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台北市健言社面面俱到好講評授課心得

在健言TM訓練體系當中有幾個主要的角色
  • 主席:類似主持人控場,掌握流程及訓練時間,迎新送舊,介紹每位成員
  • 講員:針對每一週的演講主題做3分鐘演講
  • 講評:聽完講員的演講後,針對演講內容,聲音語調手勢各方面給予建議,點出優點,針對可以改進的點具體提出建議或示範
  • 總評:針對全場教育訓練給予建議,尤其是講評
不同的角色可以訓練到不同能力
講員練演講能力
講評則是訓練傾聽,理解分析歸納並提供建議的能力
距離上次講授健言大補帖講評這個主題已經接近四年前
當時主軸是針對上台前以及上台時常會遇到那些困難
還有要如何克服這些困難

這次在準備授課時
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無法準備好講評?
每一週總評都會提點如何擔任講評
在台北市健言社官網上也有詳列如何準備講評
甚至每一期的學習手冊上也有講評的評判表格
理論上社友們可以按照表格分類去填寫
而且是每一週都可以在台下把自己當成講評試著練習
在這樣的客觀環境下
為什麼還是有些社友害怕上台講評

針對這個疑問的答案我自己認為知道與做到是兩件事
筆記本上寫得再多
老師在台上講得再精彩
就算我通通知道理解了
上台做不出來一樣是無用

所以做中學這件事就是台北市健言社最可貴的點
所有口才訓練都是讓大家實際演練
總之上台就對了

在這個大原則下
這次課程的架構就跟上次不太一樣了
會希望讓大家自己找答案
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於是上課的流程就變成
透過角色扮演分組討論
  • 講員想聽到講評說什麼?
  • 講員不想聽到講評說什麼?
  • 聽眾想聽到講評說什麼?
  • 聽眾不想聽到講評說什麼?
  • 總評想聽到講評說什麼?
  • 總評不想聽到講評說什麼?
先利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大家理解不同的受眾想聽的東西不同
講員基本上想聽到具體建議及示範
聽眾想知道這個演講哪裡好哪裡還可以改進
總評則是希望能比較出不同的講評有何差異進而選出最佳講評
不同的角色雖然想聽的東西不一樣
但是還是有一些重點會相通
比方說大家都會希望聽到講評能具體點出優缺點
並且直接示範作法或是給予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

接著就請示範講員做演講三分鐘再請大家講評
第二階段一樣是透過六種不同角度講評
  • 講員外功有何優點
  • 講員外功有何缺點
  • 講員內功有何優點
  • 講員內功有何缺點
  • 跟上半場的TM最佳講員比較的話,有何優點
  • 跟上半場的TM最佳講員比較的話,有何缺點
演練過程當中每一組都能提出很多觀點以及建議
當然正常來說三分鐘的講評要講兩位講員
平均每一位分配到的時間不到兩分鐘
如果用這六個面向去講評
肯定會超過很多時間

但是這個演練的目的在於提供更多廣度與深度的思考點
也可以針對個人現階段的能力去講評
我是第一次上台當講評
那麼我就多講一些外功,內功少評一些
我有兩三次經驗了
那麼我可以減少外功,增加內功的比例
畢竟演講要進步最重要的還是內容

假設我已經很熟練了
那麼我可以把兩位講員同時拿出來比較
重點在凸顯出各自的優點
讓每個講員能找到自己演講風格
而不是一昧地模仿

說真的要講評面面觀確實很難
畢竟不管怎樣說時間就是不夠
但是透過這些分組演練
或許大家能知道更多面向的講評方式
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講評風格
勇於上台嘗試
唯有做中學才會進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