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疫情慢慢進入尾聲
很多受到限制的事情也都漸漸回到常軌
對我而言這一整年最大的收穫大概就這三件事
- 生活習慣
- 身體健康
- 人際互動
生活習慣
今年建立了一個新的生活習慣
每天晚上簡單紀錄一下今天做了什麼
一開始對這個習慣的要求只有兩點
- 每天寫
- 紀錄三件事
這三件事要是對自己有意義的或開心的事
家族聚餐,陪小孩,運動,閱讀書寫都可
總之範圍可以說相當廣
但是每件事至少要花30分鐘左右才行
說真的一開始也會覺得三件事很簡單
可是當有意識的去注意之後
要每天花30分鐘做三件對自己有意義的事
好像也沒那麼容易
但堅持幾個月之後
似乎也習慣了每天要先找時間做有意義的三件事
除了原本就花很多時間閱讀,備課教課,寫讀書心得之外
跟小孩的互動時間也增加了
聽小孩聊當天在學校發生有趣的事
說故事給小孩聽陪小孩下棋
甚至自己也安排了更多時間去做壺鈴訓練跟做瑜珈
到年底發現三件事可以變成四件事五件事
生活的品質似乎也提升了
最近也開始訓練小孩晚上一起做紀錄
一開始小孩說只會寫一件事
但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可以寫兩件三件
雖然他認為有意義的事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
但我還是認為這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身體健康
從十幾歲開始就幾乎每週打籃球
中間有幾年還穿插著每週打羽球
2019練跑一年之後挑戰初馬破四成功
我算是一直維持著運動習慣
體能跟身體狀況都維持得不錯
但2021年9月時發現偶爾會腳麻
看了醫生之後才發現脊椎跟背部有些問題
簡單講就是姿勢不正確造成身體很緊繃
可能因此壓迫到神經才會腳麻
再更進一步查了一些資料
才發現原來這是很常見的問題啊⋯⋯
還好發現的還算早症狀也不嚴重
加上老婆在復健科
我要去復健挺方便的
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一段時間之後恢復的蠻多的
但這種問題基本上就是因為姿勢不正確造成
復健只是治標不治本
為了調整姿勢就去練習瑜伽
一轉眼也一年了
仔細想想這種運動真的很神奇
某些動作明明很小
但是做起來就是很累
有時候老師叫我們維持某個動作
慢慢吸氣,慢慢吐氣
對不起,就沒辦法啊
真的很喘只能大口呼吸
有時候老師說腳伸直手伸直
我就伸不直啊……好奇怪
但是旁邊的大姐們倒是大部分都可以⋯⋯
本來我以為自己的柔軟度還算不錯
現在倒是有比較正確的認知了
於此同時也讓我想起跑馬拉松的那一年
我初馬破四跑超快(自以為)
但其實前面一堆大哥跑的比我還快⋯⋯
對我來說
倒也不是說一定要跟其他人比柔軟度比速度
而是在一次次接觸過去不懂之事時
再次了解到世界之大
有太多東西可以玩,可以學了
看到強者未必要比輸贏
而是想想原來還可以做到這樣啊
自己可以試著努力去達成一樣的境界很好
懂得欣賞別人是付出多少努力才得到那些成果
也很好
在這個復健過程中
除了瑜珈以外
還有每週去做一次壺鈴訓練
訓練身體正確的發力
當然透過訓練體能有慢慢變好
但我覺得最有成就感的是從年初無法拉單槓
到年底可以拉4-5下
這也是習慣跟持續訓練累積的成果
而這一段期間除了運動
搭配適度的飲食控制
我大概用2年的時間慢慢地瘦7-8公斤
重點是體脂降了6-7%左右
換算一下發現減掉的肥油
差不多可以裝滿3罐2000CC的汽水瓶......
其實一直以來體重也都還算標準
但是有小孩之後多了一個人生目標
希望小孩長大之後可以跟他們一起打籃球
體重輕一點會比較容易達成這個目標
所以就把大約10年前研究過的減重資料再看過
然後也多看了好幾本書......
10年來科技進步很快
有很多新的資訊出來
自己對於資料的理解跟執行力也有一些進步
這次在2年減重的過程中
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痛苦的經驗可以分享
只要吃XXX就可以輕鬆減重了(誤)
寫到這邊突然覺得這文章好像某些行銷的套路XD
我沒有產品要賣啦......
就是分享一些心得而已
找了這麼多資料看了這麼多書加上自己親身經驗
我認為如果想要控制體脂(重點是體脂不是體重!)
至少要知道幾件事
- 人體運作是為了活下去,不是為了減脂
- 要有強烈的動機
- 是一輩子的生活習慣
人體運作是為了活下去,不是為了減重
影響體重的原因非常多
基因,飲食,睡眠,運動,心情......
最基本的原則是吃進的能量小於消耗的能量就會瘦
但是人體本來就會傾向合成脂肪
儲存脂肪利於人類活下去
所以在這個前提下並不是吃越少越好
吃太少人體就會想辦法降低消耗的能量
並且想辦法儲存能量
一進入這種模式反而不利於減肥.....
這種儲存能量的機制無法控制,但要試著去理解
才不會過度控制飲食反而造成反效果
除此之外飲食睡眠運動是可以試著去努力一些事
要有強烈的動機
我減下來是因為想跟小孩打球
另一方面減下來比較健康
打球時活動度也比較好
當然每個人動機都不一樣
但是動機是一切行動的根本
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才會開始並持續
是一輩子的生活習慣
有一次跟老婆說量體重時量到體脂15.8%
老婆的第一句話是你瘋了
如果有答非所問排行榜
這不知道能得第幾名......
隔天一早起來量到體脂又回到17多
其實體重上上下下都很正常
重點在於趨勢
控制體重需要建立一個自己可以長期實行的生活習慣
我每天量體重已經5年
紀錄吃的東西約2年
一開始是記錄自己吃什麼以及大概吃了多少卡路里
然後慢慢從早餐開始調整麵包改成燕麥
一段時間體重稍微下降且習慣這種飲食之後
又再慢慢把早餐的鮮奶改成乳清
又過了幾個月之後再把午餐調整一點
用這樣的速度平均大概三個月才降一公斤
但是過程中沒有什麼痛苦的記憶
蛋白質類的食物有多吃一點
碳水類的盡量少吃一點
基本上也不太忌口(因為其實已經習慣新的飲食)
只要每天的攝取總量合理
想吃餅乾想吃蛋糕就吃
偶而超標也不要管他
畢竟這是長跑不是短跑
慢慢的兩年下來也累積了7-8公斤
要短期做一個激進的方式減重逼一下
可能很多人都可以做到
但是就像我自己寫的第一點
人體的運作是為了活下去不是為了減脂
不管是身體上或心理上都會受不了
很痛苦的事情勢必沒辦法持續
這幾年因為新接觸的長跑瑜珈壺鈴
甚至是體重控制等等各種不同項目
透過書上看到的知識還有跟老師學
實際操作並調整
其實不管學什麼概念上都很類似
要有強烈動機能夠開始跟持續
要有目標找對方法
習慣這種思考模式之後
學新東西會比較容易上手
對我來說也可以用這些方式去教養小孩
也算是一舉多得吧
人際互動
今年讀到一本談論人脈人緣的書
作者說他其實是內向的人
但為了想要影響人幫助人
他讓自己變得比較積極主動去跟其他人互動
對我來說滿有啟發性的
也是我可以努力的方向
因為有時候跟老婆聊天時
老婆會說你的天賦就是叫別人做事
是一個機車難相處的人
當然對於這些我都不否認......
但似乎隨著年紀的增加
以及接觸辯論慢慢把換位思考內化
講話也沒有年輕時那麼直接
可能有比以前好相處一點?
在這個基礎上
也為了增加閱讀的樂趣
以及多聽聽不同面向的想法
2022辦了幾次的讀書會
雖然次數比我想像中的少
但是對我來說收穫比想像中的大
或許2023年可以再調整一些小細節之後再繼續進行
除此之外
這一年有很多朋友找我討論事情
各種主題都有
是否要轉職
如何面試
如何處理管委會的一些問題
跟鄰居的糾紛
甚至談戀愛的議題都有
連在台北市健言社找我討論社務
以及一些社團講師講課後找我討論課程的次數
也都增加了
對於這些討論未必真的能幫上忙
就是提供一些不同角度的想法
真正決策還是要靠自己
但對我來說
今年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感想是
有時候未必要主動去分享什麼
當人家有需要時想到你
有強烈動機要改變
這時候溝通的效果會更好
講話的時機很多時候比內容還重要......
這也是未來我在跟其他人溝通時可以特別注意的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