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是邏輯還是鬼扯-讀書心得與筆記

是邏輯還是鬼扯讀書心得

最近看得好幾本邏輯跟心理學的書都有談到確認偏誤這個概念
人性傾向接受自己喜歡的證據而忽略不喜歡的證據...
也因此產生邏輯不好的問題!
畢竟作為推論基礎的證據既然都是經過心智主觀篩選而不客觀有偏差的證據自然不會推導出正確的結果!
所以與其說是邏輯問題,不如說是心理問題!
訓練自己更全面的審查所有證據
甚至是強迫自己正反立場的資訊都要接觸
就可以解決相當多邏輯問題!

除了確認偏誤這個常見的思考盲點
是邏輯還是鬼扯這本書也提到了一個人性常見的問題
這本書提到
沒有簡單的答案這回事!
不要不加思索地接受任何簡單答案
尤其是回答複雜問題簡單答案
或許就是整本書最重要的三句話!

但人性傾向於接受簡單的答案
要違反人性是困難的
只能盡力避開違反邏輯思考的地雷區...


是邏輯還是鬼扯?

書中介紹了許多邏輯常見錯誤
印象比較深的有

1.過度概括
我們透過經驗學習,會將事物歸納整理成某些原則
但這樣的原則僅僅是基於經驗做成的假設
無法確定總是成立
因此只能稱之為概括知識
適度的經驗有助於更快速的判斷
但過度相信則是一種邏輯偏誤
過度概括的案例-->把特例當常態
看到新聞報導颱風天有人去衝浪
就認為衝浪的人都是這樣不顧安危...
破解方式:我們只要找到例外,就能證明概括有誤


2.模糊定義
是毒藥還是藥物?
劑量少是藥物,多了就是毒藥
你的認真努力VS我的認真努力
誰才更認真努力?
我們討論的是同一個認真努力嗎?
如何定義?
破解方式:先釐清彼此對於某名詞的定義,雙方對該名詞的定義是否一樣?


3.錯誤歸因
某個結果往往是由很多因素組合而成
如果簡化成某A必然產生某B
自然容易產生錯誤


4.錯誤類比
對朋友這麼好,對家人肯定也很好
兩件事分別是獨立事件
充其量只能說對朋友好,對家人好的機率高

5.片面揀選證據-確認偏誤
片面揀選證據是錯誤類比,過度概括與簡化等錯誤的根源
當情感強過理性
情感因素使我們檢選喜歡的證據
忽視不喜歡的證據
或許這一點才是邏輯不好的最重要因素
我們只接受自己想接受的觀點,然後揀選證明我們是正確的證據來說服自己!


是邏輯還是鬼扯筆記

第一章 過度概括

概括知識是暫定的,因為他立基於對經驗的概括
但過度概括是不好的

特定到概括的過程稱為歸納
歸納邏輯:是從以觀察的特定事件推測出涵蓋所有相關觀察的通則的過程

演繹是概括到特定
演繹邏輯是將通則適用於特定處境的過程

先驗等於演繹
後驗等於歸納
先驗推論
後驗推論

特例VS常態
找到例外就能證明概括有誤

某領域有聲望不代表在別的領域有權威
偏見是過度概括的一種形式
廣告經常隱含缺乏保證的概括


第二章 模糊定義

是毒藥還是藥物?
胎兒是人類嗎?在哪個時間點開始被定義成人類?

精確規則會產生極大的漏洞
人們總能找出規避法律的方式
相對於法律,美國憲法是個簡潔的一般規則
較不容易產生漏洞

套套邏輯 tautology
他很窮因為他身無分文

隱藏意義
每個陳述至少有兩個意義:公開意義與隱含意義
案例:
有兩件事我不能忍受:對其他文化的偏見以及荷蘭人

順便一提 說句題外話
當有人說這兩句話時,接下來要說的通常都是重點~~~


第三章 在此之後故以此為因

錯誤歸因
不下雨嗎-->殺人祭獻


第四章 錯誤類比

只要你開始抽菸,就會抽大麻
只要抽大麻,就會開始吸古柯鹼及其他更強的毒品
滑坡理論
同婚相關案例

連續體的謬誤 fallacy of the continuum
越少越好與越多越好兩者都是不良的連續體論證


第五章 片面揀選證據

片面揀選證據是錯誤類比 過度概括與簡化等錯誤的根源
當情感強過理性
情感因素使我們檢選喜歡的證據
忽視不喜歡的證據

傳統是求同本能的一種形式 其行事往往忽略證據
習俗  無所謂對錯 只有文化的相對性
習慣通常是片面揀選
偏見是以片面揀選證據為根據的求同本能形式

第六章 團體迷失

在團體中很難說出真心話
見到錯誤也很難勇於提出

第七章 詐騙

詐騙的六個部分
勸誘
誘因
誘餌
調包
壓力
遲滯:法律遲滯與時間遲滯

第八章 迴避問題

大腦學習事物的基本原則是聯想
但若造成錯誤的事實或情感聯想,思考可能偏離常軌
比方說被廣告影響造成固定聯想

虛張聲勢通常表示迴避問題
不可否認 再明顯不過 再簡單不過

第九章 讀我

齊一場論
所謂一般原則(齊一場論)指理解所有證據並以此為根據正確的知覺真理
但實務上我們很難湊足所有證據
只能正確的詮釋可得的證據

證據的適當姓
數量
種類
重要性

必要的
充分的
相關的證據是必要的但非充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