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前常常要思考一個困難點:
雖然授課主題講過很多次
但每一次的受眾需求都有所差異
要怎樣做到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幸好這次授課前奧瑞岡辯論理事有準備了問卷調查
透過事前蒐集資料釐清學員學習動機
以及了解學員真正想解決的問題
讓課程能夠更符合學員需求,提高授課成效
其實很多時候課前這樣的溝通是雙向的
但卻不是每次必然發生的
備課的學問真的是很多很多細節累積
這次課前收到學員的問卷資料整理如下
- 能夠在生活中透過短時間拆解問題並有效破解。
- 對於初學者來說,了解如何在職場上運用思辯技巧。
- 如何在當中,快速明瞭本質和問題所在
- 了解觀點不同後,接納看見更多不同外,在生活工作中能運用此溝通與對方達到共識。
- 希望可以多聽到活用辯論架構的實例,讓自己更了解如何活用學會的內容。
提問是一種很重要的技巧
而且提問會顯露出自己的程度以及價值觀
根據這次的問卷我讀到兩個很棒的訊息
- 大家學辯論是希望找共識,而非駁倒對方
- 希望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其實這也是一直以來我想教的辯論
太多人誤把辯論當成吵架了......
學好辯論之後肯定是不喜歡跟人吵架的......
過去授課時把人生中常常會面臨的重要課題放入課程當中演練
比方說要不要買房?找工作如何面試等等
這次則是討論了要不要談加薪還有一些經營社團的問題
由於前面的課程有講過論點論證推論
這次的課程就可以在這個架構下直接帶入需根解損
思考一下我們倒底想解決什麼問題
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還有用以終為始的概念思考人生
演練時主要分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引導夥伴們思考
第一階段思考的是做這件事有何優缺點?
這次的題目是講師上課要不要用簡報PPT?
做這件事有何優缺點?
不做有何優缺點?
其實單單這樣發散思考就可以從四個面向考慮同一件事
接著可以把優缺點做影響大小的排列
最後再下決定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就能得到品質不錯的答案
第二階段進入需還有根
為什麼需要做簡報?
簡報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做了簡報就真正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如果簡報對教學沒幫助
其實就不用考慮要不要做的問題了
因為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這次的課程有聽到一組答案跟我的想法很接近
讓學員學會是目的
而簡報是達成這個目的的工具
那麼簡報真的能達到這個目的嗎?
當然就得看簡報檔案品質的好壞了
所以好的簡報可以幫助教學有根屬性
壞的簡報對上課來說反而是扣分
而我們可以試著進階思考
什麼叫做好的簡報?
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顏色,資訊文字,圖像,影片等等大概要有多少的比例
其實透過分析一些好的跟壞的簡報
心裡大概就有個底
第三階段可以思考解還有損
簡報在上課成效的這件事情上解決力效果如何?
更進一步思考有無替代方案可以達成一樣的成效
比方說做講義
或老師用演講演練的方式能不能達到一樣的效果?
還有從損益分析的角度看
做簡報可能要花很多時間
同樣的時間拿去做課程設計優化會不會效果更好等等
可以綜合評估後再來決定要不要做
我對於這次演練題目的一些想法
要不要談薪水?
問題的本質是我想解決什麼問題?
單純需要錢?
還是說需要成就感或主管賞識?
可以用非金錢的東西給予鼓勵嗎?
加薪之後有沒有可能要付出更多時間或是被要求更多東西?
這些事情我能接受嗎?
行政類工作跟業務類工作的先天限制是什麼?
各項工作平均薪資的上下限是什麼?
事前先好好蒐集資料
想清楚自己的需求
甚至也想清楚公司的需求
就會創造雙贏的局面
幹部跨組問題
本質上是在評估有多少事情以及這些事需要花多少時間處理
假設某A組社務每周需要一個人力花一小時處理
那一期16周需要多少人力去輪替才有辦法把事情處理好?
以社長的角度
社團這麼多組別總共需要多少人力?每周需要多少人力
要如何安排比較好?
理論上人力夠跨組或不跨組都可以
萬一事情沒處理好
是因為事情太多?人力不足?能力不足?溝通成本太高?
想清楚真正的原因
跨組的好處是有機會跟更多人互動還有熟悉各種事物
但從根屬性來說也不是必然發生
跨組溝通成本很高
但同樣的溝通技巧良好溝通成本也未必會發生
不跨組的好處則是剛好反過來
可能只熟自己該組的事情以及組員
跟其他組沒有互動
但其實也未必是這樣
因為也沒有規定不能幫其他組......
那麼回到問題的本質
跨組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其實可以換個情境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這是一間公司
老闆要我找人處理某專案
我的思考模式會是什麼?
作為PM我想的通常是這件事情要花多少資源產生多少成果
如果我能用越少的資源達到一定的成果
代表我是一個有能力的PM
對我來說要不要跨組其實本質上就是類似的問題
假如我是組長的話我需要多少資源?
關於要不要社長盃即席演講
提出這個問題的背景是因為之前連續好幾期的社長盃即席
辯論課程中其實大家有說出一個重點
社長盃的重點是驗證所學
所以只要有參加就會有效果
那麼這題目的本質在問什麼?
其實所謂的即席跟定題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對我來說
即席是過去的經驗累積加上臨場抽題運氣跟反應
定題是過去的經驗累積加上事前的練習跟準備
所以有兩個重點
第一點作為領導人訂定的遊戲規則傾向獎勵什麼行為?
第二點既然是比賽,定題演講即席演講哪一種比較公平?
用同一個題目去比賽比較公平?
還是用難易度不同的題目比賽比較公平?
當然即席也有即席的好處
練膽量練反應
因為是即席可能也會有一些有趣的事情發生
沒有對錯
但是一樣想清楚
我為什麼做這個選擇?想解決什麼問題?
關於社團的這兩個問題我其實更想引導夥伴們思考
如果社團是一間公司
你是領導者
你會怎樣處理這些事情?
你要傳達怎樣的理念?
經營社團很多時候處理的問題跟在職場裡面本質上是一樣的
倒底有多少事情?
需要多少人力?
如何建立影響力?
如何有效溝通?
所有討論的題目都是對與對的選擇
而不是對與錯的選擇
希望透過討論挖掘出更多不同角度的觀點
或是得到一些以往不知道的資訊
提升自己的決策品質,找到跟其他人的共識
重要的問題並不需要快速找出答案
而是要仔細思考清楚各種可能性以及代價後
選出一個自己不會後悔的答案
這次的講義資料
課程目標與課程大綱
1.
名詞定義及基本架構
2.
問題的本質
3.
以終為始
名詞定義及基本架構
名詞定義
議題:可被討論,研議,具有複雜性的題目
論點:議論的觀點,贊成或反對的理由
論證:支撐論點的證據,最好是客觀數據,而非主觀的個人觀點
結論:由論點論證推論出結論
推論:從議題論點論證推導到結論的過程
需:需要,目標,想解決的困難,急迫性,改變很好,不改變很慘
根:根屬性,因果關係
解:解決力,執行方案,可更進一步思考有無更佳的替代方案
損:凡事皆有成本,損益分析,價值交換
申論稿的架構
論點-論證-結論
案例:是否應該加入健言社?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是職場或家庭有溝通問題?
工作上需要成就感?薪資?
論點/需要/急迫 |
論證/根屬/案例 |
解決力 |
損益分析/弊害 |
結論(題目執行方案) |
好口才可以加薪 |
口才變好,銷售技巧提高,社團有很多成功案例 |
每月加3000元 |
薪水能力提升,但老闆的要求也變高 |
加入健言社 |
好口才改善家庭關係 |
用褒貶褒的方式引導小孩學習 |
提高小孩學習意願 |
小孩要靠外在動機鼓勵才會成長 |
加入健言社 |
|
|
|
|
|
|
|
|
|
|
|
|
|
|
|
問題的本質
對與對的選擇
l 電車難題與死刑的關聯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決策不一樣?
l 資訊不對稱
l 價值觀不同
辯論在溝通時的功能
l 透過辯論架構溝通尋找共識,合作解決問題
l 而非透過辯論技巧駁倒對方,證明自己優秀
以終為始
人生中真正重要的問題並不多,如何用辯論架構解決這些問題?
l 健康
l 家庭
l 事業
l 朋友
l 夢想
l 其他
課程回顧
l 我學到什麼?
l 可以如何運用?
結語
深度思考後要充滿自信並且謙虛
與其他人溝通時要理性兼具感性
並且運用表格避免陷入思考偏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