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 星期一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什麼選讀這本書?

我從小被教導的觀念是盡量節省不要浪費
把錢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此外因為興趣是運動跟看書
幾乎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這些不太花錢的嗜好上
對於要花錢的一些活動我是沒有什麼研究的

當然我還是會出國或是去旅遊
但大致上來說生活上沒有太多特別大筆的花費
對於一些食衣住行的各種品牌
大部分都不認識......

甚至大多數男生聚在一起會聊的車子
我在有小孩之前也完全不懂
後來是因為小孩喜歡車
某次買了一本專門介紹各種品牌車的書
慢慢在路上聽到小孩看到車的LOGO念出各種品牌
我才開開慢慢理解

隨著年紀的增長
慢慢會去嘗試增加不同的體驗
可能是吃比較貴的食物
或是住比較貴的飯店
試著去比較跟低價的產品有何差異
對我而言都是人生當中非常棒的體驗

在探索人生體驗過程當中
近幾年很流行的FIRE議題(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這類別的書也看過一些
FIRE基本上的概念
都是要我們算清楚每個月要花多少錢
才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個人的喜好價值不同
因此得產生的花費當然也不同
這筆金額並沒有標準答案

但透過FIRE的概念
讓我們帶著目標去思考
想辦法創造被動收入
當每個月的被動收入大於每月支出
可以把時間放在工作以外的事

當然符合FIRE的條件後還是可以工作
但這時候工作是因為熱愛或是有使命感成就感等原因
不只是為了賺錢

FIRE當然是一種很理想的生活方式
但我倒是沒想過會有人主張要在死前把錢花光光!
我想單單提出這種很不同的想法
並且能寫成一本書出版
應該就很值得翻看看了!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印象深刻的三個點

  • 年輕時的各種體驗創造記憶股息
  • 年長時的身體健康導致種種限制
  • 規劃健康,時間,金錢平衡的人生時段



年輕時的各種體驗創造記憶股息

這本書的主軸說得很清楚:
我們要幫你解決的是整體人生的滿足感!
所以全書都著重在怎樣過的很幸福更滿足
應該要怎麼做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

在計算怎樣才會更幸福的章節當中
作者(Bill Perkins)提出的一個很有趣的體驗分數算式
他認為我們可以針對每年的體驗算出一個分數
人生起伏不定
每年的人生體驗分數不一樣
到這個部份還是容易理解

但是作者認為在計算每一年的體驗分數時
除了當年獲得的分數
我們應該還要加上過去的體驗創造的記憶
作者把這種記憶分數稱之為記憶股息

也就是說過去的體驗是一種存款
可以透過自己回憶或跟其他人聊天討論
一再重複獲得快樂跟幸福
這種回憶也是一種很棒的體驗
應該也要加入當年度的體驗分數

換句話說
如果年輕時和更多不同的人去體驗不同的經歷
過個幾年之後不管是自己回想
或是跟當初一起行動的夥伴聊聊
都能透過回憶這份體驗得到快樂
而這樣的回憶是一種複利的概念
可以一直增加

我覺得這是一種很有趣的思考角度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同這種說法
人生除了活著就是體驗
保持好奇心體驗不同的人事物非常重要
但是我們可能都沒想過用複利的概念去思考這件事
如果年輕時投入時間跟金錢體驗某件事
而這件事的記憶是一種可以產生複利的存款
當然要越早投資越好
這個想法也引伸到作者的第二個概念
很多事情老了之後再也做不了!



年長時的身體健康導致種種限制

作者認為人生要有最快樂最幸福的體驗
一定要考慮三個要素:金錢,時間,健康
而健康是影響滿足曲線最大因素

作者在書中舉了一些案例
比方說年紀大了可能已經無法整天滑雪
無法爬山或跑馬拉松等等
我看了也是心有戚戚焉

回想二十幾歲時去日本玩
最期待的就是和牛跟冰淇淋
吃到飽的和牛搭配一天好幾隻的冰淇淋
怎樣都吃得下
畢竟當時只有出國才能吃到這些東西

但到了這幾年日本和牛已經可以進口
再也不需要出國就能吃到
在合理的價格內買了一些和牛回來家裡自己料理
要吃多少都可以自己準備
竟然發現一塊300g的和牛肋眼牛排
一家子兩大兩小只能吃一半

當然去外面吃吃到飽就更不用說了
根本吃不了多少......
好幾年以前的狀況已經是與其吃吃到飽
不如用一半的價格吃量少但品質好的餐廳......

我20幾歲的時候應該很難理解這種情況
但到了現在這個年紀
作者提到健康,時間,金錢三要素
健康是最重要的
我確實是認同
年輕的時候沒有錢
要把時間拿來工作換錢
然後才有辦法花錢去體驗一些事情

但是等年紀大了
可能身體也沒辦法去體驗
這種延遲享受的成本
如果沒有過來人分享經驗
也很難想像的到



規劃健康,時間,金錢平衡的人生時段

如果我們已經認同作者提出的這些觀點
我們應該要怎樣調整讓自己過得更幸福呢?
作者在書中建議我們把人生清單重新排列
先列出人生必做清單
接著把這些事分散到人生當中的不同階段去實踐

但要特別注意一點
什麼事情可以年輕時做?但年紀大的時候做不了?
比方說運動體能相關的活動
什麼事情可以等到年紀大再去做?
比方說看展覽表演之類的
總之透過這樣的方法去微調
盡可能讓自己可以體驗更多的事情

作者也有在書中提出一個數據
說明我們大部分人太高估老年期要花費的金額了
根據美國勞工部勞動統計局
做過消費者支出調查
在2017年時
55-64歲的家戶戶長年平均支出為6萬5千美元
65-74歲的家戶戶長年平均支出為5萬5千美元
75歲以上下降到4萬2千美元

儘管年紀越大醫療費用會有增加的趨勢
但整體支出還是下降
因為衣服和休閒娛樂的費用下降更多

作者認為
一個人從金錢中獲得樂趣的能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開始下降
我認為這其實也很合理
年紀越大接觸過的事情越多
要再有所謂的新奇感不容易
有一些人生體驗確實會受到年紀跟健康的影響
也要保握時間提早去執行




我可以如何應用這本書

作者在書中分享
他花了一大筆錢舉辦他的45歲的生日宴會
實際的執行他推動的概念
他在過程中當然也有很多掙扎
但後續回憶帶來的各種效應
不管是他自己的回憶
或是事後跟朋友聊起這件事
每次都帶給他很棒的體驗
完全符合他說的記憶股息

他也提到我們可以更早把錢給孩子
而不是等死掉之後才把遺產轉移
更早把錢給孩子
可以讓孩子用這筆錢去創造美好的體驗

你真正留下來的不是錢而是記憶
這記憶包含了你的記憶股息和孩子的記憶股息
隨著孩子年紀越來越大
我也很認同作者書中提到的概念
人生中會死亡很多次
很多事情時機過去了
我們就再也無法再去體驗
就像我們再也無法跟小孩一起成長第二次

怎樣別把錢留到死?
一個最簡單的概念就是
剩太多錢代表已經花太多時間賺錢
應該少賺一點錢
多花一點時間去體驗人生

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辯論系列文(5)入門篇:事實,觀點與定義

你有認真讀書嗎?

大兒子讀小一之後
每週日早上會進行家庭會議
主要是想問問他這一週學到什麼
有什麼做得好的事情
有什麼事情可以改進?如何改進?
有沒有什麼目標?
帶著孩子練習回顧過去與展望未來

年紀還小的孩子需要一些誘因跟動機
因此也會在這個會議上引導他們思考
如果能把某件事情做好
可以有相對應的獎勵
至於要把什麼事情做好
想要什麼獎勵
我會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提案

通常孩子設定的目標是有乖乖吃飯跟睡覺
就可以換寶可夢卡之類的
或是認真讀書成績好可以買個小玩具
想要出去住飯店等等

但是什麼叫做認真讀書?
當我問小孩上週你有認真讀書嗎
小孩的回答通常是有
我的下個問題就是:多認真?
小孩:很認真!
我:什麼叫做很認真?
小孩:就是不認真的相反
我:那什麼叫做不認真?
小孩:就是讀書的時候跟弟弟講話
我:認真的話,能說一下每天大概讀多久的書嗎?
小孩:我不知道
我:那你能不能在日記本上每天記錄,下次就可以回答我了
小孩:好啦



事實,觀點與定義

客觀事實與主觀感受
這是思考跟溝通時要特別注意的兩個關鍵字
兒子有讀書是事實
很認真是他的觀點及感受
他對認真的定義是不認真的相反
不能說這個回答有錯......
但也不能說有回答

不過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提問
也可以協助他釐清怎樣叫做認真
而我又是如何定義認真?
到底花了多少時間才能叫做認真?
有沒有一個客觀的數字讓小一生可以參考理解?

更進一步思考
時間不應該是唯一的標準
讀書時到底有沒有專心?
是否有用高效率的方法在學習?
對於學習的效果可能影響更大
但是這些詞的定義都很模糊(如何定義效率與專心?)
對小一的小孩來說可能還太難
不過至少可以開始試著去思考學習如何學習



定義是思考及溝通的基本功

大部分的情況下
我們都知道不要跟其他人吵什麼東西好吃
因為飲食喜好是很個人化的
但有時候會忘記把這樣的概念
套用到思考跟溝通的領域

如果我沒有學過辯論
我可能不會去問小孩對認真讀書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而是單方面的要求多讀書
只要求時間的數量
而非讀書的品質
但學過辯論後可以透過提問
了解小孩到底怎樣定義認真
釐清客觀事實的數據是什麼?
雙方的對於這個事實的觀點各是什麼?
對於這個詞的定義又有何差別?

同樣的案例在社團裡面也很常見
社團幹部:您有認真準備上台演講嗎?
新社友A:有
社團幹部:請問大概是怎麼準備?
新社友A:我有寫稿,練習了一兩次
社團幹部:好的,期待您的演講
結果上台之後很有可能因為緊張而忘詞

社團幹部:你有認真準備上台演講嗎?
新社友B:有
社團幹部:請問大概是怎麼準備?
新社友B:我有寫稿,練習了十幾次,也有自己錄影並且調整過
社團幹部:好的,期待您的演講
結果上台有極高的機率博得滿堂彩

A跟B都說自己認真準備
但雙方對認真準備的定義根本完全不一樣
透過提問除了可以釐清客觀的事實
對於認真準備的定義不一樣
也可以認知到大家的價值觀不一樣

透過提問釐清對於某個詞的定義
並不是要質詢問倒對方
或只是要說服對方順從我的觀點
我認為更有價值的溝通
應該是希望更進一步了解雙方在溝通時的客觀事實是什麼?
各自的觀點及定義又是什麼?
我們是不是在講同一件事?

你定義的很認真並不等於我的很認真
如果沒有事先定義清楚怎樣才是認真
等要驗收成果時
可能會造成與預期結果落差太大
產生更多的失望與爭執

定義清楚之後
可以有效降低雙方的溝通成本
甚至也可以在釐清的過程中知道
雙方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

上台前演練兩三次就可以了
對比一定要準備十幾次不然會很緊張怕丟臉
不管是哪個選擇都是可以的
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事前對於"認真"這個詞的定義
理解到雙方的價值觀有所不同

工作上其實也是一樣的狀況
老闆跟員工各自是如何定義好員工這三個字
怎樣叫做有效率的工作?
怎樣叫做有把工作做好?
如果沒有事前好好的彼此溝通
雙方的認知肯定是有落差



是閒聊還是要解決問題?

釐清定義的同時也要拿捏好分寸
朋友間在閒聊的時候
問說上周去看電影好不好看
大部分人只會回答好不好

而不會說電影演了120分鐘
劇情90分
演員演技80分
結局0分

閒聊時不會問到太多數字細節
畢竟就是想聊聊八卦
交流一下放鬆心情
如果所有的溝通跟對話都要放進一堆數字
那麼其實是非常擾人跟惱人
所以在運用的過程中也要特別注意
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境

我的小孩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
就很懂得在生活中運用事實與觀點
天冷的時候要求他們多穿一點衣服
他們會說天氣會冷
但我不會冷
你又不是我不知道我的感覺
我很熱!

基於冷不冷是他們自己的感受
也基於課題分離的概念
大部分的狀況下我會讓他們自己決定穿什麼
只是提醒他們出門時多帶件衣服
多了一個選項可以自己依照天氣調整穿或不穿
但作為爸媽聽到孩子這樣回答
真的不知道該高興還是生氣......

自己思考時可以要求更多數字
與人溝通時則要考慮對方感受
交流時是提問
但對方認為是質問
這樣肯定是不舒服的
溝通有很多細節
語言跟非語言的表達
語氣跟姿態都會影響對方的態度
必須理性的知道很多時候溝通是一件感性的事情

辯論入門的第一個重點事實,觀點與定義
說起來雖然容易
但如果能好好的執行
對於思考跟溝通就已經會有很大的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