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2023回顧

家庭:即將脫離幼兒園的雙寶

兩個小子即將滿6歲跟8歲
慢慢察覺到孩子真的會思考了
前幾天6歲的孩子問我怎樣才能自由?
我問他為什麼問這個問題
他說他看小動物都好自由
什麼事情都不用做

我覺得他問了一個好問題
自由是追求人生幸福很重要的指標之一
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
但常常問自己什麼是自由
有助於得到真正的自由
對我來說
找到尊重我所有選擇的老婆
人生很自由
什麼事情都可以做
感恩~~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
有一件事情很難處理
就是不能拿孩子跟其他人比較
這個其他人泛指同學跟爸媽.....
孩子進入小學之後這件事情變得更加困難

我的爸媽從小訓練我們所有事情自己決定自己負責
所以不管吃飯睡覺上學
我們都是自己處理
沒有叫起床,遲到自己負責
早餐就是自己烤土司泡牛奶
從來不會要求成績
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但現在的小孩要幫忙準備早餐要接送要陪著寫作業
有時候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做到這樣
應該要讓小孩自己負責自己處理就好
但老婆說不能拿我跟小孩做比較.....
可以理解每個小孩成長的歷程速度不同
那麼自己的小孩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要求他們?

不只是小孩學習
爸媽也得同時學習
把這些事情當成陪伴而不是責任與負擔
享受那些時光
人生似乎也會幸福一點


健康:中年男子的各種可能性

今年讀到很有啟發性其中的一本書:100歲的人生戰略
書中談到如果我們能夠活到一百歲
會有怎樣的規劃?
人類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
100歲再也不是少數人瑞才能達到的歲數
書中談的面向很多
身體心理健康,個人財務,人際互動,成就感等等
當每個人的終點站是100歲時
很多計畫跟只能活到80歲應該是不一樣的

在這個概念下
年輕就養成的運動習慣就更不敢落下了
沒有健康的身體
活得越久
除了自己痛苦也帶給家人負擔......

這幾年除了籃球跟跑步
也接觸了瑜珈跟壺鈴
慢慢的除了體重跟體脂下降
發現體能也進步了
正常來說體能應該是隨著年紀而下降
但是對我們這種一般運動愛好者來說
身體基本上是沒有經過太多訓練
還有潛能可以開發
食品營養跟運動科學也一直都有新的研究報告出來
年紀對於運動的限制
似乎也不能再用過去的那種思維

當然很多時候在球場上還是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但換個角度想
籃球這項運動不只是靠體能
也得思考怎樣跟隊友配合打法
怎樣適應裁判尺度

去年改了投籃姿勢是比較偏向個人技巧的
今年打球的時候花了更多時間思考怎樣才能團隊配合得更好
當然以結果論來講
球隊的成績還算不錯
我個人的數據也進步了

這件事也給我很多感觸
很多時候要改變結果
不是只有一種方法
體能退步了
還可以思考怎樣提升球商
但如果覺得自己不能
沒有試著思考與改變
那就是真的不能了


成長:大開眼界的一年

最近讀松浦彌太郎的書:給四十歲的嶄新開始
書中提到在四十歲時可以盤點一下自己二十歲到四十歲的經歷
想想自己擁有什麼缺少什麼
什麼又是自己真的想要的
把自己身上的行李盤點整理後再出發

我試著回顧一下
發現過去這二十幾年接觸到的人跟事
真的也算多采多姿吧
PM要大量的接觸各種職務的人
在社團或兼職講師的工作也要接觸好多人
這幾年因為辦了讀書會
還有一些其他因緣際會
比方說到學校社團教課
年紀較小的高中國中國小生都接觸了

在這個回顧當中發現
我在處理事情的主導性真的很強
而身邊接觸的大部分人士
基本上都能跟我理性思考理性溝通
還能包容我的任性
作為老婆口中目標導向沒感情也沒什麼朋友的我
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助及接納

到了這幾年我已不再是當事者
而是旁觀第三者的視角
有機會聽到一些當事人處理事情的分享
才發現原來溝通這件事情上
還有很多我沒遇過的問題......
原來我還是太淺了

在我原本的的認知裡面
不管是學校,公司或團體
都會有他本來就存在的遊戲規則
理解遊戲規則遵守遊戲規則
這些都是基本的
在我過去的人生經歷當中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當我作為旁觀者時
聽到好多不同團體的不同人
都會有類似的說法:
你又沒跟我講規則
怎麼可以用規則要求我
各種暗示明示之後
對方還可以表示不懂
而且一副理所當然~~
我就不懂不行嗎
這樣到底是真的不懂還是假的不懂?

私下提醒無用之後
相關違規的事情拿出來公共討論
又變成其他人太直接
我好傷心
能不能委婉一點講
傻眼

其實事情發展成這樣
我終於能夠理解為什麼前幾年一些談情緒勒索的書賣得很好
當時看到情勒類的書大賣我都會想:憑什麼?
我就沒看過我自己或我身邊的人有在抱怨這種問題
(老婆迷之音:因為不能溝通的人你會離他們很遠)
一直到今年才發現這類書賣的好還是有他的道理在
因為確實有很多人會遇到這種情況
當然需要看書幫忙解決問題

也慢慢理解什麼是巨嬰?
為什麼會有人說中二病?
但說真的在大量接觸國小國中高中生之後
有時候也得為這些小朋友平反
因為很多小孩的行為其實很成熟
為什麼要把中二當成一個負面的形容詞
太不公平了吧

過去的經歷真的限制我的認知
我沒遇到不代表沒有
我現在終於知道什麼叫做
把無知當武器
講不贏就情勒

然後也對另外一個這幾年一直聽到的詞比較有感了
成熟大人溝通學
到底怎樣才叫做成熟大人
我想大人不是因為年紀
而是因為行為
能充分了解權利義務
勇於承擔自己的決策
不要只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其他人感受
成熟大人
不容易~~

所以對我來說
今年是大開眼界的一年
也是在這段經歷之後
我突然發現我真的很幸福
也更能理解為什麼有一句話叫做無知即幸福
感謝我的無知~~



2023年12月7日 星期四

三塊錢的信用加值

茶金這部戲有一段情節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女主角開始協助父親經營茶生意後
父女間漸漸有些經營理念衝突
劇中有一段父女在爭執如何誠信的作生意
女兒認為為了增加產量趕上出貨
可以在茶葉裡面加一些添加物
而且這些添加物也是符合客人的規範
這樣可以提升生產效率以及提升產量
才能達成準時交貨
這樣才有誠信

爸爸認為不管怎樣,茶葉就是茶葉,不能有添加物
情願產量不足趕不上交期違約賠錢
也不能賣混茶
要賣真正的茶才是誠信
對我來說兩種方法都是有誠信的作法
那麼該怎麼選?

劇中郭子乾有段話讓我很有感觸
250萬?對你而言,日光跟你加起來,只值250萬?
從小我供你吃好用好穿好
讀最好的學校
只要是你想要的
我做父親的都盡量滿足你
今天你為了250萬
卻出賣了你自己
也出賣了日光的信用

看這部戲的時候一直在想
以前打工做麻老時
外公外婆是怎樣跟我們分享做生意的一些細節
我記得很清楚外婆很喜歡說
做生意不能偷人家秤頭
該秤一斤給人家就是要足夠一斤
而且要稍多,因為袋子是有重量的,秤也有可能有誤差
所以我記得在那個一斤麻老180塊的年代
常常是會把麻老秤到183塊給客人

外公則是常說
允人卡慘欠人
告訴我們承諾與誠信的重要

誠信這種詞要怎樣定義?
年紀大了以後慢慢發現這是一種自我要求的態度
外公外婆就是願意多付出多給
答應人家要做就是把事情做好做完美
而不是有做就好

秤180就不誠信嗎
秤183就比較誠信
萬一秤有誤差
客人拿回家用另外一個秤量180會不會變成179?
怎樣才能避免自己不小心變成沒誠信的人?
秤到183總是可以避免很多錯誤
三塊錢的信用加值
一種做完美與做完的區別
一個小細節就可以讓自己到達更高的標準

一個人的信用值多少錢?
或許真的要是劇中這種大老闆才能說出
你為250萬出賣了你自己
但沒有那些考驗
誰又知道自己的誠信值多少錢......
誠信這種東西差不多是人生中最機車的一種人格特質
得一直不斷不斷的信守承諾
像個玻璃杯一樣一輩子好好捧在手上
但只要掉落到地上一次
就沒有了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後悔的力量-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選讀這本書?

我對自己的期許之一
就是不要對過去的決策後悔
希望過著不後悔的人生

但這本書竟然說後悔有力量
而且它還是2022年亞馬遜科學類最佳書籍
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後悔這樣的心情
背後有什麼心理學理論
有什麼行為科學?
讓我們可以因為後悔而變得更好?

後悔的力量



讀完這本書印象深刻的三點

  • 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的心理狀態組合
  • 至少心態與要是的心態
  • 七歲之後才懂得後悔

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的心理狀態組合

投資理財的時候我們會談到資產配置資產組合
透過不同的投資方式
比方說房產,保險,股市,債券,基金
還有這兩三年非常熱門的ETF
都是購過資產配置不同比例的方式
想要提高獲利降低風險
用組合的理財方式幫助我們得到更棒的人生

沒想到心理狀態也需要情緒組合
人生不能只有正面情緒
也需要負面情緒
透過正面的情緒讓我們能快樂地走下去
透過負面的情緒讓我們反省思考
怎樣調整自己的心態跟行動
才能讓自己成長並且讓自己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在所有負面情緒當中
後悔是最常發生也最被看重的
那麼後悔可以帶來什麼幫助呢?
本書的作者Daniel H. Pink認為後悔有這三種功能
  • 後悔能幫助我們做更好的決策
  • 後悔有助提升表現
  • 後悔能深化意義
因為後悔所以反思
然後改善行為
提升表現與決策
相對來說是直觀的
但後悔為什麼能深化意義?

書中舉了一些跟家人相處的案例
年輕時沒有好好跟長輩相處
後來長輩離世再也無法互動
後悔沒有把時間花在跟長輩的互動
讓我們改變行為
並且去思考家庭互動的意義
正因為有後悔的感覺
才促成思考
而這樣的的感受是有意義的

所以說後悔乃人之常情
但後悔使我們更上層樓
正面情緒跟負面情緒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


至少心態與要是心態

書中有提到一個研究
通常運動比賽當中
銅牌比銀牌更快樂
客觀上來說
銀牌的表現已經比銅牌好
但人類的心智不是這樣客觀運作的......

對銅牌選手來說
只要表現再差一點
就沒有任何獎牌
所以銅牌選手會有一個至少我還有銅牌的心態

對銀牌選手來說
只要表現再好一點
就能夠拿到金牌
所以銀牌選手會有一個要是心態
要是我的表現再好一點
我就能金牌

書中其實有提到
我們很容易高估自己對某些事情的責任
承擔不必要的悔恨
要是我再更努力的話就能拿第一名的邏輯
很有可能是錯的
因為我們已經百分百付出了
也無法更努力
用要是心態要求自己
很有可能造成反效果

當然至少心態也不代表不能再進步
而是透過事後跳脫情境跳脫個人的角色
用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
還有沒有可能更好?

我覺得這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人不可能會客觀
跟其他人比也是比不完的
但能不能讓自己更享受那種情境
反思悔恨的心情能不能讓自己再進步
會比只是抱持著"要是"心態
對我們的人生更有幫助


六歲前無法理解後悔

對我來說
這可能是這本書最有意義的資訊
六歲前無法理解後悔
七歲之後具備後悔的能力,是學習推測
決策能力會突飛猛進

兩個小孩現在剛好五歲跟七歲
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差異
七歲的就是會去思考行動之後的狀況
什麼後果他可以承擔
什麼無法承擔
雖然常常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或行動
但可以感覺到他做錯事後會有一些後悔的情緒在

五歲的則是大多數的時候控制不了
做錯事也會想要推卸責任
不覺得是自己的錯

大器可以晚成這本書讀過
前額葉皮質要發展到25歲才算完成
也就是說在那之前有時候我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
情感的控制力大於理智的控制力
可能讓我們做出很多會後悔的決定吧?
也才會有25歲慢慢進入成熟階段的說法

當然由於腦科學跟行為認知的相關研究都還很短
很多假設還沒辦法百分百被驗證
但是透過閱讀這些書籍
也讓我對大腦發展有一些初步認知
六歲才開始會有後悔的情緒
才會開始有比較理性的思維模式
會去反省跟檢討下次怎樣才會更好
要到25歲才算前額葉皮質發展完成
可以做為一個成熟的大人了
那麼在這期間對小孩就要多一些包容
因為大腦就是還沒長好......
這樣或許比較能接受小孩為什麼這麼不受控


讀完這本書的應用

書中有一段話說
不會後悔的人並非心理健康的完人
通常是嚴重疾病的患者
讓我印象深刻
也讓我了解到後悔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或許我自己定義的不後悔
是指在決策的當下已經竭盡全力
思考過各種可能性之後
在我的能力下
所能做的最好決定
所以我不後悔

但是如果過了幾個月幾年
當時空背景不同
當我的能力有所變化
那麼我還是不後悔嗎
可能也未必吧

但也正是透過這種時光旅行
可以讓我們進行反事實思維
去想想當初的決策
還有沒有辦法做得更好
這樣或許就符合這本書作者提到的後悔的力量
可以幫助我們做更好的決策

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

前兩天查理蒙格過世了
所以這兩天又很多人在討論他的書
也讓我又再次複習這本經典中的經典
書中值得一再回味的金句很多
其中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某次讀書會的主題是分享有關人生目標的書
準備的過程中思考了自己的過去現在跟未來
這輩子到目前為止被評價的幾個關鍵字
當中有一個是聰明

聰明從文字上解釋是耳聰目明觀察力好 
但我想大部分人定義的聰明是指邏輯推理好反應快記憶力佳
小時候確實學東西記東西很快
學業成績也還算不錯
常常可以聽到這個稱讚
當時也常常自以為聰明
後來上了高中才知道
我天賦還算不錯
但距離頂尖差得很遠
人果然都是要經過痛苦才會成長...

在這個痛苦成長的過程中
找了很多學習有關的書
怎樣增加學習動機啦
怎樣有效率的學習啦
後來慢慢地整理歸納
原來我只是剛好用了一些有效學習的方法
比方說課前預習啦
複習的次數很多次啦
或是吃飽睡好這種看似跟學習沒相關
但是卻對提升效率非常有幫助的生活習慣
都會對記憶力有很大幫助

事後來看
與其說聰明不如說用對學習方法
尤其是我們成長的那個時代
大部分的考試都跟記憶力有直接關聯
好的學習方法就加強了這種效果
那個年代對於這方面的研究可能還沒有這麼發達吧
我們就只能針對這樣的記憶能力考試能力稱之為聰明

但是隨著時代進步
這樣的記憶優勢遇到網路跟手機
聰明這件事也未必像以往那麼有用
大腦再會記東西
也比不上電腦跟網路
那麼聰明到底能幹什麼?

我覺得不可否認的
聰明除了在記憶上有優勢
反應跟觸類旁通
引用案例套用的能力上
也會很有優勢

但是同樣的
當過度鑽研案例跟規則
想運用聰明反應去鑽漏洞
對我來說那就不是一種聰明
而是一種小聰明甚至是賊聰明了

比方說當我規定我兒子只要乖乖吃飯就能累積一個圈圈
五個圈圈可以換一次吃餅乾的機會
他就會自動去推論
早餐一個午餐一個晚上一個
集滿五個之後吃餅乾也會跟我說
乖乖吃餅乾也能算一個圈圈
但問題是吃餅乾本身就是獎賞
給你獎賞之外還要給你一個圈圈......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小孩鑽漏洞的能力

但這樣鑽漏洞的情況並不罕見
我們的生活圈跟工作圈也會有類似的狀況
比方說社團在競選職務的時候
因為對該職務有相關規範
有些人就會想辦法符合規範
另外則是有些人想盡辦法鑽規範漏洞
譬如規定要競選某職務要加入3期
那麼要滿3期才可以還是未滿3期也可以?
有的人的解讀是沒規範代表可以
有的人的解讀是沒規範代表不可以
總之
一個規範各自解讀.....
甚至誇張的還有我要選的時候可以放寬解釋
別人要選的時候則是要從嚴......
聰明嗎
或許吧
但大家都在看
只是不講~~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
我對找漏洞的想法也產生很大轉變
年輕的時候認為規則沒規定就是可以
對於自己找到規則漏洞可能會沾沾自喜

但是慢慢的經歷的事情多了
看的書多了
就會試著去思考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則
當我看到規則漏洞
我做的事情是鑽漏洞還是補漏洞?

我發現當我開始這樣思考之後
聰明可以延伸出好多個名詞
真聰明
假聰明
小聰明
賊聰明
聰明提煉出智慧

有時候判斷一件事情
真的不需要太複雜
從影響多少人的角度切入
從時間的角度切入
影響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
從一個團體的核心理念切入
跟團體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是否相符?
當無法下決策時
試著從這幾個角度問問自己
事情就會變得很簡單

那麼要做這些決策跟聰明有什麼關係嗎
聰明當然會有所幫助
但我想真正的核心還是在於懂不懂得問自己
決策跟規則的目的到底為了什麼?

所以我幾乎不會跟我的小孩說你們很聰明
甚至到學校跟老師會談的時候
老師跟我說小孩很聰明反應很快
我跟老師說請不要告訴他他很聰明~~
我希望他們可以做更深層的思考

可是就算已經知道要從聰明提煉出智慧
要全面性的思考過去現在未來,個人與團體
但是同樣的錯誤還是會發生
因為人性不會改變

所以我在猜想查理蒙格為什麼說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因為唯有透過閱讀才能隨時提醒自己
人性之脆弱及天生的思考路徑就是存在盲點
我們必須足夠聰明到知道大腦的缺陷
然後透過閱讀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從聰明提煉出智慧!











2023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唯有增加自己不同體驗,才能對一件事有更精準的評價

想起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
上網費用才剛剛從每分鐘撥接計價
慢慢進入到每月吃到飽方案
打世紀帝國再也不用數據機撥接連線
上網找資料也不用擔心時間太長費用很高
算是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當時我最喜歡看的就是部落客的食記
現在大家都說網美網紅
那時候不管在PTT或部落格上面
通常都稱呼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大大"
網路用語真的是不停的進化
單單看用詞
就知道對方是什麼樣年代的人......

這些文章都會有很多用餐環境跟食材的照片
而當時手機的拍照功能普遍不佳
所以通常有名的大大們
都會備有單眼相機(單眼也沒落了,時代的眼淚......)
可以把食材跟用餐環境拍得很好看
然後搭配生動的各種形容詞
把用餐環境服務品質
食材的色香味
都描述得非常清楚
也能讓我有身歷情境的感覺



當時看著這些文章
心裡想的都是何時要去吃什麼餐廳
去感受一下這些餐點是如何的美好
想要有一樣棒的體驗

但幾次下來
慢慢發現味道跟用餐環境真的很主觀
別人描述得很好的東西
自己未必會有同樣感受
當然反過來也一樣
別人說的雷
我卻可能因為生長環境及熟悉度
很能接受......

然後因為自己工作需求也長期接觸行銷這塊
必須特別注意部落客行銷的相關訊息
所以也知道有一些部落客收費的資訊
有很多部落客都是接受廠商邀約才會發文
當然部落客讀者多寡會影響報價
大型的通常會收費然後根據閱讀數量粉絲數量計價之類的......
小型的部落客可能要自費用餐......
現在流行的網路平台雖然是IG,YT,FB等等
但流量還是代表一切
流量越大業配金額越高
行銷的本質上還是沒有改變

當然有的部落客會揭露這些收費訊息
有的不會
但做為讀者我心裡想著
靠~~
那我是看你的真實體驗還是看廣告文章阿......

到了這個時代網紅的商業手法更多元更厲害了
網紅直接開各種團購......
不只賣實體產品
賣體驗賣課程都可以
連粉絲數也可以買賣......
這也算是一種進化~~

不過也不能說這件事情有錯
市場有需求這些事情才會成立
而作為一個PM
我當時工作也是會找評測網站跟部落客
來測試我們的產品
然後幫我們宣傳

總之
不管是看完這些文章後去這些被推薦的餐廳用餐
或是因為工作的經歷知道有些文章半真半假
慢慢的發現很多事情必須親身去體驗

不管是大家口中的名店
長期排隊的店
或是大部分人喜歡追求的高CP值餐廳
我慢慢發現唯有親身體驗過的店
才是有價值的

體驗過更多不同價位跟品質的店
就越能找出這類型餐廳的邊界
上限可以做到哪裡
下限又可以低到哪裡
不要只從別人的體驗
甚至是價格就去定義
而是從食材,服務,環境,長期維持各種面向
盡量全面性地去觀察
然後就能相對正確地給予一間餐廳正確的評價

以我的親身經歷來說
假日很常往信義區跑
反正就是去各種餐廳踩點
幾次下來發現永心鳳茶,點點心,樂天皇朝這幾間店
品質跟服務都能做到一定的程度
而且重點是能夠長期維持一定的水準
不會有突然品質很差的狀況發生

這幾間店主打的不是CP值
他們的定位比較像是
我給你比較好比較穩定的食材跟服務
但稍高的價位(人均可能要到400-500)

結果幾年下來
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接受
所以這些店的生意都越來越好
幾年前都不太需要排隊跟定位
現在假日要進去吃真的都不太容易
而且生意好到百貨公司要把走道拿來擺餐桌
但長期來說
把餐桌擺到走道
對百貨公司的品牌及餐廳品牌是加分或扣分
也是很難去評價
經營企業就是這樣
有時候真的很難決策

有了各種找餐廳跟品嘗食物的經驗之後
慢慢發現從食物套用到其他生活經歷也是一樣
一本書好不好
講師上課好不好
一個人在他的工作職位上做得好不好
上限到哪裡
下限到哪裡
如果沒有足夠的親身經歷用心感受
用更廣的面向跟長期觀察
然後試著去評價及定位
很難知道這樣的東西到底好不好

如果不能對一個東西的位階給正確的評價
我發現也會讓自己很難進步
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
也不知道上限在哪裡
可以怎樣的進步

所以說
我們應該要試著增加自己的體驗
不要只追求CP值
也不要只參考別人的體驗
針對一件事情
看過上限跟下限之後
才有辦法更正確地給予評價
而為了達成這件事
多吃一些美食很必要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讀這本書?

社團朋友加上一些大量閱讀的作家都有分享這本書
推薦這書中的方法很適合在學習的時候運用
並且也幫助寫作
所以想讀讀書中分享的方法

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筆記術讀書心得



我讀完這本書印象最深刻的三件事

  • 簡單到大家以為沒有用的方法
  • 大腦喜歡這樣學
  • 做就對了

簡單到大家以為沒有用的方法

書中先說明了卡片盒筆記的創造者如何運用這種方法大量創作
以及這種方法的便利性
在這過程中本書作者穿插了一段假設
為什麼這麼有用的方法過了這麼久才被廣傳
當中有一個推論是因為這個方法太簡單了
簡單到大家以為沒有用
所以就沒有人特別去研究這種方法

看到這段其實很有感
因為幾乎每一週進台北市健言社上課
主題當然都是跟口語表達相關的
聽久了自然會對這個主題的底層邏輯有個概念
溝通說到底還是思考傳達傾聽理解回饋
理性邏輯思考表達之外
也要知道人是感性的
要有情感要有故事連結

其實溝通方法大致上就是以上的內容架構
萬變不離其宗
底層邏輯其實都是一樣的
但是老師上課會只講這些概念嗎~~
不會~~

因為大部分人的第一直覺就是
事情有這麼簡單嗎
簡單是不是代表沒用阿

所以為了要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講師要開場吸睛
課程流程要順暢
要有簡報影片
要有演練回饋
甚至要把內容轉化成口訣幫助記憶
最好還要來個結尾金句
這整個過程似乎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

那麼學習口語表達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會不會在複雜化的過程當中忘了目的
反而變成講師的一場個人秀?

但換成學員角度思考
如果上課的內容沒有這些形式上的複雜
會不會在第一時間覺得這東西我都會
講師沒料?

假設在談判課程上
把內容架構簡化到只上幾個關鍵字
談判就是蒐集彼此需求
交換資源
達到雙贏
談判要有耐心
然後要準備替代方案
了解雙方的性格及心理狀態
那麼學員會怎樣看這堂課?

其實談判前如果能準備清楚這些資料
七八成就能談的好
但上課真的能這樣嗎?

我覺得從複雜到簡化的這個過程中
很像愛因斯坦說的
如果你沒辦法簡單說明
代表你了解的不夠透徹

但殘酷的現實是講師或許已經了解的很透徹
大部分人卻是因為不懂來學
而判斷老師懂不懂這個主題也是需要能力的
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上談到的達克效應
那麼在一堂課當中要怎樣讓學員快速感覺到老師是內行的?
有時候就變成必須要有一些偏向形式上的教學手法
而偏離教育的本質吧

以這幾年很流行的遊戲化教學的技術來說
重點在遊戲化還是教學?
目的是什麼?
以我的認知目的還是教學
遊戲化只是達成教學目的的手段之一
透過遊戲化提升學習動機
教學目的絕對不會是設計一個有趣的遊戲


回到卡片盒筆記這件事情上
為什麼他會被認為太簡單而無用?
對比講師上課的手法
也只能說會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
不過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思考切入點


大腦喜歡這樣學

這本書帶入了一些學習跟創意的概念
比方說可以透過外部的工具(卡片盒筆記)幫助思考
我們在專注模式的時候會只想找答案
在發散模式才會產生創意
而卡片盒筆記讓我們更容易進入發散模式
這個概念在大腦喜歡這樣學這本書也有大量的說明

卡片盒筆記書也有提到大腦的注意力有限
針對一次性可以完成的工作
工作如果沒有完成或沒寫下來要做這件事
大腦分不清楚事情到底有沒有完成
大腦會被這樣的事情佔據
無法有效率的思考
也就是俗稱的蔡加尼克效應
所以要透過寫下來
或直接把事情完成的方式
讓大腦放空
唯有讓大腦不要放置太多無用的資訊
大腦才可以真正的思考
真正的創造及寫作

也就是說透過卡片盒
我們可以把大腦都拿來思考
到底要如何聯想連結與運用我們已知的知識
不管是生活中突然冒出新點子的靈感筆記
閱讀或思考後產生的讀書筆記
甚至是經過整理思考提煉出來的永久筆記
都可以視為是一種幫助提升學習效率的一種具體做法


做就對了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
看了好多人在分享使用這個筆記法的心得
甚至也看到線上課程
本質上我認為願意分享
願意用輸出的方法來學習
都算是一種卡片盒筆記法的運用
是一種很好的做中學

但同時我也會想
到底是哪一些人會在看完書後(或是沒看過書)
還會去上課?
不管是上課或看書或是看其他人的分享
肯定都能學到一些東西

再更進一步說
資訊爆炸的時代
不管是任何主題
只要有心去找答案
網路上或書籍上都會有很多很棒的答案
然後各種主題的線上課程也雨後春筍般的一直出現
達克效應的限制之下
我們對於一個不熟悉的主題到底要怎樣判斷哪個資訊是對的?
哪個講師是好的?

學習說穿了
也就是找到動機,設定目標,
運用方法,按部就班往上爬罷了
就像這本書一開始講的
卡片盒筆記看起來很簡單
導致大家認為沒用而無法被推廣

但我認為除了方法簡單
書中並沒有提到困難的點
我認為這種方法困難在於
怎樣長期執行然後邊做邊調整
PDCA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
但實際執行卻非常困難
能長期執行這件事真的很難很難

但如果開始第一步
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慢慢有收穫
看完這本書我比較能理解為什麼這樣的方法會被推崇
因為有太多概念都符合大腦的學習機制
可以讓學習效率提升
也可以讓我們更容易輸出文章

很難想像經過幾年的累積
這已經是我的第200篇心得
沒想過可以寫這麼多篇
但真的是收穫滿滿

開始的第一步很難
堅持也很難
但做就對了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用18分鐘分享我在台北市健言社15年的學習經歷

每週四台北市健言社的社課
在開場有個健言小學堂可以分享一些演講技巧
有時候則是稱之為健言TED
可以讓大家自由報名分享主題
時間是18分鐘
算是3分鐘TM訓練的進階版

偶而會把這個時間留給理事會
分享一些跟社團長期發展有關的事務
上週應當屆理事長的邀請
分享我在社團15年的學習經歷
交流的過程中我問了理事長找我想傳達什麼?
理事長說:
想讓社友們知道社團不是只有口語表達訓練
而是可以有更多面向的學習

發想內容

對我來說社團確實不只是學口才的地方
這是很好的主軸
但18分鐘到底要講什麼?
在發想的過程中
快速排除了一些內容
比方說
大家肯定不想聽我做過什麼~~
也不會想聽15年前的社團長怎樣
熱血激勵也不是我的風格

思考後認為
對大家來說有意義的資訊
應該是如果在這邊待個3年5年
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又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什麼?
有沒有什麼小故事可以分享?
讓分享過程不要像說教
可以比較軟性一點
然後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大家設定好目標
按部就班達成?
或許這樣的的內容對大家來說比較有意義
在這樣的基礎上
我把自己在健言社的學習分成三個時期


三個階段的學習

第一個時期

剛進社團的時候
發現大部分人來這邊是為了學口語表達
也有一部份人想拓展人脈與其他人交流
這兩個部份當然也算我的目標之一
但不是主要目標
我最主要的目標是想看看大家下班後到底在幹嘛XD
當時在一間小公司
能互動的人很少
所以會想透過參加這些活動看看世界有多大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概念吧

大家都說社團很好
但對當時的我來說
有兩件事情令我很不習慣
第一件事情是上台要穿西裝打領帶
就我過去的工作跟人生經歷
只要盡量言之有物
行動對得上講話內容
做個言行合一的人就好
穿什麼其實不重要
上台穿西裝打領帶真的很彆扭

但是慢慢地待久了
就比較能接受為什麼要穿西裝
好的服儀會幫助上台的人建立自信
也是一種態度的展現
告訴大家我有認真看待上台這件事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不管你的言行舉止
而是看穿著的第一印象
並依此下判斷跟及產生觀感.....

當然事後想想
人就是這麼複雜
我過往的經歷不需要穿西裝
但有的人就是要看這些東西(衣服,包包,車,房)
面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溝通手法
這個是在這個時期學到其中一件事

這個時期很不習慣的第二件事
是這邊太多正面鼓勵了
來到這邊才知道什麼叫做褒貶褒三明治溝通法
開場要怎樣正面鼓勵讓人打開耳朵
中間參雜一些針對缺點的建議
最後在給予鼓勵
當時覺得好麻煩~~

對我來說
想求進步就直接針對缺點
並給我要改善的具體方式
不需要繞來繞去
這樣是最有效率也對我最有幫助的
雖然我也喜歡聽到稱讚
但並不喜歡浪費太多時間在這上面
不過我老婆也常跟我說
我這麼兇
誰敢直接給我建議......



跟服儀一樣的道理
待著久了才發現很多人很需要這種鼓勵
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有很多鼓勵才留下
因為被鼓勵產生了自信
期待下次的上台
又被鼓勵
更認真的準備然後持續進步

然後也可以在TM時聽到大家很多不同的人生故事
才發現有好多人的生活環境是比較負面的情境
很少得到鼓勵
只有很多的謾罵
所以造成不自信跟不敢表達
經過很多掙扎才找到台北市健言社......

對我來說沒用的機制
卻對某些人產生了很大的幫助
更進一步想
原來我是如此幸運生長在這麼正向的環境~~
我身邊的人不太會給我負能量
沒來社團真的不知道


第二個時期

這個時期開始當幹部
因為本身是PM的關係
做事情都是先盤點資源
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界線

當幹部也是一樣
社團的規則對於每個角色的定位是什麼
規定是什麼?
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有沒有什麼潛規則?
沒規定的東西怎樣在不違背社團核心價值的情況下
凝聚大家的共識然後去執行?

對於這個明年即將創立滿50年的社團
卻是平均年齡最低的健言體系社團
我覺得整個社團能維持這樣的環境很厲害
一方面有自己的核心理念
遵守四不:不談宗教,不談政治,不談商業,不談腥羶色
強調做中學,讓大家透過實際行動學習
一方面也有社團的制式規範
包含組織章程和施行細則等等

符合這個這兩個條件下
只要能讓大部分的幹部都有共識
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但我覺得在推動這些事情時
也必須要思考清楚
這個是我只能在四個月內執行的事情嗎?
還是說我建立了一個規範
能讓社團大部分的人認為這麼方法很好
可以長期執行
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為什麼?
這也剛好可以解釋我第三階段學到的事情


第三個時期

109期進入社團
現在152期
前前後後也看過四十幾位社長
當然能力不同風格不同
但長期看下來
不談單一社長如何如何
看歷史的演進是很有趣的
有一些社長上任後很有想法
大刀闊斧改變的很多事情
有些社長就是穩定的按照規定走
順順把事情做完就好
當然也會看到事情沒有做好的
然後把責任往前推
都是前面的社長(理事,幹部各種職位都能帶入)沒交接好
所以我才沒做好~~

慢慢的我發現
時間拉長之後
用4個月或1年去看任何改變
對社團本身都沒有意義
社團有它的核心理念及規範
短期內可能偏移
可能有一些創新
但是如果後面的人不同意
最終還是回歸原點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能學到什麼?
我是哪一種社長?
穩穩地做完的
各種創新但後面的人不理我的?
各種創新且符合社團理念變成一個默契共識?
事情沒做好怪其他人沒交接好資料的?
其實不管是哪種
最終社團還是會回到它該有的位置

作為社團領導者
又是如何分配公共資源的呢
怎樣運用社費
怎樣安排講師
有沒有公器私用
說實在的
願意好好觀察社團的運作
也想想自己在位置上的時候是怎樣規劃跟執行的
在過程中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每個人擔任幹部後都會留下一些評價
但是其實以社團的角度來看根本不重要XD
不過其他跟你共事的人會有感覺
也會因為這些經歷找到自同道合的朋友

更進一步來說
我為什麼現在還要進社團?
我覺得透過這些觀察
也可以提醒自己
不管個人的能力再強
在團隊裡面能做的事情就是那麼少
也不可能永遠在那個位置上
那麼能傳達什麼理念或願景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台北市健言社不只是訓練口才

以我自己三個階段學到的東西來看
就可以知道健言社絕對不是只有學口才的地方
甚至可以說在社團學口才是最不重要的一項
畢竟口才是溝通的工具而已
工具都是為了達成特定目的才需要
而我們真實的需求通常是想產生影響力
想做為一個邏輯清晰有說服力的人
並把這樣的能力展現在工作上生活中
而強調做中學的台北市健言社
則是可以完全讓我們學到這些事情

那天分享的時候我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手機可以拿來幹嘛?
最早手機只能通話跟傳簡訊
但現在的手機基本上就是一台電腦
能怎麼用基本上都是看使用者自己
來台北市健言社也是一樣
當然能學口才
至於能不能學到其他東西
就看自己的設定
如果有機會來到這邊
至少認真的投入3-5年
肯定會有不少收穫





延伸閱讀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劉必榮談判精華課-讀書心得與筆記

這本書談什麼?

作者劉必榮先生是談判領域頂尖專家
以往在書店翻過一些劉必榮先生的書
網路上也看過談判課程的課程大綱跟一些心得分享
當時的感覺是這些關於談判的說明跟講解我都認同
也能學到東西

不過有些說明的案例真的太細節太複雜
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可能也用不上
比方說多人談判或跨國談判這類的案例離我就很遠
追求實用的我很難靜下心來把書看完

每個作者寫書有他自己想達成的目的
還有他設定的受眾
所以內容也沒什麼對錯之分
畢竟談判本來就是非常講究細節的東西
案例的分析也確實對增加談判能力有幫助
但有時看書也真的是要緣分吧...

這次看到這本劉必榮談判精華課
副標33年經驗集大成,上過這堂課,視野,思維無限寬廣
再快速看了一下作者自序跟目錄之後
覺得對我而言應該比較能靜下心好好讀一下了
看完也覺得值得紀錄一下心得
劉必榮談判精華課



我印象最深的幾點

  • 再會談判也不可能百戰百勝
  • MUST WANT GIVE
  • 談判的細節與直覺

再會談判也不可能百戰百勝

這本書的架構很清楚
從怎樣進入談判
讓對方知道不談判的損失成本
以及談判對雙方帶來的好處

談判時要考慮的
事,人,力,時,情

進入談判之後如何布局
要不要先出牌
硬出牌還是軟出牌
怎樣結尾等等

那麼就算這些談判技巧的很熟練了
就可以每戰必勝嗎?
真的未必!
我覺得這本書的優點之一
就是作者在書中穿插了一些他個人談判失敗的案例
當中當然有各種失敗的原因
資訊的不對稱
談判當中錯誤的策略或誤判
這些不管再會談判的人都有可能會發生
甚至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也是可能發生的情況
對方脾氣上來就是不跟你談!

但我覺得不管如何
談判有時候像打牌
拿什麼牌無法控制
但我們能控制的是磨練牌技
跟其他人比較起來少犯錯
打得多次數多了
贏的機會就大
人生很多事情都不是一次輸贏的
而是人生旅途中慢慢累積


MUST WANT GIVE

書中有很大篇幅都在教我們釐清談判雙方的資源如何交換
什麼事情是一定要換到的
什麼事情是可有可無的
什麼事我能給予的

我自己的工作上很需要談判
也有一些教談判的經驗
這個交換的概念可以說是談判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
但常常在跟其他人的案例討論當中發現
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要得到底是什麼?

對大部分人挑選工作的標準來說
錢多事少離家近
有挑戰性有發展性
能滿足我所有的條件是最好的

但我跟老闆面試談判時
我能給對方什麼?我用什麼換?
如果這個工作不能滿足我所有的條件
我的MUST 跟 WANT 是什麼
我能給予對方什麼?
同理
資方的需求又是如何?

如果談判的相關權益人只有自己個人
談判交換的概念其實很容易
但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很困難
想清楚自己願意付出什麼成本也很困難
所以我常常覺得與其說是談判
不如說是探索自己需求的一個過程
我到底想要什麼?



談判的細節,準備,與直覺

這本書有清楚的架構
每個架構下有滿滿的案例
每個案例又有滿滿的細節
那麼
這些細節重要嗎
能被寫出的東西肯定重要
但實際談判的時候能注意到這麼多東西嗎?
我想可能有一些人會提出質疑吧?

對於國際外交事務談判
或是大公司之間談購併什麼的那種多人談判
我當然是沒經驗也不懂
但作為一個PM
找廠商訂產品規格談報價
我是有一些經驗的

剛當PM時確實很多東西不懂
可能只知道問報價
但慢慢地透過經驗累積
就知道不能只問報價
要問交期,交貨地點,MOQ,付款方式,備品,RMA怎麼處理
太多東西了
當知道的細節越多問的越細
對方就會知道你是有經驗的
相對來說就比較不會忽弄你

這些細節都是需要事先準備的
我相信很會談判的人一定都會事先準備
而不是只靠臨場反應

所謂的談判直覺或是臨場反應
我認為是經過長時間的鍛鍊
把這些談判的細節克印在自己的腦海跟言語當中
讓自己很熟練現場應該要如何應對進退
但一定還是要準備


讀完這本書可以如何應用?

劉必榮先生在書中有一小段提到
他在課程上會讓學員分享自己的案例
讓學員陳述事實
然後重新思考如何運用談判課程當中學到的技巧
這個復盤思維很好
也可以讓學員直接檢驗所學

過去我自己每次談判完之後
也會執行這個復盤的動作
但是在講課時通常是提出一個新的案例讓大家思考演練
卻從沒有讓學員自己提出自己的案例
未來或許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
對學員來說更直接吧
但可能也要考慮到學員願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案例


另外
在這本書當中談了很多人的問題
談判其實不只是理性
也有很多感性的因素在
人會有情緒會不理性
也會有很多思考上的偏誤
舉例來說
就有很多人對談判有根本上的錯誤認知
認為談判就一定是佔對方便宜
一定要我贏你輸
不存在共贏共好......

這其實也衍伸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很多人自認不會談判?
可能因為心態上就覺得很會談判的人令人討厭
所以不想成為那樣的人
而克服這樣的心態
了解到很會談判甚至教會對方談判
雙方一起挖掘共好的方案
才是好的談判

針對為什麼不會談判
如何轉變心態等等的概念
在這本書當中寫的內容是相對少的
我在猜想
很有可能一開始這本書設定的受眾可能也比較不是一般人吧
因為很多案例真的是滿複雜的
需要花很多時間理解談判雙方的利害關係
要一直換位思考

不過總的來說
我很認同這本書封面的那句
談判是一種讓人著迷的思維方式
但要對談判著迷
真的要花很多時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