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 星期二

辯論系列文(6)入門篇:辯論賽制的形式與辯論題目的類型

辯論賽制的形式

我自己剛開始接觸的辯論賽制是奧瑞岡333制
這種賽制兩隊會各有三位辯士
每一位辯士要進行3分鐘申論,3分鐘質詢
質詢對手後當然也會被質詢答辯
所有人都進行過申論,質詢,答辯後
雙方各派一位辯士進行3分鐘結辯
目前青商會體系跟健言體系的辯論比賽都採用這個規則

至於其他的賽制形式
基本上都是在人數上及辯論時間上做變化
每隊最少1人,也有3人以上的狀況
申論跟質詢的時間
短到2分鐘,長的可能有8分鐘,10分鐘
不同的人數跟時間
會影響到如何設定比賽策略
到底有多少時間可以好好討論辯題?
應該把重點和時間分配在哪裡?

只有自己1人的辯論賽所有事情都是自己來
有隊友的時候如何團隊分工?
並且在比賽場上呈現出一致性
又是不同的學習

但不管是哪一種辯論賽制
本質上都是雙方要蒐集資料整理資料之後申論
透過質詢跟被質詢
讓雙方的對話有交鋒
再由評審判斷勝負



辯論題目的類型

通常大部分人一開始接觸的題目大概是:
刑法應該廢除死刑?
安樂死應該合法化?
當然也有一些題目因為時代的演進已經消失了
比方說早年的通姦罪除罪化

我自己在學習辯論的過程當中
也是慢慢才知道題目是有分類的
廢除死刑或安樂死合法化這類題目被定義為政策型命題
這一類的題目會具體討論要不要執行某件事
政策型辯題通常都會有一些研究數據跟資料來幫助論證
正反雙方針對執行這件事的利弊得失找資料做比較
透過申論,質詢,結辯的過程來說服評審

後來接觸辯論的時間久了
開始蒐集辯論的相關資訊
才知道原來還有一種題目類型叫做價值型辯題
這種辯題主要在比較不同的價值觀哪一種比較好
比方說愛情跟麵包哪種比較重要?

這類題目通常在比較以下這些價值觀
自由,平等,正義,民主,效率
當不同的價值觀有所衝突時
怎麼選擇比較好?

愛情是一種美好的價值
生存也是
當愛情跟麵包衝突時
要如何做選擇?

價值型辯題會逼著我們在兩種不同的價值當中做決策
對與錯之間的選擇並不難
人生難在對與對之間如何選?
甚至錯與錯之間如何選以降低損失?
對的價值跟對的價值有時候會互相衝突
價值型辯題就是在討論當價值衝突時
我們應該要如何抉擇?




政策型辯題的基本架構

政策型辯題的基本設定
正方就是要改變現狀
根據正方蒐集到的資料
證明現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必須透過某一個方案去解決這個問題
方案確實可以解決問題而且利大於弊
以上這個流程
通常會用需根解損這四個字來說明
  • :需求,是否有需求讓我們必須改變?改變帶來的好處?改變解決了什麼重要的問題?
  • :根屬性,想解決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之間的因果關係是什麼?改變就能解決問題嗎?還是有可能錯誤歸因?
  • 解:解決力,解決方案是否真的有效果?能具體說明並有可行性?如何定義有效解決問題?有無成功或是失敗的案例可作為論證?增加推論的說服力?
  • :損益比較,改變需要成本,利益跟成本的比較?正方跟反方方案的比較?

用比較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
我應不應該換工作?
持方是正方的話
改變現況就是要換工作
至於換工作的需求可能是想成長,想轉換跑道
想換逃離目前的同事
或是想加薪等等

為了方便理解需根解損的架構
我們可以先把換工作的理由簡化成只有一個
應不應該換工作?
應該,因為換工作可以加薪
然後提供換工作加薪的數據佐證
換工作是A
加薪是B
A導致B
談的是因果關係,也就是根屬性

當然正方也可以把換工作的理由替換
比方說想縮短工時
想挑戰更高難度的工作
各種論點(理由)都是可以的
重點在要有論證(數據)
才會有說服力

當然除了加薪這個理由(論點)
也可以列出其他理由
想要有成長性->換工作就會有成長性嗎?
想縮短工時->換工作一定可以縮短工時?
可以列出各種理由
並找出相對應的數據來證明這種說法成立
比賽時理由(論點)可能有很多
但因為時間有限
就必須從當中找出最重要的論點來說服評審

同理
當政策型辯題不是在競賽而是真的考慮自己要不要換工作時
要想清楚什麼理由是真正影響自己要不要換工作的關鍵
這也是為什麼要學辯論的重要原因




反方在政策型辯題要做的則是告訴評審
正方的說法不成立
那麼應該要怎樣反駁對方呢
一般最常見的有三種方式
  • B不重要
  • A未必B
  • 沒有A也有B

B不重要

以換工作這個案例來說
B不重要就是從加薪不重要的角度為出發點做反駁
加薪不重要
因為要不要換工作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比方說找工作時最常考慮的三個要素
錢多事少離家近
目前的工作雖然錢沒有很多
但是事少離家近
換一個錢多事多離家遠未必划算
甚至可能對於生涯規劃沒幫助,學不到東西,沒有成就感等等
B不重要,或者是沒有想像中重要
可以考量的因素還很多

A未必B

換工作未必加薪
有沒有可能表面上看起來加薪
但其實是因為工時增加
搞不好換算成時薪變成是減薪?

沒有A也有B

不用換工作也可以加薪
比方說直接跟主管談條件
達成什麼樣的工作成就或業績就幫忙加薪
或者經營副業什麼的
那麼沒有換工作(A),也有加薪(B)
這種作法通常也叫做替代方案

當雙方在需根解損的架構下討論要不要去做某件事
對於思考的全面性會有很大幫助
我們每天一醒來
就是一直在選擇要不要做某件事
當然並不是所有選擇都必須要仔細思考
但某一些重要選擇如果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先用正方的角度透過需根解損的架構想一下
盡量透過蒐集客觀資料
再透過反方的角色去檢驗
  • B不重要
  • A未必B
  • 沒有A也有B
對於決策品質會有很大幫助
這才是為什麼要學辯論的重要因素



價值型辯題的基本架構

對我而言
討論價值型辯題有點像是在討論什麼食物好吃?
我們知道每個人的飲食喜好不同
有人愛吃肉也有人愛吃素食
愛吃肉的可能也會分牛肉好吃或海鮮好吃
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能理解每個人的口味不同
除了互相閒聊知道彼此喜好
並不需要真的在什麼東西好吃這件事情上面爭輸贏

但是如果是價值型辯題的比賽
可能就要好好思考爭論一下
素食好還是葷食好?

經典的電車難題討論的也是類似的概念

一輛失控的列車在鐵道上行駛
但是列車的前方有5個人被綁在鐵道上不能動彈
如果什麼都不做這5個人會被撞死

而你剛好站在鐵軌的操縱桿旁邊
你可以選擇調整操縱桿讓列車轉向早就沒在使用的鐵軌
但是因為那條鐵路沒再使用,上面有1個人會被撞死
那麼你的選擇是調整或不調整?
選擇明知有火車會經過還待在鐵軌上的5個人
或是無辜的1個人
如果五個人無法說服你轉向
那麼50?500?5000?
影響你決策的是數字?還是有其他因素?
數字重要還是是否無辜比較重要?
每一條性命都是無價的
還是說可以累加數字越大越有價值?

回到上面的題目

愛情重要還是麵包重要?
如何定義愛情?
如何定義麵包?
從誰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在這個高度經濟發展的社會
要多有錢才能稱之為有錢人?
有車有房無貸款?
一間房還不夠要有三間房五間房
或是回到麵包的基本定義
只要能滿足基本的衣食無虞即可?

愛情的定義又是什麼?
只能從一而終?
還是當下即永遠?
願意為愛情犧牲到什麼程度?
沒有麵包的愛情是否代表至死不渝?
可是如果有一方真的因為沒有麵包餓死了......
這樣還算愛情嗎?

不同價值觀之間真的很難比較
但是透過辯論去定義這些關鍵字
可以幫助釐清自己決策的關鍵點
比方說只要錢夠多,多到超過1億
那麼麵包比愛情重要
但如果麵包太少,少到只有8千萬
那可能還不值得我們放棄愛情


價值型辯題通常很難去定義哪一種選擇是對的或錯的
更多的是在搶定義,說故事,玩規則
  • 搶定義:麵包跟愛情的定義是什麼?哪一種定義對我的持方比較有利?
  • 說故事:我怎麼說出一個感人的故事情節讓裁判有記憶點並採納我的定義,然後判我獲勝
  • 玩規則:我對於辯論的規則是否夠熟悉?我能不能透過一些辯論技巧去質詢取得一些分數


政策型辯題與價值型辯題的比較

不管是哪一種辯題
最終都可以討論價值觀
比方說政策型的安樂死這個題目
當然可以蒐集各種數據去支持或反對安樂死
畢竟已經有施行的國家
可以根據施行前後的數據去做一些推估

但數據之外
安樂死想討論的價值觀是什麼?
人有沒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死?
家人在面對親人做出相關決定時又應該抱持什麼態度?

再拿用電來說
核能短期來看可能單價低
低單價的電費有助於經濟發展
但核廢料的處理是長期的問題
這種長期無形的成本要如何計算?

火力發電沒有核廢料的問題
但卻有空氣污染的問題
太陽能跟風力發電可能較為環保
但是單價卻比較高
各種選擇都有其優缺點
不管是哪一種發電方式
最終其實基本上是在討論環保跟經濟發展
哪一種價值觀比較重要?

選擇要不要換工作
有人考慮錢
有人考慮成就感
有人認為同事很重要
這些其實都代表著不同的價值觀
經濟,自我時間,與人互動
每一種都很有價值
沒有對錯

就我個人學習辯論的歷程來說
不管是價值型辯題或政策型辯題
最終都可以討論價值
但對於新手來說
政策型辯題可以由數據入門
需根解損的架構清楚
相對容易學習

感動人心的故事很有說服力沒錯
如果用學習溝通的角度看辯論
確實也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
但各說各的故事一不小心就陷入各說各話
而且價值型辯題要搶關鍵字定義
我認為這對初學者來說有一定難度

說真的硬要比較哪一種辯題比較好
不如討論哪一種辯題比較容易入門
政策型訓練我們透過數據來傳達訊息
價值型則是透過文字定義以及角色的各種切換
或者是透過故事帶來啟發
讓我們去理解自己的價值觀

如果能透過政策型的辯題進入辯論的世界
知道要找客觀數據做為證據
而且支持和反對的數據都要找
透過需根解損去解析
慢慢再去思考每個選擇背後所傳達的價值觀
可能是比較容易的入門方法

而價值型辯題則是可以引導我們去思考
當正向的價值觀彼此相衝突時
我的選擇優先順序到底是什麼?
辯論比賽可以在短期內給我們壓力
讓我們在比賽的架構下去思考演練並試著獲勝
但辯論最終還是應該著重在生活應用

不管是執行方案或是價值觀
都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而是應該在仔細思考之後行動

只著重在走火入魔的辯論技巧無助於說服
反而讓人討厭
這反而增加與其他人溝通的困難
這樣的辯論並不是辯論該有的樣子
也是很多人對辯論產生誤解的原因之一

某次我在小學生的第一堂思辨課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你們知道這堂課是什麼課嗎?
小朋友統一回答:吵架課!
真的是一種誤解
好好學辯論反而不會跟其他人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