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為什麼贏家不思考讀書心得

為什麼選這本書?

自己本身很熱愛運動也喜歡看球賽
常常聽到球評介紹一些頂尖運動員時會提到
金字塔頂端的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都差不多
決定勝負的往往是心理素質
那麼到底什麼是心理素質?
金牌選手跟其他人有何差異?
這是我很好奇的部分

為什麼贏家不思考


書中談了什麼?

為什麼贏家不思考是一本討論運動心理學的書
作者Clyde Brolin本身是記者
訪問了過百位金牌運動員後寫下這本書
探討最頂尖運動員在競技運動中
除了看得到表現於外的運動競技狀態
看不到的心理是處於什麼狀態?
比起中文書名
我認為英文書名更能清楚解釋這本書的內容
In The Zone
How Champions Think And Win Big
全書其實都在談如何強化自己的競技心態
當中最重要的方法應該就是意象訓練
透過大腦想像各種比賽時可能發生的情況
想像比賽中的景象,聲音,對手及自己的行動
越細節越好
那麼在真正的比賽中就有機會進入化境
化境的定義是競賽當下什麼都不思考
但是表現卻能超乎預期的好
是從有意識的控制身體進入到無意識的控制
很多運動員在這種情況下都會說自己in the zone

書中介紹了好幾種心理特質
勇氣信心態度毅力熱情團隊合作
但不管是哪個特質
其實全書的重點就是怎樣透過有意識的心理鍛鍊
讓自己有機會進入到無意識的zone
重點在中間的鍛鍊過程(原因)
而不是不思考(結果)⋯⋯

讀完這本書會知道如何強化心理素質
以及做一些重要事情之前可以意象訓練
這些能力可以廣泛運用在運動演講或其他活動
確實是蠻有用的
但這本書讓我覺得最好奇的點
是為什麼書名要翻譯成贏家不思考
明明書中的重點是要有很多的事情準備
要強化心態大量實際體能技術訓練
要有意象訓練
透過大量的思考之後才有機會進入不思考的化境


那為什麼要這麼翻譯?
是否有特別想要針對的特殊受眾?
或是有什麼特別的行銷目的吧?
故意說贏家不思考
但其實贏家是要瘋狂意象訓練⋯⋯
因為如果書名是贏家要大量意象訓練
讀者看到這書名一懶惰就不想買書了?
畢竟能不思考就變成贏家的書
聽起來好像比較有吸引力


這因為書名引發的好奇心倒是讓我聯想到另外一件事
最近幾期台北市健言社的社長盃比賽題目
都是即席演講相關
也因此連續幾期都安排即席演講的課程
有一堂課的老師是多次即席演講比賽冠軍
他說他為了拿冠軍準備了幾百題的題目
那這種情況下的即席冠軍(結果)
是因為即席?還是因為大量準備?(原因)

又有一堂即席演講的課
是通哥來上如何有邏輯的即席反應
課堂上問了大家是否支持死刑跟18歲投票權
大家發表意見之後
通哥問了一個問題
大家不管支持或反對
是否找過相關資料來佐證加強自己論點的說服力
有說服力是因為有資料有經驗有準備?
還是因為他即席反應很好?
正確的原因是什麼?

昨晚銘哥的課程即席演講快狠準
談到即席演講時要有專業ppt
point(觀點)power(能量)talk(演說技巧)
這三個關鍵字裡面
觀點要如何而來?能量是如何累積?
演說技巧如何進步?
演講的內容要傳遞價值
要對聽眾有啟發,呼籲行動
演講的架構可以使用prep 的順序
先Piont(觀點)reason(理由) example(案例)
Point(再次強調觀點)
或是What,why,so what
這些關鍵字都可以幫助快速架構即席演講

三堂即席演講的課程聽完
三位老師都提供了快速上手的思考架構
對於即席演講都很有幫助
但骨架有了血肉從何而來?
其實三位老師在課堂或明示或暗示
也都有提到還是要靠不斷學習以及經驗累積
才有辦法把即席講得好

對我來說每次的上台都是
事前準備+經驗累積+臨場表現=最終成果
所謂的即席演講就是準備時間壓縮到最短
但是過去累積的經驗跟知識不會歸零
因為有累積才有銘哥說的ppt,point(觀點)power(能量)talk(演說技巧)
有特殊觀點,有能量有說服力
但一直沒有聲音語調手勢(努力學習中)
所謂的即席演講真的是[即席]演講嗎?
就像這本贏家不思考但其實要你大量思考⋯⋯
真的要好好想一下

未來如何應用書中的概念

所以總的來說這本為什麼贏家不思考對我的幫助
可歸納為兩點:
第一點在重要的會議,演講,競賽之前
都可以透過意象訓練增加自己的能力
第二點不管是書名甚至是課程名稱
跟實際的內容不相符時
可以試著想想為什麼有決定名稱權力的關鍵人物要這麼做
理由是什麼
我覺得這樣假設性提問雖然不會有答案
但是對於換位思考很有幫助

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讀這本書?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焦慮的情況
造成焦慮的原因有很多種
有的可以找到原因並解決
有的時候是莫名的焦慮且無法處理
目前我自己最常遇到焦慮的情況是跟小孩溝通......
幼兒園年紀的小朋友有時候是好奇有時候是搗蛋
總之爸媽不管講什麼就是會故意唱反調
每次脾氣要上來的時候或是很煩躁的時候
只能要求自己深呼吸思考一下之後再進行對話
但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呢
這是想看這本書的第一個原因

再來是因為長期在台北市健言社學習
常常聽到社友們說上台演講會很焦慮
甚至有一些人焦慮到很恐懼上台
難怪有統計報告說公眾演說是最讓人恐懼跟焦慮的事情之一
當然這些年來陸陸續續上了很多課程
也讀了一些口語表達相關的書
也聽過一些不敢上台的原因以及解決方式
這當中我聽過且我自己比較能接受的說法是
人本來就怕站在眾人的目光下被觀察
因為在遠古時代處在這樣的狀況下代表已經被視為獵物
所以只要有這種情況大腦就會發出警訊
並且讓身體做好準備
讓我們隨時可以進行攻擊,逃跑,甚至是發呆(裝死)
以避開可能發生的危險
畢竟只要有一次意外生命就會流逝
所以大腦的機制一定是要我們越小心越好
在這樣的機制下站在講台上被注視時會緊張跟焦慮都很正常
身體會緊張腳會軟手會抖都是因為要準備攻擊或逃跑......
而長久下來解決上台緊張的方式
看來看去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多上台
這本書對於演講帶來的焦慮及處理方式有沒有什麼說明呢?
對於口語表達緊張有沒有什麼解方?
這是我會想要讀這本書的第二個原因


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





書中有哪些重點?對我有何啟發?

我會把這本書分成這三點筆記
  • 大腦如何製造焦慮
  • 如何降低焦慮
  • 相信專業

大腦如何製造焦慮

本書的作者凱瑟琳皮特曼Catherine M Pittman 
本身是臨床心理學家
專長是治療腦傷和焦慮疾患
書中一開始主要是介紹大腦產生焦慮的基本原理
大腦為什麼會焦慮?
焦慮原本是為了幫助人類應付危險
焦慮時會讓我們集中注意力面對未知的困難
讓身體準備好攻擊或逃跑

讓焦慮不見了書中的前半段有提到一個案例:
法蘭即將上台演講而她的心臟開始狂跳
當她一站在直盯著她瞧的群眾面前
立刻開始喘不過氣

上台為什麼讓我們感覺到危險?
演化科學家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我們傾向於將被關注解讀為潛在的危險狀況
在遠古時代被有敵意的掠食者觀察意味著死亡
所以大腦跟身體都會因為被關注而產生反應
心臟狂跳肌肉緊繃準備攻擊或逃跑

當然在這個時代理智上我們都知道演講其實沒有生命危險
但是我們的大腦並不是只有理性思考
作者說明導致焦慮的兩條神經途徑:皮質跟杏仁核
皮質途徑是感覺思想邏輯想像有意識的記憶跟途徑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能覺察在思考什麼然後產生焦慮
而杏仁核途徑不會產生讓我們覺察的想法
所以杏仁核焦慮時
我們會覺得沒有任何原因沒有邏輯
僅僅是產生焦慮的感覺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理性地從皮質思考上台並不會有危險
但是我們的杏仁核因為是用史前觀點在運作
並不會因為理性思考之後就停止
我們還是會害怕上台......

在書中提供了相當多的案例及專有名詞去解釋這兩條神經途徑
把相關的細節講解得很清楚
但對我來說最有價值的資訊就是了解焦慮是一種保護機制
然後產生焦慮有兩種途徑:
  • 一種是透過皮質,可思考可覺察
  • 一種是杏仁核,產生時沒有任何道理
當我們自己產生焦慮或是看別人在緊張時跟對方說不要緊張
其實這時候我們都是預設對方是皮質途徑造成的焦慮
以為這個焦慮是可以思考有原因有邏輯的
但我們忽略了導致焦慮有兩種途徑
如果是杏仁核導致的焦慮可能是完全沒有任何邏輯跟原因的
在無法覺察的情況下
要去控制就更不可能了
那麼作者是如何處理焦慮這件事呢

如何降低焦慮

書中分享了許多做法
以我的理解來說大概有幾個重點
第一步是要分辨到底是皮質焦慮或杏仁核焦慮
以及試著去覺察自己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下會有焦慮感
是沒有意識就突然產生的焦慮?比較偏向杏仁核途徑
或是有意識思考擔心某件事導致的焦慮?比較偏向皮質途徑
針對兩種途徑有不同的做法
但都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大腦神經是具有可塑性
大腦可以被改變
在這個前提下才有所謂降低焦慮的作法

書中提到針對杏仁核的焦慮
我們可以練習放慢呼吸學會肌肉放鬆
還有運動跟睡眠都會對於杏仁核途徑產生的焦慮有幫助
比方說只要運用20分鐘就可以被測得焦慮減輕的現象
這個數據比多數藥物起作用的時間還要短
運動後帶來的肌肉緊張降低會持續一個半小時
而焦慮減輕會持續4-6小時
吸呼跟如何放鬆肌肉的具體的作法書中都有介紹
我這邊就不多寫了

除了靠運動跟睡眠降低焦慮外
書中還有提到一種暴露療法
讓自己暴露在誘發自己焦慮的情境當中
讓杏仁核在該情境不要焦慮而是產生新的經驗連結
這邊也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逐漸增加強度的系統減敏法
一種是直接高強度的洪水法
當然作者也有提到最好是有專業人士從旁協助

而針對皮質途徑的焦慮
書中有提到一個因應想法
換句話說就是改變自己的想法
既然是皮質產生的焦慮
那麼是可以被覺察有邏輯的
我們可以試著找到引燃焦慮的想法
然後改變這種想法

讀到這段我大概就能理解為什麼
台北市健言社的演講訓練會有效果了
原本上台演講很緊張
但是透過每次三分鐘的練習
類似暴露療法當中的系統減敏法
慢慢就會讓杏仁核途徑帶來的焦慮降低
如果是針對皮質的焦慮
也會有經驗的社友跟你分享擺脫緊張的方法
比方說害怕上台表現不好被嘲笑
那麼換個想法好好準備好好演講也有可能做得好
甚至其實不管好不好大家都會給予肯定
所以找個正面積極鼓勵的地方練習演講很重要

另外書中有提到所謂的誘發因素
在那些情境下容易產生焦慮
我們要能辨識出來才有辦法處理
書中有相當多的檢核表跟測試
但就如同作者一再強調
書中的資料可以參考
但是判斷測試結果是很專業的事情
真的有需求還是得看醫生


相信專業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
剛好有網紅賣心理諮商筆記的爭議
贊成與反對的意見多多少少都看了一些
我覺得至少透過這些討論
可以讓大家知道這是一門專業
也可以從更多面向去看待這件事
我們可以透過: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
更多的了解焦慮與恐懼知道成因及如何克服
但是真的有狀況還是要找專業的醫生治療
書中雖然有很多案例跟一些測驗
但是要能正確解讀測驗的結果
還是得靠專家
本書的作者也在書中一再強調這件事

資訊爆炸時代只要有心找資料
願意好好整理資料,邏輯不要太差
都能把一些事情整理出大約的脈絡
類似懶人包讓其他人能夠快速了解概況
好多網紅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但專家之所以是專家
就是因為他們有細節有經驗能判斷各種狀況
這些能力不是google就能得到的⋯⋯

類似的邏輯我在之前在其他篇的讀書心得也分享過
不管任何人的讀書心得寫得再詳細
都是把至少幾萬字的書濃縮成幾千字的心得
對於沒讀過該本書的人來說就是在讀被篩選過後的資訊
篩選的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
每個人的收穫也不一樣
其他的人心得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依據
但是如果對書有興趣最好還是自己讀過
甚至找一些人一起讀然後開個讀書會討論一下
會有更多的收穫
畢竟如果幾千字就可以把一位專家想表達的事情寫清楚的話
那專家幹嘛要寫十幾萬字的一本書?


讀完我可以如何應用

讀完這本第一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讓焦慮不見了
對我來說最重要是知道焦慮是保護機制
再來焦慮可以分為杏仁核途徑及皮質途徑
以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可以邏輯思考跟不能的區別
不管是哪一種焦慮
因為大腦神經具有可塑性
我們可以透過接觸誘發焦慮情境
來習慣焦慮降低焦慮感
還有要好好運動睡覺保持正念
就能降低焦慮感
而且這些都是有科學根據的
然後因為引發焦慮有兩種途徑
不要隨便的認為別人是不思考解決方式才導致焦慮
有一些情況是無法控制的

另外
再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思考人類基因跟求生機制這件事
在這本書中提到焦慮是為了自保
而現代很多引發焦慮的情況其實一點都不危險
以公眾演講來說其實跟生命威脅沒有任何關係
反而我們可以用公眾演講大大提升我們的影響力得到很多好處
同樣的邏輯也可以套用到健身減重
甚至是大腦傾向於不思考這一塊
在古代因為取得食物不易
所以人體傾向把熱量用脂肪的形式儲存
而人體所有器官裡面大腦是耗能最大的器官之一
所以為了避免耗能就會傾向快速反應不思考......
我覺得這些科學相關知識也是閱讀帶來的好處
讓我們可以理解自己的身體是如何運作
並且試著用符合生理機制的邏輯
讓自己變得更好

至於我讀這本書之後有沒有對跟小孩溝通比較不焦慮
我想還沒有那麼快
但是至少知道這是一種皮質途徑產生的情況
可以透過轉念來跟小孩溝通
比方說小孩這麼調皮是因為他很聰明...

另外實務上未來在社團聊到上台緊張這件事
我也比較清楚知道為什麼會焦慮
如果是皮質途徑產生的焦慮
那麼我應該試著轉念
其實別人根本不記得甚至不在意我說了什麼
而這也是我實際測試過的心得
有好幾次在上完課過了幾個月問朋友還記得上課內容嗎?
其實大部分人都不記得XD
如果是杏仁核途徑的焦慮
那就是慢慢讓自己習慣上台的情境
相信自己的杏仁核可以慢慢適應這個情境
透過這本認識恐懼的神經科學
確實是可以慢慢讓焦慮變不見




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在錯誤的道路上再努力也抵達不了目的地-錯誤認知與達克效應

前幾天在台北市健言社的TM訓練當中聽到總評分享這句話:
在錯誤的道路上再努力也抵達不了目的地
原文可能是巴菲特說的:在錯誤的道路上奔跑也沒有用?
邏輯上當然大家都知道是這樣
但當下我腦海中浮現的是我怎麼知道我錯了?
基本上我如果知道這件事是錯的
我還拼命努力去做當然很奇怪
正因為我認為自己是對的
所以才會繼續拼命努力想達成目標
那麼為什麼會有錯誤認知?
為什麼在錯誤的路上奔跑?

我想到了達克效應這個詞
是由心理學家鄧寧跟克魯格透過研究之後發現
能力不足的人會高估自己的能力
換句話說就是會自我感覺良好
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
因為判斷自己某件事情有沒有能力本身就是該項能力展現
好饒舌的一句話......

舉實例來說
判斷自己有沒有幽默感本身就需要有幽默感的能力才有辦法正確判斷
而沒有幽默感的人本身就因為沒有判斷能力而錯誤認知
很容易誤以為自己有幽默感
判斷自己寫程式的能力高低本身也需要很有寫程式的能力才有辦法正確認知
所以可能寫程式的能力很差卻誤以為自己很會寫

與這種過度自信對應的還有一個名詞叫做冒牌者症候群
本身實力很強卻自我懷疑自信不足
明明有能力卻因為冒牌者症候群不敢爭取機會
或是畏畏縮縮導致其他人也對你沒有信心
不管過度自信或自信不足都是不好的狀況
那麼要怎樣正確認知?
達到真正了解自己目前的程度並且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
我認為可以試著從這幾個面向去思考並執行


  • 專注於事實
  • 我可以改變什麼
  • 更高的層次是什麼
  • 異見的力量
  • 跨領域應用


專注於事實

什麼是事實?
我今年有一個很好的親身經歷可以分享
一直以來我認為自己打籃球外線算不錯(自我認知)
常一起打的球友也認為我算滿準的所以都叫我射手(客套話加上他人認知)
可是當我換一個場地打球
半場變成全場,隊友全換,對手每一場都不一樣
甚至還有裁判這個以往很少遇到的因素
自己想像中的跟實際上打出來的數據完全不同

那麼我自己是怎樣去面對這個認知與現實的差異?
我習慣先思考可控制的是什麼?不可控制的是什麼?
操之在己的部分
外線為什麼不準?
看了影片跟照片才發現自己投籃的姿勢是有問題的
簡單說發力的整個流程不是很順暢
力量的傳導不順自然就會降低投籃穩定度
全場的跑動比半場多體力消耗大準度降低

然後全場的跑位要求也不一樣
跑錯位置是拿不到球的
在這整個過程當中的事實是什麼?
投籃的姿勢跟投籃的命中率
都有拍照有影片有數據統計
跑錯位置跟隊友重疊的部分也都有影片有真相
可以相對客觀的去觀察並試著調整

不可控制的部分
比方說裁判
有時候真的會認為裁判偏頗
尤其是打球本來就會有很多肢體碰撞跟視覺死角
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誤判
但是裁判真的是刻意的嗎?
如果覺得裁判是針對我們
心態被影響自然也會影響到球技發揮

但是事實是什麼呢?
實際看了一下每一場比賽吹判犯規的次數
其實我們球隊犯規的次數相對是少的
甚至拿到罰球的次數是高的
我們球隊有兩個球員累積的罰球數都在聯盟前十名
(其中一個是我,說好的射手呢?怎麼都是切入要犯規......)
全聯盟有16隊其實這樣的數據算是裁判給我們很多罰球了
看數據跟憑感覺其實傳達出來的是完全不同的訊息
裁判可能未必能百分百準確
但至少應該沒有太偏


我可以改變什麼

當看照片發現自己投籃發力不效率之後
就能理解為什麼以前三分線投不到
接著開始找各種投籃教學影片學習
然後自己投籃練習時有機會也會錄影
然後做個對照比較
一年下來之後投籃姿勢改變了
花了一年的時間才讓球在出手時左移約10公分而已......
應該要再更左邊一點力量才更容易從腳帶動到手上
錯誤的投籃認知已經在身上二三十年......
習慣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就算知道要怎樣調整還是很難改
不過最近看homecourt統計的練習命中率確實有上升了
以前因為發力不順暢導致三分球投不到的問題也有一些改善
當然練習要轉換成實戰還是另外一件事
但是至少算是一種試著進步的新嘗試
而且實際上我也沒有花更多時間在練球
只是用相對好的投籃方式練習
真的是正確與錯誤道路的選擇......




2021年底,球在肩膀上方



2022年底,球往身體中心移動約5-10公分




針對裁判的問題也是一樣
看數據其實裁判並沒有特別針對誰
但是確實每一個裁判有自己吹判的尺度
有的裁判就是吹得緊會摸毛犯規
有的尺度吹得鬆因為他認為打球會有碰撞正常
怎麼樣在每一場比賽之前看到裁判時
就想一下這個裁判的尺度如何
怎樣在今天的比賽當中運用這個尺度
我覺得會是比抱怨裁判更好的做法
抱怨裁判影響自己的心情
甚至也會影響隊友的心情
有沒有可能因為一直抱怨造成裁判不爽而真的吹偏了?

其實這樣的概念很難嗎?
我覺得沒有仔細去思考過都很困難......
畢竟以前打球犯規都自己喊的
沒有這麼正式有裁判
自然也不會去想這個層次的問題
我記得自己有一段時間打全場有裁判時都會一直抱怨裁判......
但隨著年紀增長遇到的事情多了
更懂得要去換位思考

這幾年有時候自己也會擔任一些口語表達比賽的評審
更能了解每個評審當然會有自己的喜好
但是也會盡量做到公平
也是因為有這種種經歷
才回想到以前看NBA時
有的球員說會在球賽一開始把防守強度加大一點
想辦法去確認裁判這一場的吹判尺度
真的是很有道理
雖然我們是歡樂聯盟
但是如果除了打球外
還有一些策略上的應用
也能增加打球不同層次的樂趣

更高的層次是什麼

當自己能客觀的從數據觀察事實
並且慢慢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之後
就會去思考更高的層次是什麼
我覺得有機會看到更強的隊友或對手
尤其是可以透過影片回放去觀察他們的跑位跟出手選擇
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你會看到五十幾歲的球員就是懂得在對的時機跑到對的地方
拿到球就直接出手而且命中率很高
這是跟我自己練投不一樣的境界
之前讀完心流這本書之後其實一直有在留意一件事情
我要怎樣提升做一件事情的樂趣?
心流的概念是你要做稍微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
有挑戰性並且克服之後所帶來的樂趣是非常大的
但如果不知道所謂更高的層次是什麼?
自然就不知道努力的目標及方向

我覺得這個時代的好處是因為資訊很發達
每個人都可以很容易找到資訊
但是同樣的
我到底要怎樣找到對的資訊
我有沒有能力判斷什麼是對的跟好的資訊
這些資訊跟我有什麼關聯
這又連結回去達克效應了

我自己的經驗是至少可以試著去設想目標與次第
終極目標是等級10的話
那麼有沒有辦法透過一些客觀的方式幫自己定位清楚
我現在到底是等級3或等級5?
我要到下一個等級跟目前這個等級的差別在哪裡?
只要目標跟定位清楚
自然就會知道要如何努力
當然有時候只靠自己找資料不容易正確的認知(畢竟有達克效應)
那麼問到有經驗的人就很重要
我覺得這也是為什麼講師或教練重要的原因
網路時代大家都可以找到很多資料來幫助自己學習
但是正確的目標跟定位很難
找到對的人請教也很難......
可是同樣的換位思考
正因為這件事這麼難
才能夠顯示出講師跟教練的價值
如果不能因材施教
不能針對學員設定目標給予各階段的具體建議
那麼跟學員自己google找資料有何不同?


異見的力量

既然找到對的資料跟找到對的人都這麼困難
有沒有什麼容易執行的策略?
這幾年讀了這麼多各種不同類別的書
還真的有一本書有提到一種容易執行的方式
就是異見的力量這本書當中提到的
找到反對自己意見的想法
不管反對的意見有無道理
只要有反對的意見
就可以逼迫自己檢討自己決策的理由是否合理
以及有沒有更好的可能性?
當然要做到這件事至少要讓人家覺得我是可以接受不同意見的
如果每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
而我只是不停地反駁沒有任何反思
幾次之後自然就不會有人想給我想法跟建議了...

當然作為異見者
也必須是真心誠意地提出不同看法
否則若被當成為了反對而反對
那麼對於提高決策品質也是沒有幫助
而這些異見不管是對個人的進步或是團隊的溝通
都會有很大的助益

其實換個角度表達
所謂異見的力量其實就是辯論的思考方式
不要預設立場
要試著從各種角度切入
找論點找論證
說真的概念不難
困難的點在於心理狀態的控制
要承認自己在錯誤的道路上真的是最難的第一步......


跨領域應用

雖然在錯誤的道路上再努力也抵達不了目的地
但是如果對於達克效應這樣的錯誤認知有初步的認知
知道要專注於事實
把重點放在自己可以改變的地方
並試著找到可以參考的資料跟好教練讓自己變得更好
就算找不到也是可以常常想著異見的力量
那麼在這個思考模式下
就可以開始試著把這樣的想法大量跨領域應用
像我自己就是把這個概念用在籃球上
其實工作中生活上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套用
比方說
當自己需要承辦活動時
就可以思考好的活動到底有哪一些具體優點?
有哪一些事實?
如何定義活動品質高低
收費金額的高低
活動的損益
參加人數的多寡
活動之後的回饋(正反都要有)
當然如果其他人也有舉辦類似的活動就更好了
可以更客觀的比較
目標不是要跟其他人輸贏
而是要透過比較思考自己有沒有更好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憑感覺而非憑藉事實就判斷自己非常好
那麼就是斷了自己的成長之路...非常可惜

相反的
若能更客觀地找數據佐證
傾聽別人不同的建議
試著追求更高的境界達到心流
也是一種很幸福的狀況
只是過程中一定要注意
大前研一曾說過的一句話:
邏輯思考的基礎在於累積事實但是大多數的人是不忠於事實的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十年之前,你行銷了嗎?

昨晚台北市健言社150期幹部訓練
新上任的網路組長上台報告
說他來社團前有搜尋一下社團評價
有在PTT看到一篇2011年的推文
推文說:推薦台北市健言社,便宜又大碗,夠積極的話,每週都可以上台練習
後來他把這些社團評價看一看就來社團了
然後他這次當網路組長也要到PTT宣傳一下
我因為坐在比較後面
看不到台上簡報的推文ID
但是這個推文留言的語氣很像我啊
趕緊上網查了一下
真的是我......

一顆十年前種下的種子竟然十年後發芽
這件事本身就好神奇
網路行銷的魅力就在這邊吧
一種跨越時間空間的強力工具
過去因為工作的關係
其實接觸了非常多行銷類的工具
行銷類的書也讀了滿多的
實務經驗也有
從無到有弄過好幾個網站
FB粉絲頁也弄過好幾個
YT還沒紅起來之前我們就在拍影片上傳產品教學了(十幾年前的事...)
當初為了推廣產品
全世界的review site 大大小小也接觸過幾百家.....
陸陸續續也有把工作上的一些know how用在社團
也才有PTT這篇推文

這邊可以稍微把行銷手法分為兩類
一種是誇大成效
先把人引誘來再說
另外一種是不要與現實差距太大
避免期待太高失望越大
最終客人還是會離開
從我這則推文來說
便宜又大碗-->確實超級便宜,而且真的可以學到超多東西
當時PTT的受眾相對年輕,價格很重要
夠積極的話-->每周上台確實有可能
TM訓練,教育訓練都有機會上台,當幹部有機會社務報告
但是夠積極這個條件很重要...
如果行銷的點跟現實差距太大
讓人家帶著錯誤的期待來
很快就會帶著失望離開

這也是我接觸行銷這麼久之後我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
過度的吹捧造成受眾過度期待
那個落差感是會對品牌帶來負面效益的
當然也有人會說臭名還是比沒有名氣好
有話題有爭議有討論有機會
其實我也不反對這種說法啦
要實大於名細水長流,慢慢讓人家發現內含
或名大於實先取得曝光,有落差再來補救
都是一種選擇

行銷產品是這樣
個人品牌行銷也是這樣
但是要想清楚自己想要怎樣定位就是了
我個人的切入點會是時間跟口碑這兩個因素
產品或公司品牌通常都是相對比較短時間內的事情
而且說真的離開公司就與個人無關了
個人形象這種東西是不管怎樣一輩子帶著走的
再來網路上針對產品的口碑可以買廣告找寫手刻意製造
個人當然也可以在網路上刻意塑造自己想要的形象
但自己的朋友圈傳出去的口碑就很難控制
通常這些口碑都是比自己宣傳自己更有效的工具
而口碑是靠大大小小的事情慢慢累積而來
也是需要時間!

有時候行銷的成果真的需要累積然後等待
就像這則10年前的PTT推文
實實在在的宣傳
親身驗證後發現沒有唬爛
就留著當幹部了
那如果10年前我亂唬爛
會不會因此吸引更多人來
其實我永遠也不知道XD
我覺得這就是行銷有趣的地方
宣傳的方式很多種
但要想清楚哪一種符合自己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