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隱性反骨-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選讀這本書

2021年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就買來讀完了
當時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寫得很棒
持續思辨否定自我的大標題很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但看完想寫心得時
發現有太多感觸太多東西可以寫了
所以最後什麼也沒有寫......

最近因為某次讀書會的主題是哲學相關
又把這本書拿出來重新看一次
在準備的過程中一直在思考
怎麼把這本半自傳式的書
用簡單的方式在10-15分鐘介紹出三個重點
讓大家能對這本書有初步認識
進而想要讀看看

最終我想介紹的就是這三點吧


  • 人真正能影響的只有自己
  • 孤獨才能思考
  • 有時間做不擅長的事情很幸福




人真正能影響的只有自己

大約十年前作者李忠憲教授跟一些教授
一起參與過一些公共事務討論
當時大部分人不知道那些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以2024年的現況來看
十年前的一些決策確實對大環境產生很多改變
而這些教授們當然是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不管是2021年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書中所寫
或是2024年的現在作者的臉書文章分享
都可以看到一樣的概念:
人真正能影響的只有自己
不要想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要有這種想法加上具體去執行
真的是非常難
因為我自己在口語表達社團學習
常常可以聽到來上課的社友分享學習動機
大部分人來社團學口才
當然是希望能夠清楚表達
然後產生影響其他人的能力
但作者卻說不要想要影響其他人
人真正能影響的只有自己

對更年輕的我來說是很難理解這個概念
但現在可能年紀真的慢慢大了
抑或是有一些不同的經歷了
就比較能理解這種狀況

以我自己主辦的讀書會來當案例
年輕時我可能會很想要透過各種方式宣傳
找多一點人來參加
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但是現在辦讀書會
會更著重在自己到底可以在這個讀書會學到什麼
而不是想著透過這個讀書會大力宣傳什麼
當我是用這種心態去執行時
默默的這個讀書會也即將滿三年了
我自己的變化也滿大的
真的是不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人只能影響自己
把重點放在怎樣讓自己變得更好!




孤獨才能思考

作者李忠憲教授因為工作需要通勤
每天會有很多搭車的時間
他就把他搭車的時間拿來思考跟寫作
每天寫一兩篇自已思考後的心得
慢慢地過了幾年之後
思考的內容跟文筆都有大大的進步

後來本來不運動的作者開始跑步
而且是幾乎每天花60-90分鐘去執行
當然也會有一些跑步社團可以大家一起練
但作者是自己每天跑
所以他能夠在這段跑步的時間內
慢慢思考很多問題

哲學類的書常常會有一個這樣的提問
你是要當痛苦的人還是快樂的豬?
是要深刻思考後痛苦地活著?
還是什麼都不想,無知且快樂活著?

當然這樣簡單的二選一題目有些太過武斷
但確實思考這件事是很不容易的
我也是很認同這樣的概念
跟其他人的情感交流資訊交流都有其必要性
但唯有孤獨才能深刻思考
必須想辦法找出獨處的時間

對我而言深刻思考的好處在於想清楚人生的目的跟意義
如果人跟其他生物一樣都只是為了活著為了傳宗接代
那麼會發現其實人生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在做虛工.....
如果人生還有其他意義
那麼答案會是什麼?
我們應該把時間(生命)用在什麼事情上面?
作者也給出了一個很有趣但很有深度的答案
有時間做不擅長的事情很幸福



有時間做不擅長的事情很幸福

作者自己本身的求學過程幾乎都是學霸等級的
在這個領域一路上都是勝利者
當然會對自己非常有自信
也會因為成績得到一些特殊待遇

但後來他開始跑步之後
他發現他對運動沒有天賦
他在書中自嘲是他的跑步只是走得比較快
也跑輸他的夫人

我自己也有練跑一陣子
大概知道以李教授的每個月跑量
應該是可以馬拉松破四
但是他練了很多年都沒有這個成績
我還記得2020那年我有報名台北渣打馬拉松
因為有追蹤教授的臉書知道他也有參加
那時我還特別注意想說能不能遇到教授
過折返點後還真的看到他往折返點前進
但我不是認臉
是因為他的跑姿真的太特別
一看就知道跟別人不一樣
鑑別度特別高!

但成績並沒有阻礙他跑步
他除了持續跑之外
還喜歡在跑步時思考
我想跑步這件事真的是帶給作者很多
除了孤獨的思考
還有跑步的挫折
每天這樣練但是成績一樣不好
知道每個人的天賦不一樣
雖然成績不好但一樣喜歡跑步

書中有好幾個小故事談到他因為成績好或跑步差
讓他去思考人為什麼會想要比較輸贏
以及怎樣才會比較幸福?

大家一樣犯錯
為什麼成績好的人可能就會多一次機會?
這些人長期得到特殊待遇
會不會造成他們以為自己很特殊?
跟其他人不一樣?

也談到他因為跑步沒天賦
反而有機會慢慢跑慢慢思考
自己為什麼要花時間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自己到底跟其他人有何不同?
成績好懂得考試就真的那麼與眾不同嗎?
一般社會大眾為什麼特別願意容忍這個族群犯錯?
人與人之間真的是公平的嗎?
我們的社會風氣是不是過於傾向單一價值觀
給成績好的人太多優惠?
這樣對整個社會還有這些學霸個人真的是好事嗎?

有時間做不擅長的事情
其實也意味著已經脫離基本的生活需求水平
有餘裕去追求理念或願景
也代表能夠接受自己的缺點
更進一步是知道不要過度自信
知道自己有不擅長的事情
要保持謙虛
有時間可以跑步很幸福!

隱性反骨



我可以如何應用這本書

以前讀行銷類別的書
都在談差異化
怎樣在藍海做出跟別人不一樣有價值的產品
特別強化自己的優點當然是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有沒有可能因為長期深耕某單一領域
有時候過度自信反而會犯一些低級錯誤?

這本書一直用作者自己的故事帶領我們去思考
能有時間做不擅長的事情除了幸福
我想這也可以隨時提醒我們要謙虛
不管自己在專業領域再厲害
一樣會有很多東西我們不懂
唯有帶著這樣的心態
才有機會深刻思考而不是當無知的豬

關於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我自己這兩三年的經歷就是去練瑜珈
每次上課就會發現
很多拉伸的角度做不到
但是老師也說那些不重要
不用跟其他人比較
重點在於覺察自己的身體能做到什麼
我想瑜珈對我來說
也是一種做不善長的事然後帶來幸福

2024年9月23日 星期一

中華民國健言社-2024.9.22奧瑞岡辯論賽評審心得

因為疫情導致停辦好幾年的中華民國健言社奧瑞岡辯論賽
今年又重新舉辦了
在主辦單位的大力推動
還有健言體系各友社的積極參與
今年總共有12個參賽隊伍

因為太多年沒有辦辯論相關活動
很多社團都有一些斷層
所以這次主要是希望透過競賽
讓大家交流並推廣辯論
賽程的安排也希望以賽代訓
今年似乎是首度採取循環賽
讓每一隊都能至少打兩場比賽
而且是以正方跟反方打同一個題目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樣的設計
比賽結果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想透過比賽傳達什麼訊息?
目的是推廣交流
是訓練大家換位思考
自然就會透過賽制來配合這樣的目的
以終為始的概念用在這邊再洽當不過

但這樣的目標設定之後
才知道困難在哪裡
參賽隊伍多
又要打循環賽
需要的場地,工作人員,評審人數
以及賽事進行的時間掌控,勝負統計......
總之在所有人員的努力之下
也圓滿地完成了這場賽事

作為評審之一
對於這次的比賽是非常期待
廢死跟安樂死是很老的辯論題目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慢慢都會有新的統計資料出現
甚至已經有一些新的法律
比方說跟安樂死有關連的病人自主權利法
還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在這次一整天五場比賽看下來
有三件事讓我覺得特別值得紀錄:
  • 用你的魔法對付你
  • 有限的時間內找出最具說服力的說法
  • 個人總分100分,風度佔了其中20分



用你的魔法對付你

我看到的兩場安樂死
正方不約而同的都使用一樣的策略
正方希望在病人自主權利法還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基礎下
加上安樂死這個選項
這個策略原則上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點在於正方既然要使用這法律
就應該概括承受這兩條法律的所有優缺點

但有趣的是兩場比賽的正方
都去攻擊反方這兩條法律的缺點
而反方也很認真的在這點上跟正方攻防

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矛盾了
我使用你的魔法對付你
然後再跟你抱怨這個魔法不好用?
既然正方要使用反方現況下已經在使用的法律
那麼雙方的利益跟損害是相同的

所以更有說服力的做法應該是
現在的法律好棒
我們雙方對這點都有共識所以不需要討論了
但是正方的作法是在現有的基礎
再加上安樂死
所以正方的方案會更好
我們針對差異討論損益即可

而反方就應該針對這個加上的部分
去討論需根解損
真的有必要性急迫性嗎
會不會多了一點點好處的同時
也增加了很多缺點
比方說因為經濟壓力導致的不道德決定
因為家裡沒錢了
但每個月要照顧病人要花非常多前
導致有些本來還可以活下來的人
被逼著選擇安樂死?

那麼用你的魔法對付你
在生活當中的場景會怎樣發生
又怎樣運用?

這讓我想起台北市健言社歷史上不斷重演的一件事
每個來到社團的人
會從新人時期一直被鼓勵上台
變成擔任幹部鼓勵別人上台
然後上台的機會也會慢慢被新人取代
畢竟每一週上台的總數量就是固定的

總之如果沒有特別再去參加社團的其他講師班或辯論課程的話
上台次數就會減少
有些人就慢慢不進來社團了
我覺得這其實很合理
我們每個人剛進來都是被照顧的
等到我們應該要照顧別人時
真的不太應該再去爭搶這些有限的資源
要做的應該是想辦法去參加社團其他課程
加入理事會學習擔任不同的角色
或是試著把餅做大創造更多上台機會

當然這樣的概念算是大部分人的默契
並沒有明文規定一定要怎樣
但有些人比較積極主動
沒有規定就努力爭取
再怎麼溝通也沒有效用
15週的課程自己就上了7次8次這樣
這當然不是個案
畢竟我進社團16年了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同樣的事情......

通常發生這種事都會有很多溝通協調
各種善意提醒苦口婆心損益分析
理性感性的交流都會有
也確實維持了社團一直以來幫助別人發光的傳統
如果是用你的魔法對付你
會發生什麼狀況呢?

能上台演練真的很棒
除了自己能練習
還能示範給新社友看
如果每個資深社友都能積極上台示範
真的太棒了
可以開個理事會然後提案通過
鼓勵所有資深社友一起來參與
大家一起示範給新社友看
讚!
但從來沒有開會通過這種方法
讓所有資深社友可以積極報名上台
其實我個人還是有些小小失望

公地悲劇為什麼會發生?
就是每個人都不自制
認為可以無限制地掠奪公共資源
掠奪資源的人難道不知道最終結局?
能夠佔便宜也僅僅建立在其他人的忍讓之下
在這種情況下說服是沒有用的
唯有把對方的做法推到極致
跟對方使用相同的魔法
對方才會發現矛盾及荒謬之處......



有限的時間內找出最具說服力的說法

奧瑞岡333制每一個人在台上的時間大約是10分鐘
一場比賽下來大約是60分鐘
正反方都會有各自設定的策略
死刑跟安樂死這麼大的題目
討論了幾十年都沒有定案
怎麼可能在一小時內講清楚具體的執行方案?
以及分析清楚所有的利弊?
不可能!

能做到的僅有設計好基本的架構
我們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在這個核心價值下我們打算怎麼做
這樣做會帶來很大的好處
以及一點點的壞處

在60分鐘的比賽整個過程中盡量把這樣的方案說圓
不要有大的缺點
不要有前後矛盾
基本上就算是準備的很不錯了

比賽中遇到自己有利的論點
就多花一些時間強調
如果是缺點就盡量避而不談
稍微解釋帶過即可
評審也是一般人
很重要的東西講三次
對評審一樣很有用

同一隊的三個人想法跟說法應該要有一致性
要做到這些都必須要在申論稿出來之後
一直花時間自我質詢
再透過質詢找出自己申論的矛盾之處調整修正
然後無限循環
直到找出一個1小時內比較不容易被攻破的說法
然後三位一體說法一致

昨天一口氣看了五場比賽
也聽了很多評審的講評
很多建議都是評在重點上
也確實是比賽時可以調整修改的方向
我自己也學到不少

但同時我也在想
比賽的時間就是一小時
評審的各種角度提供的建議其實也只是提供一些不同解釋方法
如果全部整理一下要用在下一場比賽
我覺得也不太可能
畢竟有太多論點跟論證跟比賽策略的方法了
一個小時的比賽不可能這麼發散

所以還是回到一開始講的
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最有說服力的說法?
不管是自己的想法
或是評審的建議
其實都是在擴充選項
我覺得這也是學辯論的重點之一
我是在3個選項當中做決定?
還是在10個選項當中做決定?
我們不是不會做選擇
而是不知道有那麼多選項......



個人總分100分,風度佔了其中20分

比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最具說服力的說法
但這種短期內有用賽後就會被攻破的東西
對我們的人生有何幫助?
比賽過後我們除了輸贏
還有過程中學到策略應用邏輯推理之外
還能留下什麼?
有沒有更多有價值的東西讓我們應該要來學辯論?

這次比賽交鋒的過程有幾個場景是挺有趣的
比方說當被質疑到前後矛盾時
回答說我知道隊友說錯了
但我要挺隊友這類的幽默回答
現場因為大家都知道勝負已定
所以這樣的回答確實讓場面輕鬆不少

當然也有一些情境是一直問問題但不讓對方回答
或是雙方提高聲量交流

各種情況都讓我回想我自己頭幾次打比賽的時候
也是越講越激動
事後看影片的時候才發現幹嘛這樣?
還有一次看別人比賽
某一隊贏了但是卻被評審說風度不好

如果仔細檢驗評分表
會發現每個人的總分是100分
而當中質詢時跟被質詢時都有風度評分各佔10分
兩次加起來就佔了20分
佔比真的很高!

慢慢有更多比賽的經歷跟評審的經驗之後
才注意到輸贏只是整個競賽過程當中的一個環節
成績很重要
比賽後的交流其實更重要

比賽畢竟只是一時的
勝負是評審在評判
風度在評分表上還佔了20分
但對大部分不了解規則的人來說
在台上的風度跟儀態也會影響他們對辯士的評價
而這些東西都會擴展到比賽之外的社交圈

更何況與其他人溝通時
風度在溝通中的重要性絕對不只兩成
有太多的溝通研究都證明我們會很在意溝通對象的人格特質
那麼我們怎樣把這種比賽當中的短期策略
發展成人生學習成長的長期策略?
其實還是一樣以終為始

為什麼要參加比賽?
如果能把目的想清楚
後面的方法跟手段自然就有解答
除了輸贏
還可以檢驗自己的邏輯思考
怎樣跟自己的團隊溝通
甚至在比賽當中有風度的跟對手交流
尋找出可能的共識跟差異

我特別喜歡這次比賽有循環賽
也有規定限制某些有辯論經歷的人不能參賽
目的就是讓新手能增加經驗
也有很多隊伍按照這個邏輯讓不同選手都能上場
想清楚目的果然還是最重要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辯論要強調需根解損
永遠要先想清楚目的以及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2024.9.1及9.15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試教評審心得,筆記及自我提醒

今年不用當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認證評審
感覺到非常的開心!
評審真的是非常惱人的工作
聽完課程後要決定這位考生的表現
是否符合台北市健言社的認證要求
雖說當過幾屆評審後通過標準的那條線相對是明確的
但困難的點在於有些考生在那條線的附近
要給過還是不給過?

以考試的角度當然是不給
但是人會進步
考完試如果聽完講評有改進然後跨過了那條線
這樣是否可以?

再換個角度思考
就算當下通過了
但考試是一個特殊場景
現場的聽眾跟演練的題目是被特化過的
聽眾就是今年一起上培訓課的戰友
演練的題目可能跟戰友一起搭配過很多次了
課程中戰友們根本不會提出問題刁難講師
那麼在這種特化過的考試場景就真能應付實際的狀況嗎?
會不會考試看起來OK
但正式上場時因為學員不再可控
而產生無法控制授課的狀況?
總之這是沒有對錯且很困難的選擇......




那麼試教評審跟認證評審有何差異呢
以我看來試教的重點是幫助學員通過考試
而認證評審可能要花一點時間說明評分標準訂在哪裡

所以這次擔任試教評審
一開場就用考試的角度跟大家分享
我們只要說服三位評審
事實上以我自己授課的經驗也是如此
很難在一堂課程當中說服所有人
我們可以把這個當成長期目標
但是考試的目的是通過
想清楚要怎樣說服三位即可

在這個基礎上
考試的標準又是什麼?
試教講評時有分享當初設計這個30分鐘考試的制度
是基於以下的想法:
Google很發達
什麼事情都找得到答案
那麼講師的價值是什麼?
我認為是
  • 如何設定目標引發動機
  • 帶領學員按部就班達成的步驟方法
  • 提醒學習過程中常見的錯誤及如何避免踩雷
  • 透過演練跟回饋讓學員留下記憶與改變行動
why me 的自我介紹
為什麼要學這個課程
誘發動機之後又如何具體的提供方法步驟並給予回饋
想辦法與學員創造連結
以上幾點可以說是考試當中必做的事項
而這當中最關鍵的就是題目的設計
到底怎樣讓題目難易適中循序漸進?
甚至在課程當中根據學員的程度調整課程及題目難易度?

在這樣的架構下
這次試教我認為比較大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 選擇的主題
  • 演練題目的設計跟回饋

選擇的主題

這次考生人數眾多
同時大家選擇的主題也很發散
有很多跟溝通表達無關的主題
當然各種主題都可以拿來授課
但評審畢竟不是萬能的
如果是溝通相關主題
那麼評審很容易給出相對客觀的評價
如果是各種平常比較少接觸到的主題
那麼只能用邏輯分析課程大綱跟架構是否合理
以及如何帶演練去評分

以教學來看通常要有幾個步驟
我說給你聽
做給你看
讓你做看看
再給予調整跟建議
如果評審對一個領域不熟
我們當然很難看出講師在該領域到底是強還是弱?
就很難正確的去評價

萬一又是一個相對冷門的課程主題
設定受眾的難度相對更高
還要花費更多時間誘發學習動機
就算是該領域的專家
也未必會更容易通過考試

另外一個問題是既然想考講師認證
應該也會期待有個展示的舞台
如果是這樣的話
考的主題如果跟口語表達相關
通過認證之後就會很有機會在健言社教課
那用口語表達相關的主題似乎會是一個更棒的選擇?
當然因為我不是當事人
也能理解大家想講自己熟悉擅長的
只是覺得如果考量到後面的社團舞台
可能選擇也會不一樣吧




演練題目的設計與回饋

剛好昨天社團邀請的外聘講師就完美演繹了如何帶演練
昨晚的教育訓練主題是徐繹喆老師分享:
解放你與生俱來的勇氣,即興創意表達,彩排未來,設定願景

一開場老師說今天會帶著大家發散然後收斂
整場教育訓練要
  • 玩真的
  • 真的玩
  • Yes and...
一開始透過幾個互動小遊戲(傳接球自介,我是一棵樹等等)
讓大家卸下心防也互相認識
接著用一個很有趣的"專家粉絲見面會"
讓學員倆倆互動
一位學員擔任某些特殊領域的專家
比方說:防外遇專家
另外一位學員擔任粉絲
粉絲要帶著好奇心訪問專家關於該領域的相關事物
而扮演專家的學員則要盡力瞎掰回答
五分鐘之後再角色交換

這個互動結束之後
講師詢問大家擔任專家時是用什麼心態去扮演
我們有沒有越講越有自信
到後面甚至弄假成真
以為自己真的是某個奇怪領域的專家了?

接著的演練題目是寫下自己到年底前的三個目標
然後找個夥伴跟他分享
夥伴必須扮演類似粉絲的角色
好奇的詢問所有目標的相關細節
當然作為設定目標的當事人
也必須要好好地弄假成真一下
把自己當成專家
兩個人一組一起好好的彩排未來

所以設定目標之後要擁有什麼樣的心態
具體要做到那些細節
當然要能夠描述得越具體越好
這邊是把兩個演練題目直接做一個連結了

兩個小時的課程
在這樣的設計下大家的互動都非常熱絡
其實拆解之後會發現
講師實際上說話的時間應該是不超過30分鐘
大部分都是在講解演練的規則
控制討論秩序
適時的給予回饋
講師本身並不是那種說學逗唱非常熱情外放的風格
但是相對的在課程的流程跟演練的設計上
可以看出邏輯性以及有用性
先發散在收斂
演練的題目是
一個套著一個
從輕鬆到嚴肅
從簡單到困難

站在學員的角度很多時候並不是講師說了多少
而是我們感受到什麼改變了什麼
而昨天的課程確實是有做到這件事

其他一些運課的細節
比方說為什麼要玩真的跟真的玩
因為先玩樂讓人心情放輕鬆才能讓大腦進入發散模式
可以提高創意跟傾聽能力

真的玩要設定目標讓我們進入專注模式
好好想想到底要有哪些步驟才能達成目標
其實這些概念都跟大腦的運作機制有關

課程當中還有強調一個概念:騎士精神
我們應該要PUSH我們的夥伴
讓我們的夥伴發光發熱
這也讓我聯想到這不就是社團一直以來的理念嗎?
也能理解這樣的概念下
為什麼這一套教課的流程
也能用來帶領團隊
可以預想的是
如果這是三小時課程
接下來的一小時可以提問團隊目標
然後將團隊目標跟個人目標做結合

這樣的運課流程背後都有科學研究支撐為什麼要這麼做
當然課程上講師是沒有時間去講解這個
但是如果對溝通跟大腦認知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就能知道要這樣運課其實難度是很高的

回到講師認證本身
當初的考試設定是希望15分鐘講解15分鐘演練
以此做為跟其他講師認證考試的區隔
但這次試教大部分考生在講解的部分都花太多時間了
既然要來考認證
相信口條都已經有到一定的程度
講解對大家來說並不困難
決定是否通過的點在於如何帶演練
怎麼在15分鐘左右的時間內
讓評審看出考生是如何設計題目
並引發大家思考跟行動的?
如果用昨晚的課程做個比較
相信今年度的考生會更清楚知道通過認證的標準在哪裡
也先預祝大家都通過認證心想事成











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

辯論系列文(7)入門篇:名詞解釋與定義(上)

同樣的課程不同的感受

前陣子辯論課後學員來找我聊天
分享一些她在課程上的收穫
也聊到她上其它辯論課的心得
她說這次的課程很生活化
之前上其他老師的課程則是很多專有名詞
相對學習的難度比較高

聽到這樣的回饋跟評價
我當下回應說講師風格不一樣
教法不一樣
不同的學員感受度也會不同

不過我沒說的是過去在類似的場景
也有學員給我的回饋是課程太生活化了
他們希望有更多專業甚至是比賽技巧的內容
講師要一次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真的很難......

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授課內容
對學員來說是不一樣的認知跟理解
這又回到辯論的第一堂課
要區分事實與觀點的差異

課程不管是生活化或專業化
甚至上課的目的是為了比賽拚搏
所以特別著重在比賽技巧
本身都沒有對錯之分
重點還是在學員自己本身來上課的目的是什麼?
想清楚目標再找出相對應的手段即可

我自己是上過很多不同老師不同風格的課程之後
才慢慢找出自己的喜好
所以我認為一開始學辯論
多接觸一些不同風格的講師是好的
經歷過的東西夠多
才有一個比較基準
未必能選出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但是至少可以先排除一些自己討厭的

我也是透過很多年的嘗試
才清楚自己喜歡走生活實用路線
所以課程的架構,流程跟演練
就會盡量把生活當中的案例拿來運用
有的講師比較學院派
就會有很多專有名詞跟學術研究資料
沒有對錯
就是一種個人選擇而已



專有名詞的功能

課程中如果講解很多專有名詞
有一個優點是看起來很專業
人對沒接觸過的東西都會好奇
帶著好奇心就容易專心聽課
但反過來說
如果都在講專有名詞
也有可能讓人昏昏欲睡

除了展現專業度之外
回到專有名詞本身的功能性
不只是辯論領域有專有名詞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行話

舉例來說
PM做產品
要問產品的交期多久
備品給多少
帳款月結幾天
RMA如何處理等等

會計上在談帳務
也會有現金流量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
應收應付帳款各種專有名詞

這些詞彙存在的目的
基本上就是降低溝通成本
利用少少的兩個字三個字
就可以快速跟其他人溝通
幫助雙方資訊同步
長期來看有這些專有名詞是好的
但對初學者來說
一次面對這麼多專有名詞
真的是一種煎熬
也增加了學習的門檻




辯論領域中的專有名詞

在教辯論一段時間之後
慢慢發現辯論當中有太多專有名詞
初學者有時候為了釐清名詞定義
就已經耗費太多精力跟時間
並且因此造成學習理解困難
所以後來只要是由我負責一系列的課程
我都會準備講義幫忙整理專有名詞相關資料



辯論常見名詞及其代表的意義

議題:可被討論,研議,具有複雜性的題目
論點:議論的觀點,贊成或反對的理由
論證:支撐論點的證據,最好是客觀數據
結論:由論點論證推論出結論
推論:從議題論點論證推導到結論的過程

舉例來說
這幾年一直在討論是否缺電?
這就是一個議題

結論是要討論出缺電還是不缺電
要下這個結論之前
一定要有前面的推論過程
我的論點跟論證是什麼?
有前面的思考架構
才能下結論

論點跟論證如何建立?
新聞報導工業區或住宅區跳電,這是事實也可以當成一種證據
用這個證據去支撐我們的論點
論點:有工業區跳電,這是我們認為缺電的理由
論證:新聞報導某年某月有10個工業區跳電1小時
結論:根據上面的論點及論證,推論出缺電的結論

但同樣的論點論證可以推導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論點:有工業區跳電"不"代表一定缺電,因為這是特例
論證:新聞報導某年某月有10個工業區跳電1小時,全台其他工業區都沒有問題
結論:所以不缺電

有時候只是增加一些事實論證
結論就會完全不一樣




不同的論點

也可以換個論點跟論證討論缺電這件事
論點:大部分個人跟公司都沒有遇到跳電的問題
論證:根據台電發電跟用電的數據,發電度數是大於用電數
而且並沒有任何新聞或數據顯示有大規模停電
所以推論出不缺電的結論

但是就算不缺電
也同意可能因為各種事故跟意外導致跳電
不過總之跳電跟缺電是兩種不同概念
不可以混為一談

當然這只是一個很粗淺的舉例
用意在解釋論點,論證,結論之間的關聯性
如果要好好討論是否缺電
這真的是很大的議題

比方說
缺電的定義是什麼?
有人認為只要備載電量超過一個數字就不缺電
有人認為跳電也是缺電
有人認為不能用條件去限制公司跟個人用電,否則就是缺電
也有人要求不能南電北送,不然就是缺電
甚至有人認為沒有便宜的電就是缺電
就跟沒有便宜的蛋就是缺蛋是同一個概念

再用長期統計的數據來看
到底跳電的影響區域,頻率跟時間是增加還是減少?
如果數據是增加,那很有可能是慢慢走向缺電的危機
如果跳電的相關數據都是減少,就沒有缺電的問題
相關的數據找出來
討論就會慢慢聚焦

缺電跟跳電的定義很可能每個人都不一樣
我們怎樣在一場辯論當中找到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定義
爭論有沒有缺電本身並沒有意義
而是透過定義怎樣叫做缺電
數據上怎樣呈現?
如果真的有這些問題
大家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一起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的討論才是辯論真正有價值的點

就像前一段時間台灣發生的缺蛋事件
到底有缺蛋還是沒缺蛋?
怎樣叫做缺?
如果真的缺蛋
有何替代方案?

不管是哪一種想法
先不討論對錯
至少在辯論這個平台上
大家都有辯論的基本功
就會先試著去釐清支持跟反對的論點是什麼
然後去檢驗論證的說服力

政府的統計數字理論上要比個人更有公信力
但是人性不是這樣運作的
我們更相信自己的感受跟朋友的經歷
所以也有可能誤把特例當成常態
透過學習辯論可以訓練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思考盲點
用理性的方式看感性的自己
試圖找出雙方的共識而非單純的想要駁倒對手
大家有機會透過討論做出一個更多人都能接受的決策
這才是辯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