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用18分鐘分享我在台北市健言社15年的學習經歷

每週四台北市健言社的社課
在開場有個健言小學堂可以分享一些演講技巧
有時候則是稱之為健言TED
可以讓大家自由報名分享主題
時間是18分鐘
算是3分鐘TM訓練的進階版

偶而會把這個時間留給理事會
分享一些跟社團長期發展有關的事務
上週應當屆理事長的邀請
分享我在社團15年的學習經歷
交流的過程中我問了理事長找我想傳達什麼?
理事長說:
想讓社友們知道社團不是只有口語表達訓練
而是可以有更多面向的學習

發想內容

對我來說社團確實不只是學口才的地方
這是很好的主軸
但18分鐘到底要講什麼?
在發想的過程中
快速排除了一些內容
比方說
大家肯定不想聽我做過什麼~~
也不會想聽15年前的社團長怎樣
熱血激勵也不是我的風格

思考後認為
對大家來說有意義的資訊
應該是如果在這邊待個3年5年
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又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什麼?
有沒有什麼小故事可以分享?
讓分享過程不要像說教
可以比較軟性一點
然後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大家設定好目標
按部就班達成?
或許這樣的的內容對大家來說比較有意義
在這樣的基礎上
我把自己在健言社的學習分成三個時期


三個階段的學習

第一個時期

剛進社團的時候
發現大部分人來這邊是為了學口語表達
也有一部份人想拓展人脈與其他人交流
這兩個部份當然也算我的目標之一
但不是主要目標
我最主要的目標是想看看大家下班後到底在幹嘛XD
當時在一間小公司
能互動的人很少
所以會想透過參加這些活動看看世界有多大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概念吧

大家都說社團很好
但對當時的我來說
有兩件事情令我很不習慣
第一件事情是上台要穿西裝打領帶
就我過去的工作跟人生經歷
只要盡量言之有物
行動對得上講話內容
做個言行合一的人就好
穿什麼其實不重要
上台穿西裝打領帶真的很彆扭

但是慢慢地待久了
就比較能接受為什麼要穿西裝
好的服儀會幫助上台的人建立自信
也是一種態度的展現
告訴大家我有認真看待上台這件事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不管你的言行舉止
而是看穿著的第一印象
並依此下判斷跟及產生觀感.....

當然事後想想
人就是這麼複雜
我過往的經歷不需要穿西裝
但有的人就是要看這些東西(衣服,包包,車,房)
面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溝通手法
這個是在這個時期學到其中一件事

這個時期很不習慣的第二件事
是這邊太多正面鼓勵了
來到這邊才知道什麼叫做褒貶褒三明治溝通法
開場要怎樣正面鼓勵讓人打開耳朵
中間參雜一些針對缺點的建議
最後在給予鼓勵
當時覺得好麻煩~~

對我來說
想求進步就直接針對缺點
並給我要改善的具體方式
不需要繞來繞去
這樣是最有效率也對我最有幫助的
雖然我也喜歡聽到稱讚
但並不喜歡浪費太多時間在這上面
不過我老婆也常跟我說
我這麼兇
誰敢直接給我建議......



跟服儀一樣的道理
待著久了才發現很多人很需要這種鼓勵
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有很多鼓勵才留下
因為被鼓勵產生了自信
期待下次的上台
又被鼓勵
更認真的準備然後持續進步

然後也可以在TM時聽到大家很多不同的人生故事
才發現有好多人的生活環境是比較負面的情境
很少得到鼓勵
只有很多的謾罵
所以造成不自信跟不敢表達
經過很多掙扎才找到台北市健言社......

對我來說沒用的機制
卻對某些人產生了很大的幫助
更進一步想
原來我是如此幸運生長在這麼正向的環境~~
我身邊的人不太會給我負能量
沒來社團真的不知道


第二個時期

這個時期開始當幹部
因為本身是PM的關係
做事情都是先盤點資源
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界線

當幹部也是一樣
社團的規則對於每個角色的定位是什麼
規定是什麼?
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有沒有什麼潛規則?
沒規定的東西怎樣在不違背社團核心價值的情況下
凝聚大家的共識然後去執行?

對於這個明年即將創立滿50年的社團
卻是平均年齡最低的健言體系社團
我覺得整個社團能維持這樣的環境很厲害
一方面有自己的核心理念
遵守四不:不談宗教,不談政治,不談商業,不談腥羶色
強調做中學,讓大家透過實際行動學習
一方面也有社團的制式規範
包含組織章程和施行細則等等

符合這個這兩個條件下
只要能讓大部分的幹部都有共識
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但我覺得在推動這些事情時
也必須要思考清楚
這個是我只能在四個月內執行的事情嗎?
還是說我建立了一個規範
能讓社團大部分的人認為這麼方法很好
可以長期執行
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為什麼?
這也剛好可以解釋我第三階段學到的事情


第三個時期

109期進入社團
現在152期
前前後後也看過四十幾位社長
當然能力不同風格不同
但長期看下來
不談單一社長如何如何
看歷史的演進是很有趣的
有一些社長上任後很有想法
大刀闊斧改變的很多事情
有些社長就是穩定的按照規定走
順順把事情做完就好
當然也會看到事情沒有做好的
然後把責任往前推
都是前面的社長(理事,幹部各種職位都能帶入)沒交接好
所以我才沒做好~~

慢慢的我發現
時間拉長之後
用4個月或1年去看任何改變
對社團本身都沒有意義
社團有它的核心理念及規範
短期內可能偏移
可能有一些創新
但是如果後面的人不同意
最終還是回歸原點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能學到什麼?
我是哪一種社長?
穩穩地做完的
各種創新但後面的人不理我的?
各種創新且符合社團理念變成一個默契共識?
事情沒做好怪其他人沒交接好資料的?
其實不管是哪種
最終社團還是會回到它該有的位置

作為社團領導者
又是如何分配公共資源的呢
怎樣運用社費
怎樣安排講師
有沒有公器私用
說實在的
願意好好觀察社團的運作
也想想自己在位置上的時候是怎樣規劃跟執行的
在過程中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每個人擔任幹部後都會留下一些評價
但是其實以社團的角度來看根本不重要XD
不過其他跟你共事的人會有感覺
也會因為這些經歷找到自同道合的朋友

更進一步來說
我為什麼現在還要進社團?
我覺得透過這些觀察
也可以提醒自己
不管個人的能力再強
在團隊裡面能做的事情就是那麼少
也不可能永遠在那個位置上
那麼能傳達什麼理念或願景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台北市健言社不只是訓練口才

以我自己三個階段學到的東西來看
就可以知道健言社絕對不是只有學口才的地方
甚至可以說在社團學口才是最不重要的一項
畢竟口才是溝通的工具而已
工具都是為了達成特定目的才需要
而我們真實的需求通常是想產生影響力
想做為一個邏輯清晰有說服力的人
並把這樣的能力展現在工作上生活中
而強調做中學的台北市健言社
則是可以完全讓我們學到這些事情

那天分享的時候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手機可以拿來幹嘛?
最早手機只能通話跟傳簡訊
但現在的手機基本上就是一台電腦
能怎麼用基本上都是看使用者自己
來台北市健言社也是一樣
當然能學口才
至於能不能學到其他東西
就看自己的設定
如果有機會來到這邊
至少認真的投入3-5年
肯定會有不少收穫





延伸閱讀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劉必榮談判精華課-讀書心得與筆記

這本書談什麼?

作者劉必榮先生是談判領域頂尖專家
以往在書店翻過一些劉必榮先生的書
網路上也看過談判課程的課程大綱跟一些心得分享
當時的感覺是這些關於談判的說明跟講解我都認同
也能學到東西

不過有些說明的案例真的太細節太複雜
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可能也用不上
比方說多人談判或跨國談判這類的案例離我就很遠
追求實用的我很難靜下心來把書看完

每個作者寫書有他自己想達成的目的
還有他設定的受眾
所以內容也沒什麼對錯之分
畢竟談判本來就是非常講究細節的東西
案例的分析也確實對增加談判能力有幫助
但有時看書也真的是要緣分吧...

這次看到這本劉必榮談判精華課
副標33年經驗集大成,上過這堂課,視野,思維無限寬廣
再快速看了一下作者自序跟目錄之後
覺得對我而言應該比較能靜下心好好讀一下了
看完也覺得值得紀錄一下心得
劉必榮談判精華課



我印象最深的幾點

  • 再會談判也不可能百戰百勝
  • MUST WANT GIVE
  • 談判的細節與直覺

再會談判也不可能百戰百勝

這本書的架構很清楚
從怎樣進入談判
讓對方知道不談判的損失成本
以及談判對雙方帶來的好處

談判時要考慮的
事,人,力,時,情

進入談判之後如何布局
要不要先出牌
硬出牌還是軟出牌
怎樣結尾等等

那麼就算這些談判技巧的很熟練了
就可以每戰必勝嗎?
真的未必!
我覺得這本書的優點之一
就是作者在書中穿插了一些他個人談判失敗的案例
當中當然有各種失敗的原因
資訊的不對稱
談判當中錯誤的策略或誤判
這些不管再會談判的人都有可能會發生
甚至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也是可能發生的情況
對方脾氣上來就是不跟你談!

但我覺得不管如何
談判有時候像打牌
拿什麼牌無法控制
但我們能控制的是磨練牌技
跟其他人比較起來少犯錯
打得多次數多了
贏的機會就大
人生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次輸贏的
而是人生旅途中慢慢累積


MUST WANT GIVE

書中有很大篇幅都在教我們釐清談判雙方的資源如何交換
什麼事情是一定要換到的
什麼事情是可有可無的
什麼事我能給予的

我自己的工作上很需要談判
也有一些教談判的經驗
這個交換的概念可以說是談判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
但常常在跟其他人的案例討論當中發現
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要得到底是什麼?

對大部分人挑選工作的標準來說
錢多事少離家近
有挑戰性有發展性
能滿足我所有的條件是最好的

但我跟老闆面試談判時
我能給對方什麼?我用什麼換?
如果這個工作不能滿足我所有的條件
我的MUST 跟 WANT 是什麼
我能給予對方什麼?
同理
資方的需求又是如何?

如果談判的相關權益人只有自己個人
談判交換的概念其實很容易
但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很困難
想清楚自己願意付出什麼成本也很困難
所以我常常覺得與其說是談判
不如說是探索自己需求的一個過程
我到底想要什麼?



談判的細節,準備,與直覺

這本書有清楚的架構
每個架構下有滿滿的案例
每個案例又有滿滿的細節
那麼
這些細節重要嗎
能被寫出的東西肯定重要
但實際談判的時候能注意到這麼多東西嗎?
我想可能有一些人會提出質疑吧?

對於國際外交事務談判
或是大公司之間談購併什麼的那種多人談判
我當然是沒經驗也不懂
但作為一個PM
找廠商訂產品規格談報價
我是有一些經驗的

剛當PM時確實很多東西不懂
可能只知道問報價
但慢慢地透過經驗累積
就知道不能只問報價
要問交期,交貨地點,MOQ,付款方式,備品,RMA怎麼處理
太多東西了
當知道的細節越多問的越細
對方就會知道你是有經驗的
相對來說就比較不會忽弄你

這些細節都是需要事先準備的
我相信很會談判的人一定都會事先準備
而不是只靠臨場反應

所謂的談判直覺或是臨場反應
我認為是經過長時間的鍛鍊
把這些談判的細節克印在自己的腦海跟言語當中
讓自己很熟練現場應該要如何應對進退
但一定還是要準備


讀完這本書可以如何應用?

劉必榮先生在書中有一小段提到
他在課程上會讓學員分享自己的案例
讓學員陳述事實
然後重新思考如何運用談判課程當中學到的技巧
這個復盤思維很好
也可以讓學員直接檢驗所學

過去我自己每次談判完之後
也會執行這個復盤的動作
但是在講課時通常是提出一個新的案例讓大家思考演練
卻從沒有讓學員自己提出自己的案例
未來或許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
對學員來說更直接吧
但可能也要考慮到學員願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案例


另外
在這本書當中談了很多人的問題
談判其實不只是理性
也有很多感性的因素在
人會有情緒會不理性
也會有很多思考上的偏誤
舉例來說
就有很多人對談判有根本上的錯誤認知
認為談判就一定是佔對方便宜
一定要我贏你輸
不存在共贏共好......

這其實也衍伸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很多人自認不會談判?
可能因為心態上就覺得很會談判的人令人討厭
所以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而克服這樣的心態
了解到很會談判甚至教會對方談判
雙方一起挖掘共好的方案
才是好的談判

針對為什麼不會談判
如何轉變心態等等的概念
在這本書當中寫的內容是相對少的
我在猜想
很有可能一開始這本書設定的受眾可能也比較不是一般人吧
因為很多案例真的是滿複雜的
需要花很多時間理解談判雙方的利害關係
要一直換位思考

不過總的來說
我很認同這本書封面的那句
談判是一種讓人著迷的思維方式
但要對談判著迷
真的要花很多時間思考~~


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

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讀書心得與筆記

這本書談什麼?

作者查理恩文(Charlie Unwin)本身就是優秀的運動員
加上他對應用心理學很有興趣
攻讀了運動心理學碩士
這樣的經歷讓他有機會與許多頂尖運動員合作
協助他們訓練,維持狀態
除此之外他也協助特種部訓練
我想這也是這本書中文名稱的由來

作者與這些運動菁英的合作方式主要著重在心智鍛鍊上
菁英運動員跟一般運動員在心理上有何差異?
這些差異點是能夠被一般人學會的嗎?
我們要如何鍛鍊自己的心智能力?
進而展現出更好的表現
這就是這本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練課主題

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



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幾點

  • 由內而外的方法
  • 建立心理藍圖
  • 獎勵進展模式VS威脅迴避模式

由內而外的方法

本書作者提到的由內而外的方法
主要包含了三個部分
  • 思考維度:清晰有效思考的能力,理性有邏輯有智慧
  • 感受維度:訓練對壓力和高壓情緒的反應
  • 直覺維度:提升洞察力,如何應用潛意識的力量

所謂的由內而外是什麼呢?
舉例來說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及定義成功這件事?
我們應該是什麼心態?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著重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
我能掌握什麼?
接著可以慢慢往外思考
衡量表現的標準是什麼?
最後才去觀察成果

作者建議不要以最終的成果來評判自己
畢竟外部有太多不可控制的部分
我的心態要由內而外
掌握->衡量標準->成果

具體執行時可以試著完全關注內在的事物
專注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
寫下你無法控制的外部事物
透過這樣的方式保持專注


建立心理藍圖

所謂的心理藍圖也可以說是一張心智圖
它將大的目標跟願望拆解成小的績效領域
然後再拆成更小的習慣技能和技巧
讓我們可以透過刻意練習慢慢進步積沙成塔

這樣的方式很類似與成功有約當中的以終為始的概念
我讀的過程中倒是在想
這個終點會是什麼?
比方說想像我的目標對象會如何行動?
想像最強的自己會是怎樣?
要透過怎樣的訓練才會具備那樣的能力?



獎勵進展模式VS威脅迴避模式

人類遇到危險或壓力時
會自動進入攻擊發呆逃跑機制
呼吸跟心跳加快
肌肉隨時可以運作讓我們行動

心理學的書很常會提到這個概念
這本書則是進一步提到
除了避免進入威脅迴避模式
我們可以讓自己進入獎勵進展模式

因為當我們緊張害怕的時候身體會呼吸心跳加快
當我們興奮時也會呼吸心跳加快
我們的身體無法區別到底是緊張還是興奮
所以心理上要怎樣解釋很重要
不同的心態其實會影響我們的表現

具體來說
當我們面對困難或壓力時
比方說參加奧運賽時面對這種大場面
除了要了解因為威脅跟害怕而造成的心理壓力
也可以試著思考
我們是因為什麼小成功才得到這個參賽機會?

要在這種大舞台都是經過各種競爭
一次一次累積勝利才有這種機會
我們要把這樣的機會視為獎勵而不是壓力
我們是帶著興奮來挑戰
而不是一種緊張跟威脅
透過這樣的獎勵思維模式
面對這一次的挑戰
然後再進步



未來如何應用書中的概念

維持每週打籃球的習慣超過20年了
本來都是半場三對三
球友也都是認識的
犯規什麼的自己喊
也沒什麼勝負壓力
畢竟現在打球的人好少......

不過前兩三年開始打全場
且是有裁判跟錄影的
雖說也是歡樂盃
主辦單位對遊戲規則上也有一些要求
比方說上場時間限制
讓每個人盡量平均上場
而不是強的人一直上
或者是裁判吹判相對嚴格
降低肢體碰撞等等
甚至技術犯規累積太多是會退賽的

不過不管怎樣
整體的競爭性還是比平常稍強一些
但對我來講最不習慣的是裁判
一開始的時候很容易被裁判影響心情
也會因為心情影響打法
作一些不合理的投籃或切入
當然也有時候裁判的尺度還會讓雙方都不滿XD


其實對我來說算是很好的經驗吧
以前看NBA
有時候會覺得裁判亂吹
但有的球隊會一直抱怨
有的球隊則是把吹判或誤判視為比賽的一環
我個人很喜歡馬刺隊的球風
以及POP教練跟三巨頭的態度
幾乎不會聽到他們抱怨裁判
看比賽講別人都很容易
當時很難理解這些球星為什麼愛抱怨
自己實際打才知道真的很難

但這也讓我學到滿多東西的
到底要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種比賽主要是讓大家有機會經歷稍有強度的比賽
也沒什麼勝負壓力
裁判更沒必要偏頗
那麼怎樣在這個過程中去觀察每個裁判的吹判尺度
吹的嚴格的怎麼透過更多切入去要犯規?
吹的寬鬆的怎樣透過加強防守強度要到優勢?
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透過這種循環賽慢慢觀察到
並且利用

而這些東西也是因為當初一開始打球遇到挫折
慢慢找一些運動心理學的書
才有行為上的調整

當然這樣的心態能不能用在別的事情上
比方說工作上生活中?
我認為背後的道理是一樣的
什麼是可控的?
什麼是不可控的?
這本心智鍛鍊課很大一部份就是在談
掌握->衡量標準->成果
由內而外
要求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就像球場上
配合裁判尺度改變打法
而不是要求裁判配合自己


另外
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這本書的英文叫做
Inside Out:Training Your Mind and Your Nerve Like a Champion  
讀的過程中我腦海一直浮現為什麼贏家不思考這本書
贏家不思考的作者是記者出身
比較偏重在各運動領域的頂尖選手會用什麼心態去比賽
另外書中有很大部分是著重在意象訓練

而在這本特種部隊專用的心智鍛鍊課
則是把訓練分成思考維度,感受維度,直覺維度
從這三種面向去討論如何訓練
心態上怎麼由內到外
討論的面向又更廣
但也不能因此就說哪本書比較好
而是說記者的身分訪問大量優秀運動員總結後寫的書
跟優秀運動員加上心理學家身分寫的書
切入的角度肯定是不一樣
能從更多面向去了解一個專業
肯定是好的

這兩本書在意象訓練上面
還有直覺的解釋上
其實是很類似的
當成為最頂尖的運動員
其實不是不用思考
或是只靠直覺
而是說
已經透過大量的訓練了
心理跟身體已經訓練到一種直接反應
面對什麼情況就應該直覺怎樣反應
而不是還要思考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陳金鋒被記者訪問在打擊時的心態
陳金鋒說:球來就打
我想就是這個意思吧

用這樣的觀念來思考自己
不管是有機會教課演講
甚至是參加歡樂盃的球賽
要怎樣訓練自己到直覺反應?
心理藍圖應該要長怎樣?
才可以達成自己想像中的目標

要怎樣由內到外
比方說在球場上專注於自已的表現
而不是去在意評審的吹判

甚至是比賽後的自我回饋
想想自己的表現
然後再去跟錄影帶比對
慢慢就會有所進步
我認為不管是運動,演講
或是其他的能力
都是可以用相同的方式鍛鍊自己的心智
讓自己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