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談什麼?
多重迷走神經.找回安全感與身心治癒的全新途徑
這本書的原文The Pocket Guide to the Polyvagal Theory
是由STEPHEN W. PORGES博士利用對話的方式
解釋他提出的多重迷走神經理論
這理論主要在討論神經系統的防禦策略
當我們陷入到危險情境時
我們的神經還有行為會如何反應
以及我們可以試著做什麼事情讓自己重新得到安全感
印象深刻的三個重點
- 神經系統的三層防禦策略
- 判斷防禦層級的神經覺
- 如何找回安全感
神經系統的三層防禦策略
書中提到當我們面對環境時通常會有三種情況
而這三種情況又會分別對應到不同的神經系統
- 在安全環境中的互動行為,可以透過玩耍或其他手段跟其他人互動得到安全感,參與的是腹側迷走神經
- 身體準備好主動防禦(戰鬥/逃跑),參與的是交感神經
- 身體非主動防禦行為,裝死,暈倒,參與的是背側迷走神經
由於多重迷走神經是PORGES博士在1994年時首次提出的理論
這本書當中花了很多篇幅定義一些專有名詞到底是什麼意思
比方說書中解釋了
自律神經包含交感神經跟副交感神經
而多重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
還有用相當多的篇幅解釋神經演化的過程
從無髓鞘的背側迷走神經的非主動防禦功能裝死,逃跑
慢慢演化發展到有髓鞘的腹側迷走神經的社交互動
也說明了大部分哺乳類動物因為發展出腹側迷走神經
可以產生社交互動得到安全感
但當遇到危險時可能就會陷入戰跟逃甚至暈倒的情況
判斷防禦層級的神經覺
既然有三種防禦層級
那麼人體是如何判斷什麼環境要對應什麼行為?
PORGES博士用神經覺這個名詞
來解釋人類神經評估環境安全或是危險
以及身體行為如何反應
神經覺基本上就是在說明一種被動的狀況
不是大腦主動去察覺的
知覺需要意識覺知
神經覺則是在不知不覺中反射性發生
也就是我們無法認知
神經系統會自己透過身體的各種感知
自己判斷防禦層級
既然無法自己主動感知
那麼所謂的神經覺就很像我們常說的第六感
因為隱約感覺有危險
身體自己啟動防禦機制
可能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等
透過這種機制去判斷我們身處什麼樣的環境
必須要用什麼樣的防禦層級讓我們獲得安全感
如何找回安全感
神經覺雖然不可控
但也帶出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它跟迷走神經的反應都是為了讓我們得到安全感
雖然有時候可能因為自律神經失衡讓我們焦慮或過度緊張
但本質上這樣的身體機制是為了保護我們
只是這個機制暫時失控了
所以要找回安全感的第一步
就是要能知道身體的這些防禦機制都是為了保護自己
雖然有時候可能因此過度反應
導致我們陷入過度緊張無法恢復
但在書中PORGES博士也提到單單認知到自己身體有這個機制
就讓很多人焦慮的狀況就可以慢慢好轉了
除此之外書中也有提到要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但什麼是安全的環境呢
其實對每個人的定義都不相同
但醫生應該要對這件事有所認知
試著去提供病患一個安全的環境
病患自然會有安全感也更容易被治療
作者在書中提了好幾次
醫院不是讓病人感到安全的地方
作者分享自身到醫院檢查的經歷
他在做MRI檢測時因為低頻機器聲音的影響
讓他產生焦慮而無法檢查
除了聲音外
醫院環境的設計
醫護人員的互動等等
都是很容易一個讓病人感受到不安全的感覺
讓人無法安心治病
而這些其實是可以改善的
但過往的醫療行為比較少考慮到這一個面向
PORGES博士說過去創傷治療與診斷都偏向聚焦於事件
但理解個人對事件的反應才是真正的關鍵點
畢竟同樣的環境每個人的反應可能並不相同
我們應該針對個人去了解情況
另外針對安全感這個主題
我覺得這當中比較有趣的一個部分是作者說到
哺乳類需要與其他哺乳類共同調節自己的身體狀態
我們需要面對面的互動玩耍
比方說富於抑揚頓挫的聲音
正面的臉部表情與手勢
當我們透過神經覺偵測到這些安全信號
我們會更容易得到安全感也更願意跟其他人社交互動
讀完這本書的感想
- 如何學習新事物
- 跨越書本的主題閱讀
- 當溝通只剩下文字
如何學習新事物
這本書有大量的專有名詞
當然一開始看得很吃力
但作者利用對話的方式
且多次重複重要的概念
甚至書本的前幾頁還有設計專有名詞解釋
都是在幫助我們容易入門
讓我想起剛接觸TM訓練跟辯論的時候
一開始也有大量沒聽過的名詞
TM訓練內功外功破題解題
論點論證結論等等各種詞彙
都花了很多時間理解這些詞的定義
當然這些名詞會增加學習門檻
但隨著對名詞的熟悉
一個詞能夠被賦予大量意義
後面就可以大大減少溝通成本
套用在自己最近的生活當中
看小孩學習也是同樣的過程
什麼是加減乘除
什麼是背書考試
小朋友在不知道這個詞的定義之前
都要花很多時跟他們解釋
把這些詞彙定義清楚
而這次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
我再次感受到接觸新領域的不容易之處
也再次認知到很多大量閱讀的作者說
當他們想要了解一個新的領域時
會在短時間內看5-10本該主題的書
並且分析歸納比較
確實這樣的學習方式會很有效率
跨越書本的主題閱讀
戰或逃這種遇到危險時的反應在很多書中都有介紹
那本書當中解釋導致焦慮的兩條途徑是皮質途徑及杏仁核途徑
而杏仁核是情緒的反應沒有邏輯可言
杏仁核可以啟動戰逃或僵住不動
在多重迷走神經這本書裡面
則是用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定義解釋這種現象
神經覺判斷防禦層級一樣沒有邏輯可言
在讀這一整段的時候我在想
多重迷走理論是1994年提出的理論
要如何跟比較新近的科學研究交互印證?
兩本書當中提到的共同點
都提到這樣安全的機制不可控
這樣的機制是為了保護我們
差異在於一本是用杏仁核解釋
一本是用多重迷走神經解釋
基本上我也不是相關科系畢業的
也沒有能力判斷對錯
兩本書中也都明明白白地說了這些資訊僅供參考
並不能做為醫療行為參考的範本
但試著比較兩本書的異同後
至少對焦慮緊張的行為有初步的概念
留著問號等科學再進步再有解答
或許也是不錯的一個學習過程
畢竟科技在進步
很多科學上的假設跟學說會隨著觀察工具跟能力的進步而改變
在這個基礎下終身學習非常重要
但衍伸思考
資訊爆炸時代也有很多人透過創造一個新詞並賦予意義
然後宣傳他的想法建立自己的品牌
問題是有時候這種創造出來的學說的本質並無特殊之處
只是換句話說罷了
真的很浪費閱讀人的時間......
但不管怎樣只要有網路跟自媒體的存在
這件事情還是會持續發生......
而我們也只能透過學習跟思考
充分了解事情的本質
不要落入知識焦慮
當溝通只剩下文字
這本書有滿多篇幅提到哺乳類動的特殊的社交模式
強調我們必須透過肢體語言聲音語調去跟同類互動
也提醒我們在網路時代不要只用文字溝通
而要面對面溝通
如果不能面對面
無法直接接觸到對方抑揚頓挫的聲音
正面的臉部表情與手勢
除了無法獲得作者說的安全感
我認為這過程也會減損溝通時的品質
畢竟溝通不是只有語言跟文字
還有聲音語調跟肢體動作
以上種種溝通時所傳達出來的訊息
都會被我們的神經覺察覺
也會影響我們的神經反應跟情緒
所以除了文字溝通
能好好的面對面溝通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因為長期待在台北市健言社學習
也常常看到一些社友會有上台焦慮
會對自已公眾表達有所期待
希望自己能透過演講產生影響力
但這麼多年看下來
對我而言做比說更重要
有一些有影響力的人
其實口才也不是特別好
而是他做的就是他說的
行為經得起考驗
說話自然有力量
面對面溝通當然比文字更好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更是不變的真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