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讀書心得-思考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之確認偏誤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確認偏誤
意思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
我們傾向找證據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
忽略可以證明我們是錯誤的證據

最近因為要選舉了
又有好多的公投案
針對各種政策及公投常常看到各種討論各種懶人包
正反雙方都會找好多的數據資料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
當然找論證證明自己的看法這件事本身是很好的
但是如何避免在找資料時陷入確認偏誤
有意識無意識的忽略了與自己看法相反的論證
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如果每個公投題目都拿出來辯論
然後規定對於某題目贊成的人要幫反對的人辯護
應該就可以大大避免確認偏誤的產生吧?
也能讓我們能夠更有同理心
能試著去理解想法跟我們不同的人?

最後書中提到:
人會做的事情就是把新資訊過濾到讓既有的想法可以完整無缺的保持下去!
當然這樣的機制可以幫助我們學習的更快速
但是也告訴我們當看到相反意見時
要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
自己的資訊或思考模式是否有什麼遺漏?

總之留下這篇最主要還是希望兩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要好好訓練一下獨立思考的能力~~

2018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讀書心得與筆記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在談什麼?

書一打開就是一張心智圖
直接把影響力全書的重點以及主要案例整理在一起
我覺得這真的是很棒的設計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


影響力在討論人們做決策時會受到那些因素影響
並用實例或故事解說人們為何會被影響
以及應該如何避免被影響

影響力六大重點

  1. 互惠:先接受到好處之後,會想要回饋對方,即使得到與付出的不成比例,還是會受到影響
  2. 承諾和一致:已經承諾對方,就會希望言行一致,也希望自己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維持一樣的價值觀及行為模式
  3. 社會認同:會以大多數人的行為模式作為判斷標準,改變自己的行為迎合大眾
  4. 喜好:容易受到自己認識或喜歡的人影響
  5. 權威:傾向相信專家或權威人物說的話
  6. 稀有性:物以稀為貴,我們對限量供應的商品特別無法拒絕

作者提出了這六項影響力的心理基礎
解說了人類心理為何會被影響
也提供了一些案例及商業上的應用
並教導我們遇到這些問題時如何預防

如何避免被這六種影響力影響判斷

  1. 互惠:判斷對方給予的好處是否帶有目的?給予與付出是否約略相等
  2. 承諾和一致:給予承諾前先衡量自己的能力
  3. 社會認同:檢視民調數據並且不要盲目從眾,人多未必代表正確
  4. 喜好:把喜歡的人與他希望我們做的事情分開考慮
  5. 權威:真權威還是假權威?權威是否說真話?還是他有他個人利益考量?
  6. 稀有性:不要衝動,用該產品是否真的對自己有價值,而非用是否稀有做判斷

書中有個血淋淋的例子
聖誕節快到了
要送玩具給小孩的爸媽不可不防!
每年聖誕節是零售業最大旺季
對玩具業者當然更是如此!
通常爸媽會承諾小孩要買玩具當聖誕禮物

所以聖誕節之前玩具業者就會做很多宣傳
強調A玩具超級屌!
每個孩子看到你有這個玩具都超羨慕
而且會宣稱A玩具是限量供應
讓小孩吵著跟爸媽要A玩具

爸媽答應孩子之後
等聖誕檔期快到了
爸媽帶孩子去買A
通常都買不到A
因為A玩具是限量的!!!

但是因為已經答應孩子要買玩具
所以還是會買個B玩具!!!
然後過了一兩個月之後限量的A玩具又買的到了!
爸媽因為答應過要買A玩具,所以又買了A玩具
利用承諾與稀有性的影響力
讓爸媽買了兩次玩具!!!
還好在聖誕節之前看到這本書!還好孩子還小不會吵XD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讀書心得

影響力全書的架構清楚案例簡單易懂
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還用心智圖幫讀者整理出重點可以快速複習
這本書對於人際互動,談判以及教養小孩都很有幫助
我個人很推薦

把影響力當中的互惠原則跟談判做比較
會對談判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談判分好幾個層次:只想獨贏的,想雙贏的,願意先輸後贏的
互惠原則算是一種進階的談判手法
願意讓雙方都在談判的過程中得到好處
但如果算計太多只想以小博大
對方也未必是傻子,偷雞不著蝕把米~~

另外就是學辯論對於判斷權威以及社會認同會特別有幫助
很多權威人士說的話都有其背後的時空背景
是因為個人喜好去說還是根據客觀論證去說?
從論證推論到結論的過程是否嚴謹?
提出的案例是通例還是特例?

各種社會議題民調高的就一定是正確的?
還是大家都是被帶風向導致做出錯誤判斷?
前陣子看到某媒體訪問某間公司負責人
該公司的營業項目就是在網路上操縱與論帶風向
資訊爆炸時代當然會有這樣的事情
大家都愛看懶人包
也很容易被與論影響
但學一下辯論,資訊再仔細想想
保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想法
真的很不錯!

總的來說
這本影響力的副標雖然是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
但我認為這本書更多的是在討論如何確保自己能清楚的思考
不要因為心理或情感因素
陷入比較不客觀的思考模式
而且也提供了具體避免的作法
是非常值得看的一本書








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2018.10.7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評鑑評審心得,筆記及自我提醒

今年有幸擔任台北市健言社講師認證的評審
擔任評審的好處是可以一口氣聽到不同主題的課程
但是相對的要評鑑參與認證的講師是否通過考試
就是一門苦差事




今天講師認證結束後跟準講師們分享的心得如下:
1.自己作為講師的信念及核心價值是什麼?
2.講師或演講的差別?
講師如何將講授的主題或技巧分級並幫助學員定位設定目標
按照講師提供的方法,一級一級往上爬
一項技能從差-->不好--普通-->好-->卓越 的關鍵點及關鍵技巧是什麼?
有無簡單的工具或方法可以讓學員快速複製貼上
如何現場透過演練快速給予建議與回饋?

3.如何展現態度與專業度
每一次上台都用最後一次上台的態度作準備
服裝 簡報 道具 提早到場準備 事前與主辦單位充分溝通

4.
5S 技巧

  • Story :我的故事 你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
  • Smile :講師要有笑容,讓學員笑了代表雙方有互動,學習效果佳
  • Speed :講師運課的速度,說話的速度,配合學員上課理解的速度
  • Special :我跟其他講師有何不一樣?我能針對學員給予什麼不一樣客製化的課程
  • Simple :如何化繁為簡?但有時講的非常容易理解,也可能讓學員以為是自己很厲害而非講師很強


5.確認偏誤
人們最會做的事,無非就是把新資訊過濾到讓既有的想法得以完整無缺的保留下去
我們只會記得我們想記住的東西,這是加快思考速度的一種機制但有時也很危險,正因如此,要真正學會一項新技能或充分理解一項新的概念,是如此的困難,而這正是優秀講師價值所在