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 星期五

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

前兩天查理蒙格過世了
所以這兩天又很多人在討論他的書
也讓我又再次複習這本經典中的經典
書中值得一再回味的金句很多
其中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某次讀書會的主題是分享有關人生目標的書
準備的過程中思考了自己的過去現在跟未來
這輩子到目前為止被評價的幾個關鍵字
當中有一個是聰明

聰明從文字上解釋是耳聰目明觀察力好 
但我想大部分人定義的聰明是指邏輯推理好反應快記憶力佳
小時候確實學東西記東西很快
學業成績也還算不錯
常常可以聽到這個稱讚
當時也常常自以為聰明
後來上了高中才知道
我天賦還算不錯
但距離頂尖差得很遠
人果然都是要經過痛苦才會成長...

在這個痛苦成長的過程中
找了很多學習有關的書
怎樣增加學習動機啦
怎樣有效率的學習啦
後來慢慢地整理歸納
原來我只是剛好用了一些有效學習的方法
比方說課前預習啦
複習的次數很多次啦
或是吃飽睡好這種看似跟學習沒相關
但是卻對提升效率非常有幫助的生活習慣
都會對記憶力有很大幫助

事後來看
與其說聰明不如說用對學習方法
尤其是我們成長的那個時代
大部分的考試都跟記憶力有直接關聯
好的學習方法就加強了這種效果
那個年代對於這方面的研究可能還沒有這麼發達吧
我們就只能針對這樣的記憶能力考試能力稱之為聰明

但是隨著時代進步
這樣的記憶優勢遇到網路跟手機
聰明這件事也未必像以往那麼有用
大腦再會記東西
也比不上電腦跟網路
那麼聰明到底能幹什麼?

我覺得不可否認的
聰明除了在記憶上有優勢
反應跟觸類旁通
引用案例套用的能力上
也會很有優勢

但是同樣的
當過度鑽研案例跟規則
想運用聰明反應去鑽漏洞
對我來說那就不是一種聰明
而是一種小聰明甚至是賊聰明了

比方說當我規定我兒子只要乖乖吃飯就能累積一個圈圈
五個圈圈可以換一次吃餅乾的機會
他就會自動去推論
早餐一個午餐一個晚上一個
集滿五個之後吃餅乾也會跟我說
乖乖吃餅乾也能算一個圈圈
但問題是吃餅乾本身就是獎賞
給你獎賞之外還要給你一個圈圈......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小孩鑽漏洞的能力

但這樣鑽漏洞的情況並不罕見
我們的生活圈跟工作圈也會有類似的狀況
比方說社團在競選職務的時候
因為對該職務有相關規範
有些人就會想辦法符合規範
另外則是有些人想盡辦法鑽規範漏洞
譬如規定要競選某職務要加入3期
那麼要滿3期才可以還是未滿3期也可以?
有的人的解讀是沒規範代表可以
有的人的解讀是沒規範代表不可以
總之
一個規範各自解讀.....
甚至誇張的還有我要選的時候可以放寬解釋
別人要選的時候則是要從嚴......
聰明嗎
或許吧
但大家都在看
只是不講~~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
我對找漏洞的想法也產生很大轉變
年輕的時候認為規則沒規定就是可以
對於自己找到規則漏洞可能會沾沾自喜

但是慢慢的經歷的事情多了
看的書多了
就會試著去思考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則
當我看到規則漏洞
我做的事情是鑽漏洞還是補漏洞?

我發現當我開始這樣思考之後
聰明可以延伸出好多個名詞
真聰明
假聰明
小聰明
賊聰明
聰明提煉出智慧

有時候判斷一件事情
真的不需要太複雜
從影響多少人的角度切入
從時間的角度切入
影響是短期中期還是長期?
從一個團體的核心理念切入
跟團體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是否相符?
當無法下決策時
試著從這幾個角度問問自己
事情就會變得很簡單

那麼要做這些決策跟聰明有什麼關係嗎
聰明當然會有所幫助
但我想真正的核心還是在於懂不懂得問自己
決策跟規則的目的到底為了什麼?

所以我幾乎不會跟我的小孩說你們很聰明
甚至到學校跟老師會談的時候
老師跟我說小孩很聰明反應很快
我跟老師說請不要告訴他他很聰明~~
我希望他們可以做更深層的思考

可是就算已經知道要從聰明提煉出智慧
要全面性的思考過去現在未來,個人與團體
但是同樣的錯誤還是會發生
因為人性不會改變

所以我在猜想查理蒙格為什麼說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因為唯有透過閱讀才能隨時提醒自己
人性之脆弱及天生的思考路徑就是存在盲點
我們必須足夠聰明到知道大腦的缺陷
然後透過閱讀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從聰明提煉出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