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讀這本書?
關於小孩的教養基本上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每個家長的能力不同資源不同
能給小孩的東西不一樣
小孩個性能力也都不同
親子雙方都必須不斷地調整適應
但沒有標準答案卻可以有參考答案
別人是怎樣教養小孩的?
有沒有什麼可供參考並應用的?
十歲大的小孩可以怎樣教?
這是我想讀這本書的原因
印象深刻的三個重點
- 培養上班族還是培養創業家?
- 體驗一流的服務並從中學習
- 爸爸的背影
培養上班族還是培養創業家?
這本書的前段就提出了這麼尖銳的問題
其實很多書都提過目前的教育體制
是從工業革命時代開始建立的
這是為了大量創造勞工而產生的教育模式
學習重點在於能具備基本的能力
能夠配合工廠勞作即可
並不會特別注重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
隨著時代進步
為了適應現在高速變動的社會
教育的方式也慢慢調整
但比起科技的進步
還有目前社會上對於人才的各種嶄新需求
還是太慢了
所以作者認為教育小孩的重點之一
就是要去思考我是在培養上班族還是培養創業家
我要創造自己的規則或遵守別人的規則?
我對生活型態的選擇又是什麼?
甚至關於這些提問作者也提出一些具體培養孩子的方法
比方說他既然是創業家
他就可以提供他的孩子當爸媽的特別助理機會
手把手的教自己小孩如何企業經營企業管理
參考作者的建議再回到我對自己的提問:
我希望我的小孩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以身分或角色的方式去提問是一種方式
以具備什麼能力也是一種方式
對我而言最核心的問題在於
在這個變動這麼快的時代
要怎樣培養小孩讓他找到自己解決困難的方法?
透過網路找到知識不難
但如何運用知識?串聯跟整合知識?
又如何跟其他人合作?
上班族的思維跟創業家的思維在思考這些問題時
完全是不一樣的
以終為始
我想陪想什麼樣的孩子?
一開始就要思考目標了
體驗一流的服務並從中學習
本書作者船山哲因為本身經商
常參加商務會議且有一些高檔奢侈場合聚會的機會
他說歐美家庭比較會帶小孩參與這樣的場合
從小培養小孩的觀察力
成人到底是怎樣在交流做生意?
除此之外
也讓他們感受一流的服務
為什麼高檔的飯店服務人員
都可以記住VIP客戶的名字跟特別需求?
這些厲害的服務人員又是怎樣觀察客人的需求
在客人還沒開口要求之前
就能提供客人所需要的服務?
前兩天到某餐廳用餐
就有稍微感受到服務人員提供的服務有所不同
我一離開用餐位置
馬上就提醒我洗手間的位置
用餐過程中隨時注意是否要幫忙加水
注意你上餐的速度
餐桌永遠幫你保持整齊
小孩要用的分享餐盤
也是早早幫忙準備好
餐後的甜點跟飲料送上的時機也都很棒
當我們有需求時
有時候還沒開口
肢體語言就會先傳達出來
可能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
受過良好訓練的服務人員就能讀到
客人不需要開口
這樣的觀察力跟服務能力
可以提升客人的用餐品質跟感受
同樣的
當我的小孩具備這樣的能力
在團體中能觀察到其他人需要協助
並且主動開口幫忙
我想都能幫助他們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
就如這本書的作者想傳達的理念
好的餐廳好的服務可以幫助孩子拓展眼界
好不好當然是比較出來的
唯有看過好跟不好才懂得比較
而鑑別力正是我們想要培育的重點能力之一
爸爸的背影
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作者認為要教會小孩
同樣一件事要示範一百次
我想這是所有父母都會很有感覺的一個數據
肯定不只一百次!
以閱讀來說
為了養成孩子閱讀的習慣
從小開始有事沒事就是說故事
睡前說故事聽故事很基本
吃飯等餐點或搭車也會聽Podcast說故事
每天固定看書且帶著孩子看書
運動也是
飲食也是
睡眠也是
不管想要培養孩子什麼習慣
真的就是做給他看
然後帶著他做
做一百次......
做兩百次......
在重複無數次的過程中有時候會想
小孩怎麼都講不聽?
但轉念想想
大人難道就講得聽嗎?
別人跟我講我也不會聽阿
這麼一想又釋懷了
至少小孩改變的機會大一點.....
回想起我自己為什麼會有運動的習慣?
基本上也是我的父親從小帶著我去嘗試各種運動
羽球,棒球,足球,排球,籃球,撞球,保齡球
最終也讓我嘗試到我喜歡並且長期執行
獲益良多的運動
甚至我的父親已經年過70了
還是固定在打羽球
對我而言真的就是看著爸爸的背影前進
現在兩個孩子已經要滿8歲跟6歲了
已經習慣要看書,運動,跟早睡
我想接下來慢慢也可以跟他們分享
閱讀帶來的好處
如何閱讀跟一些邏輯思考的方法
跟著爸爸前進
我可以如何應用這本書
前不久有看過另外一本教養書
"孩子我們來談錢"
書中有提到跟孩子一起出門吃飯時
可以試著跟孩子聊聊這頓飯到底要花多少錢
食材跟服務的收費是否合理
而這本創業驚人從10歲教起
則是談了更多的體驗
怎麼讓孩子得到最高品質的體驗
讓他知道原來服務業可以做到這種地步
也算是讓孩子增廣見聞
讓他有動機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
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能力才能享受這樣的服務
對小孩來說
因為先天環境的影響
很容易把一些事情當成理所當然
東西壞了會說再買就好
不喜歡吃的東西就是放盤子旁邊
飯後甜點都當成正常的
也不會想說這是正餐以外多的享受
當然隨著孩子年紀越來越大
我們也越能跟他們好好溝通
要帶著感恩的心看這些享受
不要把事情當成理所當然
但肯定是要教超過一百次吧
以這本書來看
我對孩子的期望是未必要創業
但至少人生當中有個階段可以試試當個PM
人生其實就是各種大大小小的專案管理
能把每個小專案管理好
應該也可以過得很不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