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辯論系列文(3)心態篇:為什麼學辯論及學辯論的好處

人類從狩獵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
到現在的電腦時代,AI時代
生活型態跟生活品質一直在改變跟進步
這過程中很多舊時代的工作會慢慢消失
有一些人會失業
但同時因為新科技的產生
也會有一些新工作

面對這種變動
大部分人都還是能勇於面對挑戰
所以大致上來說
新的一個世代還是會過得比舊的世代好
比起一代不如一代的說法
我更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用誇張一點的方式來形容這種情況
可以說現代大部分人
都過得比一兩百年前的帝王將相好!

不過要注意的是
過去一個時代的演進
從幾千年(狩獵到農耕)
幾百年(農業到工業)
到幾十年(工業到電腦)
雖然適應期越來越短
但是至少都還有一個世代的時間
讓人們可以慢慢適應變化

這幾年的電腦時代AI時代則是完全不同了
我們可以最直接觀察到的案例
就是公司經營的情況
還有個人職場生涯的變化

以公司來說
平均存活的時間變短了
以前一間大型企業
可能可以存在上百年
但現在公司要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
越來越不容易生存
就像曾經的手機龍頭Nokia
也在短短幾年間因為轉型失敗就退出了手機市場

對個人來說
戰後嬰兒潮的那個世代
很多人可能一輩子就做過兩三個工作
比方說我的父親一輩子就只做過一項工作
更早之前甚至很多職業都是世襲的!

但是在這個世代
個人換工作的頻率越來越高
工作內容不只要專業還要能跨領域
要面對這樣劇烈的變化
還有更多不同的挑戰
最重要的就是要持續學習

也因此可以觀察到各種學習課程大賣
不管是實體課線上課
大家都積極的學習新知
避免被淘汰

學習如何學習也變成一門顯學
有很多課程跟書籍都在探討怎樣才能有效率的學習
畢竟懂得如何學習的基本功
可以將這樣的能力跨領域應用

幾乎所有的課程或書籍
在開頭的部分一定會談到的主題必然是:動機
我為什麼要學習這項技能?
我為什麼要看這本書?
學了有何好處
不學有何壞處
有何相關成功跟失敗案例可供參考?
沒有動機幾乎可以等同於學習失敗
沒有動機不可能專心也不可能持續

學辯論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要學辯論?
我有何動機?
學辯論有何好處?
也是在學習辯論之前要先好好問清楚自己
在學辯論以及運用辯論邏輯思考的過程中
我發現辯論能帶來的好處至少有以下這些:

  • 學會辯論就是學會如何學習
  • 放下成見,強迫換位思考
  • 培養傾聽,提問的能力,有同理心,了解雙方的共識與差異
  • 蒐集,分析與使用資料的能力,避免錯誤歸因
  • 對與對或錯與錯之間的選擇
  • 非關邏輯的溝通
  • 參加比賽的收穫


學會辯論就是學會如何學習

辯論最常談為什麼要改變?
有何動機?
具體的執行方案是什麼?
執行後真的能帶來這些好處嗎?
執行步驟會是什麼?
損益分析是什麼?

這個底層邏輯跟學習如何學習是一樣的
學習的第一步談動機
學習這個主題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設定的目標是什麼?
我能不能用後設學習的方式設計學習菜單?
我可以用什麼方式有步驟的學?
短中長期的目標是什麼?
如何驗證真的學會了?
檢驗跟回饋的機制是什麼?
必須投入多少時間?
最終又會獲得什麼?

基本上不管學習任何新的知識或技能
都可以用相同邏輯和架構去思考如何學習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
之前設定要挑戰馬拉松時
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去設定目標還有找方法
並用了一年的時間讓自己成功初馬破四

過程中一再地問自己
有何動機要跑馬拉松?
為什麼要挑戰破四?
要達成目標具備什麼條件?
知道是體能,肌力,有氧能力,跑步技術之後
如何驗證現在的程度如何?
要進階到下一個階段要經過什麼努力?
需要多少時間等等
想辦法把數字量化後逐步達成

我自己在多接觸幾個不同主題之後
發現不管是各種運動,工作技能,口語表達
學習各種主題的底層邏輯都一樣
而學好辯論可以大大提升這種底層邏輯
還有跨領域學習能力
當然要好好學辯論



放下成見,強迫換位思考

很多人在剛開始辯論比賽時
看到題目後會想要選擇自己支持的那個立場
比方說支持死刑的就會想當打反廢死的持方
但比賽不能選擇立場
不管是抽到正方或反方
反正就是要上去比

這樣強迫變換立場的練習
可以讓我們換位思考
其他人不是笨蛋
為什麼他們的立場跟我不一樣?

除了對手的想法之外
也要考慮評審想要聽什麼?
一般的聽眾又想要聽什麼?
用更多不同的視角思考一個主題
最終可以訓練自己用更宏觀的角度看世界



培養傾聽,提問的能力,有同理心,了解雙方的共識與差異

具備換位思考能力後
可以試著理解對方為什麼選擇跟我不一樣
理由是什麼?
是因為他手上有跟我不同的資訊嗎?
還是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

我們雙方雖然意見不一樣
但我們有沒有一些共識?
差異又是什麼?
有沒有可能有一個替代方案是我們雙方都能夠接受的
能談合作談共好雙贏
而不是談競爭談到你死我活

想要達成以上的目標
唯有透過傾聽才能知道對方的想法
若有聽不清楚的不能理解的
則可以透過提問來釐清雙方的觀點

我們不一定要認同其他人的想法
但是至少可以傾聽並了解有其他可能性
從更多的選項中再挑選出更好的方案

辯論場上雙方的結辯
需要把一場比賽後
正反雙方的共識跟差異條列出來
作損益分析比較
雙方的方案肯定各自有一些優缺點

雖然比賽時要有輸贏
但人生的賽道上
大多時候不是零和遊戲
不是只能你死我活
在學辯論的過程中如果能學會這點
會對建立人際關係跟團隊合作很有幫助



蒐集,分析與使用資料的能力,避免錯誤歸因

用Google大神找資料不難
甚至現在還有ChatGPT可以做更多不同層面運用
資料大家都有
為什麼說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影響力不一樣?
同樣的資料怎樣整理出重點
怎樣的溝通流程才容易讓對方聽進去?

分析清楚那些因素真正會影響結果
避免錯誤歸因
為了方便理解世界
大腦容易將事物的因果關係簡化
我成功就是因為我努力
你失敗是因為你懶惰
但實際上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
牽扯到的因素非常多......

正確分析因果關係後
還要根據溝通對象的需求講出他想聽的內容
並給出具體的建議
怎樣安排表達流程讓資料容易吸收理解
都是需要設計安排

而辯論能訓練這件事
因為申論跟質詢的時間就是只有三分鐘五分鐘
怎樣快速講出三個重點
讓評審在一個多小時的比賽中留下記憶點
大部分人追求的說服力,談判力,影響力
其實基本上就是這種能力的轉換及展現
都可以透過辯論訓練得到這樣的能力



對與對或錯與錯之間的選擇

兩害相權取其輕是我們在決策時很常聽到的一句話
但是傷害到底有多嚴重?
又是傷害到誰?
針對兩害相權取其輕最經典的問題之一
可能就是電車難題了

這個題目假想的情境如下:
一輛失控的列車在鐵道上行駛
但是列車的前方有五個人被綁在鐵道上不能動彈
如果什麼都不做這五個人會被撞死

而你剛好站在鐵軌的操縱桿旁邊
你可以選擇調整操縱桿讓列車轉向
但是轉向後會撞死另外一條鐵軌上的一個人
那麼你的選擇是調整或不調整?

常常在辯論課程上作這個題目的演練
有人說5>1,所以應該轉向
有人說就算是1,也不應該轉向
因為他本來不會死
沒有人有權力去決定其他人的生死

通常在電車難題之後
我會問大家是否贊成死刑?
當然以現在的民調來看
大部分人都是贊成死刑的
課程上也是

但是兩個題目一起問的時候
會發現有些人在電車難題時覺得不應該轉向
因為沒有人可以決定其他人生死
卻在死刑這個題目選擇應該有死刑!
為什麼換了一個情境
就會有不同的選擇?
會從不能決定其他人生死轉變成如果有犯錯就可以判死?

更進一步來說
根據統計數據可得知誤判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所以一定會有因為誤判被誤判死刑的人
也就是說實務上有人犯了嚴重的錯被判死,這是可以理解
但數據也告訴我們會有人是因為誤判被判死
那就跟電車難題當中因為轉向死掉的那一個人是類似情況

當然實際上數據可能很小
但如果我在電車難題當中認為不能決定其他人生死
也不能因為5>1就轉向
那為什麼在死刑這個題目就可以決定他人生死?

再換個角度想
死刑所帶來的嚇阻力或許對於治安會有更大的幫助
這也不單純是數字的問題
說不定正因為有死刑
對整個社會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那麼有無死刑到底是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決定生死的題目離我們很遠嗎?
在AI時代我們很快就得面臨類似的選擇了
未來當我們在使用自動駕駛車輛時
萬一遇到必然發生車輛碰撞事故的情況
自駕車的設定應該是什麼?

是保護車主?保護其他人?
還是根據可能造成的傷亡大小作取捨?
但是AI要怎麼在那麼短的時間做各種判斷?
誰又有權力去設定自駕車要用什麼標準去抉擇?
是車主?車廠的設定?還是要用法律規定?

說真的我也不知道答案會是什麼
但因為有這麼複雜且牽扯的層面很廣的題目
引導著我們去思考跟釐清一些情況
才有辦法更進一步了解自己個人價值觀

影響我決策的關鍵理由是什麼?
讓我們能在對跟對或錯跟錯之間的選擇
透過這種選擇了解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怎樣才能做出讓自己不後悔的決定



非關邏輯的溝通

我很喜歡亞里斯多德在談溝通說服時提到的三大要素:
邏輯,情感,人格
辯論很重視邏輯跟因果關係
但是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不僅僅是邏輯
會有交流會有感情
不同人說出來的相同話語
影響力不一樣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我之前在辯論系列文(1)分享過
評審跟我說他認為我們贏
但是要幫對手保留面子所以判對手贏
邏輯上我們贏
但情感上他要鼓勵對手
最終還是判我們輸

人不是只有用邏輯在判斷事情
在溝通的時候有太多因素要考量
情感跟人格在溝通的過程中也會影響溝通品質

學會辯論之後
我們可以用理性去分析跟架構設計一場簡報或是溝通
可以條列式的說明
但同時也必須理解
人其實沒有那麼喜歡聽道理
大家更喜歡聽故事
怎樣把感性跟理性的比例分配好
兩者兼具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

同時也要能知道
很多時後對方相信你說的話
願意跟你溝通跟合作
並不是因為你說了什麼或怎麼說
而是因為相信你
這也是為什麼亞里斯多德會說溝通時人格很重要!



參加比賽的收穫

上完辯論課程後
如果有把課程中學到的思考架構拿來運用
理論上都能慢慢熟悉上手
但如果參加比賽
肯定會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收穫

首先當然是團隊溝通與合作
要怎樣找隊友
要怎樣分配工作
找資料討論論點
如何設計質詢的題目?
每個人的演講特質是什麼?
所以應該要怎樣安排上台順序?

很多時候比賽前的討論會有很多爭執
畢竟來學的人有相當的比例相對強勢
有時候真的會討論到互不相讓
我常常就是不想讓的一方......

但隨著經驗慢慢增加
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也發現
討論如果沒有共識
與其問為什麼不聽你的?
不如問為什麼要聽你的?

討論交流時我有在傾聽嗎?
雙方有沒有什麼共識或差異?
能不能有一個雙方能接受的更好方案
當回歸辯論的原點
討論就能繼續下去
也能慢慢凝聚團隊共識

賽場上
有的人會說辯論可以練習即席演講與即席演講
但是只要去問拿過好成績的人
他們的回答肯定是賽前準備大過一切
辯論場上雖有即席
但如果準備的夠充分
很多雙方的內容跟質詢題目
都是預料中會發生的
也設定好怎樣回答了
當然如果都能料中對方會講什麼問什麼
獲勝當然就很容易

關於比賽最後一點想談的是風度
賽場上會有很多不同風格的辯論方式
有的人就是擺明要激怒對手
沒遇到這種狀況之前
我都以為自己能好好處理
心平氣和地跟對方質詢答辯

但真的遇到了
我的語速也會不自覺加快且聲音變大
表情也控制不住
除了生氣也可能會有輕蔑的眼神跟語氣
當然這些都是事後看影片才發現的

當然這是比賽
可能有些人想透過不同的表達方式
訓練不同的能力
但是我自己事後復盤檢討時
我會設想如果我是擺明要激怒對方
我要怎麼做?
又想要得到什麼效果?
評分表上有一項分數是打在風度上的
我這樣真的會得分嗎?

或是身為被激怒的一方
到底要怎樣的情況下我才能控制好情緒
好好思考我溝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是不是正因為對方風度不佳或別有目的
想要讓我不能冷靜思考
所以才會有這些動作?
那我是不是更應該冷靜下來
剛好形成強烈對比

跳出比賽跟其他人溝通時
若有爭執時
我能不能靜下來傾聽展現風度跟同理心
會不會因為具備這樣的人格特質之後
讓其他人更願意跟我說話交流
慢慢的我發現
展現風度跟傾聽
比當一隻只會講道理的鬥雞還有用
也就更能理解為什麼亞里斯多德談溝通時會說
三大要素除了邏輯
還要考慮情感,人格

總之
學習辯論的過程中
慢慢會發現除了能訓練個人的思考邏輯
能讓自己更認識自己
也能訓練溝通協調能力
凝聚團隊共識的能力
是全方位的訓練
好辯論不學嗎?
真的要好好認真學!




參考書籍

學得更好
超速學習
大腦喜歡這樣學
學習如何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