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1日 星期三

如何成為講師?講師的條件,講師培訓認證與講師定位

又到了台北市健言社講師培訓開課的時間!
今年已經進入第八屆
過去七年下來累積超過40位講師通過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認證
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回想起2013年有幸在台北市健言社擔任講師養成委員會理事
當時為了建立台北市健言社自己的講師認證制度
著實花了很多時間收集資料
試著了解不同團體的講師認證到底有何差異?
講師認證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也詢問了許多職業講師是如何當上講師的?
希望透過這些資料能讓自己對講師這個領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資料整理完畢後又有新的工作
設計講師培訓課程:找師資找場地找學員來上課
建立認證制度:設計認證的考試規則及評分標準還有找評審
還有最重要的是要讓學員願意參加講師認證考試

接下這個任務時以為很簡單
想說大家對於講師培訓都有共識
就是把資訊整理好
提案經過理事會同意後執行就好
從來沒想過這件事難度這麼高......
但或許也因為這樣
處理這件事情是我在台北市健言社12年以來
讓我覺得學到最多東西的一個案子

認證制度建立這麼多年下來
除了有機會在台北市健言社的講師培訓班擔任講師
也有機會擔任認證評鑑的評審
當然也在各種企業或團體教過一些課程
對於講師這個職業有一些資訊值得記錄下來讓自己留念及反思
也讓有志朝講師之路邁進的優秀人士參考

講師是什麼?
要當上講師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面對這麼大的題目
我覺得可以試著從這幾個角度來思考
  • 學習的本質與講師的價值
  • 講師的條件
  • 講師認證的本質
  • 講師培訓
  • 講師的風格及定位
  • 職業講師的職缺與工作機會
  • 職業講師在新時代的挑戰


學習的本質與講師的價值


很久以前邀請某領域頂尖的講師
該講師因為回饋公益性社團的緣故
在講師費上給予優惠,真的很感謝這位講師!
記得課程當天人山人海,知名講師魅力與實力同樣的驚人!
課程扎實易懂!
很多授課手法及課程的內容細節到現在為止都還印象深刻
課程間也確實遵守不做商業宣傳的協議
能走到最頂尖的講師真的就是大架構與小細節都能面面俱到!

過了一段時間又想邀請這位講師
不過這次有些細節沒談攏
但是這位講師還是用心幫忙安排了徒弟來上課
授課流程大致相同,當然功力深淺有差
但我想以學習效果來說差異應該不大

當時就在想兩位講師講同樣的主題
差異到底在哪裡?
差異應該不僅僅在於教學經驗以及講師費!
更進一步說
這樣的主題課程在專門研討班上課的學費高的可怕...
但是上網查資料也能學會類似的方法
那為什麼還會有人去專班上課?

當然不能假設花大錢的人怪怪的...
課程的廣度跟深度一定有差異
但那時對講師這份工作以及學習這件事開始有了全新的理解
講師的實力名氣講師費的多寡
都會對學習者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學費越高越容易專心認真學~~畢竟都繳了大筆金額了
名氣越大的老師越要專心學~~一定能聽到學到什麼!
道理從知名講師口中講出來就是改變的力量
從阿宅口中講出來就會變成說教的力量

學習的本質當然在於把想學的東西學會
但是影響學習效果與動機的因素太多了!
而知名講師的價值就在於會讓學員有更強烈的動機學習!
並且轉化成行動


講師的條件


了解知名講師的價值之後
我想對於如何當上講師應該就會有比較具體的答案了
我個人認為想要當講師之前
應該先思考自己是否具備講師的四個條件
  1. 想授課的專業領域很強
  2. 了解教學的技術與方法
  3. 願意教人的心
  4. 能說服學員轉變想法進而實際行動

  • 想授課的專業領域很強
想當講師這個條件應該算是最基本的
要有某項能力或技能很強
讓學員願意跟你學習這項技能
這項技能的範圍非常廣
口語表達,談判說服,簡報技巧,聲音語調
各類運動,現在很流行的健身教練,跑步教練等等
先找到自己的專項

  • 了解教學的技術與方法
教學的技術與方法是很大的題目
從課前如何與窗口聯繫了解課程目標
了解學員的程度與需求
到實際如何設計課程架構?
從一開始的why me?為什麼我來講?我有何成功案例
到如何誘發學員的學習動機?
學習可能遇到的困難點?如何克服?
整堂課如何只強調大家能帶的回去的三大重點主題等等
如何透過演練得到回饋並現場給予學員建議
簡報的設計
音樂的安排
整堂課如何鋪陳及控場
太多太多可以學習的技巧
講師培訓課程一般都會著重在這個部分

  • 願意教人的心
好為人師喜歡分享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習慣
不牽扯到利益時一切都沒問題
但當講師變成職業
同樣的主題要一講再講,講上50次100次
每一次都還能保有同樣的熱情嗎?

更進一步說
授課會被課後評分也會被學員寫心得放到網路上
而這些評價會影響到後面的邀課狀況
看到正評當然很熱血很開心
但是當看到負評
還要能保持持續熱情就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答案了

  • 能說服學員轉變想法進而實際行動
這當然是最難的
當講師的前三項條件基本上操之在己
但這樣是要有能力影響其他人的想法
想法改變還不夠
還要改變行為!


真的非常困難!
厲害的職業講師就是能夠充分具備這四個條件
而且還會不斷的精進!

講師認證的本質


2013辦講師認證那年有某個團體打電話給我
電話中說明他是某團體的講師認證負責人
他們的團體有初階以及進階的講師認證
他們的認證規則是要先通過初階認證才能考進階認證
然後他聽說我們課程辦得不錯
所以如果通過台北市健言社的講師認證
也可以直接去考他們的進階講師認證
雙方可以合作一下
電話中大家當然就是寒暄幾句,這事件也沒有後續
但自己心裡覺得有趣的點在於
如果沒有同時接觸過兩邊的講師
認證的規則及評審也大不相同的狀況下
要怎樣評價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認證等於他們的初階講師?
而他們的進階講師認證肯定優於我們的一般講師認證?

在建立講師認證的過程中才讓我有機會深入思考
認證跟比賽的概念其實很像
不同的遊戲規則不同的評審會有不同的優勝者
但講師還是應該回歸講師的本質
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引發學習動機
提供學習步驟,具體改變行為
多了厲害的職稱或證照對於開發新的學員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證照就是說服力的工具之一
講師的條件及本質是什麼並不會因為有無講師認證而改變...


講師培訓

如果已經思考過上面的問題
但還沒成為講師且對講師這個職業有興趣
我覺得可以試著從參加講師培訓課程開始
參加講師培訓的好處

  • 訓練教學的技術,驗證自己的程度
  • 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資訊交流
  • 有些培訓班會在通過認證後提供教學的機會
想成為職業講師真的需要舞台
講師培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途徑
我覺得能提供教學機會的培訓班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參加培訓可以因此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或是藉由參加一些社團
比方說專門由職業講師組成的聯誼會等等
得到更多職業講師的資訊

講師的風格及定位

講師百百款,風格通通不一樣
就以口語表達來說
有專門教聲音手勢的
有教幽默風趣的
有條理表達的
有感性訴求的

擅長溝通的人分享聽,說以及提問的技巧
懂得談判的人分享談判說服
聲音語調好聽的人教聲音大小收放運用
擅長交朋友的人分享人際互動以及同理心
找到自己擅長的主題只是第一步
還必須在擅長的強項之外再加上教學的心態及技巧
並且不管在台上台下都以身作則

老師的風格不一樣
粉絲的特性也不一樣
喜歡A的可能就不會喜歡B
要滿足所有學員很難
但至少要試著了解到底自己的特色
以及這樣的特色可能吸引哪一種類別的粉絲
充分了解自己的受眾很重要


職業講師的職缺與工作機會


僅就我所知提供一些資訊參考
這個種類真的太多了......

  • 企業內部專職講師(只在單一企業授課)
  • 跨企業的企業講師(個人接案或與管顧公司合作)
  • 政府及學校機關
  • 人力銀行的講師職缺
  • 各種社團(健言社,青商會,扶輪社......)
  • 救國團或各地社大社團講師
  • 線上課程平台(Hahow之類)
說到底講師是與人互動的職業
更需要口碑幫忙行銷
剛起步很需要舞台
通常是靠朋友介紹或是參加的社團轉介
另外就是靠自己經營自己的部落格或臉書網路行銷
機會看起來很多
但是也非常競爭


職業講師在新時代的挑戰

犯錯與修正
人都會犯錯,講師也是人,當然也會犯錯
講師犯錯的可怕之處在於
會把一項錯誤的觀念在課程中分享出去
當然大部分的講師在發現錯誤之後會勇於修正
問題在於講師如何發現自己犯錯?有沒有人會告訴他?
比方說在演講領域我最常聽到的誤用就是73855法則
為什麼7/38/55法則會被誤用?
又為何沒有人會去提醒講師?
導致於這樣的誤用一直流傳下來?

記得有次在臉書上看到某知名講師分享了一項錯誤訊息
當下很想私下傳訊息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文章給他參考
但轉頭一想,我又不認識他,他更不可能認識我
事情就不了了之...
這件事給我的啟發是
自我進修以及自我檢驗對於修正有一定的幫助
但人畢竟有思考盲點
自己看不出來的時候,很需要旁邊的朋友幫忙
作為講師千萬不能讓朋友認為自己是聽不進去的那種人...
錯誤的資訊透過職業講師宣傳出去
這種事情真的很可怕

在上個世代想要得到資料的方式相對少
但是google時代的資訊相對容易取得
僅僅傳達資訊的這項工作在網路時代已經大量被取代
在這個時代講師如果僅僅是傳遞資訊是遠遠不足的
越來越多的人在討論21世紀的教育應該要具備4C

  • 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 有效溝通(effective communication
  • 團隊共創(collaboration and building
  • 創造與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記得十多年前大多數的講師在講課時使用的方式都是講授法
單方面的提供資訊
慢慢的有些講師會做出漂亮的投影片
然後開始在課程中帶入一些實際演練並現場給予回饋
現在則是越來越多遊戲化競賽化
甚至桌遊也都會融入課程之中
讓學員的五感都投入在課程氛圍
幫助學員快速吸收學習

時代在改變
職業講師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如何在課程中幫忙建立4C
怎樣從傳遞資訊到幫助學員提煉智慧是非常大的課題
想要當職業講師真的需要非常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