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課過程中看了幾本臉書行銷的書
也從網路上蒐集整理了一些資料
上完課簡單記錄留念
但最殘酷的是這資訊現在或許還有用
可誰知道一年後的臉書演算法跟觸及率會長怎樣......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到目前為止
行銷類的書我還是最喜歡行銷大師法則-永恆不變22誡
工具會隨著時代演進而改變
但重要的概念心法學會了就是終身帶著走
1.釐清行銷的目的以及挑選的工具
2.臉書演算法
3.臉書觸及率
釐清行銷的目的以及挑選的方法工具
行銷的概念已經演變成非常複雜
而且各行銷大師的定義也不盡相同
在這邊希望將行銷定義盡量簡化方便理解
若將行銷定義為:幫助開發市場幫助銷售有關的一切行為(紅色大圈圈)
那麼這些協助開發及銷售的行為中有一個類別叫做:網路行銷(綠色圈圈)
除了網路行銷當然還有口碑行銷,飢餓行銷,關係行銷,社群行銷...各種分類
網路行銷當中有一類別叫做臉書行銷(紫色圈圈)
紫色圈圈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
先釐清臉書行銷的定位之後
或許對於臉書的演算法以及觸及率就不會那麼患得患失吧?
畢竟臉書行銷就是行銷的方法之一而已啊(誤)
都是經過計算的
演算的目的是希望使用者能留在臉書越久越好
所以演算的參數當中當然會包含你的喜好
你越喜歡看什麼內容臉書就丟越多相關的訊息給你
你不喜歡的慢慢就會被篩選掉...
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上完課簡單記錄留念
但最殘酷的是這資訊現在或許還有用
可誰知道一年後的臉書演算法跟觸及率會長怎樣......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到目前為止
行銷類的書我還是最喜歡行銷大師法則-永恆不變22誡
工具會隨著時代演進而改變
但重要的概念心法學會了就是終身帶著走
本文重點
1.釐清行銷的目的以及挑選的工具
2.臉書演算法
3.臉書觸及率
釐清行銷的目的以及挑選的方法工具
行銷的概念已經演變成非常複雜
而且各行銷大師的定義也不盡相同
在這邊希望將行銷定義盡量簡化方便理解
若將行銷定義為:幫助開發市場幫助銷售有關的一切行為(紅色大圈圈)
那麼這些協助開發及銷售的行為中有一個類別叫做:網路行銷(綠色圈圈)
除了網路行銷當然還有口碑行銷,飢餓行銷,關係行銷,社群行銷...各種分類
網路行銷當中有一類別叫做臉書行銷(紫色圈圈)
紫色圈圈就是這篇文章的主題
先釐清臉書行銷的定位之後
或許對於臉書的演算法以及觸及率就不會那麼患得患失吧?
畢竟臉書行銷就是行銷的方法之一而已啊(誤)
臉書演算法
簡單說你的臉書上面會顯示什麼文章都是經過計算的
演算的目的是希望使用者能留在臉書越久越好
所以演算的參數當中當然會包含你的喜好
你越喜歡看什麼內容臉書就丟越多相關的訊息給你
你不喜歡的慢慢就會被篩選掉...
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我們只能試著假想演算法如果不篩選貼文的話
當我們加了超多朋友追蹤了超多粉絲頁之後
我們的臉書頁面會發生什麼事?
肯定是爆炸多的訊息,當中會有很多我們根本不想看的
不想看的越多,就越容易離開
所以臉書當然要避免這種情況
演算法也確實有它存在的意義
我們除了被動接受演算法提供的資料
臉書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我選擇機制
我們可以搶先看,可以取消追蹤等等看起來擁有主導權的選擇
但大抵還是逃不出演算法
這當然是厚厚的同溫層
這當然造成我們的確認偏誤
在使用臉書蒐集資訊時,要特別注意這把雙面刃
讓經營粉絲頁的小編們都很開心
但是多年下來小編們廣告買得不夠多
這讓臉書很不開心(誤)
近一兩年臉書大改前面提到的演算法
讓粉絲頁貼文出現的機率大大的降低
觸及率到底有多低?
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提問
但是自然觸及率5-10%是比較常見的說法
甚至還有看到2%的說法(參考:數位時代的高效行銷)
2%的意思是一個100萬人的粉絲頁PO一篇文章
一開始的自然觸及人數是2萬......
這麼低的觸及率自然哀鴻遍野阿...
為了眾多小編的生存
也有許多臉書行銷專家分享了很多方式試著提高觸及率
以及教大家避免踩到臉書的地雷而降低觸及率
以下有一些大原則:
其實簡單把這些方法分類
還是可以發現大原則是一樣的
總的來說
稍微了解演算法及觸及率也會對臉書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當看到某些小編的某些行為也就會略懂略懂而發出會心一笑
也算是這次備課不錯的收穫!
參考書籍
這幾本書當中最推薦數位時代的高效行銷,作者:解聰文
書中講解行銷的概念非常清楚
也有網路行銷的實務經驗
更難得的是敢說真話
書當中提到了數位廣告的詐騙勾當
每年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這也是我想分享這篇文章的主因
行銷的世界變得太複雜進入的門檻變得太高
一般人根本難以理解
想買廣告也不知道如何買以及如何驗證廣告有效...
比方說這數十億損失來自
然後消費者再為這些廣告買單...
行銷真的是很深的一門學問!
但不應該變成一種詐騙手法且消費者還得幫忙付廣告費
臉書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我選擇機制
我們可以搶先看,可以取消追蹤等等看起來擁有主導權的選擇
但大抵還是逃不出演算法
這當然是厚厚的同溫層
這當然造成我們的確認偏誤
在使用臉書蒐集資訊時,要特別注意這把雙面刃
臉書觸及率
前幾年因為臉書帶來的大量流量讓經營粉絲頁的小編們都很開心
但是多年下來小編們廣告買得不夠多
這讓臉書很不開心(誤)
近一兩年臉書大改前面提到的演算法
讓粉絲頁貼文出現的機率大大的降低
觸及率到底有多低?
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提問
但是自然觸及率5-10%是比較常見的說法
甚至還有看到2%的說法(參考:數位時代的高效行銷)
2%的意思是一個100萬人的粉絲頁PO一篇文章
一開始的自然觸及人數是2萬......
這麼低的觸及率自然哀鴻遍野阿...
為了眾多小編的生存
也有許多臉書行銷專家分享了很多方式試著提高觸及率
以及教大家避免踩到臉書的地雷而降低觸及率
以下有一些大原則:
其實簡單把這些方法分類
還是可以發現大原則是一樣的
- 臉書希望使用者留在這個平台而非跳出平台
- 希望增加人與人的互動,在演算法評價中,深層互動(分享或留言)比單純按讚更有價值
- 假的互動會被扣分,比方無意義的讓粉絲tag朋友或+1之類的,想欺騙演算法是不可以的
總的來說
稍微了解演算法及觸及率也會對臉書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當看到某些小編的某些行為也就會略懂略懂而發出會心一笑
也算是這次備課不錯的收穫!
參考書籍
- 數位時代的高效行銷
- Facebook互動行銷 : 社群口碑經營新思路+廣告投放如何有成效, 想做好臉書行銷, 操作心法就在這!
- 掌握社群行銷 : 引爆網路原子彈
- 直播行銷革命
- 爆紅直播主的經營密碼 : 掌握吸睛關鍵,人氣收入無上限!
這幾本書當中最推薦數位時代的高效行銷,作者:解聰文
書中講解行銷的概念非常清楚
也有網路行銷的實務經驗
更難得的是敢說真話
書當中提到了數位廣告的詐騙勾當
每年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這也是我想分享這篇文章的主因
行銷的世界變得太複雜進入的門檻變得太高
一般人根本難以理解
想買廣告也不知道如何買以及如何驗證廣告有效...
比方說這數十億損失來自
- 位置不對的廣告
- 違反用戶意志的獎勵廣告
- 打斷賞閱的惱人廣告
- 電腦大軍詐騙出點閱量
- 廣告成效歸因詐騙
- 自吹自擂的反社會廣告
然後消費者再為這些廣告買單...
行銷真的是很深的一門學問!
但不應該變成一種詐騙手法且消費者還得幫忙付廣告費
或許當社會大眾對於網路行銷
以及臉書演算法有一定程度認識之後
這類浪費資源的網路行銷模式的規模能夠縮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