大部分人的第一直覺就是
事情有這麼簡單嗎
簡單是不是代表沒用阿

所以為了要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講師要開場吸睛
課程流程要順暢
要有簡報影片
要有演練回饋
甚至要把內容轉化成口訣幫助記憶
最好還要來個結尾金句
這整個過程似乎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

那麼學習口語表達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會不會在複雜化的過程當中忘了目的
反而變成講師的一場個人秀?

但換成學員角度思考
如果上課的內容沒有這些形式上的複雜
會不會在第一時間覺得這東西我都會
講師沒料?

假設在談判課程上
把內容架構簡化到只上幾個關鍵字
談判就是蒐集彼此需求
交換資源
達到雙贏
談判要有耐心
然後要準備替代方案
了解雙方的性格及心理狀態
那麼學員會怎樣看這堂課?

其實談判前如果能準備清楚這些資料
七八成就能談的好
但上課真的能這樣嗎?

我覺得從複雜到簡化的這個過程中
很像愛因斯坦說的
如果你沒辦法簡單說明
代表你了解的不夠透徹

但殘酷的現實是講師或許已經了解的很透徹
大部分人卻是因為不懂來學
而判斷老師懂不懂這個主題也是需要能力的
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上談到的達克效應
那麼在一堂課當中要怎樣讓學員快速感覺到老師是內行的?
有時候就變成必須要有一些偏向形式上的教學手法
而偏離教育的本質吧

以這幾年很流行的遊戲化教學的技術來說
重點在遊戲化還是教學?
目的是什麼?
以我的認知目的還是教學
遊戲化只是達成教學目的的手段之一
透過遊戲化提升學習動機
教學目的絕對不會是設計一個有趣的遊戲


回到卡片盒筆記這件事情上
為什麼他會被認為太簡單而無用?
對比講師上課的手法
也只能說會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
不過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思考切入點


大腦喜歡這樣學

這本書帶入了一些學習跟創意的概念
比方說可以透過外部的工具(卡片盒筆記)幫助思考
我們在專注模式的時候會只想找答案
在發散模式才會產生創意
而卡片盒筆記讓我們更容易進入發散模式
這個概念在大腦喜歡這樣學這本書也有大量的說明

卡片盒筆記書也有提到大腦的注意力有限
針對一次性可以完成的工作
工作如果沒有完成或沒寫下來要做這件事
大腦分不清楚事情到底有沒有完成
大腦會被這樣的事情佔據
無法有效率的思考
也就是俗稱的蔡加尼克效應
所以要透過寫下來
或直接把事情完成的方式
讓大腦放空
唯有讓大腦不要放置太多無用的資訊
大腦才可以真正的思考
真正的創造及寫作

也就是說透過卡片盒
我們可以把大腦都拿來思考
到底要如何聯想連結與運用我們已知的知識
不管是生活中突然冒出新點子的靈感筆記
閱讀或思考後產生的讀書筆記
甚至是經過整理思考提煉出來的永久筆記
都可以視為是一種幫助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具體做法


做就對了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
看了好多人在分享使用這個筆記法的心得
甚至也看到線上課程
本質上我認為願意分享
願意用輸出的方法來學習
都算是一種卡片盒筆記法的運用
是一種很好的做中學

但同時我也會想
到底是哪一些人會在看完書後(或是沒看過書)
還會去上課?
不管是上課或看書或是看其他人的分享
肯定都能學到一些東西

再更進一步說
資訊爆炸的時代
不管是任何主題
只要有心去找答案
網路上或書籍上都會有很多很棒的答案
然後各種主題的線上課程也雨後春筍般的一直出現
達克效應的限制之下
我們對於一個不熟悉的主題到底要怎樣判斷哪個資訊是對的?
哪個講師是好的?

學習說穿了
也就是找到動機,設定目標,
運用方法,按部就班往上爬罷了
就像這本書一開始講的
卡片盒筆記看起來很簡單
導致大家認為沒用而無法被推廣

但我認為除了方法簡單
書中並沒有提到困難的點
我認為這種方法困難在於
怎樣長期執行然後邊做邊調整
PDCA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
但實際執行卻非常困難
能長期執行這件事真的很難很難

但如果開始第一步
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慢慢有收穫
看完這本書我比較能理解為什麼這樣的方法會被推崇
因為有太多概念都符合大腦的學習機制
可以讓學習效率提升
也可以讓我們更容易輸出文章

很難想像經過幾年的累積
這已經是我的第200篇心得
沒想過可以寫這麼多篇
但真的是收穫滿滿

開始的第一步很難
堅持也很難
但做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