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最高學以致用法OUTPUT-讀書心得與筆記

最高學以致用法讀書心得

這本書的作者樺澤紫苑分享如何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方法
作者認為輸出是學習最有效的方式
書中用5大類80個方法引導讀者學習輸出
這5大類分別是
  • RULES:輸出的基本法則
  • TALK:以科學為根據基礎的表達術
  • WRITE:激發極限能力的書寫方法
  • DO:成效過他人的行動力
  • TRAINING:提升輸出力的7大訓練
最高學以致用法


這五大分類換個說法就是
作者介紹了一些學習的基本概念,講解為何輸出會讓學習最有效率
然後介紹了書寫,溝通,行動這三種輸出方式的小撇步
最終再分享寫日記或部落格,或是教人等等訓練的方式
讓我們知道如何具體的去執行


之前看了很多學習類的書
甚至是一些教寫作的書,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當中都有分享很多學習的方式
也講解的很深入

最高學以致用法這本書跟前面的書不太一樣
前面的書都是給研究案例,很深入的解釋
最高學以致用法這本書講究實用性
希望能讓讀者直接套用書中的方法
用很小的篇幅直接說明怎樣做

一本書如果寫到80種具體做法
當然很難寫到很深入
但是這樣寫的好處也很清楚
每個方法就是兩三頁
所以隨時可讀隨時可複習
也隨時拿起來檢視應用
這樣的策略也沒什麼不好
總之就是挑選適合自己讀的書吧

對我個人來說這本書比較像大雜燴
把以前讀過有關如何學習的書的重點整理成一本
而這一本書隨時可以拿起來翻一翻複習一下
這次印象比較深的有幾點
  • 學習:運用=3:7,這樣的學習效率最好,所以作者要我們一定要輸出
  • 學習之前要對自己提問,自己想學到什麼,事前提問就可提高學習效率
  • 和有深度關係的15個人建立緊密關係,超過15人就太多了,沒辦法有這麼多時間經營這麼多人際關係
  • 手寫效果勝過打字
  • 激發靈感的四個階段,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
  • 閱讀後一定要寫讀書心得,可以用before+after(發現+to do)的方式寫,讀書以前如何,讀書以後如何?做什麼改變?
  • 部落格的100-300-1000法則,寫100篇是基本,300篇算小有成就,至少要每天一篇文章,寫三年,有一千篇才會被認定為優質部落格
要把這本書80種方法都寫出來我覺得有點太多了
每個人對於這些東西的感受都不一樣
這本書易讀易懂,難的點在於執行
作者也真的很強
連續十幾年每天寫文章
身體力行的作者寫的東西還是最有說服力了
書中的方法很好
但是要能自己長期執行真的需要很強的動機
我自己寫讀書心得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長期執行真的不容易...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如何準備辯論賽的反駁質詢與結辯

這篇想分享如何準備反駁質詢與結辯
  • 如何反駁
  • 質詢的方式
  • 結辯

如何反駁

辯論當中會有很大比例在討論因果關係
也就是需根解損當中的根屬性
辯論的架構通常會是這樣
論點:執行A之後就能夠達成B
論證:提供執行成功的案例及數據佐證
結論:所以應該執行A來得到B(A=B)
通常在政策性辯題裡面
A就是正方的執行方案
B是得到的好處

以生活中常見的案例來說
應不應該換工作
應該,因為換工作可以加薪
然後提供換工作加薪的數據佐證
換工作是A
加薪是B
A導致B
談的是因果關係,也就是根屬性

那麼應該要怎樣反駁對方呢
一般最常見的有三種方式
  • B不重要
  • A未必B
  • 沒有A也有B

B不重要

以換工作這個案例來說
B不重要就是從加薪不重要的角度為出發點做反駁
加薪不重要
因為要不要換工作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比方說找工作時最常考慮的三個要素
錢多事少離家近
目前的工作雖然錢沒有很多
但是事少離家近
換一個錢多事多離家遠未必划算
甚至可能對於生涯規劃沒幫助,學不到東西,沒有成就感等等
B不重要,或者是沒有想像中重要
可以考量的因素還很多

A未必B

換工作未必加薪
有沒有可能表面上看起來加薪
但其實是因為工時增加
搞不好換算成時薪變成是減薪?

沒有A也有B

不用換工作也可以加薪
比方說直接跟主管談條件
達成什麼樣的工作成就或業績就幫忙加薪
或者經營副業什麼的
那麼沒有換工作(A),也有加薪(B)
這種作法通常也叫做替代方案

作為反方三種反駁方式都可以試著思考看看
但一般來說正方的論點應該都是經過整理思考過
留下來比較有說服力的論點
要單單用B不重要就反駁掉
我覺得這種狀況真的不常見
我們可以在辯論賽前用這三種反駁方式先想想如何反駁
接著可以再更進一步思考以下兩點
  • 同意A=B,但是A不可行,或是執行A除了會產生B,還會產生其他重大損失
  • 提出一個替代方案,花費更少的成本,達到更高的效果
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
有時候某些反駁的方式會有點可笑
比方說強調加薪不重要確實是有點搞笑
這時候就可以換個反駁的方式
總之不是一定要三種都用上
但是如果某個論點三種反駁都可以講得很順
那就代表這是個很差的論點......

而第二階段提出的替代方案
其概念跟談判上常常講到的替代方案
概念是一致的
想要達成某的目標
未必只有一種方法
當我能夠想到越多的方法手段
我在談判時就會越有自信越有底氣
很多時候談判跟辯論的概念都是相通的

更進階的思考
當反方用這些方式反駁質詢正方
正方要怎麼做呢
正方要再次強調
B很重要,只有A可以導致B,其他事情不會導致B

質詢的方式

我記得剛開始學辯論的時候
有一次某位講師教我們
設計質詢題目要都用封閉式提問
只讓對方回答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
然後引導對方矛盾
說起來很容易
但實際看過跟打過幾次比賽後
發現這根本無法執行
一方面對方也不是任你擺佈
大家都問封閉性問題
難道我就傻傻回答嗎
一方面是規則上對方是可以要求回答更多更詳細

後來比較有經驗了
才知道要看狀況設計質詢題目
要有封閉性問題
也要有開放性問題
不要只想著讓對方回答是不是
有時要設計讓對方回答多一點
多說一點我希望對方說出的數據或推測
更進一步說
人原本就很容易犯錯
在台上緊張就很有可能多說多錯......
而且既然是團隊比賽
三個人的認知如果沒有同步
同一個問題三個人的回答不一樣
這個在賽場上也是常常看到的......

另外設計題目必須要以樹狀圖的方式安排
也就是說提問後要假設對方有可能怎樣回答
而根據對方的不同回答
我們又能順著繼續往下問

我記得某次比賽透過這樣的方式就得到很好的效果
那次的題目是核能電廠是否應該運轉
我是抽到要運轉的那方
我記得那時的流程是這樣
我:您方反對核電廠運轉是因為安全問題?
對方:除了安全,還有其他問題
我:根據您方的申論及論點,最主要都是提到安全問題,是嗎?
對方:是的
我:那如果我方能證明安全,您方就能接受核電廠運轉嗎?
對方:不能接受
我:所以不管安全或不安全,您方其實都反對核電廠運轉
對方:是的

當時質詢到這邊
雙方辯士跟裁判都笑了
不管反對的理由是否成立
總之我是反對了
理由是假的虛的

其實這邊對手正確的回答方式應該是
對,如果能證明安全我們就會同意
那麼接下來雙方就可以針對安全的定義來做討論
怎樣叫做安全?
核廢料或核災發生到什麼程度是可以接受?
什麼程度不能接受?

同時雙方也應該用同樣的標準檢視其他替代方案
替代核能的發電方式,比方說火力的煤炭或天然氣
是否有其他不安全的狀況?
比方說每年挖煤炭其實死了很多人
還有煤炭造成的空氣汙染等等
這些方案相比下來,誰比較安全?
用同樣標準通盤考量
用這樣的方式才有機會做更深入的討論

樹狀質詢題

設計質詢題前要先設想對方可能怎樣回答
對方回答是,要怎樣問
對方回答否,要怎樣問
對方回答不一定,要怎樣問
往下想越多層
越有機會問出雙方的共識與差異
而結辯就是要做好這些分析

如何結辯

一場比賽經過申論,質詢,答辯之後
最終雙方都要派出一名結辯
那麼結辯要做什麼

結辯主要要做三件事
  • 整理雙方的共識
  • 整理雙方差異
  • 雙方方案的優劣損益比較

雙方的共識

前陣子聽到有人說他覺得辯論是一種不好的溝通方式
因為都在爭論誰對誰錯
當時我心想:你真的接觸過辯論?
誰跟你說是這樣的?(語氣和緩,沒有要酸的意思,而且也只是心中碎念XD)
因為常常聽到有人誤解,所以我也沒有提出異議,聽聽就算了
誰說學辯論就會爭個你死我活?
辯論真的是很容易受到誤解的一門學問......

就以經典的電車難題來說
電車到底要直接撞上一群人或是轉彎撞上一個人
這種二選一難道就一定只有衝突跟爭論嗎
其實這個題目會這麼難以抉擇
就是建立在雙方都認為人命很重要
在人命重要的這個共識跟前提之下
選擇才會變得困難
如果人命不重要,隨便選就好啦,就不用糾結了...

核能電廠運轉也是類似的狀況
反對運轉是因為安全
那麼如果確定不安全,要運轉的那方難道會同意運轉嗎?
怎麼想也不合理
那麼爭議在哪裡?
你認同的安全跟我認同的安全
標準有可能不一樣
你的安全是完全不可以發生任何危險,機率為零才可以
我的安全是萬分之一的機率我能接受
那麼我們的共識是安全
差異在於對安全的標準不一樣

辯論當中其實有很大一部份在分析正反方的共識差異損益分析
尤其是在結辯時會針對這個部份加強
而透過這些比較
凝聚出來的共識反而會更有說服力
也讓大家更願意一同執行
這就是辯論非常有價值的一塊,

比方說會議上不同意見的兩方
如何透過討論找到雙方的共識
分析彼此差異,最終決策出雙方大致能接受的方案
這就是辯論方法的實際應用
當然妥協出來的方案未必是最好的
但至少是大家討論過比較能接受的

我記得在異見的力量這本書當中有說
要提高決策品質其實只要做到這件事就會有很大成效
就是要有不同的意見可以被表達出來
異見有沒有被採納並不重要
但是有異見就能讓人重新再次思考
提出的方案還有沒有可能更好?
說來簡單,但做起來真的不容易~~
但透過辯論的方式
確實有可能達到共識並且讓提案更好
誰說辯論只有爭論?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名畫的構造-讀書心得與筆記

名畫的構造讀書心得

在讀完山口周的美意識這本書之後
就有特別注意有機會要讀一些如何觀賞畫作的書

美意識這本書中有提到
當大家都用邏輯判斷事情
用同樣的架構推理事情
這樣會產生兩個問題
第一個是大家都在等資料才能下判斷
第二個是大家判斷的結果都一樣
畢竟所謂的邏輯推理
就是靠資訊輸入後透過有系統有邏輯的推理然後得到結論
既然資料都一樣,邏輯判斷的能力也差不多
得到的結論自然也會一樣
這樣要如何才能勝出?

所以在美意識這本書當中
作者山口周提出了一個看法
他認為這種標準化的推理答案是沒有競爭力的
大家都在等資料進來才下判斷
那麼有沒有其他方式呢
書中提到的方法就是培養美感
美意識當中也有提到幾點具體方法
  • 這幅畫畫上什麼?
  • 畫中正在發生什麼事?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事?
  • 這幅畫現在帶給你什麼樣的情緒或感覺?
要練習純粹的觀看而不要辨識認知
高度的識別能力反而會讓我們失去直覺性的觀看能力
所以要區分識別模式與直覺性的觀看能力

但如果僅僅用這幾個方式來看畫
我自認為我還是看不懂
不過這次讀完名畫的構造之後
對於怎樣看畫有更清楚的方向
名畫的構造


這本名畫的構造在封面就有提到
可以從焦點,路徑,平衡,色彩到構圖
有系統有條理的去看一幅畫
這本書結合敏感度與邏輯訓練
教導初學者怎樣看一幅畫

書本一開始就有提供一個小案例
利用眼球追蹤的技術
觀察普通學生跟美術專家在看畫時有何差異?
普通學生只會把視線重點放在主角
但是美術專家會觀看整幅畫
會去觀察畫中的焦點,主角配角,如何構圖配色達到平衡

當然說著容易
但這本書的作者真的是用很容易理解的方式講解
除了文字的說明之外
也會適時的在畫作上面作線條的引導
還利用名畫直接讓讀者練習
讓讀者能理解內容

看完這本名畫的構造
回想前陣子還有看另外介紹如何賞畫的書:西洋美術鑑賞術
西洋美術鑑賞術這本書的介紹方向比較偏向畫家的時代背景
還有畫圖的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什麼原因讓畫家畫下這幅畫
這兩本書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教我們賞畫
對我來說算是很有趣的體驗
畢竟以往真的都沒接觸這個領域
書籍的世界果然是無限寬廣


2021年11月11日 星期四

價值談判:從獨贏雙贏到創造無限利益,4萬經理人瘋狂搶學-讀書心得與筆記

價值談判讀書心得 

談判的雙贏我想大家都聽多了
比較少聽到談判隨著時代改變
而有談判1.0,談判2.0,談判3.0的區別
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詮釋方式

對我來說讀完比較有收穫的幾點
  • 談判定義隨著時代演進
  • 談判的兩種類型
  • 各種議題一起討論以及最佳替代方案
  • 談判技巧與提醒
  • 目的型談判專家
價值談判:從獨贏雙贏到創造無限利益,4萬經理人瘋狂搶學


談判定義隨著時代演進

價值談判這本書定義了隨著時代演進大家對談判有不同的定義
作者解釋不同時代對談判的定義有所不同
  • 談判1.0:談判是盡可能得到令自己滿意結果的技術
  • 談判2.0:談判是將彼此經濟利益極大化的溝通過程,你和我都有好處,創造雙方都能滿意的結果
  • 談判3.0:使對方的行為,認知,情感有所改變,並且培養共同價值觀的溝通過程
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當中其實也提到了相同的概念
談判的對象是人
我們必須把人的情感,價值觀
還有談判雙方的關係都一併考量
我們以為自己可以非常理性看待談判桌上的籌碼
但實際上不管是自己或是對方
都會被情緒影響
必須要認清這點才有辦法提升談判能力

在還沒有具備很好的談判能力前
不太會談判的人就一定是弱勢嗎?
我覺得反而可以換個角度思考
當我們要跟很會談判的人談判時
我知道對方很會蒐集資料,很有邏輯,反應很快,很有自信
在這種狀況下
我自己是不是也會特別用心去準備?
想清楚自己什麼可以讓什麼不能讓
能認知到自己的弱點而在事前做好準備
其實就已經是非常好的談判者了

更進一步說
對方這麼強
為什麼還要跟我談?
從這個角度來看
每個談判都是必然發生
強勢的一方肯定有求於你
而且強勢的一方很難裝弱勢來扮豬吃老虎
通常強勢的一方也很有可能自信滿滿盛氣凌人
那麼從談判3.0情感的角度
有時候確實是比較難與對方建立關係
這算不算是一種很會談判的人的弱勢?
很會談判的人也要被抽機車稅.....


談判的兩種類型

  • 以利益為中心的談判
  • 以關係為中心的談判
以利益出發就很難兼顧關係
以關係出發有時候會難以得到最大利益
與對手的關係是一次性的或是必須要長期經營的
就會影響到我們是只從利益出發或是關係出發
如果客戶只是偶爾在菜市場買菜
那麼有沒有跟攤商跟客戶之間有沒有建立關係並不重要
如果是常客
那麼有沒有送蔥薑蒜
賣菜錢的零頭要不要收
就會直接影響到心情與關係
很多時候真的不是錢的問題
而是感情的問題

其實這邊也再次帶到談判3.0的概念
實際談判時你會發現
人們對談判理論一點也不感興趣
只要雙方情投意合
見面時感到愉快
自然而然就會願意提供對方更多
送個蔥薑蒜沒有什麼
但是客戶會開心會回購會買更多會介紹其他客人

各種議題一起討論以及最佳替代方案

關係建立之後
雙方可以合作的議題其實很多
未必只有一個議題
這個東西我佔一點便宜
那個東西我吃一點虧
雙方對談判案件的重視順序很有可能是不一樣的
在談判中傾聽並發現彼此優先順序
彼此協調以達到雙方的最大利益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要區分要求與需求
事實上人類只要到談判場合就會本能性的隱藏真心
此時最有助於探究對方真正需求的技術便是提問與傾聽
在這裡再次驗證了辯論對談判的幫助
畢竟辯論就是訓練蒐集資料,提問跟傾聽最好的方式

那麼如果達不到這樣的狀況怎麼辦
通常上談判桌之前一定要準備好最佳替代方案
非你不可的時候有可能在談判時就會自信不夠
或著是想拚搏梭哈
結果全盤皆輸
永遠準備好替代方案
心情會很穩定
這樣的情緒也能帶來自信
進而影響到談判的氣氛以及對方的判斷


談判技巧與提醒

這本書是分成24個章節
每個章節分享一個談判主題
有幾個主題我覺得滿值得紀錄的

標準會改變認知

談判中雙方會定義標準
比方說賣房子的售價應該是以
網路上的售價為主?還是政府實價登錄為主?
或是街訪鄰居提供的資料?房仲的資料?
雙方當然會提出對自己有利的標準
但是如果能以對方的標準談
對方提出的標準對方會下意識有壓力必須要遵守
那麼未必會對自己全然不利

不提供免費的讓步,漏斗式讓步

隱藏需求:對方真的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隱藏人物:有什麼人物會影響對方做決策


不要批評對方

區分清楚是討厭議題或是討厭人
要把議題與人分開
因為要跟對方建立關係

作為乙方可以努力什麼

韓國有甲方乙方的說法
簡單說甲方就是買方跟比較有談判籌碼的一方
那麼做為弱勢的乙方
能做什麼?
  • 知識:跟甲方相比,對於產品或議題更加熟悉
  • 關係:建立黃金橋樑,讓甲方隨時可以跟你談,把議題跟關係分開,就算議題談失敗,也保留對方回頭再議的機會
  • 壓迫:逼簽,在時限內給對方比較好的條件,讓對方點頭
綜合三點來看
甲方就算是談判優勢方
那麼為什麼要花時間跟乙方談
乙方就算不是最佳方案
但至少也有可能是替代方案
甲方才會花時間談
以這樣的思考角度想一下
乙方其實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目的型談判專家

專注在自己要得到的目標才是有能力的談判家
無能的談判家則會在意談判過程中產生的情感或自尊
因那些非本質性的議題而錯過自己真正談判的目的

看到這段我實在是滿有感的
自己在教談判課的過程中
常常強調談判是心理戰+資訊戰
蒐集雙方資訊什麼的都可以歸納到資訊戰當中
而這些東西大部分可以在事前掌握

但是如何掌握雙方的心理狀態
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在會議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不要被對方的黑臉白臉組合迷惑
常常是最難的一塊
專注目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有時候可以看到有些人雖然口條不好
卻能談到不錯的結果
就是因為專注在自己真正想要的

作者在這本書收尾時有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
希望跟談判高手談?還是希望跟弱的對手談
其實如果有把書看懂
應該會很清楚知道當然是要跟談判高手談
這樣雙方能夠更有默契更快速的達成共識
大家都知道談判的重點
還有談判中最重要的事情:信任
不要搞虛招做虛工
雙方都可以得到更大的好處
可惜這樣的狀況不常見
比較常見的是強的想欺負弱的
弱的不是笨的
就算被欺負也只有一次
那麼自然無法建立關係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對於談判這個詞有一些負面觀感
但是又希望自己是個會談判的人吧?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2021.11.7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認證評審心得,筆記及自我提醒

自從2013年台北市健言社舉辦第一屆的講師認證之後
目前已經進入第九屆
今年因為遇到疫情
講師認證的課程跟考試都往後延
好不容易疫情終於被控制
社團也在2021.11.7把這個認證完成

一個活動要能長期每年舉辦
除了人才的培育及經驗的傳承
中間要經過多少風風雨雨跟考驗
還有多少夥伴的支援
真的是只有辦過的人才知道
但是辦完之後的所學所得
團隊一起分享的酸甜苦辣
還有助人走上講師之路的喜悅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最棒的體驗

講師認證評審一直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
也是非常好的學習機會
除了能短時間接觸到非常多不同主題的課程
也能聽到其他評審不同角度的點評
能接收到更多不同的觀點總是一件很棒的事




今年我自己記錄下來的學習心得重點整理
  • 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的差異
  • 課程的設計流程,峰終理論與記憶模式
  • 演練回饋與調整課程難易度
  • 簡報與道具

實體課程與線上課程的差異

線上課程逐漸取代實體課程已進行了好幾年了
越來越多的講師都錄製了線上課程
第一流的講師的影片可能只要付三千塊就能無限次觀看
甚至免費的影片也所在多有
本來已經在發生的事情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轉變的速度變得更快
各種分享線上教學的技術書籍也都出現了
如果事先備課的功夫夠詳盡
學員學習的動機夠強烈
線上課還是能夠達到幾乎等同於實體課的效果
線上課演練也可以用紙卡或另外開視聽房間討論
希望能達到接近實體課演練的效果
我也相信真有老師能做到

但是我們畢竟是人
看著電腦容易分心
換個角度說
講師在實體課上可以直接觀察到學員的反應與回饋
可以直接調整授課方向
但是透過線上比較難觀察到的學習的情況
小小的螢幕很難感受到對方是否能真正理解
實體課就很現實
講解內容大部分的人如果都聽不懂的話
場面會很冷清哀戚......

也因此可以更進一步說
實體課程中人與人直接互動產生的情感與記憶點
以及講師現場觀察調整的能力還是很難被取代
而這也應該是未來講師應該要特別培養的能力
畢竟最厲害的講師都在賣線上課程了
過去一流講師的實體課程還會有時間安排不出來的問題
第一流的老師吃剩下的餅乾屑
本來還多多少少有機會讓其他講師分到
但如果都轉成線上課,等於時間是不會被限制的
是一種全新的競爭模式
競爭對手甚至不僅僅是全台而是全世界的優秀講師
想走講師這條路更得好好思考自身優勢在哪裡?


課程流程設計,峰終理論與記憶模式

一般最常見的運課流程:
  • 自我介紹,為什麼是我來教這堂課
  • 誘發學習動機,學習這個主題有何好處
  • 案例分析重點整理,關於主題有何成功案例失敗案例,拆解主要因素為何?
  • 演練及回饋,實際演練,套用方法,觀看成效並給予指導反饋
  • 總結,複習並加強此次授課想達成的目標
大部分的講師都是用類似的流程進行課程
這未必是最好的或是唯一的方法
但是這是很容易套用的方法

今年的認證講師在套用這個流程的過程中
在自我介紹,為什麼由我來講這堂課的部分都講得很好
比較可以再加強的部分是如何誘發學習動機
有沒有學習動機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
沒有動機就沒有效果

其實在健言社的體系裡
學員相對來說是比較主動在學習的
畢竟大家都是花下班時間來進修
上課時自然會積極主動,也有這樣的學習氛圍
也因為如此誘發動機這塊有時候會被忽略掉
但是如果轉換場景
學員是被逼著來上課或是對主題沒有興趣
一開場的誘發動機就很重要
一定要讓學員了解到學會這個主題有何好處

那麼這樣就夠了嗎?
我想還是不夠
既然學會這個主題這麼好
我已經誘發學員動機
為什麼學員還是沒辦法學會?
甚至常常覺得這個主題這麼難,我沒辦法克服
沒有信心也不願意試著了解克服困難
上課的時間就這麼浪費掉了
非常可惜!

其實學新東西一定會遇到困難
那麼這個難關是什麼?
老師能不能講解得很清楚
並且教會我們克服的方法讓我們得到老師說的好處?
如果能在一開始就說清楚有何好處?有何困難需要克服
克服困難的方式跟技巧又是什麼
讓學員不要那麼焦慮跟慌張
願意專心跟著課的流程走
我想好的開始至少是成功的一半以上

峰終理論與記憶模式

我們對於體驗的記憶主要取決與兩點
這段體驗當中的高峰還有最終的感覺
好與壞的比例或是好與壞的時間長短
都不會影響我們的記憶
換句話說
要留下好的課程體驗
要像戲劇一樣安排高潮
以及一個好的結尾
另外也可以按照記憶的模式去搭配
我們容易記住的狀況有四種
期初記憶,期末記憶,重複記憶,特殊記憶
把這些理性有邏輯有架構的的課程大綱
搭配感性的故事分享或案例演練與回饋
可以讓不同特質的學員都更容易進入狀況

演練回饋與調整難易度

一個班級不管是幾個人或是幾十個人
都會遇到相同問題
班上的學員程度不一樣
可能50分60分70分80分90分的都有
那麼老師要講到幾分才是洽當的?
要如何滿足大多數的人?
講太容易大家都沒有收穫
講太難大家又都聽不懂
這時候適當的演練或提問可以了解大家的程度
也能理解大家是否有把課程的重點聽進去
提問跟演練是講課時非常重要的工具
關於提問之前有分享一篇認證評審心得

簡報與道具

教課最重要的目標是學員學會這堂課所要分享的心態或是技巧
所有的課綱,簡報,道具,問答等等各方面的準備
通通都是為了達成目標所準備的工具
我覺得有這層認知之後
就會清楚知道如何運用各種工具
一定要有簡報嗎
如果對達成目標有幫助,那麼就使用
如果幫倒忙,當然不能用
什麼叫做幫倒忙
如果簡報資訊很雜亂反而影響學員吸收資料
或是對於簡報不夠熟悉,一直看簡報念資料等等
反而讓大家感覺講師不專業
那麼這樣的簡報就不能作為好的工具了

至於怎樣做出好的簡報?
今年看到一本一分鐘驚豔簡報術
真的是有驚豔到我
書中有很多詳盡而且能夠快速上手的方式讓我們調整簡報
很值得一看

總的來說
每次有機會擔任認證講師評審
都是很好的一次學習機會
能靜下心來再次思考怎樣才能夠稱為一位講師
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