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 星期三

松浦彌太郎:我對投資的想法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挑這本書?

之前看過幾本松浦彌太郎的書
讀他的書很有趣
文章常常提供少見的觀點
讀來卻是很舒服又不會覺得作者在說教
而且他還會身體力行
實際去執行他自己分享的內容
很像是家族老大哥跟你分享人生經歷跟故事的那種感覺
可以用很輕鬆很舒服的速度看他寫的東西
也肯定會有收穫
所以有機會看到這本松浦彌太郎:我對投資的想法
當然也要好好看一下

松浦彌太郎:我對投資的想法


這本書在談什麼?

雖然說書名是我對投資的想法
但內容讀來更像松浦彌太郎對人生的想法
本書最大的重點在於
如果我們認同時間等於金錢的話
那麼投資金錢跟投資時間在談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情
與其談投資金錢
更重要的是要投資自己
不只要好好運用金錢
更要好好運用時間


書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個點

  • 我的職業是松浦彌太郎
  • 金錢的本質是信用
  • 不管幾歲,我都還在學

我的職業是松浦彌太郎

作者說他和其他人第一次合作時
大家都會彼此確認職稱交換名片等等
他雖然會回答自己是作家
但是他更想要回答他的職業是松浦彌太郎

職稱雖然容易讓人理解你的工作內容
但是也會有刻板印象
作者說他對自已沒有什麼特殊的定位
也不打算只接觸特定的工作
只要能增加人生體驗或學到東西的工作
他都很有興趣接觸看看
所以職業如果是特定的名稱
會限制別人對他的看法
反而會阻礙他

針對工作職稱
他想傳達的是把上一份工作做好的松浦彌太郎
是可以被信任然後把下一份工作也交給他的松浦彌太郎
透過工作獲得好評然後在得到下一份工作
而不是靠響亮的職稱走跳

但作者也同時說了
他在工作上是一個盡量低調的人
因為只要高調就會想要追求名聲跟虛榮心
他認為我們的心態很容易被這種表現欲影響
過度追求名聲跟別人的稱讚
有時會帶來一些壞事
所以他希望自己盡量低調
不要到處炫耀自己做過什麼

看到這段時我在想
如果我們跟其他人說自己的職業就是自己的名字
然後同時說自己要盡量低調
我想應該怎麼樣都低調不了吧
因為自己的職稱就是自己的名字這種說法實在太特殊
但我想作者想要傳達的事情其實是很明確的
松浦彌太郎希望自己工作上要能做獨一無二的事情
不要被任何職稱所限制住
但是也不要花太多精力去吹噓自己能做什麼
因為為了維持這樣的名聲
反而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在無謂的事情上面
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看似矛盾的作法
但是仔細想想很有道理!


金錢的本質就是信用

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沒有信用
紙鈔也不過就是一張紙
沒有任何價值
紙鈔能使用是因為我們相信紙鈔有價值
而且除非你使用它
否則它也不具有任何價值

所以作者非常在意信用這件事
在看作者前幾本書的時候就能觀察到這點
好多次他都提到信用
甚至認為越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越是應該遵守承諾
因為重大的事情大家都能做得到
能看出差別的只有小事
而且信用無法速成只能靠累積
所以應該要時時刻刻注意信用這件事

這也可以連結到作者對於投資的另外一個定義:
思考當下的選擇,對未來的影響
要不要遵守信用看起來是當下的選擇
但是思考到對未來的影響之後
決定還是相同嗎?
當我們能夠用不同時間跟角度去思考一件事
很多時候我們就會具備更多的選擇
也更不容易後悔



不管幾歲,我都還在學

工作佔人生中很大的一段
作者在書中也分享了他如何挑選工作
以及如何作事情的態度
他說只要覺得可以學到東西的工作
就有興趣接觸

而且他作事情時
是帶著請盡量使喚松浦彌太郎的想法作事
他期待自己作好工具人的角色
還要是比任何人都優秀的工具人
把事情做到超越對方的期待

作者因為高中輟學學歷不佳
所以一直以來就是帶著這樣的心態在作事情
幾十年下來也累積了很多的成就
其實這也證明了態度大於一切

而且針對學習這個主題
更是沒有一定要在學校學習不可
這個時代其實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透過網路幾乎可以得到各種訊息
但只要有企圖心
要學會任何東西都比以前容易太多了
真正困難的事情是帶著這種做事的態度
以及帶著終身學習的想法

同時作者在書中也有提醒
要質疑昨天的自己
其實仔細想想也非常合理
既然是終身學習
能力變強之後蒐集資訊的能力
判斷事情的能力都會增長
昨是今非確實有可能發生
倒也不是一昧地否定自己
而是透過學習找到更好的自已



讀完這本書我可以如何應用?

我很喜歡松浦彌太郎在書中分享他去美國旅行的故事
當時因為沒有錢所以每天都必須要仔細的規劃行程
把金錢的使用利益最大化
但他也不是省錢就好
當時也會特別注意自己的健康
只要身體不舒服
他就會去住比較好的旅館吃比較營養的食物
等身體恢復之後再去比較便宜的旅館
總之就是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養好身體
好好體驗旅遊

換個角度思考
20歲左右的我
能夠想清楚這件事情嗎?
去旅行是為了體驗不同的文化
唯有身體健康才能好好體驗
如果為了省錢弄壞身體
反而無法好好接觸當地人文景觀
是不是浪費了時間跟金錢?
不要本末倒置說來容易
但在執行一件事情時候
看清楚本質真的不容易

在這個思維模式下
其實松浦彌太郎討論的投資想法
談得更多是自我管理
首先要好好地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
工作是為了體驗為了學習
金錢是工具
如果對未來有幫助
就必須大膽的花下去投資自己
甚至說出39歲之前戶頭別放太多錢這樣的話
想清楚建立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金錢更多時候比較像是結果
只要具備能力建立信用
金錢自然就會出現

這本書中沒什麼大道理
但是透過作者自己的故事
與一些特別的觀點
也讓我可以再一次思考
我要怎樣跟其他人介紹自己?
雖然我可能很難像作者說自己的職業就是自己的名字
但這確實是一種很有趣的自我介紹方式
我有把時間放在對的事情上面嗎?
我有終身學習嗎?
這本書很適合偶爾拿出來翻一下
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正確的投資自己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