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2019.8.24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認證評審心得,筆記及自我提醒

自從台北市健言社開始設計規劃講師評鑑課程之後
有很多次的機會擔任課程的講師以及認證評審
這個講師認證課程的要求很特殊
是要教準講師如何成為講師
認證評審則是要評判考生是否通過認證
可以給予講師認證證書

教課跟評審這兩件事都很燒腦
但燒腦是很值得的
可以一口氣認識一群優秀的講師
加上一口氣聽很多很棒的主題
每次都很享受這整個過程
今年擔任講師認證評審分享的重點如下:

  • 講師本質以及個人亮點與風格

講師最重要的工作是讓學員學會
備課過程中能夠內化精煉自己所學,對自己也有極大幫助
講師評鑑是講師生涯中的補給站
可短時間近距離觀察到各種不同授課主題及講師風格
還有各種不同觀點的講評回饋及建議
慢慢找出自己擅長的主題與風格
每個講師都是獨一無二的
找出自己課程中特別不一樣的亮點
下次會更好


  • 運用黃金圈理論

why 為什麼要做?動機是什麼?
how 怎麼做
what 做什麼

如何配合授課主題
用自己在該主題的成功故事
快速吸睛並誘發學員學習動機
再從動機引導到具體執行方案
最後透過演練讓學員覺察自己的程度
由講師給予演練回饋
讓學員感受到學習前後的差異
看書學跟老師教到底哪裡不同?



  • 提問是引導思考的重要工具

但設計題目之前要釐清提問的目的
提問至少有以下幾種目的
1.測試學員程度能力或喜好,可現場微調授課內容
2.改變上課氣氛,增加互動
3.確認學員是否真的理解了,可以繼續往下授課?
4.引導學員用不同思考觀點,換個時間 換個角色 換個地點,故事或答案會不會不一樣?

事前需要預想可能遇到的狀況,並準備好相對應的處置方式
1.學員回答出設想的答案
2.學員回答出非設想的答案
3.學員沒有反應沒有回答...
4.反應太熱烈如何控場?
學員回答之後如何繼續讓課程往下走?



  • 如何讓程度不一的學員都學到東西?

黃金圈理論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為什麼要學習?
有無可快速上手的解決方案?甚至是確認清單可照表操課?
方案有無區別"上策" "中策" "下策"?
幫助學員定位,了解自己的程度以及設定未來的學習目標?

針對該主題有一定熟悉度的學員
講師如何運用"專業關鍵字"或"專業知識"
透過這些"專業語言"可快速吸引"專業人士"注意?
但又不能過度專業讓一般學員聽不懂
分寸如何拿捏?
如何同時提供敲門磚上上策後建立說服力?



  • 產出特殊觀點的方法:

逆向思考
符合哪些條件就能把事情辦好
反過來說
犯了那些錯誤就肯定把事情搞砸

換個角色想
遇到某事件時
假如我是XXX
我會OOO
轉換角色後,思考角度也會大不相同

用不同的時間軸觀察結果
種下種子後
是馬上能看到結果?還是幾年後才有成果?
短多長空或短空長多
換個角度想
結果不一樣

試著用跨領域的學識解決問題
溝通能力不足
是單純的口語表達能力不足?
還是有其他可能性?
只想理性溝通而忘記了人在溝通時會受到情緒影響而聽不進?
或是口才很好但是講出來的東西乏善可成了無新意內容貧乏?

理解事物常常出錯
是單純邏輯不好?
還是大腦及心理上的認知偏誤也有問題?
所以常常一開始就帶著偏見找資料?
再用偏見得到的資料做推論
最後得到錯誤的結果
如何跨領域(心理+邏輯)解決問題?

再次自己提醒自己
有機會分享課程時
勿失本心莫忘初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