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的18堂商業思維課心得
這本書說什麼?我為什麼選讀這本書?
有小孩之後常常想到教養問題
也會想要參考看看其他人如何教養小孩
這本書的作者林明樟老師是企管界有名的講師
本身又有很多創業的經歷
因此讓我想要了解這麼優秀的講師會怎樣教養小孩
這些方法當中有沒有哪些可以讓我拿來套用
抱著這樣學習的心態挑了這本書
給兒子的18堂商業思維課的三大重點
18堂課介紹了18個主題
每個主題都有其功用
說真的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教育這麼複雜的東西怎麼可能18堂課講完
不過要長篇大論的寫反而就不是那麼實用了
書只寫18個主題已經很精簡且方便套用
但如果只能挑選三個重點分享
我讀完想要記錄下來的是
- 分清楚人生的可控與不可控
- 用長期和機率的眼光做重大決定
- 暖男與宅男要當哪一個
分清楚人生的可控與不可控
年紀越大越能感受人力之渺小
尤其是這兩年的COVID-19疫情
或是最近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事情
在戰爭跟疾病面前個人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
但是我們就因為這樣所以不去做任何努力?
人生不應該是這樣的
努力活著學習成長
有機會就幫助其他人都是可以試著去做的
工作或生活中事情進展不如預期
要思考的不是責怪別人
因為別人是不可控的
可控的只有自己
遇到挫折時應該要做的事情是思考自己還可以做什麼?
有沒有辦法事前設想其他人可能出錯或不幫忙的情況
下次遇到類似的問題要怎樣處理
唯有這樣才能磨練自己的能力
我很喜歡寧靜禱文:
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年紀越大
透過人生經歷所獲得的智慧
就是要拿來區別什麼是可控制可改變的
什麼又是不可控不可改變的
我會很希望我的孩子在年紀很輕的時候就理解這件事
用長期和機率的眼光做重大決定
我記得我以前去上佛法課
師父也傳達了類似的理念
為什麼我們會做出讓我們受苦的選擇呢?
因為我們常常只追求眼前沒有想到未來
印象中有聽到這樣的例子
吃美食的當下很幸福
但是如果是刷卡欠債才吃的到的美食
或是身體已經很肥胖不健康的狀況下吃過量食物
當下當然是很享受很開心
但是考量到未來對金錢跟身體的負擔
這種吃美食帶來的幸福跟樂趣就變成一種苦
衡量好不好的工具如果用時間來判斷
短期跟長期的答案不一樣的時候
我們應該看長還是看短?
人生真正重要的問題其實都應該要看長
類似的概念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這本書當中也有提到
要用正確的工具去衡量自己的人生
不要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
把自己當公司就只會用賺多少錢來衡量自己
但人生應該要思考自己用天賦幫助了多少人
當思考的工具不一樣
選擇也會不一樣
用長時間去思考衡量一件事情
也會了解很多東西不是一蹴可及
需要按部就班的努力
這也聯繫到書中分享的另外兩個概念
一個是有目標意識的活出自己
有目標就會試著去努力
知道有一些事情需要時間去累積能力
有些事情需要等待時機成熟
另外一個就是要知道所謂的能力是有分層次的
同樣是做一件事情
至少就會有三種層次
比方說
連事情都做不好
單純把事情做好
把事情做到超乎大家預期的好
不同的層次對應到不同的能力
要先具備這樣的思維
然後透過各種經歷累積更高層次的能力
暖男與宅男要當哪一個
我自己跟暖男這個詞是連結不起來的
比較常被老婆說我是一個機車阿宅
機車是比較負面的說法
但能夠理性思考有很多優點
能做到相對客觀理性
有時候確實能夠因為夠冷靜所以少犯一些錯誤
但是與其他人往來如果純粹理性
少了一點情緒少了互動
也就少了人與人的溫度
能夠理性邏輯思考是一種優勢
能夠同時感性包容跟其他人溫暖互動
則是一種天大的優勢
能夠兼顧理性與感性
去思考要如何與其他人長期往來
這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給兒子的18堂商業思維課當中
也有好幾個主題跟這個題目相關的
比方說
不要貪心的想拿起桌上的每一分錢
不貪心的幸運人生
真正的高手做的是供需之間的協調
這幾個主題講的其實都算同一件事
總之就是要懂得分享!
懂得分享有同理心
不要所有事情用理性判斷斤斤計較
自然就會是一個暖男
讀完這本書我可以做什麼
有幾堂課的主題都偏向心法
但心法其實要透過實務經驗才有辦法轉換成能力
讀完這些我能做什麼?
林明樟老師說他的小孩對腳踏車很有興趣
所以他引導小孩做網拍
把腳踏車的二手零件賣掉
透過這整個流程去磨練小孩的商業思維
網拍賺多少錢其實不重要
但是透過這過程卻可以啟發小孩對商業模式有一定的認識
等小孩在大一些
這件事就是我可以直接拿來運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