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語言和非語言溝通以及經常被誤用的7/38/55法則

語言和非語言溝通誰比較重要?

平常有在關注人際溝通相關主題
或是上過口語表達課程的朋友
應該多多少少都聽過7/38/55法則
最常聽到的說法如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教授Albert Mehrabian
提出的 7/38/55法則:
溝通成效中,只有 7% 取決於說話的內容
說話的語氣佔了38%
而有55%取決於肢體語言
所以外表形象,肢體語言,聲音語調遠比演講的內容更重要
因為是Mehrabian 教授提出來的
所以也常看到有人把73855法則說成梅拉比恩法則
或是把它說成73855溝通定律,73855溝通黃金比例之類的
類似的說法很多
但不管是哪一種名詞
解釋時就是在講外在形象或非語言的溝通會比演講的內容重要
然後強調必須注重服裝儀容,聲音語調,演講手勢等等
要注意給人的第一印象
因為38%+55%=93%
有93%的溝通都是來自非語言溝通
說話的內容不重要,因為只佔了7%
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說話的力量

TED總裁Chris Anderson 的著作說話的力量(TED TALKS)
書中第39頁針對這個部分寫了他的看法
他說這是一些演講教練貶低語言的重要性
並且錯誤引用了Mehrabian的研究

7/38/55法則,是用來判斷一個人的感受與態度
當我們觀察到其他人用很憤怒的態度說"我很好"的時候
語言說的是很好
聲音語調(還有肢體)很憤怒
那麼接受到這種溝通訊息的人
會覺得對方是很好還是很憤怒?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選擇相信肢體語言或是聲音語調
而不是嘴巴說出來的我很好!

也就是說當語言和非語言溝通傳達的訊息互相矛盾時
我們更傾向相信非語言(肢體與聲音)傳達的訊息
但是這個研究結果並沒有說語言不重要!
也沒有說語言文字只占了溝通的7%
不過因為大量的誤用,Mehrabian教授自己也出來澄清!

同樣的,在說話的力量書中Chris Anderson也說了
以後如果有人告訴你,在演講中肢體語言比言辭更重要
請記得那是他們錯誤解讀科學研究結果
或者你可以開玩笑,請他們用姿勢重複表達他們的見解

為什麼會誤用7/38/55法則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至少看過5位以上的講師還有5本以上的書誤用了這個法則
為什麼會這樣?
有一段時間連續看了很多本服裝搭配的書
當中好幾本都提到了7/38/55法則
然後要讀者特別注意服裝搭配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些講師講授的主題是比較偏聲音語調和手勢肢體語言的
他們也比較容易引用7/38/55法則來說服學員要認真學聲音語調

我自己注意到會誤用的講師或書都符合了一項要素
也就是說為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
希望大家有更強的動機提升外在條件
而找了一個法則來證明肢體以及聲音語調的重要性
但沒想到卻是錯誤的理解以及錯誤的應用

這給我的教訓很明確
要引用資料增加說服力時要盡量去查證
但在73855法則這個題材想要查證也是得花一些功夫
因為google 73855法則時大部分都是錯誤引用
當初會特別查證也僅僅是因為不敢相信演講內容僅占7%
沒想到一查下去才發現弄錯的人還真不少!

然後幾年前這個法則又用不同的形式給我上了一課
有一年的台北市健言社講師培訓課程上面
我特別提了這個法則的誤用
提醒大家當講師是責任重大的
當傳遞錯誤知識的那種影響力是非常可怕的
結果沒想到當年的講師認證考試
還是有學員誤用了這個法則
只能說,當一個觀念深入人心
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跟觀念
真的是太難了!

非語言溝通傳達的訊息是否重要

回到溝通本身
FBI教你讀心術這類的書籍有很多這樣的案例可參考
當對方跟你對話時,他的眼睛看向門,或是看手錶
或是身體的方向,腳的方向不是對向你
都是透過肢體語言在告訴你,我想中止對話了
不管他口中說什麼,你最好趕快停止對話!
這其實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肢體語言傳遞訊息不同於語言的案例
非言語溝通很多時候可以傳達出更真實的訊息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錯誤引用7/38/55法則
因為肢體語言確實是溝通時很重要的要素之一

就像FBI教你讀心術當中說到的
肢體語言是我們祖宗傳下來的古老求生本能,所以很難掩飾
解釋為何快速從肢體判斷對方的意圖這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在遠古狩獵時代
如果沒辦法透過肢體判斷對方是否帶有惡意而誤信對方
當對方有惡意時會對我們的生命直接造成威脅
所以以遺傳學的角度來看,沒辦法判斷肢體語言的基因
應該都已經滅絕了~~

以上這些資訊都可以用來證明非語言溝通或是肢體語言很重要
但是並不能因為這樣就認為溝通時的內容不重要!
再怎麼說內容也不會只佔7%的比重!

如何應用7/38/55法則

既然已經知道這個法則並非要強調溝通時內容不重要
那麼我們在溝通之前還是應該要多多思考溝通的目的是什麼?想與對方達成共識?單純情感交流?
要如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當然也要注意肢體語言跟聲音語調要能配合說出來的內容
這樣在溝通的過程中傳達的語言及非語言訊息才會一致
才會是一次更有效率的溝通

參考資料
說話的力量(TED TALKS)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公地悲劇-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

有位老友最近擔任社區管委會的委員
由於他過去沒有接觸過開會,提案審查預算這些事情
常常會找我們幾個老朋友交流一下想法
最近他問了我們幾個問題
社區的監視系統有辦法換廠商嗎?
跟廠商交流的過程中感覺廠商就是吃定管委會,很難配合!
社區園藝維護費用那麼高,但看不出來在做什麼
可以去議價嗎?
為什麼看起來很多費用都有討論的空間
但感覺各委員不是那麼在乎?

作為一位PM
標準答案當然是可以換廠商,可以議價
但問題在於這種公共議題常常是有功沒賞,打破要賠
議價成功很棒,但並沒有實質獎勵
最多就是獲得一些個人成就感跟口頭讚美
但是當談判破裂,廠商萬一真的不幹了
那就慘了,得額外再花時間找新廠商
沒找到新廠商之前還得把社區的狀況維護好
不然鄰居們應該都會發飆!

在這種情況下,稍微損益分析一下就知道
談判成功,組織獲得利益,個人獲得極小利益
談判失敗,組織損失,個人則是極大損失
這個局面當然不要去談最好,反正就維持現狀
現況大家都沒說話,維持平衡就可以
大家的錢,何必省著花用?
沒錢再大家一起出就好!

有個詞叫做公地悲劇
就是專門形容這種狀況
最早這個詞是形容在公有草地上大家都可以去牧羊
因為是公有地,大家不需要付出成本,也不考慮未來
總之就是能養多少羊就盡量養,牧羊賺得錢都進自己口袋
至於別人家的羊有沒有草可以吃
甚至是當羊吃草的速度大於草生長的速度之後
公有地的草被吃光,大家的羊都沒得吃死光光
那就是後面再說的事情了

公地悲劇就是在形容這種情況
當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的時候
以人性的角度當然是個人利益優先
但是當人人都只考慮到自己
最終也會影響到組織,然後再轉嫁到自己身上
只是說這件事需要時間發酵
而出來叫大家不要只考慮自己利益的那個人
在第一時間就得承受許多壓力

小至管委會,大至政府
當需要討論資源分配的時候,就會有公地悲劇的問題
畢竟資源有限,要如何分配真的需要智慧

我自己12年來在台北市健言社也看到太多和管委會類似的案例
當個人掌握公有資源分配的權利時
個人與公共利益是否一致?是否會產生衝突?
我們會優先以公共利益思考嗎?

當經費有限,而我只能邀請一位講師來上課時
我是找以前來上過課且有很高評價的講師
還是我要找我想結識的知名講師
甚至我願意提供超過市場行情的講師費來建立關係?
當然新的講師也有機會講得很好
但是社團是否有足夠資源付出高額講師費?
會不會排擠到其他講師?
資源有限時,選項之間就會互相衝突
能夠全都要當然很棒
但是當個人與公共利益衝突時
真的每個人都可以以團體優先嗎?

值得慶幸的是這麼多年下來
看到過非常多以公共利益為優先的領導者
但是相對的,也會看到一些不同選擇
就像我們常常批評政府那樣,也會預算較為浮誇的狀況
高額的講師費啦,幹部聚餐費用啦,高額社長盃獎金等等

就像老友在管委會上遇到的問題一樣
當預算浮誇時,會有人出來說話嗎?
開口的那一瞬間,可能就馬上得罪人
不開口的話,反正社費夠用就好
公地悲劇之所以是悲劇
正是因為當人人以個人的角度思考時
眼前得利了,但長期來看卻是損害

更進一步來說
有錢的時候
可以用比較高的資金邀請知名的講師
可以用幹部聚餐直接鼓勵幹部
也可以用高額獎金激發大家參加社長盃比賽動機

但是當資源不足時,我們反而可以學習去思考
怎樣用較低的預算邀請到講師
怎樣用非物質的方式激勵幹部與幹部們合作執行社務
怎麼樣鼓勵社友參加社長盃演講比賽檢視自己學到什麼
是不是有可能因此學習到更多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不是只會用錢解決問題
說到底台北市健言社畢竟是一個學習性社團
學會不要用錢就能解決問題這件事
真的很有價值

從管委會到台北市健言社的種種案例
都告訴我們要當那隻烏鴉的代價是很高的
但是真的只能靜靜看著公地悲劇發生嗎?
說到底個人的利益最終還是會與團隊利益連結起來
有時候該做的事情,還是必須去做
讓我又想起被討厭的勇氣當中的那句話
必須有人開始去做,就算其他人不配合,也和你沒關係!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賺錢咖啡店經營法則 :從商品設計開始-讀書心得與筆記

賺錢咖啡店經營法則讀書心得

對於天天喝咖啡的人來說,未必要自己開一間咖啡店
但是如果有機會了解一下經營咖啡店的眉眉角角
當有機會到不同咖啡店喝咖啡時
除了喝咖啡,還可以看咖啡
透過不同視角觀察每間咖啡店的經營模式
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
基於這樣的理由就借了這本書來看
沒想到是一本超乎預期的書

這本書在經營理念跟行銷策略上有其獨到之處
印象最深的有兩點
  • 產品的特殊性取代性複製性量產性,再搭配成本合理,說穿了要賣給哪一種客人的定位要很清楚!
  • 以經營10年,甚至是20年的目標設計規劃
  • 未必要找網紅合作行銷,客戶看了業配文,可能會有過高期待,當達不到期待時,反而變成負面行銷
書本一開頭就告訴我們要從產品設計開始
好產品要有特殊性,作者建議要有自己的配方豆
用自己獨特的配方配出獨特的味道,與其他人做區隔
但是也不能獨特到使用不容易採購的咖啡豆
這些都會造成未來經營的困難
有獨特配方後,也必須注意這樣的配方是否容易重現
還有能不能短時間大量複製
唯有符合這些條件的咖啡豆才有辦法成為商品
才有辦法維持相對穩定的營收

否則動不動就缺貨
或是只有店主自己能沖泡出應該要有的味道
技術門檻高到其他正職人員或兼職人員無法複製
那基本上很難長久維持下去

另外就是找店址的時候
必須理解自己的客群特色
是一般上班族?通勤客?或是觀光客?
客群不同,消費時間與消費能力也都不同
這些都會影響到產品的設計,產品成本
還有最終的產品售價等等
這些在書中都有相當詳細的介紹

再來就是作者花了相當的篇幅介紹試營運跟試賣
書中提到或許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試賣跟試營運的成本很高
但是如果一開始的設定是要經營10年以上
那一開始多花一點點時間其實是很合理的
所以作者說他自己如果開了一間店
事前評估都沒有問題之後
他租房子會直接簽約10年以降低未來經營風險

其實這是很有道理的做法
餐飲業非常需要回頭客
若能長久維持一定的品質
就能維持一定的熟客數量
也就能長久經營下去

同樣的邏輯,當大量的業配文讓讀者有錯誤的過高期待
反而容易帶來反感
當這樣的負面效應開始發作
比方說在google評價一顆星之類的
最終反而造成反效果
說到底產品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還是應該要多花一點時間在提升品質這一塊

書中還有很多小眉角
比方說菜單不要有一些剪貼改價格的狀況啦
會讓客人觀感不好
應該把冰咖啡跟熱咖啡視為不同產品
讓客人可以直接勾選不需要再跟店員確認
可以減少溝通時間跟溝通誤會等等
都可以看出來作者很有經驗也分享了很多經營技巧
若想要開咖啡店
真的是可以參考參考這本書




賺錢咖啡店經營法則筆記

開店前的準備從商品設計開始

所謂的好商品應該符合以下定義
  • 特殊性
  • 取代性
  • 複製性
  • 量產性
  • 成本合理

配方設計首重口感,香氣是附加價值
配方的重要性大於單品
用特殊單品導致於取代性不佳,這類產品不適合零售

成本概論

過期品也是成本
付款方式也是開店成本
營業時間是隱藏成本
休假模式也是隱藏成本
計算成本時應該把這些都列入

地點概論

商業大樓-鎖定上班族
捷運站週邊-觀察人流組成與動線做店址選擇
賣場或飯店週邊-強調商品精緻度

二手店減低了帳面成本
卻也承接了過往問題
比方說房東問題或是客人對店的一些刻板印象
想要接手二手店也必須把這些列入考量

試賣與試營運的差別

試賣,蒐集消費者對餐點的反應,試賣以2-4週為主
結束後休息一週做最後調整

試營運,訓練員工為主
構想開店企劃應該以10年,20年為目標
短短的1-2個月不算太長的投資

老闆不列入人力配置
個人經營容易缺乏危機意識

部落客行銷可好可壞

優點是費用低,搜尋方便,搭配美照可放大店家優勢
缺點則為無法真實反映商品售價及品質,宣傳太過可能導致消費者期待落空

菜單設計

避免太多同質性商品,影響客人的理解和選購
舉例:義大利麵就是義大利麵,不管口味再怎樣變化,都是大同小異,可提供1-2種選項即可,如果提供很多種,反而會增加備料成本以及客人理解及選購的成本

菜單規劃的首要重點就是直覺
讓客人知道這間店有哪些可以買
讓各種類型商品都有獨立一頁
分別提供不同的資訊內容

若有冰熱之分
培養客人直接說出菜單內容
縮減點餐時間
比方說冰拿鐵與熱拿鐵應該視為不同商品
避免客人點餐時只點拿鐵
又需要再跟客人確認餐點內容

便免修正或塗改菜單
影響客人觀感
這代表商品設計失敗

營業時間是隱藏成本

若開在百貨商圈,要等中午才營業嗎?
其實百貨內的工作人員上班前有可能買一杯咖啡上班
要能充分了解附近客群的生活習性

休假模式也是隱藏成本

週末營業以一天為限
適當縮短營業時間
若只有假日才賺錢
代表有2/3的時間在虧本
而且周末營業會讓人事成本變複雜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新知識生產術-讀書心得與筆記

新知識生產術讀書心得

我是因為前兩年看了10年後會留在書架上的100本書
才知道有勝間和代這位作家
當時看到她跟神田昌典討論閱讀這件事
覺得很有收穫,就把這本新知識生產術放進口袋名單了
到現在終於有機會看完!

這本2009出版的書以現在的觀點來看還是很有價值的
新知識生產術說穿了就兩件事情
  1. 怎樣在資訊洪流中看清1%本質的技術
  2. 有架構的產出新觀點
在Google剛興起沒幾年的那個年代
很難想像接下來的Facebook,Youtube,Podcasts 各種平台崛起
各種資訊爆炸,很多人都拿到網路話語權
當然也就驗證了書中講到的
怎樣在資訊洪流看清1%本質的技術到底多重要
因為資訊實在是太多了

看過好幾位喜愛閱讀的作家分享
他們喜歡去翻一些舊書驗證作者當初的預測或想法是否正確
以這個角度回看勝間和代寫書的新知識生產術
確實就能驗證這是一本很棒的書

以我個人來說
這本書更多的是在談如何學習這件事
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再把這資訊架構成新觀點
透過寫部落格,進而寫書
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包含戒菸戒酒,長期運動等等
才有辦法長期執行這樣的習慣

書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幾點
  • 必須主動將資訊分類,有用沒有,優質劣質等等
  • 暢銷書因為以大眾為銷售主體,一般來說深度會比較不足
  • 好書要自己找,越有價值越有深度的書,通常會賣比較貴
  • 必須想辦法將資訊有架構的輸出,不管是透過筆記或部落格,當然能出書最好
  • 資訊必須分享,Give,Give,Give,Give,Give!
這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思考點
暢銷書是怎麼來的?
要讓大家都能看得懂,願意買
是不是就必須寫的相對淺顯易懂?
相對的如果寫書的受眾是專業人士
非相關專業的人自然不會買,也很難看的懂
就不可能變成暢銷書
以這樣去思考要如何挑出對自己會產生更大價值的書
確實是一種滿好的辦法
因為資訊實在太多了
有一個能提高得到高品質資訊的方法
都可以嘗試看看

以此這種模式引申思考
作者也很建議付費去上一些高單價的課程
或是付費取得資訊
當我看到這段
再比對現在各種線上課程
又更佩服作者預測這種趨勢的能力了

另外就是關於知識分享作者說的這段我也很有感觸
資訊並不會因為分享就減少
反而會因為分享而將人與人聯繫起來
並激起新的火花
所以就是Give,Give,Give,Give,Give!






新知識生產術筆記

作者勝間和代認為她自己生產力能提升的三個關鍵因素

  • 技術因素:第一批青少年就開始使用資訊產品的世代
  • 報酬因素:從事知識生產力多寡直接與薪資成果相關的工作
  • 意志因素:要照顧三個女兒沒有時間,非得提高生產力不可
這本新知識生產術主要分七大主題介紹如何產生新知識:
  1. 自我Google化的方法
  2. 在資訊洪流中看清1%本質的技術
  3. 提升十倍效率的輸入技術
  4. 成果變為十倍的產出技術
  5. 從基礎支持知識生產的生活習慣技術
  6. 提升自己十倍實力的人脈創造技術
  7. 今天的五項新行動可以改變明天

自我Google化的方法

資訊就是貨幣
最早是擅長狩獵與農耕能力出色的成為領導者
接者是擅長製造業的人
未來則是擅長收集資訊,考察,產出的人成為領導者

愚者被智者不斷榨乾的危險時代
關鍵在於是否掌握具有價值的資訊
想要提高取得資訊的效率,首先要有問題意識

Give五次方法則,資訊不會因為給予而減少,要盡量分享
把架構,原理與原則組合成軸

提升知識生產的技術要有三者
學習原理與原則
學習遵循原理與原則的技巧,也就是個案
以個案為範本,在嘗試錯誤中找出自己的做法


在資訊洪流中看清1%本質的技術

  1. 架構力
  2. 深度智慧力
  3. 養成失敗力
  4. 以共享最佳實務做法分頭學習
  5. 發揮不了自己價值的部分又乾脆放棄
  6. 不要吝花買書錢,要讀好書

文章起承轉合就是一種架構
方便理解記憶

區分資訊的幾種參考方式
  • 需不需要
  • 優質或劣質
  • 資訊做因數分解
  • 區本本質性資訊與其他資訊
  • 根據既有的架構創造出新的架構
透過這些方式架構出自己獨一無二的觀點
更進一步說就是所謂的深度智慧力
可以透過直覺,經驗,更有效率的架構及分享知識


to do list
not to do list
不僅僅思考要做什麼
不做什麼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選擇

提升十倍效率的輸入技術

  1. 筆記型電腦
  2. 作業系統
  3. 輸入
  4. 資訊來源
  5. 感官
  6. 睡眠
心智圖:非常適合用來記錄學習,創意發想

類比與數位各有其好處
看需求做選擇而非偏重某一種

資訊來源
垃圾進垃圾出,必須更注意自己吸收了什麼資訊!


只要我們具備一種魅力
讓對方能夠在與我們共享資訊時也能獲益
資訊的好處在於
與再多人共享,他都不會減少

讀書投資法七原則
  1. 書是與作者間的對話,要以對話的心情去讀
  2. 即使不打算馬上讀也要先買,書不買就不會讀
  3. 五千日圓以內的書要毫不猶豫地買下
  4. 架好自己的主題天線後,就會自動看到需要的書
  5. 暢銷書固然易讀,內容卻未必扎實,好書要自己找尋
  6. 應該予以保存的書,占所買的書十分之一即可,重要的是把內容留在腦中
  7. 讀書時要用速讀技巧,速度優先,不做畫線或整理摘要等瑣事

要以與作者對話的心情去讀

文字只能傳達一部分意義
每個人看到相同文字很容易想像出不同的東西
如果聽演講,可以當場發問
也可以依照對方的聲音表情了解他想表達的事情
但讀書做不到這樣的事
因此不能只看字的意思
要先在腦中鮮明的想像作者是什麼背景的人
他寫書的訴求是什麼
再以與對方對話的心態去讀

暢銷書的內容都是以一般讀者為對象

都寫得比較易讀
因為不這樣寫的話
賣不到一百萬本

訊息越是聚焦
市場就越狹小
若從取得資訊的觀點來看
暢銷書未必是夠敏銳的書

別人越是敬而遠之的昂貴書籍
或許越是蘊藏著很棒的資訊在其中

多用眼睛以外的感覺器官,特別是耳朵

提高產出力的六種技術

  1. 創造自己獨有的產出,自己試著驗證輸入資訊
  2. 是者以言語表達自己學到的東西
  3. 養成經常把自己的學習成果轉換為數字的習慣
  4. 從自己的學習中篩選資訊,找到主軸
  5. 試著把自己的學習整合到部落格中表現出來
  6. 把自己的學習出版成書

從基礎支持知識生產的生活習慣技術

  1. 遠離抽菸喝酒等知識生產危險因子
  2. 養成有效活用零碎時間的習慣
  3. 確保睡眠時間,使其發揮整理資訊與消除壓力的功能
  4. 為養成知識生產的集中力,要培養體力
  5. 費心於對頭腦與健康好的飲食生活

提升自己十倍實力的人脈創造技術

  1. 資訊要Give*5
  2. 提升電子郵件的質量,擴大聯繫
  3. 活用郵件論壇等功能,成為人的聚集基地
  4. 巧妙的併用午餐聚會,平日花三天投資於午餐
  5. 尊重自己的溝通風格,以自己擅長的技巧創造中及人脈

今天的五項新行動可以改變明天

  1. 看清資訊的本質,要在腦中製作收納箱
  2. 為提升輸入力,要把好資訊當成腦的養分
  3. 為提升產出力,要全部寫在部落格裡
  4. 為維持知識生產,盡可能改善生活習慣
  5. 為創造知識人脈,要實踐Give的五次方







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精準閱讀-讀書心得與筆記

精準閱讀讀書心得

分享閱讀方法的書很多
我自己看過最經典的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
還有一本討論度相當高的雪球速讀法
這些書中都有分享一些很棒的讀書法
這本精準閱讀作者伊藤真分享如何進入讀書的狀態
並且精準抓住重點

伊藤真認為所有的書都值得一讀
書中的觀點不管是否與你相同,都有其用處
既可以刻意閱讀相反的見解,發覺自身的缺點
當觀點相同時也可以為你說的話找專家認證

另外一點我覺得很受用的在於作者認為
閱讀是為了獲得思考的素材
也就是說不管閱讀什麼書
這都會是一個啟發思考的契機
很有可能因為這個契機而忽然想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
基本上我滿認同這樣的說法
有些書雖然是老調重彈
但是透過閱讀溫故知新
會有不同感受
所以作者也說他會再次閱讀
這樣才會明白作者真正要傳達的思想或各章節的重要性















精準閱讀筆記

  1. 你不會買錯書,因為...
  2. 使用書本的最佳方法:弄髒
  3. 閱讀的竅門-什麼樣的內容,該怎麼讀
  4. 當你沒時間讀,不知讀哪本或讀不下時
  5. 沒有誰能埋沒你,書是試金石

你不會買錯書,因為

  • 閱讀是為了獲得思考的素材
  • 刻意閱讀相反的見解,發覺自身的缺點
  • 為你說的話找專家認證
  • 相同道理的不同探索路徑,總讓人興奮
實際來看,真正能表現功用的是有涵養的人
而涵養的基礎正是乍看沒用的哲學,歷史或文學
買錯書代表正在形成自己的見解

作者建議可以一次讀20-30本同類書籍
分成輕薄入門書與主要書籍分別閱讀
讀厚重的書苦如修行,但助你豁然開朗
閱讀的同時留意書的目標讀者是誰

使用書本的最佳方法:弄髒

閱讀時邊畫邊寫邊貼
原子筆,筆記本,便條紙
標出關鍵字,串成一篇讀後文
附註自己的意見或見解

閱讀的竅門-什麼樣的書該怎麼讀

無負擔的閱讀時,單純吸收資訊無助大腦思考
但一本讀不快的書,思考能力成長很快
厚重的書大都含有深厚的內容
因為沒內容的人不會想寫冗長的作品

閱讀建議
帶著速度感閱讀
看書時,一邊思考也就是說
一邊推理結論,繼續沿讀下去

先看目次對整本書留下概念
在看結語就能大致掌握整體結論或主張
接者要看的是作者簡介,了解作者的為人跟背景
如果都很有趣
會回到前言,然後開始閱讀本文

第二次的旅行總能弄清楚目的地
小泉信三:讀書論
再次閱讀才會明白作者真正要傳達的思想或各章節的重要性

知性有兩種,快慢皆好
一種是能精明且快速處理事物
一種事堅持且持續深入思考,或是連結不同事物創造出全新事物
並不是說哪種比較好,只是性質不同
閱讀多樣化便不會自討苦吃

當你沒時間讀,不知讀哪本或讀不下時

打開自己專屬的儀式
切換內心開關的方法之一
加入讀書會
鍛鍊體力,有體力才有腦力
關於閱讀,每位讀者都有各自的一套見解

沒有誰能埋沒你,書是試金石

當下不認同的想法,日後總能啟發我心
蘇格拉底的申辯
重讀一本書-書是一面鏡子,反映你的狀態
人無法憑空發想,書是思考的推進器
書本是思考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