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 星期五

框架效應-讀書心得與筆記

框架效應讀書心得

框架效應是一本談慣性偏誤的心理學書籍
我自己受到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的影響
最近很喜歡看心理學的書
用科學跟心理學的角度了解思考偏誤是對我很有幫助

框架效應在談我們會受到認知的侷限而影響判斷
這種侷限就是一種框架
好比我們透過心靈之窗觀看世界
這個心靈之窗是有所侷限的
只能透過窗口看到部分的真實世界
並沒有辦法看到真實世界全貌
因此我們可能會對人有刻板印象
只能接受某些觀點
誤以為自己的窗口看到的就是絕對真實
忘了還可以透過別的窗口不同角度觀察世界
這個窗口就是我們的框架
要擴大窗口的前提就是知道有這個框架
然後試著避免慣性偏誤

框架效應



書中介紹了非常多思考框架
當中最能啟發思考的應該就是粉紅波西的故事了
故事中敘述有一位大王名叫波西
波西非常喜歡粉紅色
所有他看到的東西他都要把它變成粉紅色

一開始是他使用跟他擁有的物品
他吃的食物也要是粉紅色

但粉紅大王還是不滿足
還是有太多不是粉紅色的東西了
因此他便制定了一條法律
規定百姓把所有物品換成粉紅色

就算是這樣
他還是不滿意
因為大自然的花花草草跟各種動物
還是有各種顏色
因此他也強制性的把這些東西染成粉紅色

終於他眼前所見之物都是粉紅色了
結果抬頭一看
天空竟然不是粉紅色的!

到底要怎樣把天空變成粉紅色?
他找來他的老師
希望老師可以幫他解決這個問題

後來老師想了幾天
幫粉紅大王帶了一副粉紅色鏡片的眼鏡
全世界就都變成粉紅色了



提問的框架

粉紅大王波西的故事雖然荒謬
但也說明了框架對思考的限制
比方說同樣問題不同問法:
我們必須要"允許"反民主的演說嗎?
我們必須要"禁止"反民主的演說嗎?
都是在問可不可以演說
但是提問是正面的允許跟負面禁止
就會引導我們從不同地面向思考而產生不同的答案

還有一個夫妻離婚時的案例
小孩應該讓誰撫養?
小孩不應該讓誰撫養?

當我們探討應該讓誰撫養時
我們思考的方式是父母哪一方具備比較好的撫養條件
這是正向條列

但是當問題是不應該讓誰撫養時
我們想的問題是父母哪一方有沒有什麼重大惡習
會造成小孩無法正常的成長
不同的提問引導的不同思考模式
很有可能就導致了不同結果

並沒有哪個思考模式一定是對的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種框架效應
我們就應該要正面跟負面的提問都應該要列入決策參考
而這種正面跟負面都要列入考慮的思考模式
就跟辯論是一模一樣的
在我個人學習辯論的整個過程中
這件事是非常有趣的
我們練習從更多面向思考一件事情
試著要讓自己能夠更理性的思考
結果學著學著竟然發現不能理性思考的原因是因為人性
是因為心理思考框架的限制
理性跟感性果然不能一刀直接切開
而是要充分理解人性的盲點
然後試著避開盲區

框架效應筆記

框架是一個提問,問題順序或方式會影響思考框架
你最近有多幸福VS你上個月約會幾次
先問幸福不幸福人們會去思考幸福這件事
但如果先問約會再問幸不幸福
人們會去思考約會跟幸福的連結
但是幸福其實不僅僅是約會
可能上一堂課,做個運動,看本書
都可以帶來幸福

改變前提就改變框架
框架是一種順序
先給你一百萬再拿走五十萬
跟先拿走你五十萬,然後給你一百萬
儘管最終都是拿到淨值五十萬
但是不同的順序對人來說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會因為前後文影響我們對文字的理解與認知
前後文都是英文或前後文都是數字
會影響我們判斷是B還是13?

高層次框架 WHY
低層次框架 WHAT

器官捐贈
預設要捐VS預設不要捐
預設要捐人會認為捐是正常的
預設不捐人會認為不捐才是正常
人們不會去改變預設的資訊
推出你的影響力這本書也有提到這個案例
若政府經過研究確認這種方案對大部分人較為有利
可以更改預設的規則
設定為所有人都應該器官捐贈

獲利框架
損失框架VS損失規避
人性會傾向規避損失
過度放大損失對自己的影響
但這其實是一種思考盲點

另外一種思考盲點是
我們預設一定要改變
那麼要改成A或B呢
其實不改變也是一種選項
但我們往往會忽視這種選項
所以作者建議我們要把目前的狀態定義成全新的中立選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