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辯論系列文(3)心態篇:為什麼學辯論及學辯論的好處

人類從狩獵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
到現在的電腦時代,AI時代
生活型態跟生活品質一直在改變跟進步
這過程中很多舊時代的工作會慢慢消失
有一些人會失業
但同時因為新科技的產生
也會有一些新工作

面對這種變動
大部分人都還是能勇於面對挑戰
所以大致上來說
新的一個世代還是會過得比舊的世代好
比起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
我更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用誇張一點的方式來形容這種情況
可以說現代大部分人
都過得比一兩百年前的帝王將相好!

不過要注意的是
過去一個時代的演進
從幾千年(狩獵到農耕)
幾百年(農業到工業)
到幾十年(工業到電腦)
雖然適應期越來越短
但是至少都還有一個世代的時間
讓人們可以慢慢適應變化

這幾年的電腦時代AI時代則是完全不同了
我們可以最直接觀察到的案例
就是公司經營的情況
還有個人職場生涯的變化

以公司來說
平均存活的時間變短了
以前一間大型企業
可能可以存在上百年
但現在公司要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
越來越不容易生存
就像曾經的手機龍頭Nokia
也在短短幾年間因為轉型失敗就退出了手機市場

對個人來說
戰後嬰兒潮的那個世代
很多人可能一輩子就做過兩三個工作
比方說我的父親一輩子就只做過一項工作
更早之前甚至很多職業都是世襲的!

但是在這個世代
個人換工作的頻率越來越高
工作內容不只要專業還要能跨領域
要面對這樣劇烈的變化
還有更多不同的挑戰
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續學習

也因此可以觀察到各種學習課程大賣
不管是實體課線上課
大家都積極的學習新知
避免被淘汰

學習如何學習也變成一門顯學
有很多課程跟書籍都在探討怎樣才能有效率的學習
畢竟懂得如何學習的基本功
可以將這樣的能力跨領域應用

幾乎所有的課程或書籍
在開頭的部分一定會談到的主題必然是:動機
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項技能?
我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學了有何好處
不學有何壞處
有何相關成功跟失敗案例可供參考?
沒有動機幾乎可以等同於學習失敗
沒有動機不可能專心也不可能持續

學辯論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要學辯論?
我有何動機?
學辯論有何好處?
也是在學習辯論之前要先好好問清楚自己
在學辯論以及運用辯論邏輯思考的過程中
我發現辯論能帶來的好處至少有以下這些:

  • 學會辯論就是學會如何學習
  • 放下成見,強迫換位思考
  • 培養傾聽,提問的能力,有同理心,了解雙方的共識與差異
  • 蒐集,分析與使用資料的能力,避免錯誤歸因
  • 對與對或錯與錯之間的選擇
  • 非關邏輯的溝通
  • 參加比賽的收穫


學會辯論就是學會如何學習

辯論最常談為什麼要改變?
有何動機?
具體的執行方案是什麼?
執行後真的能帶來這些好處嗎?
執行步驟會是什麼?
損益分析是什麼?

這個底層邏輯跟學習如何學習是一樣的
學習的第一步談動機
學習這個主題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設定的目標是什麼?
我能不能用後設學習的方式設計學習菜單?
我可以用什麼方式有步驟的學?
短中長期的目標是什麼?
如何驗證真的學會了?
檢驗跟回饋的機制是什麼?
必須投入多少時間?
最終又會獲得什麼?

基本上不管學習任何新的知識或技能
都可以用相同邏輯和架構去思考如何學習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
之前設定要挑戰馬拉松時
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設定目標還有找方法
並用了一年的時間讓自己成功初馬破四

過程中一再地問自己
有何動機要跑馬拉松?
為什麼要挑戰破四?
要達成目標具備什麼條件?
知道是體能,肌力,有氧能力,跑步技術之後
如何驗證現在的程度如何?
要進階到下一個階段要經過什麼努力?
需要多少時間等等
想辦法把數字量化後逐步達成

我自己在多接觸幾個不同主題之後
發現不管是各種運動,工作技能,口語表達
學習各種主題的底層邏輯都一樣
而學好辯論可以大大提升這種底層邏輯
還有跨領域學習能力
當然要好好學辯論



放下成見,強迫換位思考

很多人在剛開始辯論比賽時
看到題目後會想要選擇自己支持的那個立場
比方說支持死刑的就會想當打反廢死的持方
但比賽不能選擇立場
不管是抽到正方或反方
反正就是要上去比

這樣強迫變換立場的練習
可以讓我們換位思考
其他人不是笨蛋
為什麼他們的立場跟我不一樣?

除了對手的想法之外
也要考慮評審想要聽什麼?
一般的聽眾又想要聽什麼?
用更多不同的視角思考一個主題
最終可以訓練自己用更宏觀的角度看世界



培養傾聽,提問的能力,有同理心,了解雙方的共識與差異

具備換位思考能力後
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為什麼選擇跟我不一樣
理由是什麼?
是因為他手上有跟我不同的資訊嗎?
還是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

我們雙方雖然意見不一樣
但我們有沒有一些共識?
差異又是什麼?
有沒有可能有一個替代方案是我們雙方都能夠接受的
能談合作談共好雙贏
而不是談競爭談到你死我活

想要達成以上的目標
唯有透過傾聽才能知道對方的想法
若有聽不清楚的不能理解的
則可以透過提問來釐清雙方的觀點

我們不一定要認同其他人的想法
但是至少可以傾聽並了解有其他可能性
從更多的選項中再挑選出更好的方案

辯論場上雙方的結辯
需要把一場比賽後
正反雙方的共識跟差異條列出來
作損益分析比較
雙方的方案肯定各自有一些優缺點

雖然比賽時要有輸贏
但人生的賽道上
大多時候不是零和遊戲
不是只能你死我活
在學辯論的過程中如果能學會這點
會對建立人際關係跟團隊合作很有幫助



蒐集,分析與使用資料的能力,避免錯誤歸因

用Google大神找資料不難
甚至現在還有ChatGPT可以做更多不同層面運用
資料大家都有
為什麼說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影響力不一樣?
同樣的資料怎樣整理出重點
怎樣的溝通流程才容易讓對方聽進去?

分析清楚那些因素真正會影響結果
避免錯誤歸因
為了方便理解世界
大腦容易將事物的因果關係簡化
我成功就是因為我努力
你失敗是因為你懶惰
但實際上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
牽扯到的因素非常多......

正確分析因果關係後
還要根據溝通對象的需求講出他想聽的內容
並給出具體的建議
怎樣安排表達流程讓資料容易吸收理解
都是需要設計安排

而辯論能訓練這件事
因為申論跟質詢的時間就是只有三分鐘五分鐘
怎樣快速講出三個重點
讓評審在一個多小時的比賽中留下記憶點
大部分人追求的說服力,談判力,影響力
其實基本上就是這種能力的轉換及展現
都可以透過辯論訓練得到這樣的能力



對與對或錯與錯之間的選擇

兩害相權取其輕是我們在決策時很常聽到的一句話
但是傷害到底有多嚴重?
又是傷害到誰?
針對兩害相權取其輕最經典的問題之一
可能就是電車難題了

這個題目假想的情境如下:
一輛失控的列車在鐵道上行駛
但是列車的前方有五個人被綁在鐵道上不能動彈
如果什麼都不做這五個人會被撞死

而你剛好站在鐵軌的操縱桿旁邊
你可以選擇調整操縱桿讓列車轉向
但是轉向後會撞死另外一條鐵軌上的一個人
那麼你的選擇是調整或不調整?

常常在辯論課程上作這個題目的演練
有人說5>1,所以應該轉向
有人說就算是1,也不應該轉向
因為他本來不會死
沒有人有權力去決定其他人的生死

通常在電車難題之後
我會問大家是否贊成死刑?
當然以現在的民調來看
大部分人都是贊成死刑的
課程上也是

但是兩個題目一起問的時候
會發現有些人在電車難題時覺得不應該轉向
因為沒有人可以決定其他人生死
卻在死刑這個題目選擇應該有死刑!
為什麼換了一個情境
就會有不同的選擇?
會從不能決定其他人生死轉變成如果有犯錯就可以判死?

更進一步來說
根據統計數據可得知誤判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所以一定會有因為誤判被誤判死刑的人
也就是說實務上有人犯了嚴重的錯被判死,這是可以理解
但數據也告訴我們會有人是因為誤判被判死
那就跟電車難題當中因為轉向死掉的那一個人是類似情況

當然實際上數據可能很小
但如果我在電車難題當中認為不能決定其他人生死
也不能因為5>1就轉向
那為什麼在死刑這個題目就可以決定他人生死?

再換個角度想
死刑所帶來的嚇阻力或許對於治安會有更大的幫助
這也不單純是數字的問題
說不定正因為有死刑
對整個社會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那麼有無死刑到底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決定生死的題目離我們很遠嗎?
在AI時代我們很快就得面臨類似的選擇了
未來當我們在使用自動駕駛車輛時
萬一遇到必然發生車輛碰撞事故的情況
自駕車的設定應該是什麼?

是保護車主?保護其他人?
還是根據可能造成的傷亡大小作取捨?
但是AI要怎麼在那麼短的時間做各種判斷?
誰又有權力去設定自駕車要用什麼標準去抉擇?
是車主?車廠的設定?還是要用法律規定?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答案會是什麼
但因為有這麼複雜且牽扯的層面很廣的題目
引導著我們去思考跟釐清一些情況
才有辦法更進一步了解自己個人價值觀

影響我決策的關鍵理由是什麼?
讓我們能在對跟對或錯跟錯之間的選擇
透過這種選擇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怎樣才能做出讓自己不後悔的決定



非關邏輯的溝通

我很喜歡亞里斯多德在談溝通說服時提到的三大要素:
邏輯,情感,人格
辯論很重視邏輯跟因果關係
但是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不僅僅是邏輯
會有交流會有感情
不同人說出來的相同話語
影響力不一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我之前在辯論系列文(1)分享過
評審跟我說他認為我們贏
但是要幫對手保留面子所以判對手贏
邏輯上我們贏
但情感上他要鼓勵對手
最終還是判我們輸

人不是只有用邏輯在判斷事情
在溝通的時候有太多因素要考量
情感跟人格在溝通的過程中也會影響溝通品質

學會辯論之後
我們可以用理性去分析跟架構設計一場簡報或是溝通
可以條列式的說明
但同時也必須理解
人其實沒有那麼喜歡聽道理
大家更喜歡聽故事
怎樣把感性跟理性的比例分配好
兩者兼具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

同時也要能知道
很多時後對方相信你說的話
願意跟你溝通跟合作
並不是因為你說了什麼或怎麼說
而是因為相信你
這也是為什麼亞里斯多德會說溝通時人格很重要!



參加比賽的收穫

上完辯論課程後
如果有把課程中學到的思考架構拿來運用
理論上都能慢慢熟悉上手
但如果參加比賽
肯定會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收穫

首先當然是團隊溝通與合作
要怎樣找隊友
要怎樣分配工作
找資料討論論點
如何設計質詢的題目?
每個人的演講特質是什麼?
所以應該要怎樣安排上台順序?

很多時候比賽前的討論會有很多爭執
畢竟來學的人有相當的比例相對強勢
有時候真的會討論到互不相讓
我常常就是不想讓的一方......

但隨著經驗慢慢增加
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也發現
討論如果沒有共識
與其問為什麼不聽你的?
不如問為什麼要聽你的?

討論交流時我有在傾聽嗎?
雙方有沒有什麼共識或差異?
能不能有一個雙方能接受的更好方案
當回歸辯論的原點
討論就能繼續下去
也能慢慢凝聚團隊共識

賽場上
有的人會說辯論可以練習即席演講與即席演講
但是只要去問拿過好成績的人
他們的回答肯定是賽前準備大過一切
辯論場上雖有即席
但如果準備的夠充分
很多雙方的內容跟質詢題目
都是預料中會發生的
也設定好怎樣回答了
當然如果都能料中對方會講什麼問什麼
獲勝當然就很容易

關於比賽最後一點想談的是風度
賽場上會有很多不同風格的辯論方式
有的人就是擺明要激怒對手
沒遇到這種狀況之前
我都以為自己能好好處理
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質詢答辯

但真的遇到了
我的語速也會不自覺加快且聲音變大
表情也控制不住
除了生氣也可能會有輕蔑的眼神跟語氣
當然這些都是事後看影片才發現的

當然這是比賽
可能有些人想透過不同的表達方式
訓練不同的能力
但是我自己事後復盤檢討時
我會設想如果我是擺明要激怒對方
我要怎麼做?
又想要得到什麼效果?
評分表上有一項分數是打在風度上的
我這樣真的會得分嗎?

或是身為被激怒的一方
到底要怎樣的情況下我才能控制好情緒
好好思考我溝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是不是正因為對方風度不佳或別有目的
想要讓我不能冷靜思考
所以才會有這些動作?
那我是不是更應該冷靜下來
剛好形成強烈對比

跳出比賽跟其他人溝通時
若有爭執時
我能不能靜下來傾聽展現風度跟同理心
會不會因為具備這樣的人格特質之後
讓其他人更願意跟我說話交流
慢慢的我發現
展現風度跟傾聽
比當一隻只會講道理的鬥雞還有用
也就更能理解為什麼亞里斯多德談溝通時會說
三大要素除了邏輯
還要考慮情感,人格

總之
學習辯論的過程中
慢慢會發現除了能訓練個人的思考邏輯
能讓自己更認識自己
也能訓練溝通協調能力
凝聚團隊共識的能力
是全方位的訓練
好辯論不學嗎?
真的要好好認真學!




參考書籍

學得更好
超速學習
大腦喜歡這樣學
學習如何學習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辯論系列文(2)心態篇:建立學習心態

身兼麻醉醫師與建築工人的飛蝗泥蜂

昆蟲學家法布爾在昆蟲記當中
介紹了一種昆蟲名叫飛蝗泥蜂
其繁衍流程大致如下:
飛蝗泥蜂成蟲捕捉到獵物,比方說螽斯這類的昆蟲
利用大顎壓迫獵物的腦神經節,使獵物完全無法行動。
將麻痺的獵物帶回巢穴。
在巢穴旁,飛蝗泥蜂會先放下獵物
然後進入洞穴巡視,確保沒有其他昆蟲或危險。
確定安全後,飛蝗泥蜂會將蟲卵產在獵物的身上。
密封巢穴,以便幼蟲在安全的環境中孵化。
幼蟲孵化後會吃掉仍然被麻痺但活著的獵物。
最終,幼蟲蛹化為成蟲,從巢穴中出來
重複這個過程以繁衍下一代

法布爾對這種繁衍流程非常好奇
一隻昆蟲有能力麻痺獵物而非殺死獵物
還會巡視巢穴確認是否安全
最終才產卵並且封閉巢穴
同時具備麻醉醫生和建築工人能力的昆蟲
太神奇了

法布爾身在一百多年前的時代
假設這種昆蟲會思考也是很正常吧!
飛蝗泥蜂到底怎樣判斷要抓多少獵物?
如果繁衍過程當中被打斷他會如何反應?
充滿好奇心的法布爾為了解開這些謎題
書中記錄了好多相關實驗

其中一個實驗方法
是在飛蝗泥蜂產卵後開始封門時
在那個時機點把飛蝗泥蜂移開
但讓飛蝗泥蜂看到人類取走封門的材料
還有把已經被產卵的獵物從蜂房取出
接著放回飛蝗泥蜂
觀察它會如何反應?

結果
飛蝗泥蜂得到自由之後會進去洞穴巡視
然後把巢穴封閉
就跟他原本把獵物放進洞穴然後封閉的流程
完全一樣!

理論上
飛蝗泥蜂已經看到洞裡的獵物被取走
而且他還進去巡視過一次
應該也確認裡面沒有獵物也沒有卵了
不需要幫幼蟲準備一個安全的環境了
可是他還是把蜂房重新封了起來
封閉巢穴的舉動的意義是什麼?


是本能而非思考

有關昆蟲的相關研究在一百多年後
已經把這樣的現象定義為固定行為模式
是出於遺傳或本能
不需要透過經驗跟學習的行為

這種行為模式有固定的發生順序
一旦被引發
動物就必須持續動作
到完成所有流程

所以飛蝗泥蜂並不是因為思考過後才有那些行動
它所有的行動都不經思考
對它本身也沒有意義
是它的本能驅使他做那些事


本能的無知

昆蟲的一些行為看起來是經過思考
但實驗證明其行為只是被本能驅動
同理
人類的思考模式有沒有可能也只是因為本能驅使
導致我們看起來有在思考
但實際上並沒有?
所以才會一直在同樣的地方跌倒?

明明知道過胖對身體不好
明明知道適度運動對身體很好
但我們還是不會去執行?

明明知道大魚大肉過油過鹹
對身體的傷害跟負擔很大
但我們看到美食還是都會控制不住?

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像不像法布爾實驗當中的那隻飛蝗泥蜂?
明明獵物已經被移走也確認過了
但還是按著本能把門封起來?

如果先天上會因為遺傳或本能
限制我們理性思考
導致我們陷入固定行為模式
這種因為本能帶來的無知
我們人類是否有能力克服?
如果有辦法讓我們能理性思考的話
其方法為何?


粉紅波西

框架效應書中有提到一個西方童話故事
故事中敘述有一位大王名叫波西
波西非常喜歡粉紅色
所有他看到的東西他都要把它變成粉紅色

一開始是他使用跟他擁有的物品
他吃的食物也要是粉紅色

但粉紅大王還是不滿足
還是有太多不是粉紅色的東西了
因此他便制定了一條法律
規定百姓把所有物品換成粉紅色

就算是這樣
他還是不滿意
因為大自然的花花草草跟各種動物
還是有各種顏色
因此他也強制性的把這些東西染成粉紅色

終於他眼前所見之物都是粉紅色了
結果抬頭一看
天空竟然不是粉紅色的!

到底要怎樣把天空變成粉紅色?
他找來他的老師
希望老師可以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後來老師想了幾天
幫粉紅大王帶了一副粉紅色鏡片的眼鏡
全世界就都變成粉紅色了


換一副眼鏡看世界

粉紅波西的故事雖然荒謬
但其寓意也很清楚
我們都帶著不同的彩色眼片看世界
導致無法看清楚一件事物本來到底是什麼顏色

對充滿自信的人來說
一樣是約會遲到
我遲到就是因為運氣不好遇到塞車
其他人遲到就是沒有用心沒有提早出門

同樣一件事情
我做得好是因為我很努力很聰明
其他人就算做好了
也只是運氣好有人幫忙

當然對於自卑感比較重的人來說
也可能會因為自信不足
把以上的事件完全反過來看......

在辯論課堂上很常舉這些案例讓大家參考
大部分的學員聽了都心有戚戚焉
錯誤歸因!
雙標!
作為局外人很容易辨識
但是當自己也是當事者時
又會陷入原本的框架

但是學辯論時
會強迫我們把自己帶入不同角色
我是正方會怎麼看這個議題?
我是反方會怎麼看這個議題?
我是評審會怎麼看這個議題?
我是聽眾會怎麼看這個議題?

每個人因為天生的性格跟後天成長的環境
都會帶著不同的眼鏡看世界
可以把這種能力視為我們快速理解世界的方法
就像快思慢想當中的系統一:直覺思考
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要慢下來理性思考之後才執行
但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是帶著有色眼鏡看世界
而換一副眼鏡之後
世界也會變得不一樣
辯論可以幫助我們跳脫框架
換很多種不同顏色的眼鏡


除了難喝以外的可能性

當我有了框架的概念
並試著把辯論的思考方式帶入生活當中
我發現很容易就能理解人跟人之間真的不同
有些事情也不需要爭執

有一次我要去買咖啡
問朋友說要不要順便幫他買一杯
他回我:那間店的咖啡這麼難喝,他不要

如果是還沒學辯論之前的我
可能會跟他辯論說
咖啡明明很好喝
而且很便宜
我很喜歡這家的咖啡
你可以不要這樣批評嗎?

但學了辯論後
至少能理解每個人的框架不一樣
大家都有自己的價值喜好
帶著自己的有色眼鏡看世界
有時候並不需要去爭論什麼

更進一步說
除了飲食這種容易理解人與人之間差異的主題
我們在看別人做人處事
發現別人的想法跟做法跟我不同
或是看到對方出包之後
我們除了批評對方笨之外
有沒有試著去思考有其他的可能性?
導致對方做這些選擇?

比方說對方手上有的資訊量跟我就是不一樣
有些事情我知道而對方不知道
或對方知道我不知道的事情
導致對方做了這個選擇
也就是常常聽到的資訊不對稱

抑或是雙方的資訊量其實都大同小異
但是彼此的價值觀不一樣導致選擇不同?


沒有人是笨蛋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術當中說:
邏輯思考是基於事實的
但大多數人是不忠於事實的

為什麼?
可能是本能的無知
可能是習慣陷入系統一的直覺思考
可能是帶著情緒去判斷而非靜下來想一想
也可能是框架帶來的有色眼鏡看世界
導致於我們無法相對客觀的去觀察這個世界

所以我認為學習辯論的第一個步驟
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心態
要知道思考有很多盲點
人天生有很多思考的框架
有框架很正常
先理解有這些限制
然後用辯論架構來換位思考突破這些限制
而不是像我一開始學辯論一樣
心裡總想著不服來辯......
以為辯論只是學吵架
而且是教我吵贏的技巧......

或許講起來很多很複雜
但簡單來說
就是要認知到所有選擇都是有理由的
只是有時候我們不知道其他人決定的原因
沒有人是笨蛋
也不要輕易把其他人當笨蛋



參考書籍
昆蟲記-第一冊第12章-本能的無知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辯論系列文(1)心態篇:辯論跟我想得不一樣

哪種人會想要來學辯論?

通常想學辯論的人可以大略分為兩種
一種是覺得自己邏輯不好
想要透過學辯論練習找資料
試著分析歸納
找出有說服力的溝通方式
慢慢建立自己的自信還有說服力

另一種是好勝心很強
自信心也很強
常常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自己的意見跟其他人不同時
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
總之不服來辯
我承認我是這種

但不管是哪一種人
初學辯論通常會學到口語表達能力
同時也會學到理性思考邏輯分析能力
避免非理性思考
講出前後矛盾的話
理性客觀的邏輯力很重要
清楚表達的溝通力也很重要

到這邊為止
學習辯論大概能有什麼收穫都還在我預期之內
但某次辯論比賽之後卻讓我大吃一驚


有評審不講理

我有一次參加辯論比賽
五位評審當中前四位判了我們隊伍獲勝
而且每一張成績都是贏約二十分
二十分的差距在辯論場上算是很大了
所以四位評審判我們大勝
就會期待五位都判我們獲勝

但第五位評審判我們小輸兩三分
當下我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已經有四個評審判我們大勝
第五位評審不管是判我們大勝,小勝,或小敗
我覺得都是合理
能理解每一位評審本來就會有自己的觀點跟喜好
不可能只有一種標準答案

如果第五位評審判我們大敗
我可能會很驚訝
但我也不會去質疑裁判
畢竟不管怎樣比賽是由我們獲勝了
何況只是小敗
所以當下我想的只是趕快找夥伴
檢討剛剛的比賽還可以改進什麼?
怎麼樣把申論跟質詢內容做得更好

但人生就是這麼有趣且無法預測
我們隊伍在討論時
判我們輸的那位評審走過來小小聲跟我們說:
他也覺得我們贏了
但為了顧及對方顏面
所以判他們小贏

蛤?
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這就是我當下心中的想法
但基於尊重與禮貌
口頭上我是說謝謝老師的建議與回饋


學習辯論的關鍵時刻

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就是影響我學習辯論的關鍵時刻
這件事太令我震撼了
所以事後我一再推敲為什麼評審跟我講這個?
第一種可能性就如評審所說
他也認為我們贏了
但要為對方保留面子
避免對方挫折感太重
以後不學辯論了

隱藏沒講且想傳達的
應該是怕我們誤會他做為評審沒辦法正確評判
所以跟我們說明解釋一下
但既然我們沒主動提出質疑
他也不好意思講得太明

這種可能性很溫暖
也還算合理
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比賽輸贏有時候沒那麼重要
而是大家能持續學習
賽後大家交個朋友互相交流
不是只為了比賽輸贏
真正的揖讓而升下而飲
很好!

但同時我也在想
評審的角色不就要公平決定輸贏?
要中立理性客觀
為什麼會帶著這麼感性的成分在評判?
萬一五個評審當中只要有三個這麼暖
我們這隊不就輸了嗎......


第二種可能性
評審評分當下真的覺得是對方贏
只是事後發現其他評審都判我們大贏
他卻判我們小輸
會不會顯得他的判斷力跟其他人有差距?

所以當下趕緊臨時想個說法
就說怕對方太難看
不只給了對方辯友一些顏面
給我們這隊一個交代
也讓自己有台階下
似乎是一個三好的方案
這是把人心形容得很負面的一種假設
機率很低但也不能說不可能

那麼在這種假設下
用這個說法真的三好嗎?
真的有給自己台階下?
還是反而傷害了自己當評審的中立性?
而且從頭到尾我都沒有去質疑過評審為什麼判我們輸
不要做太多解釋
會不會反而會是更好的做法?

我既不是那位評審
也沒辦法知道他內心真正想法
這樣的思考反饋最終也不會有什麼正確答案
兩種說法各自有優缺點
我一再復盤這個局也只是想透過案例思考並從中學習

這也是辯論常遇到的問題
對跟錯之間是不需要選擇的!
對與對之間如何選擇?
錯與錯之間如何選擇?
選擇的理由是什麼?
我們能不能透過辯論的思考模式
找到更多可能選項或替代方案?
讓自己有個不後悔的選擇
這才是辯論有用以及迷人之處


不講理也合理

對我來說這個經歷就是我學辯論的轉折點了
一直以為辯論只要理性思考
學會邏輯分析歸納
就能在溝通上無往不利
但誰說人是理性的?

評審是人
也會有不是那麼理性的時候
很可能像他說的
在不影響勝負的狀況下
給對方一些情感上的正面鼓勵
讓對方願意繼續學習辯論
而不是讓比賽一面倒
導致對方太過挫折以後不想接觸辯論
這樣的說法也很有說服力!

這段經歷啟發了我想要研究人為什麼不能理性思考?
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會帶著情緒做決定?
更誇張一點是不思考就做決定!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
而且是常態發生?
甚至一些學辯論的人也會有這種症狀
如果有沒有學辯論都一樣不能理性思考
那幹嘛還要學辯論?


不思考才正常

抱著對學習辯論的各種疑問跟不確定性
慢慢的看書上課找答案
某一天看到一則減肥相關資訊
多思考能減肥!
有這麼蝦的事情?
我心裡產生更多的問號!

這資訊也提供了相關的研究數據
大腦只佔體重的2%
但是耗能佔20%
是人體中非常消耗能量的器官
多思考可以讓大腦消耗更多能量
所以可以減肥!
看數據跟推理好像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然後還有一個減肥的資訊
試著解釋人類為什麼會懶得動以及懶得思考?
因為身體活動跟思考都會消耗大量熱能
但遠古時代人類取得食物並不容易
所以我們會傾向保留能量導致我們不喜歡思考跟行動

經過長時間的生物演化之後
熱愛運動跟熱愛思考的人都因為熱量攝取不足死掉了
傳下來的基因都是懶得動懶得思考的
而且基因傾向把熱量轉化成脂肪
讓人體可以儲存能量以備不時之需
所以我們容易變胖
但是減肥很困難
好像還真的有點道理......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一樣充滿了疑惑......


邏輯與直覺

減肥的底層邏輯基本上只有一條
消耗熱量大於攝取熱量
一個這麼簡單清楚的數學算式
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減肥失敗?
生物演化難道就是真正且唯一的原因嗎?

在研究為何不能理性思考的過程中
廣泛的看了各種類別的書
才慢慢找出屬於我的答案

心理學家康納曼博士寫得快思慢想
解釋了大腦運作可以分成系統一跟系統二

系統一屬於直覺思考
系統二屬於邏輯思考
各自有各自的功能
為了增加反應速度與節省能量
很多日常生活習慣都會自動使用系統一
比方說
我們根本不用思考喝水時用右手拿杯子還是左手拿杯子
穿鞋先穿右腳還是左腳?
我們自然而然會把事情做好
直覺思考又快又好

考慮要做什麼工作?
做這個工作要花多少時間?
可以獲得多少效益?
要計算評估一下
邏輯推理一下
但要進入系統二
要耗費心智能量
而且比較慢

因為系統一跟系統二先天的差異
所以我們很容易遇到問題時
會不經思考就用系統一的直覺去處理事情
但系統一真的不好嗎?
我們也不可能每次喝水都要去注意自己是哪隻手拿杯子吧

也就是說大腦發展成這樣
肯定是有意義的
快思慢想各有其功能
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
我在處理重大的事情時
是使用系統一還是系統二?

在這邊也點醒了我一件事情
我們確實有些時候根本不思考
比方說看到好吃蛋糕的時候
先享受再說吧

秦始皇統一前後的差異

後來看了呂世浩老師寫的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系列書
講的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後的歷史事件
秦始皇統一之前因為有遠大的目標
所以能禮賢下士
所有的行為舉止思考的都是怎樣才能統一天下?
就算在過程中被羞辱了
為了達成目標還是可以忍耐而非翻臉

但統一之後天下所有東西都是我的
按照老師的說法是慾壑難填!
作為始皇帝開始各種倒行逆施
只要我想要
什麼都可以
簡而言之就是從克制自我感情的絕對理性
走到完全被自我情緒控制......
短短幾年就從極盛走到滅亡

也就是說
大腦除了有時候不思考就用直覺做事情
還會有時候被情緒控制住
做出一些完全不理智的行為


成為一個兼具感性與理性的辯論人

十九世紀的哲學家黑格爾說過: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
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在我探究為什麼不能理性思考的過程當中
慢慢能理解為什麼有這句話
歷史會一再重演是因為人性不會改變
人性當中有太多思考的限制跟盲點
但我們並沒有發現

甚至很多時候只用簡單的二分法把人分成理性跟感性
然後試圖只用講道理的方式去影響其他人
或只想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去感染其他人情緒

但是當我們學過辯論
同時讀過一些心理學的書跟歷史書
更深入的了解人性
我們可以試著把辯論的思考方式當成工具
一方面理性思考
一方面也能明白只要是人就會有情緒
人會有認知偏誤
不可能永遠都理性思考

也要能理解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價值觀跟理念
就像判我們輸的評審
是為了鼓勵對手繼續學習比賽而下這個決定
也是很正面積極的一種想法

不服來辯追求的不應該是辯倒對手
而是透過交流提問
了解對方選擇的原因跟理由
進而凝聚雙方共識
一起合作解決問題!
我想這才是辯論最有價值的部分
也是我一開始學辯論時從未思考過的部分
辯論跟我想的很不一樣



參考書籍

快思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