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 星期三

台北市健言社入社15年學習心得

好像才剛寫完入社十周年的心得
一下子又過了五年......
為什麼越老覺得時間過得越快?
為什麼越年輕的人覺得時間過得越慢?
為什麼年紀輕跟年紀大的人對於時間的感覺不一樣?
最近看到一種解釋時間的的說法
因為同樣是一年
對十歲的人來說是人生當中的10%
對五十歲的人來說只是人生當中的2%
2%相對於10%當然比較小
對於時間流逝的感覺當然比較快
不同年齡對於時間的感受很不一樣

對我來說也是這樣
這五年給我的感覺比上一個五年更快!
不同的是以前會很在意在這邊學到什麼?
這五年更多的是著重在自己觀察到什麼?
簡單說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學習的環境
讓自己保持空瓶心態
能學到東西很好
能練習觀察社團的運作不要過多的介入也很好
以這樣的心態來參與社團
這五年對我來說讓我感到最有價值的應該就是這三件事
  • 聽每個人的生命故事
  • 看歷史不斷重演
  • 課程不管優或劣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聽每個人的生命故事

TM訓練是每個人針對主題上台分享三分鐘
而社團口語訓練的原則是希望大家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
以及故事帶來的啟發與改變
在這個原則下可以聽到很多社友的故事
當然故事的風格有很多種
有悲慘有努力向上
有炫耀有自我行銷
不管是什麼樣的故事
每一週平均有5-6個
一年至少有200個
五年就是1000個故事
能有機會聽到這麼多人的分享
其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口語表達上可能因為傳達能力有差異
但故事內容絕對都是最真實的
聽的時候看看別人想想自已
現在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每周有時間固定進社團還有運動
小孩很吵鬧但還是健健康康長大
真的必須懷抱著感恩的心情


看歷史不斷重演

剛進社團的那幾年當社長當理事長
都是站在第一線處理社務
後來慢慢地退下只是偶爾在理事會出一點聲音
遇到事情時幫忙回顧一下以前是怎麼處理的
提供一些資訊參考
到了最近幾年倒是很少直接介入這些事情了
但是社團裡面同樣的問題還是會重複發生

舉例來說
每隔一段時間社務就會越來越多
因為新人上台總是希望做出一些新氣象
但幾期之後就會超過幹部的負擔
也忘了當初要做這些事情的初衷
然後就會有幹部出來說要精簡社務讓大家專心學習
精簡幾期之後又會開始有一些新的想法想執行
無限循環~~

課程內容也是
解題撰稿聲音語調這些都是演講基本功
但每隔一段時間
就會有一些建議說要有談判行銷即席演講等等相對進階的課
要讓資深社友聽聽不同主題的課程
接著又會發生進階的課程太多
新社友很容易聽不懂
課程設計要回歸基本功
一樣無限循環

從規則上來說
每個社團都有自己的內規
也可以發現有些人就是會遵守規定
有些人會想辦法鑽漏洞
然後又有些人會試著把漏洞補起來
會有一段時間進行得很順利
然後突然間大家又會把這樣的狀況當成理所當然
交接就會漏掉一些關鍵資訊
又開始有人鑽漏洞
然後有人出來補救
一樣無限循環

只要是團體
有資源分配的問題
每個人都會希望能盡量使用公共資源
能行銷自己
能安排自己喜歡的課程
這就是人性也沒什麼不對
合理的程度下大家都能接受
但資源畢竟有限
過度的話就會有人出來說話

單單以上台資格來說
每個人一期可以上台幾次
如何做到公平?
就有好多細節可以討論
為了這些事情社團內有很多潛規則
規則沒訂死是希望保留一點彈性讓大家好做事
但也可發現在這種情況下
有些人的選擇是遵守規則的精神
有些人的選擇是反正我有遵守規則
甚至有些人會故意鑽規則的漏洞

看出規則漏洞並運用真的比較聰明嗎?
難道其他人都看不懂嗎?
以前我遇到這些事情都會直接講
但保持安靜好好觀察之後
反而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懂
只是他們都不講
這種情況讓我想起紅樓夢當中的一段話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誤了卿卿性命

看到歷史一再重演
有時候真的也不需要做什麼
因為人性不會改變
事情一定會重複發生
但每次身處案發現場
至少可以提醒自己
有時候不需要做對什麼
不要犯錯就好


課程不管優劣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有機會聽到名師上課當然很好
但是名師跟一般的講師差別在哪?
甚至教得很差到底是多差?
哪裡讓我們聽不懂?
我們能清楚說明講得很差的點嗎?

這麼多年來上了這麼多的課之後
發現如果沒有透過比較
是沒辦法知道名師好在哪裡的
因為厲害的老師會讓我們覺得東西很好吸收
本來就應該這樣思考跟應用
這些東西我都留下深刻印象
也真的學會了

而學會了這件事是課程當中最重要的事情
其實老師很厲害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老師上課的流程很順
有清楚的架構
能誘發我的學習動機
告訴我如何執行的每一個步驟
帶著我執行並現場給我回饋
那麼很好

反過來說
講師做不到這些事情
我還是能達成這堂課的課程目標嗎?
具體來說講師到底哪裡講得不好?
有什麼流程改變之後就會讓學員更容易理解?
可以增加一些案例或演練幫助學員理解嗎?
演練後要怎樣回饋然後觀察現場學員學習的情況?
這幾年發現如果用這樣的心態在上課
不管老師講得好不好
對我來說都很好
把學習的責任放在自己身上
而不是被老師影響
終究是可以學到東西的

除了課程本身
因為長期的在這邊學習
也有機會觀察到很多講師的成長經歷
可以發現有些人每次都講一樣的主題
一樣的簡報一樣的演練
也可以發現有些講師一直進化
教授的主題越來越多
簡報越來越精美
授課流程越來越順暢
更多的把重點放在學員的學習效果
而不是像剛出道時把重點放在宣傳自己

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對錯
有的人就會一直求進步
有的人這樣就好
沒有對錯
選擇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就好

在聽了這麼多講員跟講師的課
還有看到歷史一再重演
這幾年對我來說對我最重要的影響
就是試著不要給予過多的評價
每個人的選擇跟經歷都不一樣
自然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
以前會很想透過交流改變其他人的想法
現在雖然多少也會有這樣的心態
但同時也會試著提醒自己
沒有標準答案
要尊重不一樣的想法
不在職位上面就不要給太多意見
試著看破不說破

台北市健言社雖說是訓練口語表達的社團
希望透過公眾表達產生影響力
但我認為很多時候要產生影響力並不在於說什麼
而在於做什麼
社團裡面有很多有影響力的人其實不是最會說話的一群
但是他們是最有行動力的一群
行動會產生力量
做一個言行一致的人
不需要滿口金句也能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