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當最佳辯士
近幾年有些辯論類型的網路節目很熱門
大家都很喜歡看辯士們在這個節目上交鋒
有很多爆點跟笑點
節目中相當多想法跟表達的方式會讓人感到很驚喜
也有很多辯論學員看過這類節目
甚至是因為這類節目而想接觸辯論
有些人會把節目當中的辯士跟導師當成偶像
想要跟他們一樣
我覺得能設立目標很棒
不過如果再更深一層的思考
可能會發現這不是短期能達成的目標
對任何節目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收視率
然後賣廣告
節目效果對收視率有最直接的影響
辯論流程的設計
每個辯士的表演慾
舞台效果個人特色
主持人跟評審還有導師各司其職
最終才有這樣的效果
再更進一步的解析
為了有這麼好的效果
一開始會從大量想上節目的辯士當中
篩選出適合節目效果的選手
能上節目的每一位辯士都是身經百戰
至少打過五年十年的辯論
拿過各種大大小小比賽的名次
而且不僅僅能辯
還要有趣有個性有觀眾緣
大部分的觀眾並不是辯手
不需要知道真正的辯論規則
但觀眾知道誰講話有趣
誰講起來有料會讓人想聽下去
誰的臨場反應會讓人拍案叫絕
辯論比賽跟辯論節目
評分的標準是不同的
討論的議題必須夠尖銳有爭議
能夠激起雙方的對立
這樣觀眾才會有參與感
更投入也更願意觀看
論點的產生當然也是花大量時間討論
可能是兩三個禮拜都在討論同一個議題
發散思考了幾十個論點之後
收斂成三個五個真的讓人發出啊哈的驚嘆!
接著好不容易錄影了
實際表現出來的效果可能不如預期
那麼可以重新錄影
或是透過剪接去蕪存菁
把效果調整成我們所看到的
反過來說
就算錄影時的效果符合預期
難道就不剪接嗎?
如果剪接且加上音效可以得到更好的節目效果
當然要想辦法做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一長串理性分析之後
要變成像節目上的最佳辯士
突然變得遙不可及?
不再有趣了......
我自己曾經參加過某個辯論類的節目
擔任幕後輔導辯士的角色
此外也有接觸過其他辯論老師
聽他們提過他們去其他節目輔導的過程
不管是我個人的經驗或是聽來的經驗
其實辯論節目整個流程都是大同小異
當然不同製作團隊之間嚴謹度一定有差
但我想概念上是一樣的
為了要得到最終的節目效果
都得有前面各種條件的不斷累積
單單是打過幾年辯論這個條件
就不是一般人隨便能達到了
一個從來沒有打過辯論且已經在職場工作的人
到底要怎樣才有辦法連續努力好幾年
拿到一些辯論名次?
然後變得跟節目上的辯士一樣?
說一定不能達成這項目標太過武斷
但以我自己在健言體系大約15年的經歷
前前後後看過學辯論的人有幾百個吧
出社會後能扎扎實實打過幾年比賽
能堅持下去的人
有是有,但真的不多
後設認知
想要成為節目上最佳辯手等級的辯士是可以
但與其設定這種很難在短期內達成的目標
不如在剛開始學習辯論時
設定一個相對合理的目標
過程中慢慢有收穫
然後再投入更多時間去接觸
應該會是一種更長效的策略
在很多學習如何學習的課程或書籍
都提到了後設認知的概念
我們怎麼知道自己真的知道了一件事?
我們只是熟悉這件事?
還是真正理解了?
能真的把這件事說得很清楚並且讓別人聽懂嗎?
就像愛因斯坦說的:
如果你不能簡單說明,代表你了解得不夠透徹
後設認知可以作為一種學習策略
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
要試著去掌握自己的認知歷程
在持續進步的過程中會有什麼認知產生改變?
知道自己現在已經學會什麼?
還有未來應該要學會什麼?
用地圖導航的概念會更容易理解
我要從A點走到B點
當中其實有三件事要釐清
- 出發點在哪裡?
- 目標到底在哪裡?
- 從出發點到目標要走幾步?順序是什麼?
首先要認知到自己的程度在哪裡
每個人的天賦跟過去的經驗都不同
儘管都是學習同一件事
但起跑點可能不一樣
每個人目標也不一樣
有的人追求快速到達80分就好
追求有效率的學習
有人追求完美想要得到100分
但怎樣去定義目標
怎樣的表現又對應到什麼程度跟分數?
有了學習地圖
會比較清楚知道要先學什麼
以及路程上可能會遇到什麼困難
還有可以隨時幫自己定位
看看自己學到哪裡了
當然新手上路一定不知道怎樣畫地圖
但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很容易就能找到網路資訊或書籍
要從社群媒體找到有經驗的人問相關問題也相對容易
先具備後設認知
做了初步研究之後再來學習會更有效果
我的辯論學習經驗及方法
我從接觸辯論之後大概經歷過這些歷程
上課,看比賽,比賽,教課
過程中也看了很多邏輯推理類的書
不同的時間點會學到不同的辯論思維
把目標設定為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考模式
會有助於我們有更強烈的動機往下學
辯論的基本課程通常會安排4-6堂課
每一堂課3小時
以這個時數來學基本的辯論概念其實很足夠了
困難的點在於隨時把課程中學到的架構拿來用
有機會多上上不同老師的課
甚至是跨領域學習
都會對自己學辯論有幫助
我自己在剛學辯論的那幾年累加起來
應該也是上過十幾二十個老師的課
雖然說內容可能大同小異
但也可以在過程中慢慢整理出自己的一套邏輯語言
每個老師有他自己喜歡的用字遣詞
還有他對辯論的理解
有人喜歡談架構
有人喜歡談辯論技巧
唯有都接觸過才會慢慢釐清楚自己適合什麼
看比賽又是另外一種學習
評審也有評審的喜好跟個人價值
評分的角度也都不一樣
有時候以為一面倒的比賽
也會有評審提出不同的觀點
看正反雙方在比賽場上交鋒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有的隊伍邏輯架構很清楚
有的則是前後矛盾
但有趣的問題是如果我知道我矛盾
我為什麼還要把矛盾的點講出來?
這正是我們思考上的盲點
所謂的旁觀者清
身在局中很容易產生確認偏誤
但是上場比賽可以透過對手跟評審去檢驗自己的論點
這是上課跟看比賽學不到的
我自己也是透過比賽
才知道我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樣冷靜
教課則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角度
如果沒辦法簡單說清楚
代表了解的不夠透徹......
怎樣把學了幾年的課程整理成幾小時
讓學員能夠容易理解
最重要的還要能運用
真的很花時間
但事後來看正因為有花那麼多心力準備
才會有這些收穫
從上課,看比賽,參加比賽,一直到教課
在辯論的不同階段可以學習到不同的內容
改變思維模式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我們除了設定好分階段的目標外
還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帶入一些練習
會對學辯論更有感覺
自我回饋及檢視
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當中有個提問
為什麼要讀書呢?
因為讀書可以讓自己變成有深度的人
深度的人跟淺薄的人有什麼差別?
他們即使是接觸到一樣的資訊
卻會有不同的認知!
一般來說
我們評論一個人的辦事能力主要是看他如何解決問題
比較差的人遇到問題會被難倒
強一點的人可以解決問題
那麼更強的人會做什麼事情呢?
他會防範於未然根本不讓問題發生
所以有時候真強者看起來很閒都沒在做事.....
導致於他的能力有可能被誤判
我們怎麼樣去正確解讀其他人的能力?
以及理解什麼結果對應到什麼程度?
這部分其實也跟後設認知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我自已的經驗來說
從不服來辯的鬥雞階段
到慢慢知道要傾聽尋找共識差異
一直到最後理解做事情可以想辦法用邏輯架構
但只要牽扯到人就必須考慮人性思考上的偏誤
要更全面的思考
用這些資訊大概能推斷出學習辯論時
各階段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以及還有什麼可以努力的目標
檢視點-傾聽取代說服
我覺得剛開始學辯論
可以幫自己訂一個看起來相對容易達成的目標
練習傾聽
假設沒有人是笨蛋
每個人的判斷都有其依據
想要溝通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應該不是說話
而是傾聽
我們要做的事情應該是要求自己
傾聽不同的聲音
聽聽其他人為什麼會下這樣的判斷
理由是什麼?
是因為資訊不對稱?
還是因為價值觀的選擇?
傾聽也是蒐集資料的一種重要方式
很多時候我們只想說話
卻沒有去聽對方的回饋
溝通是一種雙方交流
如果只有單方向的講
是沒辦法互相理解的
很多溝通類別的書都教我們要傾聽
但我想也唯有辯論可以做到強制傾聽吧
為了要比賽時能質詢對方
一定要聽對方的申論內容
而且還要幫對方分析歸納重點
不仔細聽做不到這件事
要說話很容易
但靜下心來聽很難
有一句話說
我們用兩年學說話
用一輩子學閉嘴
為什麼要閉嘴?
閉嘴才能傾聽不同的聲音
檢視點-提問而非質問
當我能開始試著傾聽且換位思考
那麼接下來為了滿足我更多的好奇心
我應該要練習提問
而不是質問
提問是為了得到答案滿足好奇心
質問只是想駁倒對方
在辯論比賽當中有質詢的時間
目的當然是要攻擊對手
但是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會跟我們有對話的人
家人朋友同事
或是公事上的合作夥伴
理論上都是長期合作的人
駁倒對方的用意是?
我們怎麼可能跟長期給我們挫折的人一起開心工作?
把情感因素列入考量之後
就能更清楚為什麼要提問而非質問
很多人都說學辯論當中
很困難的一個環節是學質詢學問問題
但其困難處也正是其最有價值的一部份
質詢可能很困難
但其實可以準備
而且有時候越簡單的問題
反而越難回答
越能接近事物的本質
有一次比賽的主題是核四廠是否應該商轉
我是正方,核四廠應該商轉
當時反方的論點之一
是他們認為核能不安全所以不能商轉
我記得我當時問了:
如果我方證明核能安全
您方還是反對核能嗎?
對方的回答:還是反對
我:也就是說不管核能安全或不安全,您都反對核能
對方:是
類似的概念還有一場討論廢除死刑的
我是正方,支持廢死
反方反對廢死的理由之一
是認為死刑有犯罪嚇阻力
可以嚇阻犯罪
那時我問了:假設死刑無嚇阻力,您還會反對廢除死刑嗎?
對方:還是反對
我:也就是說不管死刑有沒有嚇阻力,您都反對廢死嗎?
對方:是
我記得兩場比賽的笑果跟結果都大同小異
當辯論場上出現這樣的質詢題跟回答時
挺歡樂的
結果也很容易預期
難道我真的問出了什麼百年難得一見的題目
或是設計了什麼特別的陷阱?
沒有
我就問清楚支持或反對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想要釐清而已
生活中其實也是這樣
有時候我們會想不清楚真正要去做一件事情的理由
我們是先射箭再畫靶
先確定我反對廢死了
才來找理由說因為死刑會有嚇阻力
但很可能根本沒有去找資料來佐證
甚至當人家問我如果死刑沒有嚇阻力時
我是否反對?
我一樣反對阿
並不能說這樣不對
而是我們有沒有更嚴謹的思考模式
透過自己質詢自己的方式
問出影響決策真正的理由?
就像是查理蒙格說的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我們也可以試著反過來問
你贊成是因為XXX
如果XXX不能成立
你還贊成嗎?
如果你還贊成
表示XXX不是真正的理由
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改變決策的關鍵理由到底是什麼?
檢視點-共識取代差異
沒學辯論前會覺得學辯論是要學會把不同意見輾壓
但慢慢的會知道不同意見都有其價值
可以透過傾聽跟提問
得到更多不同的資訊跟價值交流
那麼長期來看辯論還能提供什麼?
如果把辯論視為一種思考的方法
思考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
那麼除了解決我自己的問題
還可以解決我們的問題
很多時候看似對立的命題
或看起來只能二選一的命題
其實是有所謂的替代方案跟妥協方案的
問題在於我們有花時間去溝通彼此的共識跟差異嗎
什麼事情是雙方可以讓步的
什麼又是不可讓步的
以最常見的辯論題目廢死來講
正反雙方難道都是無條件反對對方任何論點嗎?
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不可能會這樣
大家通常會對一些東西有共識
犯錯一定要逞處這是共識
但處置的方式要什麼程度,這是差異
希望法律能嚇阻犯罪這是共識
但刑法要到什麼樣的強度才有效果?
被害人家屬的心情需要平復,這是共識
但怎樣才能被定義成平復?
死刑?罰款?
當選項不只是二選一
而是有替代方案這種可能性時
雙方有沒有可能凝聚出一個方案
能盡量的滿足大家的需求?
讓雙方能一起合作解決問題?
檢視點-思考盲點
除了理性的邏輯思考之外
運用辯論架構時
能不能把人性當中非理性的部分也一並考慮進去?
人性當中的確認偏誤,因人廢言,錯誤歸因
倖存者偏誤,過度自信效應,月暈效應
因為社會認同而潛意識受到影響等等
太多無形之中會影響我們認知與判斷的偏見
我能在理性思考的時候避開這些邏輯陷阱嗎?
總之
透過後設認知的學習方式
把目標跟目前的能力定義清楚
自我反饋是否能真正傾聽,提問,找出共識差異
隨著學習經驗累積
會知道我們要做的更多是雙向溝通
而不是單方面的說服
辯論是一種學習跳脫思考框架的方法
必須要一直使用才能越來越熟練
很多時候需要的不是理性思考
而是確認清單
拿張空白A4紙
客觀的把辯論基本架構需根解損好好地寫下來
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非常多問題
不管學辯論學到什麼狀態
一定要記得這件事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