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之死讀書心得
網路時代資訊來得容易
我們處在人類歷史上最大量知識唾手可得的時代
似乎一切都可以問google大神
那為什麼本書的作者湯姆尼克斯(Tom Nichols))會說專業已死?
因為這是知識爆炸的時代
但若知識不能入口即化不能寓教於樂
大多數的人也就懶得下苦功學習
反正有需要的時候google即可
也因此這個時代雖然受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
但受教育並沒有讓人變得謙虛
大多數人變成半瓶水,一知半解然後質疑專家
所以作者認為專業已死
專業之死這本書從以下幾個面向探討為什麼專業會受到質疑
- 人性本來就會質疑專家
- 心理學上的確認偏誤
- 大學教育變成學店教育,強調招生而非訓練學生批判思考
- 網路上的資訊爆炸及各種假消息
- 媒體推波助瀾,記者沒有專業
- 專家本來就會犯錯
我個人是試著這樣理解這本書
因為大環境資訊爆炸,這種處境之下本來就難以篩選判斷資料
而人在蒐集資料時本身就會受到確認偏誤的影響
加上大學教育學店化,
大學老師要招生,要被學生評鑑
學校變的商業化,要提供學生服務而非教育
無法教育出具有批判性思考的學生
然後媒體各種推波助燃
種種因素疊加起來
一般人當然會不相信專家
何況專家也不是神,不可能永遠不犯錯
而這些專家所犯的錯誤
有些可能是因為該領域發展不夠成熟導致預測錯誤
這類的錯誤其實是相對合理且可以被接受的
但有些可能是道德瑕疵,因為個人利益故意做違反專業的事情
甚至還有跨領域評論其他非本身專業的專家
在這種狀況下的錯誤就不合理了
一般人自然難以相信專家的判斷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作者認為一般大眾還是必須帶著懷疑與謙遜去接觸專家的建議
並且努力學習批判性思考能力
我們要放下私人感情
不帶個人成見地以邏輯檢視新資訊在類似主張中的高低或好壞
專家也應該要瞭解到這個時代人人都會對專家提出質疑
或許一般人無法理解專家提出的判斷是否正確
但是專家要能接受同儕審查
並且長期累積自己的經驗
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專家判斷
專家的工作是協助政府做判斷
幫助一般民眾了解困難的議題
並且不要對不熟悉非專業的主題輕易提出意見
但我個人認為這個想法有點太理想
以台灣最近才結束的各種公投議題為例
不管是電視上的政論節目
臉書上或各種網路社團
還是可以看到各種想法與意見
這當中很多的意見都是沒有客觀數據做為依據的
比方說支持某論點只是因為某意見領袖表態,某政黨表態
但是這些人都跟判斷該議題的專業毫無任何關係?
其實換個角度想
人本來就很容易受影響
不然我們也不會因為某些明星的推薦
就去消費某些產品......
如果大家都非常理性
那麼廣告也就沒什麼用處了......
雖然我不認為這本書提出的專業之死相關問題能夠被解決
畢竟大環境就是這樣
資訊爆炸,假訊息,媒體素質低落
FB跟IG這些社群軟體只會推送使用者有興趣的資訊
這些都不是個人能夠處理的事情
但是一般人至少要能知道我們是面對這樣的情況
要避免自己的確認偏誤
要訓練自己批判性思考,以客觀數據為判斷依據(就是講辯論)
當然某種程度上也應該相信專家
尤其是已經被同儕檢驗過的專家!
在這樣的狀況下
或許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真相
有機會思考的更為深刻
也做更精準的判斷
讓自己能夠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