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154期社長盃的比賽方式是隨機抽題演講
是參賽者在上台前從前十週上台演講的題目抽一題出來
準備4分鐘之後上台演講
這樣的方式我認為算半即席
已經知道有哪些題目
願意花時間每一題都去準備的話
那麼這次就是一個定題演講
如果都沒有準備
那就真的是隨機即席了
有幸被社團及社長邀請擔任評審
所以賽前一直在思考
除了能幫忙講評參賽者的表現
我還能做什麼?
還能分享什麼才會對其他人有幫助?
兩個提問取交集後
答案就是這個吧: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
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
比賽的過程中
有些事情是可控制的
自己有沒有認真準備是可控制的
準備一題還是十題是可控制的
練習三遍還是三十遍是可控制的
跟自己有關的都是可以控制
除此之外差不多都不能控制
無法控制評審喜好
無法控制其他參賽者的實力
也無法控制抽到什麼題目
當天有些社友運氣真的不錯
就抽到之前講過的題目
上台再講一次!
但大部分人都沒有這種運氣
那麼與其在意最終的成績
不如在意自己在準備的過程當中學會什麼
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
我想這也是社長盃最重要的目的
讓社友可以好好檢視一下
經過四個月十六週的學習
到底產生哪些改變?
有時候學習需要一些誘因跟動力
過程中如果有些激勵因子
參加比賽得名之類的
確實對於學習有幫助
但我們最終還是應該回到學習的最核心問題
為什麼要來學口語表達?
終究還是希望能夠更有效的溝通
傳達一些理念
想要改變其他人的想法或觀念
甚至影響其他人的行為
認真準備然後上台
就有機會做到這些事
有沒有拿到名次並不是那麼重要
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