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關於談判,你擁有比你想像中更多的籌碼

前陣子社團負責對外聯繫的窗口接到某單位的電話
說是看到我們台北市健言社官網介紹的講師
對方在網路上搜尋過該講師的相關資訊後
希望我們幫忙介紹該位講師到該單位上課

當時某位也接觸到這件事的社友跟我說
沒想到我們的官網這麼有用
對阿!官網很有用的!
一個看起來專業的網站
常常更新最新消息
除此之外FB跟IG都會有固定訊息分享
這些都會增加瀏覽者對該團體的信任感
加上可以立即搜尋該講師姓名
自然可以找到一些資料
評價還不錯的話
就有機會像這樣得到一些授課機會

順著這個話題我們又聊到了講師費這個話題
有時候會聽到社團邀請講師時
社團幹部們會因為社團對講師費的限制感到困擾
這次的事件倒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邀課單位在與講師聯繫的過程中
雙方談判的主題其實不僅僅限於講師費
能談判的項目其實很廣
這次授課的主題如何?
是講師熟悉的主題還是要額外備課
上課的地點
上課的時數
上課的人數
上課學員的動機(被強制要求上課的冰冷回應VS學習性社團的熱情回饋)
主辦單位的行銷宣傳力道如何
未來是否還有其他合作機會
甚至是主辦單位(或連繫窗口)跟講師之間的交情等等
這中間其實有太多東西可以談
如果僅僅把談判的層次放在講師費
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無形傷害

這也是談判最有趣的地方
有時候很難去評判一次成功的談判到底創造多少價值
或者說很難去評判一次失敗的談判到底損失多少價值
下決定時
有可能因為講師費一小時少了幾百塊而婉拒一次機會
但是也有可能心裡想著少一點點錢根本沒差
於是在一次跟40人50人授課中得到一些口碑
甚至是未來的其他授課機會

當然後面的口碑行銷可能未必發生
另一方面知名講師其實不缺課
所以就算談判過程當中能掌握各種要點吸引講師
對方也未必會同意
畢竟時間有限
每一次的選擇其實都是有機會成本的

不過再換個角度想
在這個時代有非誰不可嗎?
不同的講師有不同的講課手法不同的教學風格
有機會見識一下我覺得都非常棒
但如果主辦單位想邀請的講師不來
難道就找不到所謂的替代方案嗎?

其實以我自己過去的談判經驗來說
只要能準備好替代方案
常常是用不上的
有替代方案代表已經充分準備過整場談判
自然會帶著自信去處理原方案
對方也能感受到這點
雙方達成共識的機率也就會比較高
就算沒共識
那麼至少很清楚知道還有備案也能達到相似的效果

當然在大部分的談判當中
最直接能影響判斷的數字就是金錢了
比方說在上面的案例當中
講師來不來可能最優先會考慮到講師費
邀課單位邀課失敗可能會先想說是不是講師費不夠高
但是關於談判
其實只要仔細思考蒐集資料
每個人都擁有比想像中更多的籌碼

除了講師費
主辦單位可以談
  • 上課的地點
  • 上課的時數
  • 上課的人數
  • 上課學員的動機
  • 上課的時間能否配合,講師有無空檔
  • 主辦單位的行銷宣傳力道如何
  • 雙方有無合作過,合作過程是否愉快?有無交情
  • 未來是否還有其他合作機會
而以上這些也是大部分講師在接課程時會列入考量的
關於談判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擁有比想像中更多的籌碼
這些籌碼需要時間跟經驗去發掘
這也是談判需要創意以及有趣的地方
不同的人在談判都能談出不一樣的風格
記得不要在談判中自我設限就很好

在這個部分常常覺得小朋友做得比大人還好
我家兩兄弟被罰站時
就會開各種條件
我不要站10分鐘我要站5分鐘就好
我不要站門口這邊我要站廁所那邊
我乖乖站完可以吃餅乾嗎
我乖乖站完可以說故事給我聽嗎
我乖乖站完可以看卡通嗎
被罰站也可以拿來談判
爸媽不接受的話就不好好站
開始到處跑來跑去動來動去嘻嘻哈哈
以破壞平衡導致對方不爽而被逼著跟你談
倒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2022年10月19日 星期三

2022.10.16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認證評審心得,筆記及自我提醒

今年是台北市健言社第十期的講師認證考試
想起第一期創辦時的風風雨雨
初生之犢不畏虎真的有些道理
放到今天叫我再弄個制度
我只會說對不起沒辦法喔
一件事能持續十年
真的是要靠集體共識及合作
許許多多人無私奉獻
這就是社團最可愛的地方吧

今天認證考試之前
把過去幾年的心得拿出來看一看想一想
看到筆記當中寫的重點
溝通時如何傳接球
講師自己要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教課這件事
如何誘發學生上課的動機
要有什麼信念?
上課又可以運用什麼手法
比方說5S(story smile speed special simple)
授課架構是否符合峰終理論
是否容易記憶(搭配期初記憶期末記憶特殊記憶重複記憶)
單單回顧過去自己是怎樣思考就蠻有收穫
有些時候講師這個工作會這樣
別人有沒有收穫很難說
自己準備的過程倒是肯定有收穫

講評分享的時間有限
當天的時間也只夠講述課程的架構跟流程
認證完把當天的心得在記錄下來
對我而言真的是一種很不錯的學習方法
也能時時提醒自己

今年度對這幾個主題比較有想法
  • 課程的架構及流程
  • 自信且謙虛的站在講台上
  • 如何面對課程中的意外

課程架構及流程

對我而言講師課程中一定要能呈現出
  • 我會做
  • 我會教
  • 你會做



我會做

Why me?為何是我來教這堂課?
我有何成功案例證明我可以把這個主題做得非常好?
介紹自己的同時增加說服力並與學員連結
並且引發學習動機

我會教

可以概略分為教學的心態及技巧
其實講師認證班上課都是著重在這一塊
要如何建立講師應該有的心態
對自己授課的主題充滿自信
如何用心的備課並展現出專業態度
同樣的課程重複上之後還能持續有熱情分享嗎?
關於技巧面的課程如何架構:
開場-課程重點-演練-回饋-總結
道具的運用,包含簡報,輔具,講義......

你會做

  • 學員有動機
  • 願意設定目標
  • 有步驟有順序的執行
  • before after,講師要讓學員感受到上課前後的差異
今年度的準講師在課程架構這個項目
都有課程大綱,有重點提示,有案例,有演練,有結論回顧
其他如簡報的精美度
幫學員安排講義等等
各方面的細節表現都在這幾年的平均水準之上
在側面了解後
得知大家有過多次演練也有請教一些前輩
其實這就是一種很專業的心態了
用盡全力去準備
自然就能呈現出成果

整體來說
比較有進步空間的就是在演練的部分
如何透過演練確認學員在學習前後有何不同
透過演練得知學員吸收的程度
其實在換一個角度思考
講師上課跟上網找資料到底有何不同?
關鍵在講師可以透過自身成功案例引發學習動機
並與學員建立關係產生影響力
並且能協助設定目標並提供步驟
讓學員知道原來只要按部就班
講師行,我也可以!
所以透過演練方式與學員互動
現場給予回饋讓學員真的有所感受並且行動
我認為這是講師跟上網查資料
所能做出的最大區隔

另外今年比較特殊的是開場有特別安排主持人介紹講師上台
其實若能提早知道有這個橋段
是可以自己安排介紹稿請主持人幫忙介紹
透過其他人來pormote自己
說服力會比自己來得更強
也會讓台下學員更加期待


自信且謙虛的站在舞台上

曾經有個哲學家的學生問哲學家:
老師您的知識比我多那麼多
回答我們的問題時又那麼正確
但卻為什麼常常對自已的解答有疑問?
哲學家在桌上畫了大小兩個圓圈後回答說:
大圈圈是我的知識量,小圈圈是你的知識量
圈圈外是我們無知的部分
當我的圈圈越大
我接觸到的未知部分也越大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懷疑的原因


前陣子看到這故事很有感
我常常覺得自己很懂
原來就是圈圈太小阿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
如果不是因為年輕有那種衝勁
抱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態去執行
很多事情深思熟慮之後也不會做了
有時候一件事情的利弊得失
真的很難說
尤其是拉長到幾年去觀察的話就更難了

懂得謙虛且了解自己不足
是很好的一件事
能持續學習補足更好
但如果作為講師因為緊張造成不自信
或是謙虛到變成心虛
害怕站在台上怕被問倒的話
就變成一項缺失了
在講台上還是得充滿自信才會有說服力
每一年或多或少都會看到這種狀況
影響了授課效果

那麼如何自信而謙虛的站在舞台上?
我想也唯有靠持續學習,自我覺察
以及課後針對學員回饋調整
才能知道自己的圈圈實際大小
但是要得到學員的真實回饋
有時比想像中困難
真話未必傷人
但真話也未必要講
講講客套話稱讚一下皆大歡喜
容易多了
而正確的自我覺察
甚至是比得到學員真實回饋更困難的一件事
正因為如此也凸顯了社團的可貴之處
在這個地方會有很多真心建議
真的希望你好!
很多事情是在這個環境才會發生的

以今年的認證來說
又再次聽到73855法則
就這麼剛好我當天早上才又翻了一次TED TALKS(說話的力量)
TED的CEO Chris Anderson
在書中花了一點篇幅講解這個法則的誤用
溝通時肢體跟聲調有其重要性
但麥拉賓教授的研究是有限制在某種情境下
不能隨隨便便就說言辭文字不重要,只佔溝通的7%
並強調演講還是得靠言辭去塑造思想解釋複雜度並改變行為
其實進社團十多年
這個法則我聽很多老師講過
甚至很多書也講過
正確使用錯誤使用的都有
但我想也唯有在社團講師認證這個場合
才有機會被提出來好好討論一下吧
當然也不僅僅是我
每一位評審都竭盡全力給予建議
好的或該加強的都如實說出
這種機會真的極少.....


如何面對課程中的意外

在授課的前中後
永遠都會有各種問題
課前突然生病
當天課前塞車
課程中麥克風電腦投影片各種問題都會有機會發生
這次的認證就有學員在課程中因為撥放投影片不順
加上電腦可能有點問題導致流程不流暢
表現有些開高走低

其實教課的過程中
永遠會有意外
這件事需要靠經驗的累積去克服
但是也可以透過跟其他講師交流得到一些參考資訊
最終如何處理還是要看每個人選擇
比方說常見的麥克風問題麥克風沒電,太大聲太小聲
音響效果不好等等
很影響上課氣氛及流程
所以久而久之下來
我就養成小場地不使用麥克風的習慣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投影機
舉凡太暗太亮或角度問題會有一些人看不到
或是電腦問題檔案相容問題
電腦接到投影機輸出線路問題
總之就是投影片不能看
或是怕學員分心只看投影片
這樣也不是很好⋯⋯
所以後來為了避免這類問題
我就不用投影片了(誤)
果然再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隨著經驗累積課程中會出什麼問題
慢慢大概會有一個方向
也就能儘量事先預防
但有時候真的會發生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方說認證當天我剛買不到一個月的皮鞋開口笑.. 
這就是人生啊
但不管如何還是要積極面對這些問題
正面思考想好替代方案
就算發生了也要適度的自嘲化解尷尬的場面......




今年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認證班課程已經告一段落
但是對講師或是學習有興趣的人
明年有機會一定要參加一下相關課程
肯定有很不一樣的收穫

*參考資料:TED TALKS 說話的力量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懶人圖解簡報術-讀書心得與筆記

我為什麼要讀懶人圖解簡報術這本書

首先是對於作者林長揚老師的好奇心
之前看過作者的網站
然後也知道作者有在教簡報
網站跟簡報都很有質感
自然會想知道是用怎樣的思維模式做出這些效果

再來就是懶人包流行好久了
最早是用文字將事件或想傳達的理念整理成幾項重點
方便受眾理解閱讀
接著隨著時代的演進
為了要能有效率地在FB或IG傳達訊息
有懶人圖也是很合理的
畢竟圖片還是比文字更吸睛
那麼圖片跟文字的懶人包有何差異?
我會希望能從書中讀到一些相關訊息
以這個目標為出發點的話
對我而言書中提到的剖析觀眾三步驟
  • 設定群眾
  • 走入人心
  • 預測問題
或是在設定閱讀主題的必備元素
  • 核心理念
  • 各大重點
  • 如何應用
這些核心思考的方法
不管是懶人包或懶人圖其實都是一樣的
而以如何應用引申出來的SCAN法則架構
  • Situation(現況)
  • Consequence(後果)
  • Aims(目標)
  • Need(解法)
則是更清楚的解釋了要如何引導受眾
激發受眾的動機
並且給予行動方案
所以與其說是製作懶人包或懶人圖
不如說是學習影響他人改變他人行為的一種思考模式

以上是懶人包跟懶人圖相同的部分
至於差異當然主要是文字跟圖片的不同
書中有提到圖片三大排版技巧
  • 對齊:插入直線對齊
  • 留白:上下左右都要留,資訊不要超過80%
  • 色彩:工作的顏色,喜愛的顏色,個性的顏色
其他還有提到一些細節
比方說
卡通人物不用刻畫得太細
會讓角色有親切感跟熟悉感
也可以扁平化圖像
或是先找出關鍵字等等
都是很具體讓讀者讀完之後可以試著實際操作看看
影音,圖片,文字雖然都是溝通的方式
但我們在接受的效率上還是有一些不同
我覺得這是當我們想一次跟很多人溝通時必須要特別注意的


讀完懶人圖解簡報術之後我可以如何應用

我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為了避免思考我們願意做任何事
所以如果有懶人包
幫忙把所有的資訊都整理過
甚至連結論都有的話
真的是太方便了
都不用思考......

但換個角度想
懶人包篩選的過程中會不會有一些重要資訊被遺漏
不管是因為不小心甚至是刻意的
有沒有可能因此造成不一樣的結論
畢竟我們都是靠資訊在下判斷的
如果得到錯誤的訊息
自然會有錯誤的結果

並不是說懶人包不好
懶人包可以降低理解門檻
讓我們可以快速了解一件事的大約輪廓
但是在運用懶人包的過程當中
也必須要把資訊是被篩選過的這件事考慮進去
因為被篩選過的資料有可能是有用的
也有可能是被故意忽略想影響我們下判斷的
帶風向的懶人包並不少見

但只要能理解這件事情
懶人包或懶人圖解還是很好的一種溝通工具
舉例來說
就像作者林長揚教練在書中提到的
懶人包可以做為演講授課的輔助教材
  • 課前懶人圖解
  • 課後重點整理
  • 課程中串成影片撥放
我想只要是有教課或演講經驗的人
應該都很能理解為什麼可以這樣使用
這種使用懶人圖解的方式很符合大腦記憶模式
很適合做為上課簡報使用
也可以解決這時代注意力稀缺造成的問題

最後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提到魯迅的一段話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
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
浪費自己的時間就等於慢性自殺

懶人包可以幫助別人節省時間提升效率
但是不管是創作者或讀者都要很小心

對於創作者來說
要如何在過程中不帶成見的蒐集正確資訊
避免傳達錯誤訊息
很重要

對於讀者來說
資料只要經過篩選就會開始失真
再往上一個層次思考
不管是google,FB,IG都會透過演算法
送給我們喜歡的資訊
這會限縮了我們更全面思考的能力
所以更顯現出異見的力量這類書籍的價值
必須要有反面的意見來激發我們更深入的思考
然後提高決策的品質

另一方面
不是自己整理的資訊理解肯定不夠深刻
因此在看完懶人包之後
還是得試著自己在更深入理解這個主題
試著找一些資料再次驗證
甚至是反對立場的資料反思
最終整理出自己的見解
我覺得用這樣的心態去使用懶人包才會對自己真的產生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