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30日 星期五

如何準備辯論進階篇:如何劃戰場或切割戰場

準備奧瑞岡辯論的過程中把基本功做好後
想要在比賽中獲得勝利
當然還是需要一些策略
不同的講師對於比賽策略會有各種不同的詮釋方式
甚至是使用不同的詞彙來形容同一個東西
其實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以我的個人經驗來說
也是上了十幾位老師的課
加上看過好幾年的比賽講解之後
才對所謂的劃戰場,切割戰場,比賽策略,戰術戰略等等詞彙
慢慢有初步認識
用什麼詞彙其實不是重點
重點在要能用自己的方式把這些不同說法理解歸納
並使用自己常用的文字語言表達出來
總之不管是哪一種說法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用劃戰場這種說法
來詮釋這種賽前擬定策略的行為

為什麼叫做劃戰場?

初步蒐集資料並且整理之後
有需根解損有論點有論證
有太多資料可以攻防
但是辯論比賽時間有限
根本沒有辦法每一個論點都講
甚至有一些論點和論證是相對沒有太強說服力的
所以所謂的劃戰場說的其實是汰弱留強
當自己做完初步整理之後假設有十個論點
那麼我要想辦法整理出三個最有利的
比賽時我盡量只強調這三點

反過來說
對手在講他手上最有利的三個論點時
其實他手上也還有因為要帶來這些好處而會產生的成本
而這些成本或負面效益對方辯士肯定是不會主動講的
所以我要主動去攻擊他不利的點

總的來說
所謂的劃戰場是要能主導比賽的流程
讓所有的比賽時間都是在探討
  • 我方的優點
  • 對方的缺點
如果整場比賽都在討論這兩件事
那麼贏的機率當然很大
畢竟是在己方有利的地方交戰
這也是設定這個策略最想達到的目標


辯論時這樣劃定戰場有何好處?
我覺得可以從三個層面來思考

  • 比賽角度
  • 幫助決策
  • 換位思考


比賽角度

從比賽層面來看
裁判也是人
就算是受過訓練知道要歸零思考理性思考
但還是會受到心理層面的影響
人會累,會對一些事情有定見
不是比賽期間的所有細節都能記住
評審在評比賽的時候也是會受到AIM的限制
A:attention,評審的的注意力有限,有什麼特別的論點論證可以吸引注意力
I:interpretation,評審因為個人的喜好跟價值觀去詮釋解釋這個主題
M:memory,奧瑞岡辯論比賽時間有一個小時,一小時之後留在腦海裡的還剩下多少?

學辯論學得越久
我慢慢發現要學好辯論不只要很理性
也要能知道人性認知心理上的缺陷
我們的注意力就是有限
會有成見有確認偏誤導致只找自己想看的資料
記憶力有限甚至會有錯誤記憶的情況
就算想要純理性
往往也還會受到感情的影響
所以並不能簡單地認為我們只要有完整的需根解損就好
而是要考量辯論還是要跟其他人溝通
既然牽扯到人
就要想辦法兼顧人性中的理性與感性


幫助決策

從實用層面來看劃戰場可以訓練我們如何做決策
真正影響決策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我們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列出很多理由說服自己去做
但是當只能列三個甚至只能列出一個理由的時候
那麼這個真正影響我做決策的理由是什麼?

舉例來說
要不要買某間房
影響我決定的到底是房屋大小,環境地點,報酬率,家人喜好......
可以考量的點那麼多
能夠全都要當然很好
但是人生沒有這麼簡單
全都要就是貴
在有條件的限制下
真正影響要不要買決策的點是什麼?

找工作的話
錢多事少離家近,未來的發展又棒
真的是超理想的工作
但是這種工作可能就是很競爭很有壓力
當我只能選擇某幾項條件時
真正影響我做決策的點到底是什麼
換句話說
這麼多的工作條件裡面
哪一項只要不符合我的需求
我就一定不會去做
是薪資,是發展性,公司同事是否好相處
還是交通時間等等

有太多條件需要考慮的時候
往往會導致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而透過劃戰場的刪去法
可以協助釐清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是學會辯論後可以實際應用在生活中工作上的案例


換位思考

透過賽前評估對方的論點
並分析出對方各種論點的優劣勝敗
理論上每一個論點都會有相對應的成本
所有好處都是交換來的
對方如果只講好處而不講缺點
我們應該要試著去把要達成這個目標而要耗費的成本說出來

比方說學習這件事當然很好
但是要學習是有很多有形無形成本
學費,時間,環境,老師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
在討論要不要學習時
不能僅僅討論好處而完全忽略要付出的心力成本

更進一步說
辯論雙方就只能站在對立面嗎?
以比賽的模式來看確實如此
但是在人與人的溝通過程中
只能二選一並不是唯一解
如果能試著去理解雙方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否有相同之處
有時候會發現雙方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
只是作法稍有差異
那麼有沒有可能透過討論而凝聚出新的共識
了解雙方方案的差異性以及互相協調讓步的可能性
說實在這就是在談判
也是很多人說學辯論可以幫助提升談判能力的原因


說真的學辯論這件事確實是有一些難度
也需要一些時間吸收內化才有辦法習慣性的用辯論模式思考
但是我覺得正因為辯論這麼困難
更顯出有學習的價值
而學了之後就應該要隨時想著如何在生活中應用
才不枉投入那麼多心力
自勉

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四年半來書寫讀書心得的感想

2018年開始在這個平台上面記錄學習心得
最一開始把部落格的名稱叫做阿蕭的碎碎唸
本意是想記錄我對生活中一些事情的看法跟觀點
我自己算是意見很多的那種人
想法跟別人不同的時候我很喜歡把不同選擇做分析歸納比較
各種方案有各自的優缺點
不同選擇也代表不同價值喜好
基本上沒什麼對錯
所以我也會盡量不要直接介入別人的課題
畢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選擇各自的觀點
每個人最終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旁人畢竟不能幫忙負責
真的不要給太多建議

但是看到別人在做各種決策時
常常會想假如我是當事人我會怎樣做?
事後又該如何驗證這些決策?有沒有更好的可能性?
通常這種case study對於自己思路的全面性會很有幫助
我很喜歡這種練習
但是有想法又怕直接影響人家
所以記錄下來或許是一種不錯的學習方式
於是乎就開始碎碎唸

結果寫一段時間之後發現google查的到我的文章
而且有很多篇讀書心得是在google第一頁
這些文章當中有一些是比較隨興的
隨興的意思是內容應該只有我自己看得懂
畢竟一開始是寫給自己看的
接著又有邀課單位說看過我的部落格文章
基於這些原因
想想還是把名稱正式一點好了
一些舊的文章也盡量重新修改
不再只是寫給自己當筆記
而是試著讓其他來這個部落格的讀者也能看懂
畢竟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還要傳達不精準的資訊
是很浪費人家生命的一件事



發現自己的改變

持續幾年下來慢慢發現
自己過去寫下來的授課記錄或是對事情看法的文章
再重新看過之後會有不同的想法跟體悟
或許可以證明人真的是會改變的吧
沒有記錄下來的話
不知道當初在想什麼
自然也無從和現在比較


輸出的學習效率大於輸入

如果想要提升學習效率的話
輸出確實比輸入有效率多了
一年看一百本書感覺好像很多
但是如果要我一本一本把書中的重點架構或案例講出來
我自認為是做不到的
這樣有讀書跟沒讀書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但是開始寫讀書心得之後
在讀的過程中就會一直問自己
我在這本書到底學到了什麼?
書的架構是什麼?
有何特殊的案例?有記憶點?
又該如何實際應用在生活中工作上?
單單用這樣的心態在閱讀就已經讓閱讀的品質有所提升
接著挑出自己特別有感覺的書把心得寫出來
又是一次重新整理並訓練自己的的文字表達能力
在這樣的輸入跟輸出過程當中
自己其實已經是收穫滿滿了

不論是從記錄中發現自己的改變
或是從輸出讀書心得檢驗自己學到什麼
我覺得只要能自己好好記錄
不管怎樣都是賺
不管有沒有人在看
對我來說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關於部落格及個人品牌經營

但有時候總是會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2018至今維持著每一個月至少一篇文章
累積下來瀏覽人次也破了四萬
除了持續輸出的個人收穫外
這真的是從來沒想過的事情
因為我算是佛系(沒有)經營
作為一位PM且多年接觸行銷的我來說
當然很清楚這數字沒有什麼
現在有太多媒體介面了
Youtube,IG,FB,Podcast
真的族繁不及備載......
要認真經營的話不會是我這種寫完就結束的作法

應該要把部落格的文章到處貼
甚至有影音板,錄音版分別放到Youtube,Podcast
重點整理圖示版放IG等等
這些才是真正想要經營個人媒體的做法
單單FB上面就有非常多讀書心得粉絲頁
也可以看到PTT的書版的各種心得分享

認真去尋找還是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很用心在經營這一塊
有讀到什麼好書或是寫了心得都會在這些版面上PO文
甚至有累積流量破百萬的
對比下來四萬真的沒有什麼
但是對佛系經營的我來說也算是一種正面影響吧
我得到的最重要的訊息是有人在看不要隨便寫
然後也知道google就能直接找到我的文章
這樣帶來的影響其實對我來說就已經非常好
讓我會仔細思考怎樣紀錄怎樣呈現才會由淺入深
對自己的幫助真的很大
這過程中甚至曾經有出版社聯絡我請我幫忙在部落格上推薦書
我想這也是人生當中從沒想過會發生的事情......


能否持續就是最大的產品差異化

另一方面在觀察其他的部落客是怎樣在經營這個領域時
也有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要長期持續的寫作真的是不容易的事
而且除了長期寫還要能寫出有意義的內容
不是只有寫出各種書的重點整理
有太多人都在作重點整理這件事了
如果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或想法
對讀者來說來這個部落格跟去其他的部落格有何差別?
再更進一步說
閱讀這件事情跟吃飯也沒什麼區別
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
每個人形容食物味道的能力也不一樣
自然挑的書會不一樣
寫的心得也應該要有所差異
但是還是應該要自己去讀書才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別人的心得只是別人的感受

所以我覺得不只要持續閱讀
還要持續用心寫心得
隨著經驗累積文章自然會越來越長
理論上品質也會越來越好
越能提供自己不同的觀點跟感受
能帶給讀者不同的體驗自然更有機會被看到
而在這整個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持續吧

這也是google搜尋告訴我的另外一件事
說真的我的流量並不高
但是為什麼會被找到?
其實以搜尋演算法的基本概念來說
大概可以推算能持續寫跟寫很多的部落格並不多
所以只要有人找相關的資訊
就會找到我
換句話說也是代表著如果想要在這個領域經營個人品牌
應該還是有機會
但能不能持續這件事我個人認為其實這常常是看似簡單
卻是最困難的事情


對於這個部落格的期望

希望我還是能本著初心繼續寫下去
我認為對自己才是最有幫助的
別人能不能進來這個部落格看
基本上還是抱著隨緣的態度
把重心放在流量我覺得就失去我的初衷了

但是假使我能讓我的部落格有一些影響力
我希望能讓大家看完之後想要更進一步自己去讀書
別人的心得跟筆記畢竟不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那種感受完全不同
動機不夠強大驅使改變的力量也會不夠大
行為不改變的話
學習就沒有意義了

可以的話
希望我也能多寫一些跟辯論有關的題目
這時代感覺比以往更需要辯論的能力

最後希望寫的這些文章
等小孩長大了
能讓小孩一篇一篇去讀
我認為爸媽能給小孩最好的禮物之一
就是閱讀及思考的習慣





2022年9月7日 星期三

常客行銷:消費者為何再次購買?銷售如何持續不斷-讀書心得與筆記

為何選讀這本書

曾聽過開發新客戶的成本是維持舊客戶的五倍這種說法
假設新舊客戶提供的營業額都差不多的話
當然要想辦法維持舊客戶
讓舊客戶持續和公司交易
才能提高公司的獲利
那麼如何才能讓常客可以維持忠誠度?
書中能提供什麼樣的看法與見解?
這是我挑選這本書最主要的原因

這本書大概說了什麼

常客行銷一開始提到了記憶力這件事
我覺得最有趣的一句話是
被記憶的訊息有多準確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記得它

這邊提到人會有許多記憶偏誤的狀況
還有常見的確認偏誤只會找自己想看的證據
跟傾向規避損失的選擇而忘記評估可能得到的利益
因此錯失某些有小損失但有大利益的選項

此外書中還有提到快思慢想中的系統一系統二
有時候我們會想都不想就做決策
而錯失了深思熟慮之後做出更好選擇的情況
以上各種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觀察力注意力
只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
更進而影響到自己的記憶力

接著本書作者引用了羅伯特席爾迪尼寫的
又從更多面向解釋人們是如何被影響決策的

說真的這一整段談到的許多概念
每一個單一概念都可以找到單獨一本書解釋說明
剛好大部分的概念我都看過
所以還算能理解作者在這一整段想要傳達的訊息
但是如果沒讀過這些書
可能會有一些難以理解吧

反過來說
若對這些概念已經有初步認識
應該就很容易理解這本書為什麼這樣寫
確實是從一種比較少見的角度去思考如何經營舊客戶
以及應該要如何執行
在這本書中都有滿清楚的說明

另外書中沒提到但是我讀完很有感覺的一件事情是
有一些公司的業務KPI的標準會驅動業務去開發新客戶
而非花更多時間經營舊客戶
既然這個新客戶開發成本是舊客戶五倍是經過研究證明
為什麼還會有這種情況?

我認為有時我們對維持事情不出包的狀況給予的評價太低
所以維持舊客戶穩定持續下單的評價不高
而對於創新這件事的評價太過高了
所以具備開發新客戶的業務能力可以得到很高的評價
這樣的評判標準不能說有錯
畢竟企業希望成長的話
自然不能只是維持舊客戶
或是只有期待舊客戶慢慢成長
有新客戶的業績總是比較容易達成

但是如果在評估業務能力或KPI時只把重點放在開發新客戶
就會變得有一點偏頗了
一旦重點放在新客戶
公司當然也會放更多的資源支持新客戶
當然成交的機會就更大
但資源有限當然會排擠
比方說當新舊客戶訂單品項數量都一樣
新舊同時下單但也同時需要交貨
但產量有限導致只能出給其中一家客戶時
到底應該先出貨給誰?
在這種衝突的情況下通常要讓老闆或業務主管去決定
而通常有業績跟信任度的的業務在這當中又會很有影響力
如果公司是把資源給新客戶
卻沒有好好處理好跟舊客戶的關係而導致於舊客戶跑掉
那麼這樣的失敗到底在算在誰身上?

同時如果要花五倍以上的成本才能開發一個新客人
獲利其實跟舊客戶是完全不能比的
所以如果要比較業務能力
應該是單項單項比
維持舊客戶對比維持舊客戶
開發新客戶對比開發新客戶
不同的業務適合不同的工作性質
而公司也應該針對這樣的狀態給予不同的KPI
或許才會對公司長期的發展更有效益

總之我們雖然希望自己是理性的
但常常會因為心理因素以及各種情緒影響到自己下決策
就像作者在書中說的
邏輯使人思考
情緒使人購買
常客行銷認為要讓客戶回購除了東西要好
也要能照顧的客戶的情緒
並且利用各種方式去影響客戶的記憶力
讓客戶記得交易期間的非凡時刻
然後重複購買
我想是這本常客行銷最重要的概念






常客行銷:消費者為何再次購買?銷售如何持續不斷



我讀常客行銷的三個重點

  • 顧客忠誠循環
  • 執行方案
  • 非凡時刻

顧客忠誠循環

本書作者Noah Fleming認為顧客忠誠循環包含了
階段一:深入了解顧客心理
階段二:將潛在客戶轉換為銷售對象
階段三:重視顧客體驗感
階段四:成交

循環從了解客戶開始
而且是了解顧客的心理
這本書雖然沒什麼提到受眾這個詞
但我認為這是行銷人員在讀這本書時可以延伸思考的
我的客戶到底是屬於哪一種性質
追求便宜貨,高檔貨,CP值為重?
有何特色?
我能提供他何種購物體驗?
是否符合他的預期甚至超乎預期?


執行方案

常客行銷除了提出顧客忠誠循環這個概念之外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有提供可執行的行動步驟
比方說要如何了解客戶?
書中有提到所謂的體驗接觸清單
  • 理想客戶詳細描述
  • 我能提供什麼個性化體驗
  • 顧客會如何稱讚你?試著舉出3-5點
  • 競爭情報,我的競爭對手又能提供什麼
透過這些提問
可以創意發想並釐清自己的產品定位及優勢
以及這些東西到底能提供給客人什麼體驗
書中有很多這樣的提問
幫助我們按部就班回答出自己產品的特色及品牌定位
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客戶記住這些產品體驗
並且成為常客

非凡時刻

在這麼多的執行方案當中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透過各種方式找出客戶體驗當中的非凡時刻
客戶在使用我們的商品時
到底是在哪個時間點感受到最棒的體驗
顧客體驗是怎麼開始的
提醒他們過往體驗最好的部分
以便把這些記憶推成最好的版本
消極情緒轉化為極佳體驗

書中有提到一些高檔飯店創造非凡時刻的方式
比方說提供管家服務
把客戶照顧到無微不至
並提供高檔代步車
留下特殊記憶點

其實換個角度思考
這就是提供一個特殊的產品定位
我的產品到底跟別人有何不同
特殊點就是記憶點
而記憶就是體驗

那麼要怎樣創造非凡時刻?
寫下,發展,測試
透過書中的提問
寫出自己能提供什麼體驗
執行並且測試調整
說穿就是PDCA
PDCA說真的概念很簡單
但能長期執行真的不容易


讀完常客行銷可以如何運用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差勁的電話行銷體驗
我印象很深的是銀行打電話來問我是不是還在某某公司上班
其實我以前已經跟該銀行改過上班公司資料了
但是當初打電話的人可能聽完就沒有修改
後來每次打來還是問一樣的話
其實接到來自於銀行貸款電話一開始心情就不太好了
耐著性子聽他講然後請他改資料竟然忘了.....
之後就不想再聽下去
如果從顧客忠誠循環的角度來看
真的是一開始就讓客人不舒服了
這算是一個很反面的教材吧
做電話行銷先天就很劣勢
好不容易跟客戶聊起來
卻沒把客戶的資訊聽進去
其實很多時候有沒有在聽
跟有沒有聽進去真的是兩回事
如果有把我的資料作修正
搞不好下一次我接到電話就願意花更多時間交流
就有機會進入到顧客忠誠循環了

另外這本書讓我想到老朋友的價值
新客戶就是需要開發需要磨合
舊客戶彼此熟悉
交朋友其實也很像類似的概念
時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到底要花在新朋友還是老朋友身上
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
但透過這本書讓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友情這件事
我覺得很好

最後一點
書中提到的非凡體驗讓我想起準備課程時都會用的峰終理論
課程結束後能記得也就是三五件事情
如果能用各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活動體驗
讓大家記住這堂課在上什麼
絕對會比講師在台上滔滔不絕地分享還來的有意義
我想這也是最近為什麼在流行遊戲化課程的原因吧
畢竟透過遊戲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開心且容易被記得的事

我很喜歡這本書當中分享的一句話
邏輯使人思考
情緒使人購買
上課的情境很多時候也是這樣
有時候真的不是講師講了什麼神奇的理論
在這個時代沒有什麼資訊是網路找不到的
但是好的講師可以在課堂的創造很好的學習氛圍
帶動大家的情緒
並改變大家的行為模式
我覺得這部分是我未來備課可以再多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