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2日 星期二

牧羊人讀書筆記-讀書心得

前幾年讀人類大歷史系列書時
讓我最有感觸的一件事情是大家年紀差不多
為什麼可以寫出這樣的系列書?
肯定是背後下了超級多苦工
當然天分家庭老師朋友各方面的條件可能也都是必須具備的
我覺得那不是一種羨慕的心情
比較像是一個恍然大悟的驚嘆號
阿!原來好好的努力
人是有機會在40歲左右有這樣的發展
還有這種可能性阿

在讀這本牧羊人讀書筆記的時候
我也有當時讀人類大歷史的感覺
書名雖說是牧羊人讀書筆記
但朱敬一先生對於原書作者提出的見解
都有自己的獨到看法
這當中有認同也有反對
但是這些論點一定都是有所依據
書中記錄下來的心得各種旁徵博引
也可以在這個筆記當中看到讀者與作者的深度對話

大家都是讀同樣的一本書
但是對於書的理解跟連結以及應用
我覺得差太多了~~
還好這並不妨礙我繼續讀書或寫心得
反而是跟當初讀人類大歷史一樣的心態
原來讀書心得還可以有這樣的可能性阿

自己走過的路才有辦法辨識方向跟距離
會知道自己大概在哪裡
但是學習更多時候像是在拓荒
還沒走過的路無法認知方向
而讀一本好書就可以為我指引方向
原來寫讀書心得是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書寫


牧羊人讀書筆記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兩篇
一篇是談吃
一篇談某政治人物

談吃的那篇
朱敬一先生分享了他對飲食料理的一些看法
他認為料理不只是科學
所謂科學的定義是可以由任何人依照同樣的條件
複製之後得到相同的結果
比方說煎牛排這件事
如果可以使用固定形狀跟重量的牛排
透過舒肥機設定好溫度跟時間
舒肥完成之後再透過固定溫度跟時間兩面煎出梅納反應
然後用固定的設計好的擺盤上桌
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把這件事情做好
那麼作為廚師跟工讀生的差別在哪裡?

前一段時間買了一大堆科學料理的書
想要試著了解料理到底是怎麼回事
所以看了這一段是滿有感觸的
當我按照書中說的方式用百分之一重量的鹽去醃五花肉
用設定好的時間溫度去烤肉搭配烤大蒜
搭配撒上一些黑胡椒跟白胡椒提升香氣
成果當然比不上特別厲害的餐廳
但作為家常菜烤出來的效果是很不錯的
那麼要怎樣更上一層樓?
其實我是不知道的......

所謂的科學是可以被複製
或著是說我們可以用科學數據找出80/20法則
找出關鍵的影響因素
透過達成關鍵因素快速的達到不錯的程度
但是要如何達到傑出呢
又要如何做到差異化呢
這篇雖然談的是吃
但是也讓我對學習的態度跟競爭力有一些想法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
這時代什麼都講究快講究效率
大家都要找80/20法則
快速達到一定的程度
這個部分我認為是正確的
但是我們學習一個新項目達到80分之後呢?
80分之前如果能找到正確的方法
是可以2分耕耘8分收獲
但80分之後更常見的是8分耕耘2分收獲
我們能堅持學習下去嗎?
三分鐘建立的能力
只有三分鐘的競爭力
其他人也能用三分鐘追上
這樣還算是一種競爭力嗎?

同樣的
在資訊這麼公開透明的時代
料理的科學基本功只要有心學習
每個料理人都能學到
其實不只是料理
大部分的東西只要想學
一定都找的到資料
到了一定程度之後
我能不能產生自己的見解
跟自己過去的能力連結然後創造出一個獨一無二的競爭力

以料理來說
米其林餐廳為什麼是米其林
大家的基本功肯定都是頂尖了
他們做了什麼不一樣的事情才會變成米其林?
基本功做到頂尖
然後才是創意跟差異化
順序很重要

換個角度思考
我作為客人有識別的能力嗎
我是在吃科學料理還是創意料理?
如果對於食材或料理過程不理解
料理人需要經過多少基本功的磨練才能做出一道好菜
所有的事情都不清楚而只是追求CP值的話
不是不行
是可惜了
能透過吃看出料理人努力的軌跡
其實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談政治人物
這位政治人物當初在媒體上是被罵到不行的
朱敬一先生是跟這位政治人物有過互動的
他談了他們之間互動的一些故事
當然這樣的一篇文章不會是一面倒的褒或貶
書中是有褒有貶
但對我來說比較有意義的一段是
朱敬一先生談這位政治人物長期以來(可能以五年十年為單位)
他到底在做什麼?
那些事情是為了他自己個人的利益嗎?
這樣的故事未必能幫這位政治人物平反
但我覺得至少多提供了一些觀點

自媒體時代每個人可以透過網路經營自己品牌
成為公眾人物之後
媒體可能會因為特定原因
去攻擊或美化特定人物
我們並沒辦法真正接觸這麼多公眾人物
與其觀察這些人短期內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反而是觀察這些人長期做了什麼
做的跟他說的是不是一樣
甚至問問真的有跟這個人共事的朋友
想辦法拿到第一手資料
都會比透過媒體或自媒體的了解一個人來得好
這樣的方法雖然簡單但很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