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清楚的規則與模糊的潛規則

暑假期間小猴子跟阿肥兩兄弟有更多時間可以互動(吵架)
白天在地墊上玩玩具時
要分配好一人擁有兩片地墊
人跟玩具都不能超線
一開始各自玩各自的狀況很好
一個堆積木一個玩戰鬥陀螺
但不到五分鐘
小猴子:你的戰鬥陀螺佔到我的墊子
阿肥:你的樂高積木跑到我這邊啦
開始互相推擠丟對方的玩具
互不相讓然後一起被爸爸痛罵一頓再一起去罰站

罰站完之後回到位置上
兩個人會稍微安分一下子
但很快又會開始偷偷地移動自己的玩具
想要佔領對方的地盤
總覺得對方沒發現自己就佔了便宜
超級爽~~
當然對手都不是省油的燈
總是會發現然後開始大叫推擠
然後再一起手牽手去罰站
無限循環~~


到了晚上
也是大同小異的情境
兩兄弟目前還共用房間
床鋪也是並列
但是既然有各自的床
卻又有一部份連接在一起
當然跟地墊一樣可以吵
小猴子:這邊是我的床!你的枕頭超線了
阿肥:這邊是我的床!你的腳超線了
互不相讓然後一起被爸爸痛罵一頓再一起去罰站

看著這種情景每天上演
讓我回想起我跟我妹小時候也是這樣
我們以前的書桌是並排在一起
對方的書跟筆都不能越界~~
這種事情一定要嚴格執行
不能讓對方佔了便宜

當然隨著年紀的增長
慢慢也懂得把界線踩死自己會很痛苦
畢竟東西只會越來越多
只能使用自己的空間真的很不舒服
就開始會試著去協調
你先讓我放本書
我可以讓你鉛筆超線
線雖然還是在那邊
但大家在不影響對方的情況下
可以協調一下
但畢竟我是哥哥
還是得佔點便宜


小時候爭的是物理上的界線要很清楚
開始進入職場跟社會後才發現
職場上的責任與權利的界線很模糊

以我過去當PM時的其中一項工作來看
找廠商報價做新產品要找3家還是5?10家?
有些公司為了方便管理
可能會制式規定至少3
萬一找3家之後結果不好呢?
按照規定做完直接下決定?
雖然結果不好但我符合規定公司不能指責我吧?
真的是這樣嗎?
還是說應該要花更多時間找廠商
但會影響到我處理其他事情
而且有可能多找廠商結果還是一樣……
不管有沒有遵守規則有沒有越線
可能最終都要面臨結果不好
到底要如何抉擇?

最近倒是聽到一種選擇方式:安靜離職
安靜離職指的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多也不少
當然這詞也強調了工作與職場上的平衡
比起升遷他們更著重在工作以外的人生
一個詞代表了兩個意義滿好的~~
我是很同意要著重工作以外的人生這件事
工作就是為了生活
因為工作影響生活就本末倒置

對於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不多也不少的說法
我是充滿疑惑的……
要怎樣才能長期做到這件事?
用安靜離職的方法就是按照規定找3家廠商就好
但從上面找廠商報價的案例應該就能知道
工作雖然會有基本規定
但實際執行上一定很彈性很模糊
有些事情公司會規定
有些是主管裁量
有些則是長期下來的潛規則
那麼所謂的最低需求要符合以上三者的哪一個?

最低需求的那條線有這麼明確?
還是說我有能力見機行事彈性調整?

所以當我看到安靜離職這個詞當下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
我很同意工作跟生活平衡
第二件事則是如果我有能力可以看懂什麼叫做最低需求
而且也不會被資遣
那具備這樣的能力的人其實超級厲害
能充分理解規則與潛規則
又能把事情做好不會被老闆噹
肯定是超級優秀人才~~

除了安靜離職這種完成責任線上的最低需求的一種決策方式
在職場上責任跟權力這麼模糊的一條線上還有其他方法嗎
在責任跟權力的線上我們要如何爭與讓?

大部分公司針對權力義務都會有所規範
也會透過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這類指標衡量工作績效
這些規則本身就是一種篩選機制以及傳達價值觀的方法
透過這種方式來把模糊的線盡量劃清楚
業務的KPI是希望業務盡量開發新客戶呢?
還是希望業務盡量跟舊客戶維持好關係讓舊客戶盡量下單?
客人是有下單就算業績呢
還是要收到錢才算?
公司都可以透過KPI去強化某些行為

當然社團經營也類似公司
我們希望透過機制獎勵什麼行為?
舉例來說
人人憧憬的社長盃冠軍
希望傳達什麼價值觀?
如果是定題比賽
比的是賽前準備,有無破題,金句,前後呼應,有無道具

越認真準備可以有越多細節呈現
如果是即席演講
比的是過去累積的經驗在當場呈現
過去下越多苦工越有機會出線

但抽題靠運氣,題目難易程度不同,賽果很難說
同時
兩種不同的比賽
對評審的考驗也不相同
同樣的題目下去評比優劣
還是不同的題目要比出勝負
對評審來說是不同的功課……


定題鼓勵的是事前用心準備
即席看重的是過去努力的累積還有一些運氣
不同的比賽機制傳遞不同的價值觀
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重點在於設定KPI的時候要想清楚目的是什麼
我們要用這條線篩選出什麼樣的人?

透過規則可以篩選行為改變行為
那麼潛規則呢
有一次看到一本書談職場潛規則
他說為什麼長官要我們喝酒應酬呢
因為可以透過喝酒這個行為測試你的服從度
當然我是不鼓勵喝酒的
但這樣的解釋似乎也有點道理
我怎麼知道規則沒寫的事情你會不會遵守?
工作上模糊的地方太多了
萬一你陽奉陰違怎麼辦?
假如我知道下屬很討厭喝酒

但是主管叫你喝你就喝
那麼好像就是有點服從度
如果不喝那我至少也透過這個行為對你有一些初步認識
大家可能會減少一些溝通成本


喝酒應酬這樣的潛規則及解讀比較負面
但職場上很多其他的潛規則
後面代表的意義其實也很容易猜想
比方請假提早說
病假當然無法提早講
但請假去做其他事情
理論上都能提早知道讓公司提早安排
彼此尊重

能不能帶早餐進公司吃?
有一些公司會規定不能
因為進公司就是要工作了
帶早餐進去吃當然影響工作
肚子餓也影響工作......
有一些公司也就不明確規定了
何況要偷懶也未必只能靠吃早餐
也可以一直去上廁所阿XD
但留著這樣模糊的空間
一方面方便大家彈性做事
一方面也可以透過這些面對潛規則的態度去互相了解


當然只要有規則跟潛規則
我們都可以遵守或打破
就像我們家兩個孩子一樣
一開始是寸步不讓
但是我想再過幾年他們應該也會懂得要協調吧
人與人透過合作總是能得到比原本更大的利益
界線與規則在那邊
可以爭也可以讓
安靜離職只達成成工作最低需求是一種選擇
但如果想要能夠往上爬帶團隊
也可以思考看看在上位的人都是怎樣看責任跟權力這條界線?
以我觀察到的大多數爬得越高的人
他們爭的是我有責任負責更多的事情
關於權力及光芒則是盡量讓出來
前面看起來吃虧
最後反而是佔便宜

如果他們的目標是安靜離職那OK
但如果他們想要往上爬
也希望他們慢慢會懂得這些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