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讀書心得
這是一本協助尋找人生方向並獲得快樂的書也是一本企業管理參考書
前幾年看影片
Clayton M. Christensen提問要用什麼衡量工具來衡量人生?
他認為上帝衡量的方式是你用你的天賦幫助了多少人
而不是用金錢與地位去衡量每個人的人生
我們最重要的是挑對衡量工具
而不是像經營公司一樣,只看短期利益
這本書相較於影片能夠講解得更詳細
最重要的人生三問
- 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 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 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哈佛商學院最重要的一堂課 |
書中提到很多企業案例
比方說為何企業決策時會選擇短多長空的做法?
原因在於我們是用一年一年的KPI去評估經營團隊的績效
根據這樣的衡量方式
經營團隊自然只會追求短期效益...
如果把這樣的經營概念套用在人生
我們用錯誤的KPI來衡量自己的人生
最優先追求金錢權力而非家人的話
長期來看極有可能導致不快樂的結果
書中有提到幾項工具可以協助更幸福的人生
1.激發好的動機,根據赫茲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薪水屬於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僅是讓人不討厭工作而已,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動機因素,動機因素包含:挑戰性的工作,得到認可,責任跟個人成長,成就感,學到東西的感覺,成為團隊的要角
動機因素才會讓人熱愛工作
2.審慎策略加上無可避免的選擇
我們可以規劃人生策略,但總會遇到意外,意外發生時,需要具備調整策略的能力
3.評估公司能力的三種因素:資源,流程,企業的優先順序
強大的企業是強在企業流程以及企業的優先順序非常清楚,友好的企業文化
同樣的概念套用到教育小孩身上,我們給了孩子資源,但是我們是否能教導孩子如何有效率的應用資源,甚至找資源,了解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物?如何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判斷如何應用資源的過程,將家庭文化建立起來
4.百分百堅守原則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
如果你不越界,個人道德界線的力量將非常強大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筆記與書摘
一般人以為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決定之前蒐集資料
資料越多越好
但這就像開車看後照鏡一樣
我們蒐集到的資料往往只關於過去
如果你想克服人生的挑戰
必須深入了解什麼樣的因會導致什麼樣的果
工作
對你的工作生涯而言,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但問題在於你覺得最重要的不一定等於讓妳快樂
誘因理論:為什麼經理人在營運的時候不考量股東的最佳利益?
一個理論是否可靠
最好的檢驗方式是找出一些反常的例子
赫茲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
1.保健因素
薪水是保健因素
改善薪水只是讓人不討厭工作而已
2.動機因素
動機因素包括
挑戰性的工作
得到認可
責任跟個人成長
成就感
學到東西的感覺
成為團隊的要角
動機因素才會讓人熱愛工作
重要的是過程而非抵達終點
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可以考慮從事管理工作
為了發掘真正的快樂
你必須持續不斷的找尋有意義的機會
讓你得以學到新的東西
肩負更多的責任
本田輕型機車案例
審慎策略VS無可預期的選擇
初期進入美國市場時想要銷售重型機車
但是看到輕型機車的機會時願意調整銷售策略
也因為調整策略而獲得成功
企業案例對比人生如何抉擇?
哪些是審慎策略?哪些又是無可預期的選擇時做了調整?
檢驗工具:那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策略才能成立!
為了長遠所做的正確決定,短期看來卻不合理
一個策略是否成功,資源分配就是真正的考驗
當個人努力的方向與公司目標相反
有些人一心一意追求卓越,卻不知不覺把資源分配在短期可以看到成就的事情上
不管公司策略或人生策略,都是好幾百個決定塑造出來的
這些決定關乎你如何運用時間精力和金錢
總結
1.讓工作充滿熱情的因素
2.如透過審慎計畫及和面對無可預期的機會來尋找熱愛的工作
3.資源分配是否與你決定的策略相符
圓滿的人際關係
好資金VS壞資金最後能成功的公司有93%最初策略行不通只好放棄,並非按照最初的策略才成功,而是最初的策略失敗之後,還有多餘的錢可以
改變,要用最少的資金很快找到一個可行的策略
不至於花了很多錢才知道走錯了路
這種情況下投入的資金就是好資金
如果投入資金之後
急於看到成長而非獲利,則是壞資金
好壞資金套用到人生-->投資在工作而非人際關係
人生投資可否有先後順序?
來上一堂破壞課這本書中提到
父母平均每小時跟小孩說1500字
但是也有少到只有600字的父母和多到2100字的父母
而研究結果是前30個月聽到的話語越多
日後在字彙和閱讀能力的表現也越好
IKEA 以顧客為出發點
幫他們完成生活上必須完成的工作
為什麼要買奶昔?
早上是因為開車要找東西陪伴
下午是爸媽獎賞小孩
都是買奶昔
但是希望解決的問題不同
外包的悲劇
戴爾將製造硬體外包給華碩
外包的越多,喪失越多競爭力
最終反而培養了一個競爭對手
必須了解你的能力
那些能力是未來命運所繫?
一家公司的能力取決於三個因素:資源,流程,企業的優先順序
對比你的孩子能做什麼?
給了孩子最多的資源卻剝奪了孩子的能力
孩子是否能從這些學習的經驗學到重要的深層的流程能力
如團隊合作?創業精神?也知道事前準備的好處?
對孩子而言資源和流程完全不同
給孩子再多的資源都無法給孩子自信
自信來自克服困難的事情
展翅高飛:培養下一代領導者
即使他們資質普通
由於不斷的從經驗學習如何克服挫敗或巨大的壓力--能力就是這樣鍛鍊出來的
如何培養孩子心中設定優先順序的能力?
公司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文化是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工作的方式
公司員工總是照著做而且做得很好
因此不會想到用其他方式來做
如果公司文化已經形成
員工就會自動做好必須做的事
文化不是管理階級花時間和員工溝通講述就可以形成
文化必須建立在員工做的一連串決定之上
文化是建立在組織的流程與優先順序之上
家庭文化的建立
家同成員不斷地一起工作
不但能了解這各家的優先順序
知道對這各家而言什麼事最重要的
最後大家也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遠離監獄
全面思考與邊際思考
邊際思考陷阱
百視達VS Netflix
百視達逞罰租約過期的客戶,讓客戶降低租片的動機
相反的Netflix 只要付月費就能看片 客戶越忙越沒辦法看 還幫Netflix 省運費
百視達無法運用此商業模式因為會與自己的營業項目衝突
但卻因為這樣給了Netflix 機會
邊際成本和總成本的認知
製造某新產品的總成本
或利用既有人員和設備,只牽扯到邊際成本和收益
幾乎所有主管都會不由得傾向邊際思考
但競爭之下大公司會採取原有的營業模式
一旦失去競爭力就全盤皆輸
如果你需要一部新的機器又不願意購買
最後你會發現你雖然沒買
還是必須付出代價
一個又一個的下不為例
這就是邊際思考的危險
因為情況特殊
你認為就這麼一次破例 往後還是會堅守原則
但是就這麼一次 已經無法回頭
百分百堅守原則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
如果你不越界
個人道德界線的力量將非常強大
你只看到投資必須投入的資金
看不到不投資所要付出的代價
目的三部曲
1.畫像
2.投入
3.量尺
找到人生正確的量尺
可以幫助多少人
讓他們變成更好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