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敢變:揭開全家便利商店更新、更快、更有趣的祕密讀書心得與筆記

這本書談什麼?

這是2017年出版的書
主要記錄全家便利商店在台灣經營這30年來
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情
還有全家是如何去創新並解決問題
這樣的書當然多多少少有一些宣傳品牌的意味在
但全家作為便利商店的第二品牌
一路走來如何跟7-11競爭
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一個切入面向
畢竟老大只有一個
如果不是第一名
到底要如何定位自己的品牌?
這本書其實提供相當多的線索

敢變:揭開全家便利商店更新、更快、更有趣的祕密讀書心得與筆記




我印象深刻的三個點

  • PDCA基本功
  • 老二的定位
  • 失敗與創意

PDCA基本功

剛畢業進入職場的時候聽到PDCA(Plan-Do-Check-Act的簡稱)
當時覺得怎麼會有這麼好用的做事模組工具
就常常把這樣的方法運用在工作上生活中
隨著時間過去上了很多課程
還有網路時代日新又新的發展
除了網路上有好多人分享提升工作效率的各種方法
甚至線上課程也會分享很多工具
但這麼多年過去再來檢視
PDCA還是最為簡單好用

更進一步說
其實很多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
本質上都是在講PDCA
但似乎只要多創造一些名詞
就可以多吸引一些目光多開一些課?
建立自己與眾不同的形象?

說真的也不能說這樣的方式不對
或許有時候一些新的思考方式會從這個新詞當中被創造出來
但大多數的時候還是發現
基本功好用
能把PDCA做好就已經非常困難
好好的規劃
好好的執行
檢驗並調整
這當中需要蒐集資料
參考別人成功失敗的案例
調整成自己的執行方案
試錯並調整
客觀的評估自己的成績
追求更高的境界
其實做所有事情都是這樣
基本功但最重要
但常常誤以為已經做得很好而忽略了

這也是我在看這本書時最感覺到訝異的一點
竟然沒有創造一個奇怪的詞彙來形容PDCA
而是用PDCA的概念貫通整本書
這樣其實滿好的
簡單易懂


老二的定位

書中提到2017年時
7-11大約有5000間店面
全家只有3000間
7-11是叫牌者
而全家是跟牌者

那麼全家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比方說7-11在行銷思樂冰的時候
全家發現思樂冰賣得越好
其實也會影響到其他冰品
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便去找小美冰淇淋策略聯盟
也創造了不少的營收

除了跟牌之外
全家也有很多創新
比方說霜淇淋,夯番薯
根據不同年齡跟消費能力的客群設計行銷專案
設計新店型提供座位區鮮食區
還有APP導入等等
試圖在各個面向作出差異化

讀敢變這本書的過程很像是在複習
行銷大師法則提供了很多行銷概念
品牌領導者要做什麼
第二名又要做什麼
而全家就是把大師法則當中談到有關第二名的部分
具體去實踐
也確實攻佔了一些關鍵字
比方說全家霜淇淋
真的就有領導品牌的感覺
也確實跟市場上的領導品牌做出差異化



失敗與創意

這本書提到全家創意發想的方式
先不考慮可行性
天馬行空都可以
透過便利貼寫出各種可能方案
然後再慢慢逐條討論收斂提案
看有哪一些方案確實可以執行
這也是我上課時很喜歡使用的方式
討論跟發想執行上並不難
難得是創造一個可以讓大家安心發想的環境
創造一個願意接受失敗的環境

敢變這本書中除了提到成功案例
也分享了很多失敗案例
賣手機失敗賣年菜失敗
我覺得正是因為敢於失敗
才有敢於創新的環境


我可以如何應用這本書

我差不多是跟著便利商店一起長大的
從小最有印象的就是7-11的思樂冰
思樂冰停賣到全家有霜淇淋的整個過程
都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體驗
微波食品到咖啡甚至生鮮水果
各種代收各種售票服務
連店到店取貨的服務也都有了
真的很佩服在便利商店工作的人
什麼都行!

看這本書才知道原來背後有經過很多成功跟失敗的故事
還有品牌的定位的各種策略
但其實只要把基本工作好
PDCA重複做
給予公司同仁創新及犯錯的環境
找好自己的特殊定位
不一定要當第一名
也可以過得很滋潤
總得來說是一本易讀易懂的書
也提醒我們可以試著再更仔細的觀察全家的品牌行銷策略
未來應該會有更多更有趣的現象


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多重迷走神經.找回安全感與身心治癒的全新途徑讀書心得與筆記

這本書談什麼?

多重迷走神經.找回安全感與身心治癒的全新途徑
這本書的原文The Pocket Guide to the Polyvagal Theory
是由STEPHEN W. PORGES博士利用對話的方式
解釋他提出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
這理論主要在討論神經系統的防禦策略
當我們陷入到危險情境時
我們的神經還有行為會如何反應
以及我們可以試著做什麼事情讓自己重新得到安全感

多重迷走神經.找回安全感與身心治癒的全新途徑


印象深刻的三個重點

  • 神經系統的三層防禦策略
  • 判斷防禦層級的神經覺
  • 如何找回安全感

神經系統的三層防禦策略

書中提到當我們面對環境時通常會有三種情況
而這三種情況又會分別對應到不同的神經系統
  1. 在安全環境中的互動行為,可以透過玩耍或其他手段跟其他人互動得到安全感,參與的是腹側迷走神經
  2. 身體準備好主動防禦(戰鬥/逃跑),參與的是交感神經
  3. 身體非主動防禦行為,裝死,暈倒,參與的是背側迷走神經
由於多重迷走神經是PORGES博士在1994年時首次提出的理論
這本書當中花了很多篇幅定義一些專有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比方說書中解釋了
自律神經包含交感神經跟副交感神經
而多重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

還有用相當多的篇幅解釋神經演化的過程
從無髓鞘的背側迷走神經的非主動防禦功能裝死,逃跑
慢慢演化發展到有髓鞘的腹側迷走神經的社交互動
也說明了大部分哺乳類動物因為發展出腹側迷走神經
可以產生社交互動得到安全感
但當遇到危險時可能就會陷入戰跟逃甚至暈倒的情況


判斷防禦層級的神經覺

既然有三種防禦層級
那麼人體是如何判斷什麼環境要對應什麼行為?
PORGES博士用神經覺這個名詞
來解釋人類神經評估環境安全或是危險
以及身體行為如何反應
神經覺基本上就是在說明一種被動的狀況
不是大腦主動去察覺的
知覺需要意識覺知
神經覺則是在不知不覺中反射性發生
也就是我們無法認知
神經系統會自己透過身體的各種感知
自己判斷防禦層級

既然無法自己主動感知
那麼所謂的神經覺就很像我們常說的第六感
因為隱約感覺有危險
身體自己啟動防禦機制
可能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等
透過這種機制去判斷我們身處什麼樣的環境
必須要用什麼樣的防禦層級讓我們獲得安全感

如何找回安全感

神經覺雖然不可控
但也帶出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它跟迷走神經的反應都是為了讓我們得到安全感
雖然有時候可能因為自律神經失衡讓我們焦慮或過度緊張
但本質上這樣的身體機制是為了保護我們
只是這個機制暫時失控了
所以要找回安全感的第一步
就是要能知道身體的這些防禦機制都是為了保護自己
雖然有時候可能因此過度反應
導致我們陷入過度緊張無法恢復
但在書中PORGES博士也提到單單認知到自己身體有這個機制
就讓很多人焦慮的狀況就可以慢慢好轉了

除此之外書中也有提到要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但什麼是安全的環境呢
其實對每個人的定義都不相同
但醫生應該要對這件事有所認知
試著去提供病患一個安全的環境
病患自然會有安全感也更容易被治療

作者在書中提了好幾次
醫院不是讓病人感到安全的地方
作者分享自身到醫院檢查的經歷
他在做MRI檢測時因為低頻機器聲音的影響
讓他產生焦慮而無法檢查
除了聲音外
醫院環境的設計
醫護人員的互動等等
都是很容易一個讓病人感受到不安全的感覺
讓人無法安心治病
而這些其實是可以改善的
但過往的醫療行為比較少考慮到這一個面向
PORGES博士說過去創傷治療與診斷都偏向聚焦於事件
但理解個人對事件的反應才是真正的關鍵點
畢竟同樣的環境每個人的反應可能並不相同
我們應該針對個人去了解情況


另外針對安全感這個主題
我覺得這當中比較有趣的一個部分是作者說到
哺乳類需要與其他哺乳類共同調節自己的身體狀態
我們需要面對面的互動玩耍
比方說富於抑揚頓挫的聲音
正面的臉部表情與手勢
當我們透過神經覺偵測到這些安全信號
我們會更容易得到安全感也更願意跟其他人社交互動





讀完這本書的感想

  • 如何學習新事物
  • 跨越書本的主題閱讀
  • 當溝通只剩下文字

如何學習新事物

這本書有大量的專有名詞
當然一開始看得很吃力
但作者利用對話的方式
且多次重複重要的概念
甚至書本的前幾頁還有設計專有名詞解釋
都是在幫助我們容易入門

讓我想起剛接觸TM訓練跟辯論的時候
一開始也有大量沒聽過的名詞
TM訓練內功外功破題解題
論點論證結論等等各種詞彙
都花了很多時間理解這些詞的定義
當然這些名詞會增加學習門檻
但隨著對名詞的熟悉
一個詞能夠被賦予大量意義
後面就可以大大減少溝通成本

套用在自己最近的生活當中
看小孩學習也是同樣的過程
什麼是加減乘除
什麼是背書考試
小朋友在不知道這個詞的定義之前
都要花很多時跟他們解釋
把這些詞彙定義清楚
而這次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
我再次感受到接觸新領域的不容易之處

也再次認知到很多大量閱讀的作者說
當他們想要了解一個新的領域時
會在短時間內看5-10本該主題的書
並且分析歸納比較
確實這樣的學習方式會很有效率


跨越書本的主題閱讀

戰或逃這種遇到危險時的反應在很多書中都有介紹
那本書當中解釋導致焦慮的兩條途徑是皮質途徑及杏仁核途徑
而杏仁核是情緒的反應沒有邏輯可言
杏仁核可以啟動戰逃或僵住不動

在多重迷走神經這本書裡面
則是用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定義解釋這種現象
神經覺判斷防禦層級一樣沒有邏輯可言

在讀這一整段的時候我在想
多重迷走理論是1994年提出的理論
要如何跟比較新近的科學研究交互印證?
兩本書當中提到的共同點
都提到這樣安全的機制不可控
這樣的機制是為了保護我們
差異在於一本是用杏仁核解釋
一本是用多重迷走神經解釋

基本上我也不是相關科系畢業的
也沒有能力判斷對錯
兩本書中也都明明白白地說了這些資訊僅供參考
並不能做為醫療行為參考的範本
但試著比較兩本書的異同後
至少對焦慮緊張的行為有初步的概念
留著問號等科學再進步再有解答
或許也是不錯的一個學習過程

畢竟科技在進步
很多科學上的假設跟學說會隨著觀察工具跟能力的進步而改變
在這個基礎下終身學習非常重要
但衍伸思考
資訊爆炸時代也有很多人透過創造一個新詞並賦予意義
然後宣傳他的想法建立自己的品牌
問題是有時候這種創造出來的學說的本質並無特殊之處
只是換句話說罷了
真的很浪費閱讀人的時間......

但不管怎樣只要有網路跟自媒體的存在
這件事情還是會持續發生......
而我們也只能透過學習跟思考
充分了解事情的本質
不要落入知識焦慮


當溝通只剩下文字

這本書有滿多篇幅提到哺乳類動的特殊的社交模式
強調我們必須透過肢體語言聲音語調去跟同類互動
也提醒我們在網路時代不要只用文字溝通
而要面對面溝通

如果不能面對面
無法直接接觸到對方抑揚頓挫的聲音
正面的臉部表情與手勢
除了無法獲得作者說的安全感
我認為這過程也會減損溝通時的品質
畢竟溝通不是只有語言跟文字
還有聲音語調跟肢體動作
以上種種溝通時所傳達出來的訊息
都會被我們的神經覺察覺
也會影響我們的神經反應跟情緒
所以除了文字溝通
能好好的面對面溝通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因為長期待在台北市健言社學習
也常常看到一些社友會有上台焦慮
會對自已公眾表達有所期待
希望自己能透過演講產生影響力
但這麼多年看下來
對我而言做比說更重要
有一些有影響力的人
其實口才也不是特別好
而是他做的就是他說的
行為經得起考驗
說話自然有力量
面對面溝通當然比文字更好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更是不變的真理


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松浦彌太郎:我對投資的想法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挑這本書?

之前看過幾本松浦彌太郎的書
讀他的書很有趣
文章常常提供少見的觀點
讀來卻是很舒服又不會覺得作者在說教
而且他還會身體力行
實際去執行他自己分享的內容
很像是家族老大哥跟你分享人生經歷跟故事的那種感覺
可以用很輕鬆很舒服的速度看他寫的東西
也肯定會有收穫
所以有機會看到這本松浦彌太郎:我對投資的想法
當然也要好好看一下

松浦彌太郎:我對投資的想法


這本書在談什麼?

雖然說書名是我對投資的想法
但內容讀來更像松浦彌太郎對人生的想法
本書最大的重點在於
如果我們認同時間等於金錢的話
那麼投資金錢跟投資時間在談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情
與其談投資金錢
更重要的是要投資自己
不只要好好運用金錢
更要好好運用時間


書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點

  • 我的職業是松浦彌太郎
  • 金錢的本質是信用
  • 不管幾歲,我都還在學

我的職業是松浦彌太郎

作者說他和其他人第一次合作時
大家都會彼此確認職稱交換名片等等
他雖然會回答自己是作家
但是他更想要回答他的職業是松浦彌太郎

職稱雖然容易讓人理解你的工作內容
但是也會有刻板印象
作者說他對自已沒有什麼特殊的定位
也不打算只接觸特定的工作
只要能增加人生體驗或學到東西的工作
他都很有興趣接觸看看
所以職業如果是特定的名稱
會限制別人對他的看法
反而會阻礙他

針對工作職稱
他想傳達的是把上一份工作做好的松浦彌太郎
是可以被信任然後把下一份工作也交給他的松浦彌太郎
透過工作獲得好評然後在得到下一份工作
而不是靠響亮的職稱走跳

但作者也同時說了
他在工作上是一個盡量低調的人
因為只要高調就會想要追求名聲跟虛榮心
他認為我們的心態很容易被這種表現欲影響
過度追求名聲跟別人的稱讚
有時會帶來一些壞事
所以他希望自己盡量低調
不要到處炫耀自己做過什麼

看到這段時我在想
如果我們跟其他人說自己的職業就是自己的名字
然後同時說自己要盡量低調
我想應該怎麼樣都低調不了吧
因為自己的職稱就是自己的名字這種說法實在太特殊
但我想作者想要傳達的事情其實是很明確的
松浦彌太郎希望自己工作上要能做獨一無二的事情
不要被任何職稱所限制住
但是也不要花太多精力去吹噓自己能做什麼
因為為了維持這樣的名聲
反而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在無謂的事情上面
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看似矛盾的作法
但是仔細想想很有道理!


金錢的本質就是信用

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沒有信用
紙鈔也不過就是一張紙
沒有任何價值
紙鈔能使用是因為我們相信紙鈔有價值
而且除非你使用它
否則它也不具有任何價值

所以作者非常在意信用這件事
在看作者前幾本書的時候就能觀察到這點
好多次他都提到信用
甚至認為越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越是應該遵守承諾
因為重大的事情大家都能做得到
能看出差別的只有小事
而且信用無法速成只能靠累積
所以應該要時時刻刻注意信用這件事

這也可以連結到作者對於投資的另外一個定義:
思考當下的選擇,對未來的影響
要不要遵守信用看起來是當下的選擇
但是思考到對未來的影響之後
決定還是相同嗎?
當我們能夠用不同時間跟角度去思考一件事
很多時候我們就會具備更多的選擇
也更不容易後悔



不管幾歲,我都還在學

工作佔人生中很大的一段
作者在書中也分享了他如何挑選工作
以及如何作事情的態度
他說只要覺得可以學到東西的工作
就有興趣接觸

而且他作事情時
是帶著請盡量使喚松浦彌太郎的想法作事
他期待自己作好工具人的角色
還要是比任何人都優秀的工具人
把事情做到超越對方的期待

作者因為高中輟學學歷不佳
所以一直以來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態在作事情
幾十年下來也累積了很多的成就
其實這也證明了態度大於一切

而且針對學習這個主題
更是沒有一定要在學校學習不可
這個時代其實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透過網路幾乎可以得到各種訊息
但只要有企圖心
要學會任何東西都比以前容易太多了
真正困難的事情是帶著這種做事的態度
以及帶著終身學習的想法

同時作者在書中也有提醒
要質疑昨天的自己
其實仔細想想也非常合理
既然是終身學習
能力變強之後蒐集資訊的能力
判斷事情的能力都會增長
昨是今非確實有可能發生
倒也不是一昧地否定自己
而是透過學習找到更好的自已



讀完這本書我可以如何應用?

我很喜歡松浦彌太郎在書中分享他去美國旅行的故事
當時因為沒有錢所以每天都必須要仔細的規劃行程
把金錢的使用利益最大化
但他也不是省錢就好
當時也會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
只要身體不舒服
他就會去住比較好的旅館吃比較營養的食物
等身體恢復之後再去比較便宜的旅館
總之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養好身體
好好體驗旅遊

換個角度思考
20歲左右的我
能夠想清楚這件事情嗎?
去旅行是為了體驗不同的文化
唯有身體健康才能好好體驗
如果為了省錢弄壞身體
反而無法好好接觸當地人文景觀
是不是浪費了時間跟金錢?
不要本末倒置說來容易
但在執行一件事情時候
看清楚本質真的不容易

在這個思維模式下
其實松浦彌太郎討論的投資想法
談得更多是自我管理
首先要好好地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
工作是為了體驗為了學習
金錢是工具
如果對未來有幫助
就必須大膽的花下去投資自己
甚至說出39歲之前戶頭別放太多錢這樣的話
想清楚建立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金錢更多時候比較像是結果
只要具備能力建立信用
金錢自然就會出現

這本書中沒什麼大道理
但是透過作者自己的故事
與一些特別的觀點
也讓我可以再一次思考
我要怎樣跟其他人介紹自己?
雖然我可能很難像作者說自己的職業就是自己的名字
但這確實是一種很有趣的自我介紹方式
我有把時間放在對的事情上面嗎?
我有終身學習嗎?
這本書很適合偶爾拿出來翻一下
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正確的投資自己的人生








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2023.6.1台北市健言社學習心得

記錄一下昨晚上完社課還記得的三件事
  • 台北市健言社的定位
  • 講評要如何讓人聽進去
  • 時近效應

台北市健言社的定位

昨晚台北市健言社的TED時間
由這屆的理事長分享理事會的一些大小事
理事長從社團的定位開始聊
我們這個從1974年開始經營歷史最悠久的健言社
也是成員平均年紀最年輕的健言社
到底有什麼特殊定位?
為什麼可以持續經營且人數還是維持在一定的水準?

對我而言所謂的定位
談得不是優勝劣敗
而是探討每個社團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怎麼做出市場區隔

以經營社團的角度來看
清楚自己能提供什麼價值
且長期維持這樣的環境
吸引喜歡這種環境的人留下
那就是一個好社團

在台北市健言社最有共識的兩個關鍵字就是四不與做中學
透過四不:不談政治,不談宗教,不談商業,不談腥羶色
維持一個相對單純的學習環境

透過做中學
實際上台演練得到回饋
擔任幹部與團隊互動建立人際關係
甚至擔任社團領導者經營社團等等
每一個角色扮演都能在做的過程中學到職場溝通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觀察台北市健言社的定位
確實是很像一所綜合學校
單單口語表達這個主題
就有類似小學概念讓初學者先適應環境的TM訓練
類似中高年級的講評主席訓練
也有大學研究所程度的講師班或奧瑞岡辯論班

談人際關係與凝聚團隊共識
也有會內會的正副組長,社長,副社長
甚至是理事會的理事,理事長
各種角色跟任務可以挑戰
可以按部就班慢慢嘗試
當然也可以跳級打怪
這邊的環境就是這麼自由~~



理事長分享社團定位的同時
我也想到了另外兩個角色的定位
講員的定位以及講師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最近在辯論的課堂上我很常問學員這一系列的問題
Google很好用可以找很多資料
Youtube很多演講影片可以參考
甚至現在ChatGPT可以直接幫你撰稿
如果ChatPGT直接幫你寫了一份600字的三分鐘演講稿
或是辯論的申論稿
我們把文章印出來直接上台唸完
那會是什麼樣的一種場景?
就會有影響力跟說服力嗎?

大部分的學員都說不會
因為那個內容不是自己寫的
沒有真正理解
講的時候肯定會心虛
聽眾也會察覺
自然就不會有說服力
而且內容跟講者可能也沒什麼關係
大家甚至會對這樣的演講產生反感
其實我也是這麼認為
如果不是你自己產出獨一無二的內容
我為什麼要聽?

有時候我在想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資訊焦慮吧
但換個角度思考
幾乎沒有什麼資訊是網路上找不到的
真正困難的點反而是找到資訊後
吸收內化成自己的一部份
然後充滿自信的表達出來

以這個思考邏輯為出發點的話
作為講員時怎樣說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觀點
而非當一個網路資訊轉接人員
或許會是一個更有價值的定位

而作為講師
怎樣讓學員有一個學習環境
由講師幫忙挖掘學員原本說不清楚的概念
讓學員能夠充分演練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似乎也是一種很好的定位
說到底這些也都是做中學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我這麼喜歡來社團學習的原因吧



講評要如何讓人聽進去

總評跟講師不約而同的提到
要怎樣給建議對方才能聽進去?
有話直說?有話巧說?褒貶褒?
其實我在台北市健言社待這麼久
各種說法都聽過了
目前的想法是沒有標準答案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能接受的溝通方式也不盡相同
有的人希望直來直往比較有效率
有人直接講會受傷...
所以與其期待用一種方式走到底
不如試著用兩個角色帶入的方式去探討這個問題

假如我是指導者
我內心的出發點是什麼?
我是真誠地想幫助人家成長?
還是我只是想批評或展現我比較厲害?
我與對方的關係到什麼程度?
對方有想要改變嗎?
對方是怎樣的個性?
我表達的方式可以有話直說還是要包裝一下?

假如我是被指導者
我想要進步嗎?
對方是真心誠意給意見還是只想刷存在感(優越感)?
對方的稱讚對我有何意義?
對方給的建議方向是針對事實還是觀點?
做得不好的事實,我是辯解還是調整?
針對個人觀點喜好的點評,我能理解大家的價值觀不同嗎?

關於怎樣講評的方法或許沒有標準答案
但試著從不同角度思考一下
或許可以更貼近自己的需求


時近效應

講師在課程上提到時近效應
指的是在較長的學習材料當中
後面的材料通常比較容易被記憶

而我因為之前讀了一些學習如何學習還有大腦運作機制的書
才發現很多課程的設計跟學習方式都是有學理依據的
當下衍伸思考的是常見的記憶模式以及演講上的應用
期初記憶:一開始的東西容易記住
期末記憶:結束前的東西容易記住
特殊記憶:特殊的東西容易記住
重複記憶:重複發生的容易記住

其實不管是自己要學習新知或是演講授課
這四個記憶模式真的是簡單好用

期初記憶:演講開場要破題,授課要有課程大綱
期末記憶:演講收尾要金句,授課結尾要總結
特殊記憶:演講要有故事有轉折,授課要有特殊觀點有演練
重複記憶:演講前後呼應,課程重要的事情用各種形式講很多遍(案例分析,演練,回顧)

理論跟實務能結合運用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還是很重要的
唯有真正的理解
也才能表達出自己傳達的訊息跟網路上的不一樣
才有所謂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